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79476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医学有着诸多独特性质,其中之一是与乡土社会的关系密切。中国医学未能发展出医院制度,在于它与西方医学的社会结构方式不同。中国医学的存在与发展,发生在医学与乡土社会的共同体空间中,医学不是独立于乡土共同体空间之外的一个技术机构,而是与乡土社会融为一体,并且作为融合性因素之一,在乡土社会共同体的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首先会注意到中国医学与乡土社会的密切关联。至少19世纪以前,在中国江南城镇社会,医师

2、大都具有乡土身份(外籍医师自然也有,但人数极少,至于游方郎中则不在其列),有一些在外地学习医学的人,艺成后也会回到他所在的地方从事医学职业。医学史上留名的医人,往往也都以“地望”称世。甚至中国医学中的大小流派,也往往以地方命名,如吴医、浙医、淮医、常医,等等。这些皆可说明,医学在传统中国离不开乡土社会,医人在乡土社会长期不变的活动,构成了中国医学传统中的乡土性特点。进一步说,乡土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医学既是一种需求,也是共同体内部的责任约定。当医学在乡土社会展开时,医学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施药治病,而要承担着这个共同体所有成员的福祉之任。毋庸置疑,生于斯长于斯的医师,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他所从

3、事的医学,与其说是职业,不如说是这个共同体的个体分工,他以其专长服务于全体。但医师的身份又另有其特殊性。在范围大约几十平方里、人口数千或近万的共同体区域中,医师通过他的医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增加了他在乡土社会的权威性。我们看到有名望的医人,往往为地方士绅团体中一员,或者受士绅信任,参与该区域共同体内部核心事务。医学在乡土社会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它在共同体社会中的政治性能,而医师则在医学专业之外,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角色。因此,还要延伸到医学在乡土社会共同体中的道德和伦理处境。为什么包括沈鲁珍在内的众多医师,长期以来一再选择本土从业?这种偏好,或许有多种解释,但他们给出的最有力的理由,则集中在两点

4、:“事亲”与“活人”。这两点在许多著名医人的自述里屡屡被提起,实在是有着深刻的道德伦理考量在内。“事亲”往往是他们从事医学的起点,而由身边亲人,扩散到整个“乡党”组成的共同体,却是他们的志业。这个志业的目标是“活人”。作为中国医学经久不变的思路,医师总是把“存活”他所在共同体男女老少的生命,当成他的责任和使命。当年张仲景放弃太守官职,执意要回到南阳故郡,就是带着这样的道德责任。事实上,“医圣”张仲景这种强烈的乡土情怀,作为道德影响力,在19世纪以前久传不衰。显然,这种道德性的选择,不仅形成了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医学特殊性存在,更重要的是它为乡土社会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道德价值标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

5、乡土社会伦理生活的建立。一般说来,医师在乡土社会广受尊崇,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作为医人,身上有一种持久的道德人格魅力。这种魅力,经由他的医学实践,在乡土社会起着一定程度的凝合作用。对共同体而言,德性高尚的医师,其感召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这也是“医道”之所以获得乡土社会合法承认的深层基础之所在。(节选自费振钟乡土社会、共同体与医学,有删改)1. 下列对“中国医学与乡土社会的密切关联”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医学不是独立于乡土共同体空间之外的,它的存在与发展不能脱离医学与乡土社会的共同体空间。B. 中国医学在传统中离不开乡土社会,医人在乡土社会长期不变的活动,构成了中国医学

6、传统的乡土性。C. 中国医学在乡土社会共同体中,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施药治病,还将服务于“乡党”组成的共同体当作责任。D. 中国医学支持乡土社会伦理生活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为乡土社会共同体提供重要的道德价值标准的方式。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传统中国医学在乡土社会共同体的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是乡土社会中最重要的融合性因素。B. 中国古代江南城镇社会中的医师大都具有乡土身份,他们大都固守在自己所在的乡土从事自己的医学职业。C. 乡土社会的医师以其医学专长服务于共同体,并通过医学活动方式来参与管理区域共同体内部核心事务。D. 乡土社会的医师都有强烈的乡土情怀,他们

7、从事医学的起点是“事亲”,而把“活人”当作自己志业的目标。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方医学发展出医院制度,而中国医学没有,这是因为中国医学的独特的社会结构方式,即存在于乡土社会共同体之中。B. 中国医学传统有鲜明的乡土性特点,离不开乡土社会,这就是中国医学中的大小流派一概以地方来命名的根本原因。C. 在乡土社会,医师往往能凭借着自己的医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来为自己赢得名望,获得权威,跻身于地方的士绅团体。D. 在乡土社会,医师选择本土从业,更多是出于道德选择的原因。医师的医学实践,闪烁着一种持久的道德人格魅力。【答案】1. D 2. B 3. B【解析】【1

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中国医学支持乡土社会伦理生活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为乡土社会共同体提供重要的道德价值标准的方式”表述错误,原文第四段说“显然,这种道德性的选择,不仅形成了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医学特殊性存在,更重要的是它为乡土社会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道德价值标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乡土社会伦理生活的建立”可见,提供道德价值标准,支持乡土社会伦理生活建设的中国医学的“这种道德性的选择”,而非“中国医学”。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

9、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A项,“因为它是乡土社会中最重要的融合性因素”错误,原文第一段“医学作为融合性因素之一,在乡土社会共同体的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它只是融合性因素之一,而非“最重要”的融合性因素。C项,“通过医学活动方式来参与管理区域共同体内部核心事务”错误,原文第三段“医师通过他的医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增加了他在乡土社会的权威性。我们看到有名望的医人,往往为地方士绅团体中一员,或者受士绅信任,参与该区域共同体内部核心事务”可见,其一是“有名望的医人”,而非所有医生;其二也并非“通过医学活动方式来参与管理区域共同体内部核心事务”,而是“通过他的医学活动所产生

10、的影响,增加了他在乡土社会的权威性”从而“为士绅团体中一员,或者受士绅信任,参与该区域共同体内部核心事务”。D项,“乡土社会的医师都有强烈的乡土情怀,他们从事医学的起点是事亲,而把活人当作自己志业的目标”表述绝对,原文第四段“事亲往往是他们从事医学的起点,志业的目标是活人。作为中国医学经久不变的思路,医师总是把存活他所在共同体男女老少的生命,当成他的责任和使命”,选项漏掉了原文中的“往往”“总是”,表述过于绝对。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B项,“这就是中国医学中的大小流派一概以地方来命

11、名的根本原因”错误,原文第二段“甚至中国医学中的大小流派,也往往以地方命名,如吴医、浙医、淮医、常医,等等”,是“往往以地方命名”而非“一概”。故选B。【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1.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2.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3.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凡是这类词4.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基本、大致、最等。5.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举例子,并

12、列或递进。6.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能张冠李戴。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张硅字公端,弘范之子也。少能挽强命中,尝从其父出林中,有虎,硅抽矢直前,虎人立,洞其喉,一军尽讙。至元十六年,弘范平广海,宋礼部侍郎邓光荐将赴水死,弘范救而礼之,命硅受学。师还,道出江淮,硅年十六,摄管军万户。十七年,真拜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佩其父虎符,治所统军,镇建康。未几,弘范卒,丧毕,世祖召见,亲抚之。奏曰:“臣年幼,军事重,聂祯者,从臣父、祖,久历行阵,幸以副臣。”帝叹曰:“求老成自副,常儿不知出此。”厚赐而遣之,遍及其从者。

13、十九年,太平、宣、徽群盗起,行省檄硅讨之。士卒数为贼所败,卒有杀民家豕而并伤其主者,硅曰:“此军之所以败也。”斩其卒,悉平诸盗。二十九年,入朝。命为枢密副使。太傅月儿鲁那演言:“硅尚少,姑试以佥书,果可大用,请俟他日。”帝曰:“不然,是家为国灭金、灭宋,尽死力者三世矣,而可吝此耶!”拜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副使。大德三年,遣使巡行天下,硅使川、陕,问民疾苦,赈恤孤贫,罢冗官,黜贪吏。还,擢江南行御史台侍御史,换文阶中奉大夫,迁浙西肃政廉访使。劾罢郡长吏以下三十余人、府史胥徒数百,征赃巨万计。硅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硅,赂遗近臣,妄言硅有厌胜事,且沮盐法。帝遣官

14、杂治之,得行省大小吏及盐官欺罔状,皆伏罪。劾大官之不法者,不报;并及近侍之荧惑者,又不报。遂谢病归。泰定三年春,上遣使召硅。硅至,帝曰:“卿来时,民间如何?”对曰:“臣乡里也,民饥甚,朝廷虽赈以金帛,惠未及者十五六,惟陛下念之。”帝恻然,敕有司毕赈之。四年十二月薨。(节选自元史,有删改)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虎人立,洞其喉 洞:贯穿B. 摄管军万户 摄:代理C. 事干行省 干:干预D. 敕有司毕赈之 敕:命令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硅心系百姓的一组是 ( )少能挽强命中 斩其卒,悉平诸盗 厚赐而遣之 姑试以佥书,果可大用,请俟他日 问民疾苦,赈恤孤

15、贫,罢冗官,黜贪吏 臣乡里也,民饥甚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硅少年时就崭露头角。他遇到猛虎时,毫不畏惧;十六七岁时就担任军中重要职务,佩戴着他父亲的虎符,管理军队,镇守建康。B. 张硅深受皇帝的宠爱。他的父亲去世,丧葬完毕,世祖召见他并亲自安抚他;皇帝否定了大臣的不宜重用他的建议,授予他重要官职。C. 张硅对朝廷满怀忠诚。他恪尽职守,屡建功勋,曾巡视四川、陕西,后来又弹劾罢免若干官员,收缴了数以万计的赃款。D. 张硅曾受人诬陷。他因要揭发盐司以奸诈手段获得利益的事而被人诬陷以巫术制胜和阻碍盐法,后来皇帝亲自主持审案,查清了事实

16、。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士卒数为贼所败,卒有杀民家豕而并伤其主者,硅曰:“此军之所以败也。”(2)朝廷虽赈以金帛,惠未及者十五六,惟陛下念之。【答案】4. C 5. C 6. D 7. (1)士兵多次被贼寇打败,有宰杀百姓家的猪并伤了主人的士兵。张硅说:“这就是军队打败仗的原因。”(2)朝廷虽然用金帛救济,但没有惠及的有十分之五六,希望陛下考虑他们。【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

17、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C项,本句意为“事情关涉到行省”,“干”不指干预,而是指牵连、涉及、关涉。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全部表现传主的某种性格特征。体现他的少年勇武,与“心系百姓”没有关系;体现皇帝对他的青睐重视,与心系百姓无关;是太傅月儿鲁那演言对他的才能不信任,与心系百

18、姓无关。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项,“后来皇帝亲自主持审案,查清了事实”错误,原文“帝遣官杂治之,得行省大小吏及盐官欺罔状,皆伏罪”,并非皇帝亲自主持审案,而是派遣官员治理。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19、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为:(1)数:屡次,多次;为所:被;卒有杀民家豕而并伤其主者:定语后置,有杀民家豕而并伤其主者(之)卒;豕:猪;所以:的原因。(2)赈:救济;及:到;十五六:十分之五六;惟:希望;念:顾念,考虑。【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

20、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参考译文:张硅字公端,是张弘范的儿子。少年时能拉引硬弓命中目标,曾经跟随他父亲经过树林,遇到老虎,张硅抽箭径直向前,老虎像人一样站起来,张硅一箭射穿虎喉,全军都欢呼起来。至元十六年,张

21、弘范平定广海,宋礼部侍郎邓光荐将要跳水自杀,张弘范救了他并以礼相待,让张硅跟从他学习。班师回朝,取道江淮,张硅十六岁,代理管军万户。十七年,实授为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张硅佩戴父亲的虎符,管理父亲所统辖的军队,镇守建康。不久,张弘范去世,丧事办完后,世祖召见张硅,亲自抚慰他。张硅上奏说:“我年纪轻,军中事务重大,聂祯跟随我祖父、父亲久经沙场,希望让他辅助我。”世祖感叹说:“寻求阅历多而且稳重的人来辅助自己,寻常的年轻人想不到这点。”重重赏赐了他,让他回去,并遍赏了他的随从。至元十九年,太平、宣城、徽州群盗蜂起起,行省下檄文命令张硅讨伐他们,士兵多次被贼寇打败,士兵中有宰杀百姓家的猪并伤了主人的

22、。张硅说:“这就是军队打败仗的原因。”斩杀那些士兵,盗贼全都平定了。二十九年,张硅入朝,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太傅月儿鲁那演说:“张硅还年轻,姑且用佥书一职试用他,果真可以大用,请等以后。”皇帝说:“不能这样,这家人为国灭金、灭宋,三代人都尽了最大的力量,怎么可以吝啬这个官职呢?”授予他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副使。大德三年,朝廷派遣使臣巡行天下,张硅巡视四川、陕西,询问百姓的疾苦,救济抚恤孤儿贫民,罢免多余的官员,废黜贪污的官吏。还朝后,被提拔为江南行御史台侍御史,换成文阶中奉大夫,又升迁为浙西肃政廉访使。他弹劾罢免郡长吏以下官员三十多人,州府小吏几百人,征集的赃款数以万计。张硅查知盐司以奸诈手段

23、获得利益的事,将要揭发他们,事情关涉到行省,有心里不安的人,想以执法过严的罪名中伤张硅,就贿赂皇帝身边的臣子,谎称张硅施行巫术,并且阻碍盐法的执行。皇帝派遣官员共同审理这件事,获知了行省的大小官吏以及盐官欺骗蒙蔽的情况,他们都认了罪。张硅弹劾有不法行为的大官,没获得答复;还弹劾迷惑君主的近侍,又没获得答复。于是他称病回家。泰定三年,皇帝派遣使者召见张硅,张硅来到,皇帝说:“你来时,民间怎么样?”张硅回答说:“在我的家乡,百姓很饥饿,朝廷虽然用金帛救济,但没有惠及的有十分之五六,希望陛下考虑他们。”皇帝听了后很痛心,命令有关部门全部救济那些人。张硅在泰定四年十二月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2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新秋夜寄诸弟韦应物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注:此诗作于公元783年。这一年初夏韦应物外调为滁州刺史,因秋来思念诸弟,感秋有此作。人瘼:人民的疾苦。无将:不要。8. “相望共星河”的“共”字,一说是“在”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9.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抒发的?【答案】8. “共”字更好。“共星河”的“共”字,反衬出除“星河”以外,其他别无可“共”,从而使人由今夕的独处而想到已往的欢聚。一个“共”字,烘托出诗人极其寂寞的感受,透露出诗人深切的忆昔之情。而“在”字则无此意

25、,表达效果较平淡,不及“共”字。 9. 该诗抒发了诗人思念诸弟、勤政爱民的思想情感。融情于景:首联两句借秋夕、银河之景,流露出思弟之苦;颔联中以“空斋”对“高梧”,更托出诗人思念诸弟的殷切心情。直抒胸臆:颈联和尾联直接抒情朝廷刚刚对“我”委以重任,“我”怕从政不力,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灾难和忧患尽职;况且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更不应该为一己之念而从政事中分心;毕竟分别时间不算太久,还是不要过于在意这短期的分别,否则会使颜鬓苍老,岁月蹉跎。【解析】【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炼字。解答炼字题的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

26、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及其表达技巧。前四句中“俱秋夕”、“共星河”、“一叶下”、“归思多”,写出作者对诸弟的思念之情;后四句中“方用”、“况自”、“无将”等词,写出作者勤政爱民的思想情感。诗人在抒发情感之时,既融情于景,如前四句借“秋夕”“星河”“高梧”“空斋”之境,抒发思念诸弟的殷切心情。又有直抒胸臆,如后四句。“方用”与“况自”,为递进之语。意思是朝廷对我刚刚委以重任,我生怕从政不力,政事不严,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灾难和忧患而尽职;况且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精力不

27、济,就更不应该为一己之念而从政事中分心了。“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无将”,不要。两句意思是:夏天赴任,现在正值秋时,虽然十分思念诸弟,但毕竟分别时间不算太久;还是不要过于在意这短期的分别,以致颜鬓苍老,岁月失时;言下之意,一定要好好从政爱民,切不可因思念诸弟而使岁月蹉跎!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云中谁寄锦书来?_,_。 (李清照一剪梅)(2)垆边人似月,_。未老莫还乡,_。 (韦庄菩萨蛮)(3)_?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_。 (李煜虞美人)【答

28、案】 (1). 雁字回时 (2). 月满西楼 (3). 皓腕凝霜雪 (4). 还乡须断肠 (5). 春花秋月何时了 (6).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雁、皓、须、堪。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

29、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生命的绝唱李永生黑色的硝烟弥漫天际,太阳在这黑色烟雾的笼罩下略显浮动。鬼子为了占领这个名叫“鸡蛋砣”的高山阵地,用骡子拖来了十门山炮。敌人的炮火把阵地几乎翻了个个儿。他们已经坚守了三天三夜。一个排的战士打得就剩了两个人。除了排长,另一个是十六岁的娃娃兵。排长人高马大。兵身材瘦小,一脸的稚气。有点儿闲空,兵便写诗。兵的兜里装了好多碎纸片子,五颜六色,大部分是捡来的烟盒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的全是字。兵本来在宣传队,但因为主力部队打仗减员过多,被

30、补充到了一线。刚来几天就碰到了这场硬仗。因为他又瘦又小,大伙儿叫他“瘦干儿”。排长却只叫他“干儿”,而且两个字不连起来叫,他喊:“干儿。”瘦干儿说:“排长占我便宜。”排长嘻嘻一笑,说:“我这岁数,当你干爹,你不吃亏。”这片刻的宁静令排长全身放松,他挖了一锅烟,斜靠着坐下,袅袅起一股烟雾。吸完烟,排长开始数子弹,还有12发。排长问:“干儿,你,还有多少子弹?”瘦干儿说:“5发。”排长说:“都给我。”瘦干儿磨蹭着把5发子弹掏出来,又一颗一颗过了下数,递过去,却又恳求说:“排长,给我留点吧。”排长想了想,就又退给他一颗,说:“我一发子弹能换一个鬼子的命。”瘦干儿咬着嘴唇说:“我也能。”排长问:“你干

31、死了几个?”瘦干儿说:“一个。”“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排长说,“笔杆子不中,打鬼子得用枪杆子。瘦干儿小声说:“诗,也是武器。”排长“喷儿”地一笑:“什么湿啊干啊的,狗屁!”鬼子屎壳郎似的又开始向前挪动。排长瞄准射击:果真一枪一个准儿。瘦干儿看了排长几眼,捂了捂胸口,按住那狂跳的“小兔子”,举枪瞄了好半天,“叭”一枪,一个鬼子倒栽葱。排长望了眼瘦干儿,舔舔大拇指,摸出一颗子弹在手中捏了捏,撂个高儿,扔给他。瘦干儿子弹上膛,又捂了捂胸口,瞄半天,又一枪,又有一个鬼子倒栽葱。鬼子趴在石头后面,暂时停止了进攻。而此时,正好他们的子弹打光了。他们只剩了一颗手榴弹。两人开始后撤,但没走出百步,只好停下了前

32、面是悬崖。鬼子从三面包抄过来。排长说:“咱今天回不去了。你这孩子也真可怜,只有十几岁。”瘦干儿汪了两眼泪水。排长问:“怕了?”瘦干儿咬着牙说:“不怕。尘土迷了眼。”太阳渐渐暗淡了光泽,朝西天坠落下去。排长搂住瘦干儿,感觉出他身体的轻轻颤动。“干儿,咱爷俩一块死,我陪着你,怕啥!”排长说着拧开了手榴弹盖儿,“咱队伍里没孬种!”瘦干儿的牙齿打着颤,说:“我不孬。”排长拉出了弹弦,慢慢地在手指上缠绕。瘦干儿忽然说:“排长,别浪费手榴弹,给鬼子留着咱跳崖,兴许还能活了”排长脸对脸望着瘦干儿说:“对,咱留个囫囵身子。” 排长向鬼子甩出了那颗手榴弹。排长搂着瘦干儿走到悬崖边。向下一望,瘦干儿闭了眼,下意识

33、地后退了一步。排长忽然掐住了他的脖子,吼道:“我说过,咱队伍里没孬种!”瘦干儿说:“排长,我不是排长我蒙上眼睛行么?”排长皱皱眉,说:“行!” 瘦干儿又说:“排长,我还要留首诗。”排长迟疑片刻,说:“也行!”瘦干儿摸出了碎纸片,又拿出了笔,坐在地上,开始写诗。此时瘦干儿似乎镇定了许多。排长那只大手一直搭在他脖子上,乜斜着眼望着那支铅笔头唰唰地急速滑动。写完,瘦干儿把纸装进衣兜里,按了按。“刺啦”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条,蒙在眼上,说:“排长,给我系上。”排长边系边哽咽地说:“其实,你还是个娃娃啊!这样,也不丢脸!”瘦干儿嗫嚅着说:“真的?”鬼子涌到了山上,惊愕地望着两个人。疲惫的太阳即将结束一天的

34、旅行,西方的山峦被阳光染成一片血红。忽然起了一阵怪怪的风,风无定向,踅过来踅过去,蒙在瘦干儿眼上的布条竟被风吹得有些招展。蒙着双眼的小战士和排长一起走向了悬崖尽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个叫瘦干儿的兵是我的四叔。三年前,我在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里看到了他那首写在烟盒纸上的诗。我找到馆长,把诗作复印了下来。那首诗是这样写的在牺牲的那一刻我蒙上了双眼同志们啊别说我怯懦我只是不忍看不忍看属于我的最后一抹阳光在眼前匆匆掠过(有删改)1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瘦干儿和排长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栩

35、栩如生。B. 一个贴切的“吼”字,两句“咱队伍里没孬种”,凸显出排长举止的粗野,而这是与当时特殊的环境分不开的,可以说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人物特定的性格。C. 小说中有三处环境描写,第三处环境描写尤为精彩,作者借对太阳即将落山时的环境的描写主要暗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D. 小说依次写了坚守阵地、阻击敌人、弹药用尽、干儿写诗、走向悬崖五个部分的内容,行文充满了真挚的情愫,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感动。E. 第三段的插叙内容笔调轻松,既交代了瘦干儿的经历和排长叫他“干儿”的原因,又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12. 这篇小说的标题非常精妙,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13. 小说中的瘦干儿有着怎样的形象特点?请

36、简要概括。14. 这篇小说很美,有人说美在描写,有人说美在主题,有人说美在人物,有人说美在结尾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答案】11. AE 12. 从人物形象上看,这篇小说为读者塑造了两位勇敢抗战、不惧牺牲的英雄人物形象,他们最后壮烈牺牲,谱写了生命的绝唱。从文章结构上看小说层层铺垫这一标题可与小说结尾形成照应,为整篇文章画龙点睛。从小说主题上看,以之为题能更好地揭示小说的主旨,这一标题既指英雄的死是生命的绝唱,又暗指小战士瘦干儿最后写的诗是生命的绝唱。 13. 柔弱胆怯:他身材瘦小,满脸稚气,没有打仗经,验射击时心乱跳,跳崖时要蒙上眼睛。爱好文学:他有点儿闲空就写诗,即使到了生命

37、的最后关头也想再留下一首诗。坚强勇敢:他主动要求排长给自己留点儿子弹,最终和排长一起勇敢跳崖。 热爱生命:他最后的诗作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14. 我认为这篇小说美在结尾。结尾使故事内容更完整:小说结尾引录诗歌,补写了小说主人公牺牲前所写的诗歌的具体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小说结尾引录的诗歌,展示瘦干儿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使英雄的侠骨柔肠跃然纸上。结尾使小说主题更加丰富、深刻:这一结尾,由英雄美上升到人性美,令人思考生活的真谛,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升华了小说主旨,使小说达到了一个新境界。【解析】【1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8、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B项,“凸显出排长举止的粗野”说法不太准确,“粗野”一词欠妥。C项,“主要暗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错误,这一处环境描写主要凸显的是人物的英勇悲壮。D项,缺少了对小说结尾部分的概括,应是六个部分。故选AE。【12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标题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抓关键词,关注文中照应标题、点明标题的文字,理解题目的本意,然后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还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情感)意义。题干要求赏

39、析这篇小说以“生命的绝唱”为题的妙处,也就是让考生分析该题目的作用。小说题目一般有提示线索制造悬念概括情节、突出形象、揭示主旨等作。分析时,要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进行,尤其要注意发掘标题表层意思下的深刻意蕴。形成答案时最好分点。人物形象上,从两人分子弹打鬼子、排长激励瘦干儿跳崖以及二人纷纷跳崖,可看出小说为读者塑造了两位勇敢抗战、不惧牺牲的英雄人物形象,他们最后壮烈牺牲,谱写了生命的绝唱;结构上,文中“他们已经坚守了三天三夜。一个排的战士打得就剩了两个人”到两人分子弹,排长和瘦干儿跳崖前的对话和行动,尤其瘦干儿临死前写诗,最后两人义无反顾地跳崖,层层铺垫层层深入,照应了题目;从小说主题上可以看出题

40、目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跳崖牺牲的生命绝唱,二是瘦干儿临终前的诗歌成了生命的绝唱。【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提问方式,如本题“小说中的瘦干儿有着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瘦干儿只有十六岁,“身材瘦小,一脸的稚气”,“瘦干儿看了排长几眼,捂了捂胸口,按住那狂跳的小兔子,举枪瞄了好半天”,跳崖时让排长帮忙蒙上眼睛,这些看出他“柔弱胆怯”;从“有点儿闲空,兵便写诗”,他的话“诗,也是武器”和临死前写诗可以看出他“爱好文学”;从“瘦干儿子

41、弹上膛,又捂了捂胸口,瞄半天,又一枪,又有一个鬼子倒栽葱”和最后与排长勇敢地跳崖可以看出他“坚强勇敢”;临终前留下的诗歌内容“我只是不忍看/不忍看属于我的最后一抹阳光/在眼前匆匆掠过”可以看出他对生命的热爱。【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探究题有一定的开放性,一般不设定标准答案,鼓励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本,深入理解作品;用自己的经验、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读出自我。题干中“有人说美在描写,有人说美在主题,有人说美在人物,有人说美在结尾”,这些都是答题的点,文中的“黑色的硝烟弥漫天际,太阳在这黑色烟雾的笼罩下略显浮动”“

42、太阳渐渐暗淡了光泽,朝西天坠落下去”等环境描写,既有渲染气氛,又有衬托人物性格,也有暗示人物命运等,这是环境描写的的美;排长和瘦干儿的对话,突出了语言描写的美;瘦干儿上子弹和捂胸口等动作突出了动作描写的美。别人喊“瘦干儿”时排长喊“干儿”,排长的“嘻嘻笑”,排长让把子弹都给自己,帮瘦干儿蒙眼睛,跳崖前对瘦干儿说“其实,你还是个娃娃啊!这样,也不丢脸!”等多处说明排长关心爱护瘦干儿,充满童心与爱心,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所以说“美在人物”。美在主题,他们热爱生命,却也能坚强勇敢地跳崖,能与鬼子拼战到死。美在结尾,文中最后交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个叫瘦干儿的兵是我的四叔。三年前,我在平西抗日战争

43、纪念馆里看到了他那首写在烟盒纸上的诗。我找到馆长,把诗作复印了下来。”并把诗歌内容表达出来,这样使得故事更加完整,使得文章内容更丰富,更能突出瘦干儿的才华与对生命的热爱;同时升华了文章主题,引人深思:热爱生命,珍惜生活,对世界要保有一颗永远真心。【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

44、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40年雄心:刘华清与中国航母陈良飞“我国对航母作过可行性研究,我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在个人回忆录中,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如此总结其对中国航母发展的贡献。尽管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工作”,人们却早已将“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两顶桂冠加冕于他。刘华清第一次与航母结

45、缘可以推到1970年,当时他54岁。那一年距离刘华清加入海军已有18年。刘华清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早在1970年,我还在船办工作时,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的方案。”但不久之后,由于一系列变故,这个项目最终搁浅了,刘华清的“航母之梦”也搁浅了。在1975年的一次“憋不住”的汇报中,他又一次向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力陈“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攻击型和护航型航空母舰”。他用两天时间写出了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呈报邓副主席并毛主席”,并给当时的海军政委抄送了一份。“这似乎是不应由我过分担忧的事,但是,我今天还是一个海军战斗员,不管怎样,还有一份责任感,有责任建议

46、。”刘华清在汇报中写道。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不久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布朗访华,表示了开展军事交流合作的意向并邀请中国国防部长回访。为了先期了解、考察美军装备状况,提前交换意见,美方同意中国先派遣一个军事技术代表团前往美国,中央军委决定由刘华清带队赴美。那一次在美国的考察历时11天,最后一天的时候,代表团连续参观了3艘美军军舰,即“福克斯”号导弹巡洋舰、“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和“小鹰”号航空母舰。这3艘军舰均为美国海军的重型主战舰艇,虽然美国海军接待隆重,礼遇甚高,但技术露底不多。但在刘华清看来,这一次访问远不止“看看就罢了”。刘华清在回忆录中说,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

47、航母。“1980年5月访问美国时,主人安排我们参观了“小鹰”号航空母舰。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刘华清认为,正是航母的出现,把海战的模式从平面推向了立体,实现了真正的超视距战斗。1982年,刘华清被任命为海军司令员,“以往从外围观察和思考的”航母在他心头的分量大不相同了。在1984年1月6日11日的第一届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期间,刘华清对航母的表态是“现在国力还不行,要等一段时间”。1985年12月,海军第二届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尽快缩短海军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1986年初,郑明向刘华清汇报海军装备发展15年设想,其中提到了要启动航母论证。刘华

48、清做了很多具体指示。终于,航母的论证工作在1986年年中启动,由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直接组织。 1986年8月初,刘华清把郑明和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的王季县叫去,专门交代了航母论证工作的指导思想。刘华清说:“航母的战役战术、作战需求论证很重要。而且航母造什么样的,怎样造法,也是海军全面建设的事。是直升机航母,还是护航航母,是分步走,还是直接造护航航母,要好好论证一下”1987年1月9日一13日,第三次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在会上,刘华清又提到,“现在,各国都在注意发展航空母舰,无论是攻击性的还是垂直短距起降型的,都是为了解决防空和海上攻击问题,都在注意发展。显然,海军有了航空母舰,海军的质

49、量就会发生大变化,海军的作战能力也将有较大提高,有利于提高军威、国威。”那一年,刘华清71岁。刘华清还给发展航母设定了新的时间表:“七五”(1986年一1990年)开始论证,“八五”(1991年一1995 年)搞研究,用15至20年的时间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到2000年后形成战斗力。2011年1月14日,刘华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现代舰船特别为他制作了刘华清与中国航母的发展之路专题,其中引用了刘华清的话:“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必须建造航母。2011年8月10日,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举行首次海试。2012年9月25日,更名后的中

50、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1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本文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将刘华清为研制中国航母所做的一切展现在读者面前,集中体现了刘华清是一位矢志于中国航母研制的开拓者。B. 文章用中国第一艘航母举行首次海试和正式交付海军结尾,既彰显了刘华清一生追求的辉煌成果,也对他老人家进行了深情告慰。C. 刘华清访美期间参观了美国的“小鹰”号航母,这让他认识到了美国海军的作战能力,也让他认识到发展航母的必要性。D. 文中三次写到了刘华清的年龄,这既照应了题目中的40年”,又表现了他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祖国航母事业的崇高精神。E. 刘华清凭着自己的执着,加入

51、海军后就一直追求着祖国的航母梦;虽然这个梦想曾因变故搁浅过,但他从未放弃。16. 刘华清为什么被人们誉为“中国航母之父”?请简要回答。17. 文中大量引用了传主刘华清的话,请简要分析作者这一安排的作用。18. 在中国航母的研制中,刘华清是拓荒者和引领者。你认为他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请选择其中一点,结合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答案】15. BA 16. 早在1970年,他就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工程方案;1975年,责任感促使他向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力陈研制航空母舰的必要性;1982年,被任命为海军司令员,启动航母的论证工作,给发展航母设定时间表。 17. 凸显传主性格,彰显了

52、他为航母问世殚精竭虑的高大形象;直接表现了刘华清为研制中国航母所做的巨大贡献和他在工作中的具体思路;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可信性、感染力,丰富了文章内容。 18. 成功原因:有矢志报国的动力,振兴中国海军的理想,高瞻远瞩的眼光;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也做了周密详尽的计划;有日益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有日新月异的科技为支撑。启示:胸怀祖国,矢志不移才能铸就事业的辉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在祖国腾飞的今天,更应当以他为榜样,立志报国,为伟大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艰苦奋斗。【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选项的内容不一定是原材料中句子的照搬,可能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以变通、转换

53、,甚至添加了出题者或客观或主观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的变通,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C项,“刘华清访美期间也让他认识到发展航母的必要性”错误,由原文“在1975年的一次憋不住的汇报中,他又一次向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力陈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攻击型和护航型航空母舰”可知,在访美之前,刘华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54、。C错误。D项,“文中三次写到了刘华清的年龄,这既照应了题目中的40年”错误,“71岁”的年龄交代没有照应题目。D错误。E项,“加入海军后就一直追求着祖国的航母梦”理解有误,由原文“刘华清第一次与航母结缘可以推到1970年,当时他54岁。那一年距离刘华清加入海军已有18年。但不久之后,由于一系列变故,这个项目最终搁浅了,刘华清的航母之梦也搁浅了”可知,在刘华清加入海军之前就已经在追求着祖国的航母梦,只不过由于一系列变故刘华清的“航母之梦”搁浅了。E错误。故选AB。【1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有:(1)整体阅读语言材料。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容要点,即明确文中

55、透露的信息点。(2)根据题干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与题干相对应的信息源,辩别真伪,筛选所需信息。(3)在阅读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进行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这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操作过程。整体感知的直接体现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准确是整体感知正确的表现,是深入解读的基础。由原文“早在1970年,我还在船办工作时,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的方案”可知,早在1970年,他就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工程方案;由原文“在1975年的一次憋不住的汇报中,他又一次向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力陈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攻击型

56、和护航型航空母舰。他用两天时间写出了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呈报邓副主席并毛主席,并给当时的海军政委抄送了一份”可知,1975年,责任感促使他向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力陈研制航空母舰的必要性;由原文“1982年,刘华清被任命为海军司令员,以往从外围观察和思考的航母在他心头的分量大不相同了”和“刘华清还给发展航母设定了新的时间表:七五(1986年一1990年)开始论证,八五(1991年一1995 年)搞研究,用15至20年的时间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到2000年后形成战斗力”可知,1982年,被任命为海军司令员,启动航母的论证工作,给发展航母设定时间表。【17

57、题详解】本题考查传记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主要考查的是引用的作用,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可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解答本题要先从文本中找出引用的话,然后通过分析具体内容来作答。由原文“我国对航母作过可行性研究,我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在个人回忆录中,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如此总结其对中国航母发展的贡献。尽管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工作,人们却早已将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两顶桂冠加冕于他”可知,凸显传主性格,彰显了他为航母问世殚精竭虑的高大形象;“刘华清说:航母的战役战术、作战需求论证很重要。而且航母造什么样的

58、,怎样造法,也是海军全面建设的事。是直升机航母,还是护航航母,是分步走,还是直接造护航航母,要好好论证一下”和“现在,各国都在注意发展航空母舰,无论是攻击性的还是垂直短距起降型的,都是为了解决防空和海上攻击问题,都在注意发展。显然,海军有了航空母舰,海军的质量就会发生大变化,海军的作战能力也将有较大提高,有利于提高军威、国威”可知,直接表现了刘华清为研制中国航母所做的巨大贡献和他在工作中的具体思路;由此可知,大量引用传主刘华清的话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可信性、感染力,丰富了文章内容。【18题详解】(1)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方法有:1.整体阅读语言材料。把握语言材

59、料的内容要点,即明确文中透露的信息点。2.根据题干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与题干相对应的信息源,辩别真伪,筛选所需信息。3.在阅读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进行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这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操作过程。整体感知的直接体现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准确是整体感知正确的表现,是深入解读的基础。由原文“这似乎是不应由我过分担忧的事,但是,我今天还是一个海军战斗员,不管怎样,还有一份责任感,有责任建议。刘华清在汇报中写道”可知,有矢志报国的动力,振兴中国海军的理想,高瞻远瞩的眼光;由原文“在1975年的一次憋不住的汇报中,他又一次向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中央

60、领导同志力陈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攻击型和护航型航空母舰。他用两天时间写出了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呈报邓副主席并毛主席,并给当时的海军政委抄送了一份”可知,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也做了周密详尽的计划;由原文“在1984年1月6日11日的第一届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期间,刘华清对航母的表态是现在国力还不行,要等一段时间。1985年12月,海军第二届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尽快缩短海军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可知,有日益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有日新月异的科技为支撑。(2)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时要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1.亮出探究对象。开始就必须亮出准备就哪个问题进

61、行探究,无论这个问题是题目规定的还是探究者自己确定的,都要让阅卷人对探究的问题本身有大致的认识,为下步探究做铺垫。2.表明探究意义。在亮出探究的对象之后,必须用简洁的语言表明对该问题进行探究的意义,彰显探究的价值所在。3.提出探究设想。就是在前两个环节之后,提出自己对该问题的大致看法,并且应该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说明自己探究的路径和凭据。4.展示探究过程。这是整个探究过程的主体部分,在这个部分要努力地调动自己平素的知识储备,并尽最大的可能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与当前探究的问题建立起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后依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有时也可采用由主到次的顺序)分条逐层地展示对探究对象进行认识的过程,

62、让自己见解的正确性或合理性得到证明。最后必须要有一个简练的结语,再一次申明自己的见解或认识。“我今天还是一个海军战斗员,不管怎样,还有一份责任感,有责任建议”体现了刘华清有矢志报国的动力,振兴中国海军的理想,高瞻远瞩的眼光,正是他的胸怀祖国,矢志不移才能铸就事业的辉煌。所以我们青少年也应胸怀祖国,立志报国,为伟大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艰苦奋斗。【点睛】“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即疑点和难点,既包括主要存在于文本中能体现或实现作者写作意图、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凸显文本核心价值的重点问题,也包括主要存在于文本中客观存在的读者不清楚或不容易弄清楚的难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两层含意:一是不能止于对文本的

63、认同,也不能因袭他人的成说,而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力求提出的见解具有独创性;二是提出的见解虽不要求得出最终的科学结论,但要求能自圆其说,因此要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希望全国人民在马年里继续弘扬驰而不息的龙马精神,继续同心同德地奋斗,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全国各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B. 2014马年春晚的舞台布置得美轮美奂,节目安排得紧凑精彩,彰显了冯小刚导演的承办理念,令人眼前一亮。C. 连日来,党中央处理了一大批违法违纪的官员,这表明了党中央同腐败分子做斗争的决心,也让腐败分子心惊胆战、

64、畏首畏尾。D.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日本首都东京举行的社民党会议上,对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展开了激烈的批评,可谓诛心之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A项,龙马精神:意思是比喻人旺盛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样子。合乎语境,正确。B项,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

65、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合乎语境,正确。C项,畏首畏尾:意思是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不合“让腐败分子心惊胆战”,可改为“寝食难安”。D项,诛心之论:意思是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合乎语境,正确。故选C。2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疣鼻天鹅的大批出现,不但表明内蒙古的环境日益改善,而且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天堂草原不仅仅有着雄风烈马,还栖息着高贵、优雅、美丽的天鹅。B. 虽然中国斯诺克“神奇小子”丁俊晖再次无缘世界锦标赛正赛,但通过一系列比赛他的防守控制能力和坚韧意志均有较大提高。C. 高考作文考查的不仅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学

66、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唯有创新才能显示出考生的良好素质和综合实力。D. 听到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进行了一系列月球科学探测活动的消息传来,大家无不为中国科技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而自豪。【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B项,搭配不当,“坚韧意志”不能与“提高”搭配。C项,语序不当,“不仅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学生的写作能力”递进关系语

67、序不当,从语境来看,“唯有创新才能显示”,“创新”比“写作能力”更重要,应调换分句语序。D项,结构混乱,“听到消息传来”句式杂糅,应改为“听到消息”或“消息传来”。故选A。【点睛】解答病句题,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主要是考纲中规定的六种类型。其次要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 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看关联

68、词语是否用得恰当。21.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该报是一张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综合性日报,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 , ; , , ,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和清新活泼的生活气息,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改革开放伊始 服务于经济建设 半个世纪以来 赢得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青睐 它以其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 它把握正确导向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语言连贯的题目,首先要确定首句或尾句,再排列中间句;也可以从局部入手,再向整体扩展。其次要根据相关的词语判断出文段所采用的具体顺序。再

69、次要抓住语言标志:如代词的指代内容,连词(包括关联词)的连接对象等。本题首先根据分号,把前后分为两组,分号前后应该是该报在两个不同阶段的表现,而句和句应该各为第一句。再分析六个句子的内容,可知“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对应“赢得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青睐”,“把握正确导向”对应“服务于经济建设”,所以应该是,。再根据后文的“强烈的时代感”,可知是紧承前文的“它把握正确导向”“服务于经济建设”,所以放后,据此可判断D项正确。故选D。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生物生活在被声音包围的自然界中,它们利用声音觅食、逃避敌害和求偶繁

70、殖。因此, _。科学家很早以前就发现蝙蝠能在黑暗中任意飞行,它们既能躲避障碍物也能捕食飞行中的昆虫,但是_,它们在黑暗中就寸步难行了。面对这些事实,意大利人斯帕拉捷提出了一个使人们难以接受的结论:蝙蝠能用耳朵与嘴“看东西”。1920年,有人提出蝙蝠对目标定位的方法与用超声波回波定位的方法相同的观点。直到1983年采用了电子测量器,才完完全全证实 _。【答案】 (1). 声音是生物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信息 (2). 塞住蝙蝠的双耳、封住它们的嘴后 (3). 蝙蝠就是靠发出超声波来定位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语言表达连贯性的能力。做题时,要在通读所给文字的基础上,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

71、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要注意提示性词语,总结性词语,还要注意句中的标点符号,要在感知语段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的语境分析概括。注意字数有限制。本题,第一空,根据前句“生物生活在被声音包围的自然界中,它们利用声音觅食、逃避敌害和求偶繁殖”和本句中的“因此”等信息,可知要填的内容是上一句的结论,是说声音对深悟生存的重要性,四此处可以填写“声音是生物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信息”。第二空,据本句中的“但是”以及后句“它们在黑暗中就寸步难行了”,可知前后两句是转折关系,要填的语句是说如果堵住蝙蝠的耳和嘴,那么蝙蝠在黑暗中寸步难行,所以此处要填写“塞住蝙蝠的双耳、封住它们的嘴后”。第三空,由前句“有

72、人提出蝙蝠对目标定位的方法与用超声波回波定位的方法相同的观点”可知要填的内容是巍峨证实前句“有人”的观点,所以此处可填的内容应是“蝙蝠就是靠发出超声波来定位的”。23.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上联:华夏儿女圆嫦娥九天揽月梦下联:【答案】炎黄子孙谱天宫一号飞天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基本常识:1.字数相等,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2.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3.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字、词的词性相当,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4.平仄相谐,仄起平收。本题,名词性短语“华夏儿女”对名词性短语“炎黄子孙”,动宾短语“圆梦”对“谱歌”,主谓短语“嫦娥九天揽月”对“天宫一

73、号飞天”。“梦”是仄声字,“歌”是平声字,合乎仄起平收的要求。六、写作(60分)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开年之初,“马上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各大网络平台:马上有钱,马上有房子,马上有对象,马上有一切针对这些话,众说纷纭。甲:“马上体”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乙:钱、房子、对象等能一下得到吗?丙:轻而易举获得的东西能长久吗?丁:马上有一切,你敢接受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范文梦想加行动,前程无穷期人生有梦,动力无穷。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心已死,说明梦想没有了,动力自然也

74、没有了。梦想产生行动,行动造就未来。只有我们有梦想,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希望。梦想并非天花乱坠的白日梦,正如毛主席所说:“风雨砥砺,岁月如歌,风物长宜放眼量。”梦想,应该是我们基于自身兴趣而制定的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目标。倘若这个目标毫无可行性,那梦想变成真成了一场梦。而在梦想的背后,少不了一路的艰辛。“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若没有一点一滴的奋斗,又何来梦想成真?外卖小哥雷海为在每天等餐配送的工作间隙,拿出书来背诵诗词,日积月累,这几分钟的一两句,便汇成了一个可观的诗词储备量。他的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说明。梦想只是目标,还不是现实,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唯一推手就是行动。只有梦想,没有行动,梦想就成了空想。

75、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毫末”之积,何来“合抱”之大?没有“累土”之积,哪来“九层”之高?没有“足下”之积,怎至“千里”之远?南仁东用岁月将青丝熬成华发,终于换来中国天眼的落成;孙家栋,少年勤学,青年担纲,日复一日的付出,让天宫,北斗,嫦娥如漫天星斗般闪耀;李万军,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填补了中国高铁焊接技术的空白他们的成就令人惊叹,他们的执着令人钦佩,他们始终怀揣着梦想,用身体力行来完成自己的梦想。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梦想,才撑起了伟大的中国梦。梦想是“想得到”,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设想,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今天的青年缺乏的不是梦想

76、,而是脚踏实地的前行。王健林曾经告诫年轻人要首先确立“小目标”:“想做世界首富,这是对的,奋斗的方向嘛,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这一言论一经传出,舆论哗然。一个亿这样的“小目标”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完全是难以达到的“大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总是幻想,是难以实现的。而梦想是双手可攀折到的花朵,是脚步可丈量到的高峰。幻想不能有,梦想不可无带着梦想上路,千难万险无所惧,栉风沐雨永向前,我们就能前程无限,屡创辉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

77、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本则作文的材料是“马上体”引发的争论。自马年之后,“马上体”名声大噪,马上有钱,马上有房子,马上有对象,马上有一切俨然成了马年春节最流行的祝福语。有人认为,首先它是一种祝福,希望在马年生活质量能越来越好。其次,它指的是一种高度。这说明美好的事物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会凭空就出现在你的手上。但是它也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因为它们就在“马背”上。你只有“上了马”,才能从上帝为你开好的窗里出来,才有机会看一看不一样的、变化着的风景,告别之前的停滞、空想。所以“马上体”它激励着人们“上马”去看个究竟,它推动人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它促成了人的质变,使人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78、还有人认为,有梦想是好的,但是并不是能一下得到,也不是轻而易举获得的。坐而论道易,起而行之难。所以只有行动起来,各种“马上”才不会成为一句空头支票;行动起来,无论是对城市还是对个人来说,面向未来的许诺与期盼才会被“扶上马”。所以本次作文可围绕着“梦想与现实”的关系立意。“梦想”可解释为“妄想”或“渴望”。从“妄想”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切入。梦想就是奋斗目标,有梦想才有动力,为之努力,为之拼搏,才能圆梦。如写议论文,则可从“梦想与现实”或“梦想与行动”这些论题展开论证;如写散文则可以从虚拟的角度,针对现实,谈自己美好的愿望;如写记叙文,则可以编拟故事来反映梦想与现实的差异

79、,以警醒人们寻找到最佳契合点。从“渴望”的角度看,则可反映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渴望,来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些渴望有的令人遗憾终生,有的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有的需要我们为之呼吁,有的需要我们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把它用清新纯朴的文字写出来,扣住读者的心弦,你就成功了。参考立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用双手赢得尊严;要凭本事吃饭,要靠力气挣钱;有梦想才能有行动,有行动才能成功;勇于开拓,不断进取;梦想不可无,幻想不可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成就梦想;以梦为马,行远自迩。结构示例:文章开篇可先简述材料,或引用名人名言引出中心论点“梦想加行动,前程无穷期”;然后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梦想”和“行动”进

80、行阐述,分析两者对于成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联系社会现实,分析梦想与幻想的关系,指出梦想不应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安排结构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素材积累:1、人生活在现实之中,当然必须遵循现实原则,不能不切实际地空幻想;但是,现实和梦想又不能截然分开,它们是一枚铜币的两面。如果说现实是一栋大楼,那么梦想就是大楼的地基,有了梦想的地基,现实的大楼才能越建越高;如果说现实是一只苍鹰,那么梦想就是苍鹰的羽翼,有了梦想的羽翼,现实的苍鹰才能越飞越远。2、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而我要说,今之立大事者,亦必有梦。生活于我们,

81、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以梦为马,行远自迩。3、老子曾经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得到美好的事物,就一定要“在马上”,只有不断驱马前行,不断进行量的积累,才能走到最后一步,为质变创造条件,实现“马上”的最终含义:立即它可能是沙漠中隐现的绿洲,是漫长丝路上的一个补给驿站,又或是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若不持之以恒,便会失之交臂、永远错过。4、一棵树苗、一堆泥土、迈出的第一步,谁能料到它竟有着如此大的力量?“马上”它不仅仅是“立即”,时间只是它的一个部分,而这个整体却又蕴含着多少努力、多少汗水呀!所以当你辛劳一天回到家中,听到母亲“饭马上好了”

82、的话语,想想其中的付出,也不应发饭之慢的牢骚,而是体会量变,心怀感激。5、破茧成蝶才可实现蛹在黑暗的茧中对蝴蝶的向往,破土而出才可实现种子在阴冷冷泥土中对参天大树的期待,奋力展翅才可成就雏鹰在陡峭的悬崖边上对飞翔的渴望,梦想的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更需要充沛的雨水和精心的呵护。如果失去了行动美丽的梦想只会随时间流逝变得苍白。若不愿让自己的人生如风般消逝,便要用行动告诉世界,我们的梦想不只是仰望!【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

83、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