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陆游词鉴赏铁马冰河入梦来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的人生符号“爱国”陆游爱国词之诉衷情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环节一:吟诗咏歌,情通古人梁州、关河、天山(心之所系)身老沧州报国梦碎,英雄迟暮,抒壮志未酬之悲愤环节二:细读赏字,品析手法王国维说:“着一字而境界全出。”请试作赏析词中的“觅”、“暗”、“空”这三个字的表达效果。当年万里觅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觅”“追寻”,生动传
2、神地写出自己年轻时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为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而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雄心壮志。环节二:细读赏字,品析手法王国维说:“着一字而境界全出。”请试作赏析词中的“觅”、“暗”、“空”这三个字的表达效果。当年万里觅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暗”“黯淡无光”,曾经的貂裘戎装封尘已久,再无光彩,亦暗指自己长期被闲置弃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满带惆怅与悲凉。环节二:细读赏字,品析手法王国维说:“着一字而境界全出。”请试作赏析词中的“觅”、“暗”、“空”这三个字的表达效果。当年万里觅觅封侯,匹马
3、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空”“徒然”,指泪水白白地流下,没有任何用途。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沉痛悲切之情。当年万里觅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环节二:细读赏字,品析手法本词运用了对比对比手法,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过去:抗敌报国 雄心勃勃现在:英雄迟暮 壮志成空当年万里觅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环节二:细读赏
4、字,品析手法本词运用了对比对比手法,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理想:赶走金兵收复中原现实:朝廷甘于苟安自己废弃荒村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陆游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的是,南宋朝廷偏居一隅,不思复国,只求苟安。而一向力主抗金的陆游多次被贬,晚年只能退居山阴,在家赋闲,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作诉衷情时,词人已年近七十,风烛残年,“位卑未敢忘忧国”。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
5、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环节三:对比赏析本词与诉衷情相比较,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试作分析。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本词与诉衷情相比较,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试作分析。相同点(情感):1、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2、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本词与诉衷情相比较,在
6、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试作分析。不同点(情感):夜游宫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苍凉悲愤之中更见豪壮之气。诉衷情着重表达了诗人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悲愤情怀,倍感惆怅与悲凉。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本词与诉衷情相比较,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试作分析。不同点(手法):夜游宫 运用虚实结合。上片写的是梦境。渲染了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冷落的环境,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本词与诉衷情相比较,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试作分析。不同点(手法):诉衷情 运用对比手法。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报国梦碎,英雄迟暮,抒发壮志未酬之悲愤。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