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大题综合自测 综合(一)1. 材料一 秦汉时期,沿海地区第一次被正式、全面地纳入统一国家的治理范国,海洋疆界已经被视为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阵。秦朝在沿海地区设116个郡地区的管理程序化和合法化。用行政手段使沿海汉武帝运用“楼军”开拓沿海疆域,但中原王朝基本上未建立专门的海防力量。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秦朝对海外情况了解十分有限,民间海洋知识体系主要限于获取近海鱼盆之利,汉朝视海挂以外的领域为“夷邦”或“藩属国”,鼓励蕃商来华贸易主要目的并非微不足道的关市之征和宫廷珍宝,而是显示王朝的强大富足,吸引各国臣服:统治者把海睦范围以内认定为华夏文明的中心,范围以
2、外则被看做落后的不具有威胁的蛮夷之邦。沿海地区为儒家文化内缘与外缘的边界,疆内为儒家文化的核心,疆外则形成了以“公使往来”维系的儒家文化圈。摘编自胡林梅、文绪武中国古代海洋意识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材料二 宋高宗反复强调“国家之利莫盛于市舶”,乃“富国裕民之本”,元朝认为市舶与赋税、盐法、商税等一样,乃“军国之所资”,元朝实行官本船贸易制度,“造船给本,令人商贩,官有其利七,商有其三”,禁止民间私自贸易,同时由官府发放低息货款给贾易商人,并提供食宿和防卫,鼓励其出海贸易,南宋诸蕃志一书中,关注的主要是航路、物产、市场、风土、货物等与商业贸易直接相关的海外诸国信息,都是商人到各国贸易必需的商业信息
3、,南宋时,在沿海各省防务中,浙西、明州和淮东沿海的海防体系以拱卫临安为主要职责,台州、温州、福建和广南沿海的海防体系则以保阵沿海社会和海洋贸易为主要职责。摘编自黄纯艳宋元海洋意识的新变与海洋贸易时代的确立(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海洋意识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时期海洋意识的变化及其蕴含的启示。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程朱理学把“理”当成最高本体,把宇宙实体和宇宙规律方面的理论与儒家的伦理原则结合起来,在道德实践上,“理”被强化为外在的、客体性的权威。虽然这个外在的、客体性的权威有很强的道德规范和指导功能,但对人的主观
4、能动性是有所抑制的。因此,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有了心学。陆九渊、王阳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使人的道德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所以,从理学到心学,宋明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逻辑的内在的展开。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材料二 宋明理学曾在启蒙运动时期被广泛推崇。伏尔泰曾指出:“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他们帝国(中国)的组织,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国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管理最好,而且是最优秀、最古老、最广博的王国。”当然,伏尔泰为了达到反对宗教神学的目的,对中国文化和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赞
5、美有言过其实之嫌。但就其结果而言,他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极度赞美对法国的启蒙运动倒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美麦克尼尔世界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推崇宋明理学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宋明理学的认识。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面是唐、明两个朝代的综合实力评价得分表。考察一个王朝,应谊注意以下几个要素(总分100)唐朝(得分:76分)明朝(得分:68分)一、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10分)87二、文化(思想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朝气、活力)(10分)98三、风俗(即民德,
6、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如何)(10分)49四、经济(民众的生活、商业是否发达,是否按照历史的惯性自然发展)(10分)88五、国防(是否有强大的武装抵御外来侵略,对外战绩)(10分)77六、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10分)94七、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科度)(10分)76八、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10分)75九、科技(发明创造、生产力发展水平)(10分)87十、国际地位(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10分)97整理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分析材料,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某一朝代进行打分,并简要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朝代
7、,也可以任选一个中国历史上的王朝进行打分和论述;也可以对上述打分进行反驳,只需选取其中三个要素打分,并加以说明或者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要素并打分,说明须有史实依据。)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不同文化的演进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型,不是沿着单一的轨道、经过相同的特定步骤前进的。相反,不同的文化常常有着不同的发展重心。可想而知,将宋代中国视为“近代初期”的东西方史学家是在比较史学或者说全球历史的关照下,将欧洲历史当作了度量衡。因此,对于宋代,他们同样强调经济因素在宋代中国占据中心地位的,应当是与文化学术潮流密切相关的政治,而它们并非经济利益的全部或直接反映。摘编自(美)刘子健中国
8、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说中国“在文学上他们是成人,在科学上他们是儿童”。这个科学的儿童在人生之初,也有基本的科技经验与积累,但它们的实用性、整体性和直观经验性,决定了它们只能停留于初级阶段,永远没有科学意义上的突破。比如:中国的罗盘,西方人用来探险,中国人则更多地用来测风水、选坟茔;中国的火药,西方人用来制造火器,中国人则更多地用来放鞭炮、点烟花;对于数学,西方人为数学而数学,中国人则更多地用来丈量土地、测算收成;对于天文学,西
9、方人是为了发现上帝造人的方法,而中国人是为了种地和占卜。摘编自端木赐香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特点:海洋是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海防安全意识匮乏;民间海洋知识积累受限;海洋是华夏与夷狄的分界线;海外贸易是国家吸引力的体现。原因:秦汉实现全国统一;国家防范的重点在西北地区;生产力水平落后;朝贡体系的建立;海外势力没有构成威胁。(2)变化:海外贸易成为国家重要财源;政府组织进行海外贸易;出现介绍海外的书籍;注意收集海外商业信息;重视海防建设。启示
10、:加强海洋领土保护;树立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扩大海外贸易。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中“海洋礓界已经被视为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未建立专门的海防力量”“民间海洋知识积累主要限于获取近海鱼盐之利”“沿海地区为儒家文化内缘与外缘的边界”等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国家实现了统一,边疆防范的重点在西北地区;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的海洋开发能力较弱,对海洋的认识较为肤浅;政府在与海外国家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宗藩朝贡体系,将对外交往视为恩赐和显示政治强大的一种手段;这一时期的海外势力没有对秦汉统治构成威胁。(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
11、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秦汉时期相比,宋元统治者更加注重对外贸易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政府组织进行海外贸易,通过官商结合的方式,资助民间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的兴盛,也使得指导海外贸易的书籍出现;政府为保障海外贸易及防范来自海上的威胁,重视海防建设。第二小问启示,对比两则材料,从如何充分开发利用海洋优势发展经济、如何保障海洋权益不受侵犯、如何提升国人海洋观念等角度分析宋元时期海洋意识的借鉴价值。2.答案:(1)背景:传统儒学发展面临严重困境;佛道思想的冲击;韩愈等人对儒学的发展。发展特点:把世界本原和儒家伦理结合;由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从
12、抑制人的主观能动性到相信人的价值。(2)原因:宋明理学提倡的“格物致知”等精神符合启蒙运动宣扬理性、反对封建主义的需要。认识:宋明理学以“三纲五常”来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如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调节、发愤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对西方启蒙运动产生重大影响。(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解析:本题考查中外主流思想及其演进。(1)第一小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传统儒学发展面临的困境、佛道思想的冲击、韩愈等人对儒学的发展等角度考虑。第二小问发展特点,据材
13、料一中“程朱理学把宇宙实体和宇宙规律方面的理论与儒家的伦理原则结合起来”并结合所学,得出把世界本原和儒家伦理结合;据材料一中“理被强化为外在的、客体性的权威”“陆九渊、王阳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并结合所学,得出由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据材料一中“虽然这个外在的、客体性的权威有很强的道德规范和指导功能,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所抑制的”“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使人的道德主体性进一步发展”并结合所学,得出从抑制人的主观能动性到相信人的价值。(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中“伏尔泰为了达到反对宗教神学的目的,对中国文化和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赞美有言过其
14、实之嫌”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明理学提倡的“格物致知”等精神符合启蒙运动宣扬理性、反对封建主义的需要。第二小问认识,从消极、积极两个角度入手分析。3.答案:示例:朝代西汉要素政治制度领土分值878说明:西汉总体上来说,政治比较清明;从政局来说,保持稳定的时问相对较长。中央官职基本承袭秦制,但地方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王国叛乱;采取察举制选官,有一定的进步性。汉朝除拥有秦朝的全部疆土外,汉武帝北驱匈奴,西平西域,领土空前广袤,进一步巩同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4.答案:观点:在宋代中国占据中心地位的,应当是与文化学术潮流密切相关的政治。我赞同这一个观点。宋代的政治对社会的
15、各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在地方,宋朝建立后,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收回,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知州,设转运使把地方的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在中央,北宋初年削弱丞相权力,实行“二府三司”制度,大大加强了皇帝的专制统治,这些措施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使宋代专制主义色彩不断加深。在文化上,理学在南宋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在文化思想上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服务。在经济上,虽然宋代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但官府仍严格控制茶叶、盐业等重要商品,同时对商业大量征税,抑商政策仍未改变,这都是宋代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综上所述,从政
16、治、经济、思想文化上可以看出,宋代专制成分不斯加强对枯会各方各面产生影响。5.答案:示例1:论题:中国缺乏产生近代科学的土壤。阐述:政治上的封建专制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上的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化上,科举考试忽视实际应用的学问;明清八股取士,钳制思想,摧残文化;儒家正统思想视科技为“淫巧奇技”;外交上的闭关锁国。(言之成理即可)示例2:论题:中国古代实用技术发达。阐述:中央集权的社会体制,为早期实用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农耕经济发达,为确保政府财政收入,政府重视土地丈量等方面的数学知识的研究;为稳固统治、指导农业生产发展,政府重视天文历法的研究;人地矛盾尖锐,促使农业精耕细作与科技创新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