1、一、选择题1(2016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一下期末)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铁、铝反应发生钝化现象解析浓硫酸使蔗糖炭化,体现的是脱水性而不是吸水性,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本质区别是看氢和氧两元素在原物质中是否以“H2O”的形式存在,A错误;浓硫酸与铜的反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B错误;浓硫酸作为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和强还原性气体,所以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C错误。答案D2(2016温州中学高一下期末)将等物质的量的SO2气体和Cl2同时作用于
2、湿润的红色布条。则布条的颜色()A变白 B不变C先褪色后又复原 D变为无色解析二氧化硫和氯气虽然都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但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同时作用于湿润的有色布条时则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不再具有漂白作用,布条的颜色保持不变。答案B3(2016嘉兴市高一下期末)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碳、硫,用水、二硫化碳通过过滤操作可将三者分离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均作氧化剂D硫与铜反应得到硫化铜解析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A项不正确;分离KNO3、C、S的混合物,先用水溶解,分
3、离出KNO3,再用CS2溶解,过滤分离出C,B项正确;硫与金属、H2反应时作氧化剂,与O2、Cl2等非金属反应时作还原剂,C项不正确;依据S2CuCu2S可知Cu与S反应生成硫化亚铜而不是硫化铜,D项不正确。答案B4(2014上海卷)下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选项X收集气体YA碱石灰氯化氢水B碱石灰氨气水C氯化钙二氧化硫氢氧化钠D氯化钙一氧化氮氢氧化钠解析本题考查气体制取的实验,根据图示收集是用向上排空气法,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排除B、D选项;A中是干燥氯化氢酸性气体,不能选用碱石灰干燥剂,所以选C。答案C5(2015海南化学,3)0.1 mol下列气体
4、分别与1 L 0.1 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ANO2 BSO2 CSO3 DCO2解析A项,0.1 mol NO2与0.1 mol NaOH发生歧化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生成的NaNO2是弱酸强碱盐,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B项,0.1 mol SO2与0.1 mol 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SO3,由于HSO的电离程度大于HSO的水解程度,故溶液呈酸性。C项,0.1 mol SO3与0.1 mol 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SO4,该盐是强酸强碱的酸式盐,完全电离使溶液显酸性,相当于一元强酸,所以其酸性比NaHSO3溶液强,其p
5、H更小;D项,0.1 mol CO2与0.1 mol 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CO3,由于HCO的水解大于HCO的电离,溶液呈碱性。故选C。答案C6(2016浙江省衢州二中学考模拟)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B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产生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SO2、CO、Cl2等气体解析火山喷口存在游离态的硫;排放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但不会导致光化学烟雾;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SO2、CO、Cl2等气体。答案D7(2
6、016绍兴一中高一下期末)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将氯水点在pH试纸上测氯水的pHC将含有HCl的SO2气体通过饱和NaHSO3溶液除去SO2中的HClD向X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解析A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错误;B.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检测氯水的pH值,故B错误;C.盐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二氧化硫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不大,将含有HCl的SO2气
7、体通过饱和NaHSO3溶液,盐酸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氯化钠和水,除去氯化氢,故C正确;D.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原溶液可能含有SO或Ag,生成的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故D错误。答案C8(2016台州市高一下期末)为了证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Fe2、SO与H2O,下列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于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结晶水B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得到浅绿色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
8、中含有Fe2C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D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解析检验硫酸亚铁铵晶体中的NH所用的方法为取少许晶体于试管中,溶于水,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变蓝,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答案D9(2016金华十校高一下期末调研)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选项XYZMAFeFeCl2FeCl3Cl2BNaOHNa2CO3NaH
9、CO3CO2CNH3NONO2O2DSSO2SO3O2解析Fe与Cl2反应只生成FeCl3,A项错误;NaOH与少量CO2反应生成Na2CO3,Na2CO3与CO2和H2O反应可生成NaHCO3,B项正确;NH3催化氧化生成NO,NO与O2反应生成NO2,C项正确;S与O2反应生成SO2,SO2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被O2氧化成SO3,D项正确。答案A10(2016浙江省余杭区高一下期末)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是制造玻璃、光导纤维的原料B纤维素、蛋白质、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白菜上洒少许福尔马林,既保鲜又消毒DNOx、CO2、PM2.5颗粒都会导致酸雨解
10、析制造玻璃的原料是二氧化硅和石灰石、纯碱,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所以二氧化硅是制造玻璃、光导纤维的原料,故A正确;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福尔马林中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保鲜,故C错误;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不会导致酸雨,故D错误。答案A11(2016金华外国语学校高一期末)下列有关防止或减少酸雨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对燃煤及燃煤烟气进行脱硫B对含SO2、NO2的废气处理后再排放C人工收集大气雷电产生的氮的氧化物D推广天然气、甲
11、醇等作为汽车的燃料解析对燃煤及燃煤烟气进行脱硫,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所以能减少酸雨的形成,A正确;对含SO2、NO2的废气处理后再排放,能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排放,所以能减少酸雨的形成,B正确;人工收集大气雷电产生的氮的氧化物,收集成本较高且易发生危险,不可行,C错误;推广天然气、甲醇等作为汽车的燃料,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所以能减少酸雨的形成,D正确。答案C二、填空题12(2016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一下期末)已知X是淡黄色固体,A、B是钾盐,C是硫酸盐,D、E是无色气体。据以下反应式判断这6种物质的分子式。(1)AH2SO4(稀)CD(2)BH2SO4CEH2O(3)DEXH
12、2O(4)BO2C(5)XKOHABH2OA:_,B:,C:_,D:,E:_,X:。解析X是淡黄色固体,且X与氢氧化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A、B,A、B是钾盐,则X是S,A、B是K2S、K2SO3,A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两种物质C、D,其中D是无色气体,则D为H2S,C是硫酸盐,所以C是K2SO4,则A为K2S,B为K2SO3,B与硫酸反应生成E,E是无色气体,则E为SO2,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沉淀和水,亚硫酸钾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钾,符合各物质的转化关系,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K2S,B:K2SO3,C:K2SO4,D:H2S,E:SO2,X:S。答案K2SK2SO3K2SO4H2SSO
13、2S13(2016杭州市七校高一下期末)硫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多种化合态形式出现。硫的化合物大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许多金属硫化物难溶于水。完成下列填空:(1)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可以和许多氧化剂反应。在酸性条件下,H2S和KMnO4反应生成S、MnSO4、K2SO4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石油化工的废气中有H2S。写出从废气中回收单质硫的两种方法(除空气外,不使用其他原料),以化学方程式表示:_。(3)室温下,0.1 mol/L的硫化钠溶液和0.1 mol/L的碳酸钠溶液,碱性更强的是,其原因是_。已知:H2S:Ki11.3107Ki27.11015H2CO3:Ki14.31
14、07Ki25.61011(4)向ZnSO4溶液中滴加饱和H2S溶液,没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一定量的氨水后,生成ZnS沉淀。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上述现象_。(5)将黑色的Fe2S3固体加入足量盐酸中,溶液中有淡黄色固体生成,产物还有、。过滤,微热滤液,然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解析 本题考查硫及其化合物和电解质溶液,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1)利用“化合价升降相等法”,结合题中信息可直接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溶液可直接与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单质硫和水;H2S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得SO2和H2O,然后SO2与H2S发生归中反应得到单质硫和水;
15、或H2S不稳定,也可直接加热H2S使其分解为单质硫和氢气等多种方法回收硫。(3)根据H2S与H2CO3的Ki2可知,S2水解程度远大于CO的水解程度(电离常数越小水解程度越大),因此室温下,等浓度的Na2S与Na2CO3溶液相比,Na2S溶液碱性更强。(4)在饱和H2S溶液中,电离出c(S2)较小,溶液中c(Zn2)c(S2)Ksp(ZnS),因此没有沉淀生成。(5)加入盐酸得到单质硫说明Fe2S3固体溶于盐酸,生成的Fe3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单质硫,Fe3还原为Fe2;此外利用电荷守恒知也会有剩余S2与溶液中H结合为H2S,因此可知产物除硫外,还有FeCl2、H2S;过滤、微热(除去
16、S、H2S)后溶液为FeCl2溶液,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Fe(OH)2沉淀,然后Fe(OH)2沉淀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最终变为红褐色Fe(OH)3沉淀。因此看到现象为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沉淀。答案(1)5H2S2KMnO43H2SO4=K2SO42MnSO48H2O5S(2)2H2S3O22SO22H2O,2H2SSO2=3S2H2O;H2SSH2(或2H2SO22S2H2O)(3)硫化钠溶液硫化氢的Ki2小于碳酸的Ki2,硫化钠更易水解(4)饱和H2S溶液中电离产生的S2很少,因此没有沉淀。加入氨水后,促进H2S的电离,S2离子浓度增大,有沉淀产生(5)
17、FeCl2H2S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转化为灰绿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14(2016温州市高三3月选考模拟)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操作现象取4 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mL水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液面上方出现白雾;.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_。(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
18、雾,无变化;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实验a的目的是。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4)现象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解析(1)考查氯气与石灰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2)根据pH试纸先变蓝,可知漂粉精溶液
19、显碱性;后褪色,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漂白性。(3)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可以检验氯气是否存在。由实验a、b不能说明白雾为HCl的原因为SO2也能和酸化的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4)要证明现象中黄绿色为溶液酸性的增强引起的,可以在原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即可。(5)SO2被漂粉精氧化为SO,则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BaSO4沉淀。SO2能与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SO22H2O=4HSO2Cl。答案(1)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2)碱性、漂白性(3)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Cl2,排除Cl2干扰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酸化的AgNO3反应产生
20、白色沉淀(4)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5)CaSO4Cl2SO22H2O=4H2ClSO15(2015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先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检查好气密性,再加入试剂;加热A试管,待B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后,熄灭酒精灯;将Cu丝向上抽动离开液面。请回答下列问题:(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能够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3)在盛有BaCl2溶液的C试管中,除了导管口有气泡外,无其他明显现象,若将其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沉淀的化
21、学式填入表中对应的位置。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沉淀的化学式写出其中SO2表现还原性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4)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由于导管E的存在,试管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入试管A中,其原因是_。(5)实验完毕后,装置中残留的气体有毒,不能打开导管上的胶塞。为了防止该气体排入空气中污染环境,拆除装置前,应当采取的操作是_。(6)将SO2气体通入含有n mol Na2S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试分析该溶液最多能吸收SO2气体 mol(不考虑溶解的SO2)。解析(1)A试管中发生的是Cu与浓硫酸生成SO2的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利用SO2能使
22、品红溶液褪色的性质来证明Cu与浓硫酸反应产生了SO2气体。(3)氯水中的Cl2具有氧化性,能将SO2氧化为SO,SO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氨水具有碱性,吸收SO2生成SO,SO与Ba2反应生成BaSO3沉淀。(4)导管E与大气相通,能使装置内的压强恒定,防止出现倒吸现象。(5)残留的有毒气体为SO2,只要利用空气将SO2缓慢赶入NaOH溶液中,使SO2被完全吸收即可。(6)SO2与Na2S反应,首先是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SO2H2OH2SO3,H2SO3与Na2S反应生成H2S:Na2SH2SO3=H2SNa2SO3,SO2与H2S反应生成S:2H2SSO2=3S2H2
23、O,该过程可表示为3SO22Na2S=3S2Na2SO3,n mol Na2S吸收1.5n mol SO2,同时生成n mol Na2SO3,Na2SO3吸收SO2生成NaHSO3:Na2SO3SO2H2O=2NaHSO3,该步反应又可吸收n mol SO2,故最多能吸收2.5n mol SO2。答案(1)Cu2H2SO4(浓)CuSO4SO22H2O(2)B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3)BaSO4BaSO3SO2Cl22H2O=4HSO2Cl(或Ba2SO2Cl22H2O=BaSO44H2Cl)(4)当A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时,空气从E导管进入A试管中,维持A试管中压强平衡(5)从E导管口向A试管中缓慢地鼓入足量的空气,将残留的SO2气体赶入NaOH溶液中,使之被完全吸收(6)2.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