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 五代两宋的艺术 书法艺术 绘画艺术 瓷器工艺五代两宋的书法:五代、宋初,书法作品的总体风貌沿袭了唐代“尚法”的艺术特色,运笔、结体都比较规范,但一些书家,如五代的杨凝式等,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出潇洒不羁的意趣。自北宋中期开始,书法风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形成了“尚意”的艺术追求和时代特色。当时涌现出许多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书法大家,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他们不拘前人成法,强调个人性情的表现和主观意趣的抒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严谨的法度,开创了一种具有独特审美趣味的新书风。在书体上,则倾向于选择比较奔放活泼的行草书作为其艺术表现的主要形式。五代、宋初的书法名
2、作杨凝式是五代最著名的书家,学二王、颜真卿而自成一格,颇受后人推崇,左图的神仙起居法(纸本)是其传世名迹之一,写得遒劲酣畅,极富个性。李建中为宋初著名书家,其书法风格体现了唐代书风向宋代书风的过渡。上图为李建中的代表作同年帖。宋代书法名作之一蔡襄是北宋前期的书法大家,后人论宋代书法向有“苏、黄、米、蔡”四家之说,多数学者认为,“蔡”就是指蔡襄。不过,蔡襄的书法以温淳婉丽著称,尚保留较多传统风格,未能充分体现宋人“尚意”的特色。左图为蔡襄的脚气帖;右图为蔡襄的扈从帖。宋代书法名作之二苏轼为宋四家之一,也是开创宋代新书风的主要倡导者。他自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强调突破前人成法,以
3、书法来表现个人的情感、意趣,因此他的作品极富天真烂漫之趣,尤能体现宋人“尚意”的艺术特色。左图为苏轼传世名迹之一黄州寒食诗帖。宋代书法名作之三“苏、黄、米、蔡”中的“黄”、“米”是指黄庭坚和米芾,黄的奇崛挺健、潇洒纵横,米的雄强骏疾、变化莫测,皆自成一格,极富个性特色,而且都典型地体现了宋人“尚意”的艺术追求。左图为黄庭坚的李白忆旧游诗帖(局部);上图为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传(局部)。宋代书法名作之四上图为米芾的虹县诗帖;右图为米芾蜀素帖(皆为局部)。宋代书法名作之五宋徽宗虽在政治上非常昏庸,但在书画艺术上却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自创一种瘦劲挺拔的体势,人称“瘦金体”,左图一闰中秋月诗帖即反映了宋
4、徽宗书法的典型风貌。蔡京因人品卑劣而遭人鄙视,但他的书法欹侧姿媚,沉着豪健,在当时极负盛名,曾有人认为“苏、黄、米、蔡”之“蔡”本指蔡京。左图二题听琴图是蔡京传世真迹之一。宋代书法名作之六南宋的书法名家有吴琚、张即之等。右图右为吴琚的杂诗帖;右图左为张即之的李衎墓志铭。五代两宋的绘画:五代两宋的绘画是中国画史上的又一高峰。当时,皇家画院兴旺发达,众多画师成为画坛中坚,其严谨周密的绘画风格不仅是院体画的标志,也构成显著的时代特色。北宋中期,文人画家异军突起,强调绘画作品应表现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性灵情感,既为画坛增添了异彩,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山水画至五代已完全成熟。五代画家荆浩、关仝进一步发展
5、了水墨山水,确立了勾勒皴染等完备的典范画法,并开创了气势雄伟,构图峭拔的北方山水画派,继承发展此派画法的有宋代的李成、范宽等名家。与此同时,董源、巨然又创立了淡墨轻岚,烟雨朦胧的南方山水画派,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北宋中后期的郭熙和米芾、米友仁父子,以及南宋画院画师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都从不同的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山水画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花鸟画在五代、宋初呈现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并形成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黄筌父子所代表的一派,工笔重彩,富贵典丽;徐熙所代表的一派,水墨写意,疏放野逸。在其后的演变中,院体花鸟总体上仍沿着精细艳丽,严谨准确的方向发展,而院外的文人花鸟则多取材枯木、竹石、梅兰
6、之类,注重水墨技巧和情感神韵。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变化,生活气息日益浓郁,北宋中期以后,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非常流行。五代、宋初的北方山水画派五代的荆浩将山水画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右图一的匡庐图轴,传为荆浩所作。北宋初年,北方山水画派中最著名的大家为范宽,右图二为其传世代表作溪山行旅图轴。五代、宋初的南方山水画派南唐的董源擅长表现江南平远开阔的水乡景色,上图的潇湘图卷典型地体现了董源的画风,历来被认为是董源的代表作。宋初的巨然师承董源,以笔墨秀润,善画烟岚气象著称,右图为其传世名作秋山问道图轴。李成和郭熙的山水画宋初的李成善画山东一带的景色,画风清旷,影响极大,但作品流传极少,
7、左图相传为李成所画的读碑窠石图轴。神宗朝的画院画师郭熙取法李成而兼采众家,其山水画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在历史上也有不小影响,右图为其传世名作早春图轴。南宋院体山水画之一南宋流行以李、刘、马、夏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这是山水画发展中的一大变化。其突出的特点是,构图上变北宋的全景风光为局部特写的边角之景,画法上创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以取代北宋温润细腻的特色。两宋之际的李唐是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创立者,左图为其传世代表作万壑松风图轴,从画面上可以看出,其山石的质感全以大、小斧劈皴来表现。刘松年的画法虽仍比较细腻,但他的构图取景已与北宋大不相同,故为“边角之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右上图为其传世名作四景山水图卷。
8、南宋院体山水画之二马远、夏圭是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典范画家,以斧劈皴写边角之景的艺术特色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尤为充分的体现。左图为马远的梅石溪凫图;右图为夏圭的雪堂客话图。五代两宋花鸟画之一由后蜀入宋的黄筌及其儿子居寀、居宝,画风以华丽富贵著称,左图的写生珍禽图卷传为黄筌所画,此图虽为稿本,但也可见黄家花鸟画精细逼真而神韵不足的特点。北宋中期以后,画院画师注重写生,追求形神皆备,花鸟画遂有进一步的发展。右图为北宋院体花鸟画的名作芙蓉锦鸡图轴,此图虽有宋徽宗的题诗和押书,但实际上为画院高手所画。五代两宋花鸟画之二南宋的院体花鸟画仍以精致周密,形神皆备为宗,左图为南宋画师李嵩所作的花篮图,很典型地反映了
9、当时的花鸟画风格。五代两宋的人物画五代的工笔人物画主要继承唐代后期的画风,最著名的画家有顾闳中、周文矩等。北宋时,李公麟、武宗元等人继承发展了唐代吴道子创立的白描画法,将人物画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南宋的梁楷、牧溪又创立了粗笔写意人物画,对后世有不小影响。上图为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卷。宋代文人画之一北宋中期,苏轼、文同等人极力提倡抒情写意、追求神韵的文人画,他们多以枯木、竹石之类为题材,在作品中注入书法技巧和文学趣味,其艺术实践和美学理论皆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左图为文同的墨竹图轴;右上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卷。宋代文人画之二北宋的李公麟是位具有深厚写实功夫的文人画家,他擅长各科绘画,尤精人物、鞍
10、马,左图为其名作五马图卷。北宋米芾、米友仁父子创立水墨大写意山水画法,以横点积叠的技法描写峰峦起伏,云雾出没的江南景色,人称“米氏云山”,右图上为米友仁的名作潇湘奇观图卷。南宋末年的郑思肖以善画墨兰著称,其作品也体现了典型的文人画风格,右图下为其墨兰图卷。图片8-2-30五代两宋的瓷器:五代时期的制瓷工艺继承发扬唐代传统,并为两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宋时期,中国瓷业臻于空前繁荣。制瓷工艺在前代基础上有长足发展,技术手段更为丰富而精湛。官窑与民窑、南方与北方,皆在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基础上,发展至极为成熟的阶段。不同的瓷窑体系,既各具风格特色,又互相仿效与融合,形成名窑并列,百花争艳的新局面。宋代瓷
11、窑最著名的是所谓的“五大名窑”,即宋朝廷在开封和杭州设立的官窑、相传在浙江龙泉的哥窑、河南汝州境内的汝窑、河北曲阳的定窑、河南禹县的钧窑。五大名窑虽不能包括宋代瓷业的全部成就,但确实代表了当时瓷器烧制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宋代除五大名窑之外的著名瓷窑还有河北磁县的磁州窑、陕西铜川的耀州窑、浙江龙泉的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的景德镇窑、福建建阳的建窑、江西吉安的吉州窑等,诸窑各有特色,都取得很高成就,其中,景德镇窑更是后来居上,南宋以后逐渐成为全国瓷业中心。五代的瓷器五代十国时期,越窑的青瓷仍极受重视,吴越国钱氏政权在慈溪上林湖等地建立了贡窑,大量生产宫廷用瓷,并积极鼓励瓷器外销,因此越窑产量大增,质
12、量也不断提高。当时,上林湖贡窑采用了以瓷质匣钵装烧的新工艺,基本上消除了传统越窑青瓷青中带黄的色调,制成一种造型似金银器,釉色纯正清亮,釉质滋润的青瓷,即所谓的“秘色瓷”。吴越王向后唐及宋朝廷进献的贡品中,就有此类瓷器。此外,越窑的民用瓷也有很大发展,并逐渐流行线刻的花卉、鹦鹉、蜂蝶等花纹装饰。北方白瓷的烧制也不断进步,宋代定窑的白瓷就是在此基础上出现的。上图左为青瓷海水龙纹莲瓣碗,右为白瓷莲花式盘。宋代名窑瓷器之一宋代先后在开封和杭州建立官窑,其釉色多为月白、粉青、灰青等,器表多有大小开片,器底无釉,露出赭黑色胎,称为“紫口铁足”,器型规范,有洗、盘、碗、碟等日用瓷及贯耳瓶、海棠瓶、双耳炉等
13、陈设瓷。哥窑窑址尚未确定,目前仅见传世品,其瓷釉多灰青、米黄等色,釉面光泽柔和,最大特色为釉面开片,大小纹片结合,匀整清晰。纹片经人工染色,大的呈黑或深褐色,小的呈黄褐色,世称“金丝铁线”。左上图为官窑花瓣式洗;右上图为哥窑海棠式洗。宋代名窑瓷器之二汝窑于北宋晚期被指定烧制宫廷用瓷,因而所制青瓷极讲究,胎质细腻,呈香灰色,釉色有天青、粉青等,光泽较含蓄,表面多有本色开片,器型除少数陈设瓷外,多为各类日用瓷。右图为汝窑青釉盘。宋代名窑瓷器之三定窑以烧制白瓷闻名,胎色洁白,薄而轻,细而坚,釉略带乳黄色,器型以盘、碗、瓶、枕等为多,装饰有刻花、划花和印花。左上图为定窑白瓷孩儿枕。宋代名窑瓷器之四钧窑
14、烧制的宫廷用瓷相当精致,施釉时加入适当铜金属,通过窑变,烧成玫瑰紫、海棠红等紫红色釉,自然成趣,美若彩霞。龙泉窑以善制青瓷闻名,装饰有刻花、划花等,南宋时还烧制出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瓷器,此类青瓷多无装饰,主要以釉色之美而取胜。左图为钧窑尊,右图为龙泉窑堆塑蟠龙盖瓶。图片7-1-20宋代名窑瓷器之五磁州窑所制以白瓷、黑瓷为主,装饰富于变化,有白地划花、白地黑彩等。耀州窑产品以青瓷为主,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印花等,尤以青瓷刻花成就最高。上图为磁州窑白釉黑花瓷镜盒,左图为耀州窑刻花牡丹纹青瓷瓶,宋代名窑瓷器之六景德镇窑在宋代以烧制独具风格的青白瓷而闻名,其釉色青中有白,白中显青,介于青白二色间,故称青白瓷,也称影青。宋代以善烧黑釉茶盏著称的有建窑和吉州窑,吉州窑的木叶贴花将处理后留下筋脉的树叶蘸上黄褐色釉料后贴在已施黑釉的器物上,烧制后,树叶纹理清晰地印在黑釉上,自然成趣,别具一格。下图为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左图为景德镇青白瓷双人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