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课放鹤亭记目标定位1.反复吟诵,积累一些重要的实词和虚词“于”的用法。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手法。3.了解本文抒发的情感。1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代表作有石钟山记放鹤亭记赤壁赋后赤壁赋。2背景探寻放鹤亭记是苏轼的小品文代表作,写于元丰元年,是作者自请外任期间留下的作品。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有人要抓他的辫子,因此请求外放,到知徐州时,任地方官已达六七个年头,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苏轼在写此文的前一年,刚到徐州,便遇上因黄河决口造
2、成的水灾,他领导军民抗洪,两个多月洪水方退,他也两个多月未进家门。他爱与平民百姓结交,与僧、道、隐士都有交往,云龙山人即是他所交往的一位隐士,因大水而迁居,又建了新亭。苏轼的放鹤亭记即写于山人新亭落成之时。3文学常识文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词苏辛:(豪放派)苏轼、辛弃疾。诗苏黄:苏轼、黄庭坚。书画四大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半扉()东山之麓()陂田() 傃东山而归()挹山人() 狎而玩之()酒诰()答案fi lbisyxio2一词多义如于之而答案往,“到去”/像到/在/比助词,补足音节/助词,的/代词,它们表转折/表修饰/表
3、并列/表承接3词类活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答案名词用作动词,取名。使动用法,使跟从。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名词用作动词,出名。4古今异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古义: 今义: 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古义: 今义: 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古义: 今义: 答案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古义:正好,对着。今义:合适,妥当。古义:面向南。今义:南方。5文言句式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 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
4、而名后世: 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答案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一、词句梳理1解释加点的词语水及其半扉: 风雨晦明之间: 或翔于云表: 暮则傃东山而归: 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狎而玩之: 犹不得好: 答案门。阴暗。外。向。交换。山北为阴。玩赏。喜欢。二、疑难突破2文中是如何体现隐士情趣的?答案本文描写隐士的情趣:假使是帝王,连爱鹤也会招来祸害;但作为一个隐士,就是纵酒也不要紧,反而可以逍遥自在,过放逸的生活。第二段叙述隐者和国君在生活情趣上迥然不同。隐士不但可以养鹤,甚至纵酒,还可以传名;国君却不然。3亦文亦歌浑然一体而情韵悠长,一唱三叹
5、而荡气回肠。行文至第二段,主旨显豁,情理完足,本可以结束全文,可是作者还不满足,又别具匠心地安排了结尾“歌以咏志”一节。这样安排有何作用?答案作用有二。一是关涉前文,歌以抒情。文章第二段写作者与山人饮酒赏景,谈酒议鹤,体悟人生,从而心仪隐逸。第三段乃是心境澄明,兴致淋漓地纵情高歌。由亭而鹤,由酒而歌,前后勾联,浑然一体,“歌”绝不是画蛇添足,而是“文”势之歌,水到渠成,理所当然。二是歌以言志,凸现主旨。放鹤之歌歌人鹤,招鹤之歌歌鹤人。前一首言主人临风放鹤,望鹤而歌,重在歌咏仙鹤清远闲放,自由自在,实际上也是在歌咏一种像仙鹤一样独来独往、逍遥自在的隐士风采;后一首言主人向晚招鹤,呼唤而歌,重在歌
6、咏山人躬耕自食,素面真心。借山人呼唤仙鹤归来,表达了作者向往隐逸、醉心山林的浓郁情怀。两首歌不管是招鹤还是放鹤,不管是歌人还是歌鹤,实际上,人鹤一体,鹤是人的精神化身,人是鹤的同伴知音。借助于回环往复的歌咏形式,作者的出世隐逸之情被挥洒得淋漓尽致,也就是在读之咏之,歌之唱之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苏轼。4苏轼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他是一个积极用世的人,一心要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但在现实的残酷和黑暗面前,他常常无所适从,于是有了苏轼在诗文中积极进取和颓废消沉的两种矛盾思想。请结合放鹤亭记一文简评一下苏轼矛盾思想在本文的体现。答案苏轼必须要用积极进取的理想,去面对孤独苦闷的现实;但是,他既向往
7、自由隐逸的生活,又难舍功名事业的诱惑;他自负才华横溢,故张狂;他自感功业难就,故满腹牢骚。这些无不体现了苏轼内心儒道两种思想的难以调和,苏轼表面上羡慕隐者,但是此时他的骨子里还是进取。就本文而言,本文写于1078年,这已经是苏轼外任的第八年。作为渴求功业的苏轼,八年不能还朝,心头的郁闷可想而知。仕既不如意,隐亦不可得,所以只能借文章表明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表明对官场的厌恶与不满。5作者写鹤和酒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此文是诗人谪贬徐州时所作,文中记述了作者在拜访云龙山人时的一番问答及讨论。特别重要的是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鹤本是清远闲放之物,但卫懿公却因好鹤而亡国;酒本是荒惑败乱之物,因此
8、“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来劝诫人们不要为酒所迷。但“刘伶、阮籍”却因酒而出名,是什么原因呢?云龙山人解释到,遁隐山林的人酒色都不能惑乱,何况鹤呢。观点独到新颖,同时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一、文白对读二、文本深读作者登亭品酒,游目骋怀,一切都那样令人怦然心动,所以,“饮酒于斯亭而乐之”,作者触物感兴,由此情此景联想到文史典故,借题发挥,生发议论。纵观第二段,议论推理有三个逻辑层次一是就鹤说史,对比言志。鹤,在中国传统文学乃至文化中,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它代表着冰清玉洁、超凡脱俗、云游世外的风神与情趣,是清闲洒脱、自由自在的隐士形象的写照。古人都把鹤比作贤人君
9、子,而贤人君子亦都“狎而玩之”,以娱遣兴,怡情冶性,对他们来说,好鹤是人生一大雅事,有助于修身养性,“宜若有益而无损”,但南面之君却永远不能享受这种乐趣,不但如此,“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可见,南面为君之乐不及隐遁山林之乐。二是就酒说史,对比言志。与鹤一样,酒是隐士的好朋友,纵酒狂歌向来是隐士的一大嗜好,而周公、卫武公等人都认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好酒贪杯浪费时间,迷惑心志,败坏名誉,扰乱事务,罪莫大焉。他们分别作有酒诰抑来训诫后人,规劝别人,警醒自己。可是“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风流名士,狂歌纵饮,逃避现实而全身远祸,守真养性而名扬后世。可见,南面为君之乐确实无以易隐居之乐
10、。三是以酒衬鹤,推理言志。文章列举史实,通过对比、引用、对偶等方法,从“放鹤亭”的亭名说到好鹤,进而论及南面之君不能得隐士好鹤之乐,又在本段从“饮酒于斯亭”引出纵酒来陪衬烘托,反反复复,曲折迂回,越来越鲜明地揭示中心:“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这段文字,对比加反问,类比加递进,把文章主旨推进一层。1结构图解2中心主旨本文反映出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崇尚隐逸、消极避世的思想情绪。文章记亭述鹤,借酒发感,叙议结合,亦文亦歌,抒发了个人清闲放旷、超尘脱俗的隐居之乐。苏轼以大家手笔,轻描淡写,点化议论,为我们
11、构筑了一篇情理兼备、文采斐然的小品文。千百年来,盛读不衰。3写作特色放鹤亭记特色有三,兹述如下:(1)叙亭记鹤头绪纷繁而错落有致,铺陈敷衍而重点突出。(2)议鹤说酒妙用对比而主旨显豁,借题发挥而情理兼备。苏轼的亭台楼记,从来都不是为记而记,而总是由此及彼,点化议论或抒发感情,而且叙议结合,以叙衬议,凸现主旨,本文也是这样。(3)亦文亦歌浑然一体而情韵悠长,一唱三叹而荡气回肠。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 如:往,到去B挹山人而告之 挹:斟酒C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全:完全D翻然敛翼,宛将集兮 集:栖止答案C解析全:保全。2下列各组句子中
12、,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解析A项均为句末语气词。B项补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助词,的。C项比/在。D项表修饰关系/表并列关系。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大王必然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B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C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D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答案C解析C项为名词用作动词,其余为形容词用作动词。4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译文:彭城的山,冈峦峰岭四周围绕,隐约像是一个大圆环,只缺西边的一面。而山人的亭子,正好冲着山的缺口
13、。B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译文:早上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鹤放飞,任凭它们自由飞去,它们有时站立在山田里,有时飞翔在云天外。C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译文:南方的国君,即使清高闲散像鹤那样的事物,尚且不能喜爱,喜爱它就会亡国。D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译文:春夏之交,草木与天相连,秋月冬雪,望去千里一色。答案C解析“南面之君”应为“做君王的”。二、文本阅读阅读课文选段,完成59题。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
14、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15、。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C狎而玩之 狎:亲近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山的北面答案B解
16、析和:应和,附和。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解析 A项均为介词,拿。B项代词,代指鹤/难道。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D项介词,在/介词,表被动。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答案C解析C项古今义相同,能够。A项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B项古义:正好,对着。今义:合适,妥当。D项古义:面向南。今义:南方。8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
17、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的四季景色。B第一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C第二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答案D解析放鹤、收鹤之歌是苏轼所作。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译文: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译文: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译文: 答案(1)在这个亭子上饮酒而感到很快乐。(2)却用酒保全了他们的本性而且有名于后世。(3)终日孤独地在涧谷之间飞翔啊,啄食着苔藓而脚踏着白石。三、课堂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18、题。超然台记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
19、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威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
20、乎!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苟有可观,皆有可乐苟:苟且B人之所欲无穷 穷:尽C美恶之辨战乎中 中:心中D如隙中之观斗 隙:缝隙答案A解析苟:如果。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A项连词,因为/动词,认为。B项结构助词,的/音节助词。C项代词,这里的/语气副词,多么。D项均为句末语气助词。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B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C
21、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D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答案B解析文中的“反复”是动词,可译为“反复不定”;现在的词性是副词。13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的这篇超然台记,首段正面阐述凡物皆有可观、皆有可乐的道理,表达自己无往而不乐的精神。B第二段说明人们从“求福辞祸”的愿望出发,反而得到“求祸辞福”的结果,一是因为人的欲望无限,但可以满足人的欲望的东西有限;二是求福辞祸、取美去恶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斗争过程;三是在这种选择中,人心“游于物之内”,必然受物的支配和蒙骗,所以往往得到相反的结果。C第三段先叙由杭州到密州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怎样超然
22、自处,悠然自乐;再写修葺旧台和登台眺望的感慨;最后具体写超然台上游戏宴饮的快乐。D全文前半记叙、议论,后半才写景、抒情,逐渐说到超然台,然而全篇洋溢“超然”之情,文章构思很独特。这篇文章写景生动,说理透辟,语言清新自然,行文如汩汩流泉,体现了苏文洒脱自如、纵横不羁的特点。答案D解析“全文前半记叙、议论”的说法有误,全文前半只有议论而无记叙。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译文: (2)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译文: 答案(1)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外物却是有限的。(2)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山、常山时隐时现
23、,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参考译文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依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可使人欢喜,而灾祸却使人悲伤。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外物却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分辨在胸中激荡,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追求灾祸,不要幸福,难道是人们的心愿吗?这是外物蒙蔽人呀!他们这些人局限在事物之中,而不能自由驰
24、骋在事物之外;事物本无大小之别,如果人拘于从它内部来看待它,那么没有一物不是高大的。它以高大的形象横在我们面前,那么我常常会眼花缭乱反复不定了,就像在缝隙中看到人争斗,又哪里能知道谁胜谁负呢?因此,美好和丑恶交相产生,忧愁和快乐一并出现,这不令人非常悲哀吗!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得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
25、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县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山、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
26、却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米酒,煮糙米,大家一面吃一面赞叹:“多么快乐的游乐啊!”这个时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赋,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四、随堂练笔15写一景或一物来寄托你的情感,不少于300字。答案略。鹤文化我们古代艺林中的鹤,比较丰富。唐代诗人刘禹锡见鹤飞而诗兴大作,畅怀吟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另一位诗人留下这样两句诗:“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有
27、些文人就把鹤比作琴、棋、书、画,是一种高雅的精神饰物。焚琴煮鹤,被视为同焚书坑儒一样大失人心、大煞风景的坏事。千百年来,无论是绘画、雕塑、工艺,还是小说、诗歌和传奇,国人总是把鹤比作吉祥、长寿、忠诚、高雅和健美的象征。这种感情是这么一致,这么和谐,这么真挚,是其他可爱的动物所难以比拟的。杭州西湖边上有北宋诗人林逋的故居,他终生隐居在那里,既不做官,也不娶妻,唯以赏梅养鹤自娱,吟咏出许多优美动人的诗歌,因颛留下了“梅妻鹤子”的佳话。云龙山放鹤亭记第一次在徐州登云龙山是哪一年,已经记不太清了。从北坡一进入山门,便见一座山岗横亘在眼前。一块指示牌上刻着苏轼的诗:醉中走上黄茅岗,满山乱石如群羊,岗头醉
28、倒石作床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仔细一瞧,可不是吗?那一块块卧倒在山坡上的巨石,就仿佛一只只正在觅食的羊儿一样呀!不过,我随之有了疑问,这是苏东坡写的吗?那味儿怎么全不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类的佳句呢?继而又忽然醒悟,低贱者常常发生嬗变,大雅者未必处处显贵,能写出精妙绝伦的诗词,又能随口吐出最接近于市井俗言的俚语,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苏子呢!时间匆促,我未能详细领略云龙山的风情便急忙下山了。第二次去,大约是在十多年后的一个冬季。北风肃杀、树叶凋零,在友人的陪同下,我又一次登上了云龙山。云龙山的外貌极具特色。巨石嶙峋,林壑幽美,一溜子九节山头,一节连着一节。而最北侧
29、的第一节山,则紧挨着喧闹的城市。倘若在云雾天气从远处看,群山肯定宛若一条游龙。更绝的,山的西侧,有一方面积远大于杭州西湖的云龙湖,山水比邻,岂非天作之合?那时间,虽然山上少了几分绿、湖中多了少许冰,虽然没了春的妩媚、夏的绚丽、秋的风韵,却多了几分冬的宁静、冬的悠远。云龙山上的古迹不少,而最能牵动我心的,便是位于第一节山山顶平台上的放鹤亭。北宋神宗年间,自称张山人的张天骥在山上建亭一,饲鹤二,清晨放鹤游,傍晚招鹤归,过着优哉游哉的隐居生活。时任徐州太守的苏东坡常率宾客在亭中饮酒作赋,并为张山人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放鹤亭记,使得云龙山、放鹤亭声名大振。我们所看到的放鹤亭其实早就不是张山人的原作,而是重
30、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苏子的放鹤亭记则以一块碑文的形式立在了亭子的南侧。放鹤亭附近,有试衣亭和送晖亭各一,据称是根据苏东坡“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的诗句取名。亭的南侧有饮鹤泉,继续向南,在第一节山的最高处另有小巧玲珑的招鹤亭。至于世人只知放鹤亭而不提招鹤亭,我以为,则全是因为苏老夫子那篇美文标题的缘故。身处严寒、面对北风,徜徉在山巅之上、亭廊之间,不能不令人发思古之幽情。苏子在放鹤亭记中提到:自己斟了一杯酒给张山人喝,并且告诉他说:“您知道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朝南坐的君主,也不能跟他交换。”鹤的品格清高、深沉,超出在尘世的外面,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
31、明智的人、有才能的人和身怀高尚品德的人。跟它亲昵,跟它玩耍,好像是有利而无害的。我以为,这说明了苏子的一种人生态度,甚而,只是他一时的人生态度。我想,如果他果真践行了自己在这篇文字中的一些想法,或许,后来就不会发生“乌台诗案”,就不会被贬黄州,甚至远放广东惠州、海南儋州,苏东坡也就不是今天意义上的苏东坡了。徐州五省通衢,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数千年过去了,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成了一种历史的写照;埋葬着历代楚王的龟山汉墓、狮子山汉墓及汉兵马俑则成了一种物证。然而,这一切都似乎和位于同一座城市的云龙山无缘。无论战火如何地纷飞、诸侯如何地更迭,不知何故,云龙山却一“尘
32、”不染,依旧保持着它固有的那种悠然、洒脱,难道,就是因为有苏东坡在?有张山人在?有放鹤亭在?赏析题为云龙山放鹤亭记,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写放鹤亭,而是由自己两次登云龙山的经历写起。第一次只字未提放鹤亭,只写了对云龙山的整体的粗略的感受,“未能详细领略云龙山的风情便急忙下山了”;第二次方由山及湖及亭,“山水比邻,岂非天作之合?那时间,虽然山上少了几分绿、湖中多了少许冰,虽然没了春的妩媚、夏的绚丽、秋的风韵,却多了几分冬的宁静、冬的悠远”。山水已是如此迷人,“最能牵动我心的,便是位于第一节山山顶平台上的放鹤亭”,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毫无雕琢之痕迹。两次登山季节不同,感触迥异,一略一详,一浅一深,有景有情,是一篇很好的游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