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教时教材:等差数列(二)目的:通过例题的讲解,要求学生进一步认清等差数列的有关性质意义,并且能够用定义与通项公式来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成等差数列。过程:一、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 二、例一 在等差数列中,为公差,若且求证:1 2 证明:1 设首项为,则 2 注意:由此可以证明一个定理:设成AP,则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等于首末两项的和 ,即: 同样:若 则 例二 在等差数列中, 1 若 求 解: 即 2 若 求 解:= 3 若 求 解: 即 从而 4 若 求 解: 6+6=11+1 7+7=12+2 从而+2 =2- =280-30=130 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成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即证明 例三 课课练第3课 例三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求证数列成等差数列,并求其首项、公差、通项公式。 解: 当时 时 亦满足 首项 成AP且公差为6 2中项法: 即利用中项公式,若 则成AP。 例四 课课练第4 课 例一 已知,成AP,求证 ,也成AP。 证明: ,成AP 化简得: = ,也成AP 3通项公式法:利用等差数列得通项公式是关于的一次函数这一性质。 例五 设数列其前项和,问这个数列成AP吗? 解: 时 时 数列不成AP 但从第2项起成AP。 四、小结: 略 五、作业: 教学与测试 第37课 练习题 课课练 第3、4课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