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中学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一、多维角度整合阶段历史知识(学生自主归纳)二、分析阶段特征的一般步骤: 罗列重大事件 政治 概括阶段特征 经济 阶段特征归因 国际关系 思想文化 三、20世纪三十年代的阶段特征:经济:史实: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发贸易战、货币战、 关税战。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20世纪30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20世纪30年代德、日国民经济军事化。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统制经济、官僚资本膨胀特征: 20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模式 模式一:国家干预经济
2、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美国、英国、法国) 模式二:以国民经济军事化为特征的法西斯主义(德国、 日本) 模式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斯大林模式(苏联)材料: 19301938年大国国防开支年代日本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美国193021826616251249869919331833514523335245701934292455709540707803193530096616076468678061936313114923328929959321937940123532981245890103219381740746741518639191131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国防
3、开支呈现怎样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30年代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特点:国防开支明显增长;德日等法西斯国家增长极为迅猛;美英法等国家增长相对缓慢。原因:缓解经济危机、刺激生产、扩大就业的需要;各国矛盾加剧;国际形势日益紧张;德日法西斯上台疯狂扩军备战;美英法等国对外推行孤立或绥靖政策;军备相对放松。政治: 美、英、法:维护和发展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意、德、日:建立了对了高度集中的社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法西斯统治 苏联:建立会主义政治体制国际关系: 美国:企图争霸世界“孤立主义”、中立政策 英、法:主导凡尔赛体系绥靖政策 德国:对凡尔赛体系不满扩军备战 日本:加紧对外扩张(侵华) 苏联:反对武装
4、干涉与英法谈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特征:凡尔赛体系的瓦解,世界由和平再度走向战争思想文化: 和平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凯恩斯主义女权主义对科学主义的反思法西斯主义四、历史概念含义: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法律、制度、思想、学说等等。构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构成历史事件概念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参加者、基本进程、性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五、分析问题,深化认识【罗斯福新政】概念19291933年的大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使人民深受其害。在危机高峰时期,美国有200万流浪者。而此时的胡佛及其领导的
5、政府仍然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原则,认为经济危机是正常现象。罗斯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到了政治的前台,取代胡佛成为白宫的新主人。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从1933年到1934年,罗斯福实施了第一期新政,通过了70多项法律,稳定了摇摇欲坠的经济形势。罗斯福新政的第一个举措是,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清理整顿银行;第二个举措是由国会通过全国产业复兴法,旨在复兴工业;第三个举措是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以减少耕地的方式减少产量,从而提高产品价格;第四个举措是政府开展失业救济的工作。1933年5月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其目的是向穷人提供援助。到1936年,用于直接救济的拨款共达30
6、多亿美元,但失业救济的主要方法还是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公共工程署则投资于私人企业力所不及的各种工程,在6年内为800多万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到1939年,美国70%的新学校、65%的法院市政厅、35%的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是在它的帮助下建立的。11月又建立了民用工程署,在一个月内为400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1935年,工业产量比1933年增加了14%,美国经济开始恢复起来,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了。 新政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不少学者并不这样认为。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中对罗斯福新政则是通过不同的角度和统计数据,说明新政并没有取得成绩,反而加剧了危机。 材料一 新政不只是一个项目,是罗斯福和
7、他的内阁在他刚开始任职的时候和以后的几年里制定的一些项目的名字。罗斯福想做的不仅仅是减轻经济衰退带来的眼前的问题,比如:失业问题和低收入的问题,他还想规范和实施政府干预和经济政策,并且帮助防范以后的经济衰退。所以有很多项目,比如工作项目,来帮助筑路、建学校、修桥、筑堤、植树、重建公园。这样,不仅让人们有了工作,也给政府提供了有用的基础组织。还有很多项目,比如,社会保障项目,给老年人、失业人群和残疾人提供保障。还有有关银行和金融业的政府政策,这将有助于防范以后的经济衰退。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二 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失业率,但是罗斯福新政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1931年美国失业率是15.9%(大
8、萧条之前是3%左右),到1939年仍停留在17.2%。大萧条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私人投资率的萎缩,而新政时期私人投资的恢复也很有限:1929年私人投资占GDP的16%,到1941年也就恢复到14%。就人均GDP来说,1939年美国的人均GDP仍低于1929年。刘瑜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材料三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公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材料四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
9、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问题探讨: 1.材料一二各从什么角度看待罗斯福新政的?2.概括材料三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全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什么特点?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你选择一种观点进行评述。1、材料一观点:“新政”缓解并推动美国更快地走出了危机。论述角度: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新政在
10、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社会矛盾;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材料二观点:“新政”没有推动美国更快地走出危机。 论述角度:新政对降低失业率效果甚微,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改善有限;新政对私人投资刺激有限,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缺乏动力;罗斯福政府借计划、控制和调节为名大肆扩张,限制经济自由。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3、通过国家立法方式;4、同意第一种观点“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是为了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以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济金,实行紧急救济等措施是在危机发生后
11、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同意第二种观点“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旨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长期性建设【斯大林模式】概念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经济方面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
12、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这表现在:第一,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
13、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第五,国家对经济资源的垄断,造成国家机关内腐败滋生。第六,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一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1936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道,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另一个
14、苏联文件报道,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重工业部门工作。19291932年间,美国出现了大的不景气,工程师们去苏联是由于他们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危机发生以后,1929年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 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 材料二 斯大林在20年代后期批判托洛茨基说的利用西方的资金和技术会造成经济上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和被指控时说:“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
15、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引进技术和设备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生产力,保证苏联的经济独立,而不是使苏联变成依赖于国际资本主义的小螺丝钉”。 斯大林全集 材料三 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39年的87.4%。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16、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每日工资为5卢布或更少;而对某些享有特权的人来说则享受更多的优惠百货公司还不到营业时间,门前已开始有两三百人在排队队。那天是卖床垫,或许只有四五百件,却来了800到1000多顾客。不到天黑,所有的东西都卖光了。需求量那么大,顾客那么多,就是在很久以后,一切东西仍会供不应求。 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1936年)问题探讨: 1. 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并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是如何应对的?2据材料三、四概括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的社会概况。这些概况说明了什么?(1)有利条件:经济危
17、机不仅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大量技术人才失业,也使西方国家面临严重的商品和资金市场短缺的问题,对苏联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应对:苏联领导人在当时形成领导相对正确的理论认识,并采取了相对得当的措施,在保证经济独立的前提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2)概况:一方面,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国民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普通劳动者工资待遇低;特权人物享受更多优惠;物资奇缺,不能满足群众需要。 说明:一方面,斯大林体制(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该体制有着重大的局限
18、。三、经济大危机与国民政府币制改革下表为中华民国时期币制改革相关史实简表时间史实1912年成立中国银行,同交通银行一起代表国家发行纸币,受外国银行和地方军阀滥发纸币影响并未推广。1913年财政部讨论币制改革,决定先实行银本位制作为进入金本位的预备。1933年废除了经历千余年的银两制,改用银币,一银元合银0.715两。1935年国民政府放弃原本要实行的金本位制,建立有控制的纸币制度,统一发行法币,白银收归国有。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9.3%;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0.2%,其中进口增长2.5%,出口增长22.6%,出超额打破60年来纪录。问题探讨: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35年
19、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材料解读】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不仅打击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列强。英国1931年放弃金本位制,宣布英镑贬值,美国在罗斯福新政期间,也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为了刺激出口,限制进口,各国又纷纷宣布提高进口商品关税,贸易壁垒战愈演愈烈。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更是成为列强商品倾销场所,其民族企业和民族经济发展困难。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军队已经将红军从南方追剿到北方,红军力量大幅度削弱。南京国民政府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中宣布放弃原本要实行的金本位,统一发行纸币,不仅适应了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也促进了国民经济建
20、设运动,1936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参考答案】背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金融控制;军阀混战,国家币制混乱(或者受外国银行和地方军阀滥发纸币);中华民国历届政府面对世界经济及金融制度变化进行改革尝试(或者此前中国政府进行了一些相关改革);国民政府初步实现国家统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或者各国在经济大危机中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影响:有利于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或者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或者1936年经济成就);为国民政府对经济、金融的统制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中国更健康地融入国际市场;有利于应对国际经济危
21、机。 【限时训练】1(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20题)图7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2.(2012年广东卷)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 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 . 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 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3 .有人批评罗斯福的措施至今对美国仍有负面影响。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负面影响”的是( )A 整顿金融 B. 以工代赈 C. 贸易保护 D 调整工业4. 1935年7月,美国哲学家和记者李
22、普曼说:“人民交给罗斯福先生一把尚方宝剑,以使他能够在一场特殊的战斗中率领他们,现在战斗业已结束,宝剑应该入鞘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尚方宝剑”指新政时期总统获得了立法权B, “战斗业已结束”指美国经济已恢复C “宝剑应该入鞘”指应该限制总统新政时期膨胀的权利D. 美国民主政治的根基在新政中遭到破坏5(2012年江南十校联考)俄罗斯高中11年级历史教科书对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维埃社会做出了新的解释:“这乃是独特的、建立在三个基本原则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过去“这是扭曲变形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独裁、专制体制的表述。新解释回答了
23、俄罗斯社会关于 ( )A. 斯大林体制的评价标准问题 B. 斯大林体制的历史渊源问题C. 斯大林体制的功过是非问题 D. 斯大林体制的性质争论问题6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最恰当的解释是( ) A.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B.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C.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D.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
24、点7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最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下列不能作为作者观点依据的是 A战争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 B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美国开设了大量工厂 C政府从限制农业转向鼓励增产,农业产量增长 D战争直接刺激了国民的消费水平8. 材料解析题(2011年10月安丘市检测29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
25、仍低于191 3年。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一一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1)20世纪三十年代,在发展经济问题上,“布尔什维克智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2)依据材料二,l929l932年和l933l937年美国股市走势有什么不同? 简要分析形成这种不同趋势的主要原因?材料三1946年至l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 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3)依据材料三说明法国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的?(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