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考点1 孔子、老子及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高考定位 考纲要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读考纲: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何重要意义;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传统道德;从伦理观、治国理念、民本思想、历史观方面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观点将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考点梳理 一孔子与老子 1.孔子:(1)思想内容:政治:提出“仁”和“礼”,成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
2、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哲学: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教育思想:教育原则上,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学习方法上,主张把学和思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2)地位影响:孔子的思想在诸侯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汉代大一统之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老子:(1)思想: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政治思想:倡导“无为而治”,以“无事
3、取天下”。(2)地位及影响: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度思维 1如何理解孔子“正名”的主张?答案:孔子“正名”的主张,实质上是要求恢复奴隶制社会的正常秩序,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春秋时期,这种主张有悖于历史发展潮流。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主张:提出仁政学说;主张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地位: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孟子被尊为“亚圣”。(2)荀子:哲学观: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人性论:主张“性恶论”。治国论: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2墨子与墨家:(1)主张:主张“兼爱”
4、、“非攻”。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2)地位: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3)立场: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3庄子与道家:(1)主张:提出了“齐物”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要“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2)成就:庄子在文学、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4韩非与法家:(1)主张: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前进的,主张变法革新。(2)影响: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西汉以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5孙膑
5、与兵家:孙膑的军事思想被后人整理为孙膑兵法一书。三诸子百家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1.诸子百家:在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各个学派:(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深度思维 2如何认识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的功效?答案: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表面上是对立的,但实质上都是强调儒家学说的教化功能,或强调弘扬善意,或强调去恶扬善。名师归纳 1.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张的比较孔子孟子荀子伦理观“性相近”说“
6、人性本善”说性恶论治国理念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提出“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尽可能地给人民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利于缓和矛盾和促进社会发展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有利于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民本思想提出“仁”的思想,强调“节用而爱人”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历史观主张“克己复礼”有一定保守性顺应了时代潮流,主张社会进步顺应了时代潮流,主张社会进步 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经济: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
7、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抗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阶级关系:“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出现私人讲学,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2)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8、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墨家为什么在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发展,大量小生产者应运而生,为其提供深厚的社会基础。墨家主张反映了劳动者追求平等、和平和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使其产生共鸣。“尚力”肯定了劳动者生产
9、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受到他们推崇。考题研析 【例1】命题视角:考查对道家思想的认识。(2010浙江)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 本题考查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意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不以人助天”的意思是不用人的作为去辅助天然。B、D两项是荀子的主张,属儒家思想,故排除;C项是老子的思想,但不反映无为观点,故选A项。答案 A 变式演练1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
10、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补。”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统治者应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老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无为而治”,主要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答案 C 【例2】命题视角:利用材料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的认识。(2010山东)“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和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辨析理解。题干材
11、料体现的是一种爱人如己的无等级差别的关爱,这是墨家的“兼爱”思想,而儒家“仁爱”思想是有等级差别的,排除A项。C、D两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故选B项。答案 B 变式演练2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解析 诸子百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产生的,虽然各家主张不同,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出应对社会大变革的主张。答案 B 【例3】命题视角:利用材料考查对孔子的认识。(2009广东单科)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
12、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答案(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2)
13、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中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解析 第(1)题再现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三:教育原则,如有教无类的思想;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的观点;学习方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主张。第(2)、(3)题实际都涉及到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方法问题。评价历史人物与评价历史事件一样,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也是生产力标准,方法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用阶级分析法和一分为二的辩证观加以评判。变式演练3 2009年3月30日,百集动画片孔子的卡通主角
14、形象在深圳亮相,该片讲述的是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片中孔子的台词不可能有()A克己复礼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有教无类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主要思想。“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南宋朱熹的理学思想,D项符合题意。“仁”“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克己复礼”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均属孔子的思想,“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答案 D 考情分析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对本部分内容考查较多,主要涉及到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思想、代表人物,考查方式有对材料的理解,也有对知识的再现,有时还会有东西方横向的比较。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在今年的高考备考复习中
15、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各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思想、影响;二是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原因;三是要注意东西方的联系,古今之间的联系。高考展望 1.联系现实考查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 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 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热切期盼 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仁”字小饰品和“仁”字广告牌反映了国人对社会和谐的期盼,C项正确;从仁学思想的现实意义来看,排除A项;B、D两项说法明显错误。答案:C 2利用材
16、料考查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的认识。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谁是中国的文化名片,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2009年是孔子诞辰2560年,曲阜某中学为纪念孔子诞辰,开展了一次以“我眼中的孔子”为主题的班会。很多同学就此阐发自己的观点:甲: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理论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乙:在中国的近代化道路上,儒家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人们有选择的自由,既可以吸收也可以抛弃。丙:孔子不仅属于历史,还属于当代社会,可借助“孔子品牌”搭建国际化平台,让孔子充满时代气息。
1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理解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政治理论家?简述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2)举例说明中国近代化道路上对儒家思想的“吸收”和“抛弃”。(3)请你根据丙的观点为2009年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提供一条创意。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金得奖人在法国巴黎开了一次会议,结束时做了一个破天荒的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诺贝尔奖”、“孔子智慧”,这些词语的分量都很重,如果简单化地进行推论和总结,恐怕很难得到正确的答案。一方面,有人说
18、中国无缘诺贝尔奖,儒学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而另一方面,诺贝尔奖获得者却又将“孔子的智慧”与人类的未来命运联结起来。看来,这的确不仅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又是重大的学术问题。(4)请通过各种常用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探讨“孔子智慧”与“诺贝尔奖”的因果关系。解析:本题以孔子的思想为主线,贯穿古代、近代、现代的各个历史阶段,反映孔子思想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流的地位,并对近现代的中国及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问题(3)、(4)又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符合近年高考趋势。答案:(1)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的政治理论。发展历程:春秋时期:创立;战国时期:初步发展;西汉时期:被确立为统治思
19、想;宋朝:发展为三教合一的理学;明清时期: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2)“吸收”: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将儒家经典与西方政治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抛弃”: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宣传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言之有理即可。比如“追寻孔子”摄影展,“孔子与今天”征文比赛等。(4)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可到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有关文献、咨询专家等各种方式。“孔子智慧”与“诺贝尔奖”的关系可从正反两个角度来分析,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备课资料 1.孔子的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2
20、)“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3)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4)“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例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君主权威。而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追求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答案 D 2诸子百家思想为今天提供了诸多借鉴 思想渊源 人物 现今思想主张及观点 例“以德报怨”、“以柔克刚”、“大智若愚”、“深藏若虚”这些成语最可能源自()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D春秋繁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成语体现了矛盾的两个方面,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符合道家的主张。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