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6 ,大小:1.49MB ,
资源ID:145461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546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六单元 求谏 .ppt)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六单元 求谏 .ppt

1、求谏 1.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找出并概括唐太宗在求谏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分析其人物性格,理解唐太宗对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2.掌握作者在论述唐太宗求谏时运用的论证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3.理解虚心求谏对于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借鉴意义。学习目标结合课文内容,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求谏的目的是什么?背景:大臣不敢进谏目的:维护唐朝统治预习检测课中探究1.结合课文内容,唐太宗为了求谏采取了哪些措施?2.结合课文内容,你认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3.结合课文内容,作者在论述唐太宗“求谏”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要求:1.讨论时及时旁拼关键词。2.发言时语言组织有思路:先定位(

2、把相关语句大声读出来)再明确阐释关键词。1.结合课文内容,你认为唐太宗为了求谏采取了哪些措施?(1)和颜悦色,创造宽松环境。“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使进谏者情绪放松,大胆发言。(2)开诚布公,鼓励直言进谏。或者以前代教训晓喻大臣,如“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或者公开感谢大臣,如“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或者表明态度,不惩罚进谏官员。“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5)树立榜样,鼓励大臣进谏。他树立魏征作为大臣进谏的榜样,“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4)闲居自省,及时补救政失。他常常反思自己的过错

3、,“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3)谏管议事,完善政事制度。他下令“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2)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3)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2.结合课文内容,你认为唐

4、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3.结合课文内容,作者在论述唐太宗“求谏”时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比喻论证:“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2)事实论证:“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3)对比论证:“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4)假设论证:“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5)类比论证:“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求谏”就是鼓励臣下提意见,求谏

5、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唐太宗积极征求建议批评的主张。B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谏的必要性,他恐人不言,导臣使谏,降低君主一人专权弊端产生的可能。C唐太宗重视谏官作用,他诏令宰相入阁商议军国大事时,必须使谏官随入列席,以便他们预先听闻政事。D唐太宗勉励臣子极言规劝,勿担心触犯龙颜,而他也深切自我反省,虚心求谏。C达标测评结合你所知道的我国古代帝王纳谏和拒谏的事例,谈谈虚心求谏对我们今天工作和学习的借鉴意义,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有文采的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拓展延伸思考:历史上有哪些从善如流的佳例?尧设谏鼓(设鼓于庭堂,称为“敢谏鼓”)齐威王邹忌鲁庄公曹刿秦孝公商鞅朱元璋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纳谏思考:历史上有哪些闭目塞听的例子?商纣王比干周厉王召公蔡桓公扁鹊楚怀王屈原吴王夫差伍子胥(二)拒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借鉴作用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唐太宗的“三镜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读史使人明智”,历代帝王的盛衰成败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那么,应该如何对待别人的意见呢?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片段,谈谈你的看法。布置作业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