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52100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政治注意事项:1、考查范围:生活与哲学第17课的全部内容。2、试卷分值:120分。3、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在答题纸上的表格内。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填其它答案。 认真审题,细致分析,规范作答。祝您成功!第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1. “对于中央的政策,有的同志习惯于照

2、搬照抄,大而化之,不注意认真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从唯物论角度看,上述做法违背了 (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联系是客观的A B C D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D世界是普通联系的3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 )A联系具有普遍性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来源于物质4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

3、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是科学之科学A B C D5 以下对哲学与世界观的相互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 )A哲学就是世界观 B哲学和世界观都是科学知识C世界观能够指导哲学 D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6. 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这说明 ( )A应该把精神文明建设放首位 B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应该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D既要坚持物质的决定作用,又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7 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 ( )A意识能够作

4、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两两联系中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8 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民以食为天 B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C存在即被感知 D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9“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10我们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物质决定于意识 D独自自主,自力更生1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 ( )A存在决定着思维 B思维影响着存在C存在与思维不可分割 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 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同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据此回答12-13题。12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

6、依据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根据规律起作用的条件改造规律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根据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13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 ( )A.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对客观事物联系的反映 B. 客观事物的联系是人为事物联系的一种形式C. 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 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14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

7、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5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知是行之始A B C D16. 达芬奇曾经说过“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稳该往哪里航行。”这表明 ( )A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B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基础C理论和实践是始终统一的 D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17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

8、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18“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一号”、“天宫一号”的太空之旅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19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20“把学问用于装

9、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21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增添春节喜庆,植物学家在冬天培育出盛开的莲花。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是 ( )A.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 B.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D. 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22近代学者王国维把诗歌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

10、,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据此,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片云于共远,永夜月同孤231吨废报纸=850公斤再生纸=少砍17棵树。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 )A复杂多样的 B不可捉摸的 C因人而异的 D固定不变的24“又到浇水的时间了”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善于创造人为事物的联系 B.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25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从哲学上讲,

11、这是因为( ) A整体离不开部分,但部分可以离开整体 B部分高于整体,但也应服务于整体C部分对整体没有太大的影响D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2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这说明(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整体功能是各部分功能之和C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D.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7继“五个统筹”之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提出“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表达了中央试图尽快解决这个焦点问题的决心。促进中部崛起,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体现的哲理是

12、( )A.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B.要重视立足整体,实现最优目标C.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D.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28胡锦涛同志指出:“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排斥、孤立中国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也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B.离开了国家领导人的分析指导,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C.联系是客观的,人不可建立事物的具体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看到这一点就能正确认识事物29一首英语童谣这样唱到:“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由于上帝创造星辰闪耀,由于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

13、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 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 30“人生易老天难老”,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A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B规律是客观的,是永恒不变的C寿与天齐是不可能的 D事物的运动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决定物质C.实践决定认识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32“天宫一号”从9月30日成功发射后,科学家按照预定的方案对它进行

14、了多次的变轨,目前运行状况正常。这一科技成就表明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质是人们的意识创造的 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A B C D33“学校是传播知识的主渠道,但却不是唯一的渠道。学习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学习也很重要。没有一个科学家的知识是完全从学校和书本学来的。”上述材料说明 ( )A学习书本知识和参加实践是获得认识的两个来源B人们通过亲自实践而总结出的经验真实可靠,而书本知识是不可靠的C一个人既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而且也没有必要在学校读书D我们即要不断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地通过实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15、第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4北方某县地处城市边缘地区,人多地少,长期以来只从事单一的粮食种植业,越种越穷。近几年来,他们把党的富民政策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本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县政府组织农科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地方实际,一方面修筑公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另一方面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教会农民科学种植,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生产,对蔬菜进行真空保鲜包装,销售到周边大中城市,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又聘请科技人员,引进高新技术办起了蔬菜、药材加工厂。为

16、了使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组织起上万人的专业销售队伍,该县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能够脱贫致富的原因。35材料一 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到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今天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材料二 就业问题是我国发展中最大的民生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共同研究制订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如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

17、区就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4分)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角度,谈谈对我国就业政策的认识。(8分)36材料一:中国GDP连续25年平均保持了8%高位增长,但每年因环境污染等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目前,我国的贫富悬殊位居世界前列,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在扩大,这些问题干扰着中国的社会稳定。痛定思痛,和谐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

18、视,国家正在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材料二: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构建和谐社会,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的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综合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37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19、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某校高二(1)班以“辉煌的三十年”为主题召开班会,纪念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自农村的小明同学激动地向城里的同学们介绍家乡的巨大变化:“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广大农民根据家乡实际勤劳致富,现在我们农村的马路宽了,房子高了,农民的口袋鼓了,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越来越富裕的生活。” (1)请运用唯物论的观点,分析小明家乡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4分班会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小强说:“土地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对大多数的农民来讲,土地依然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土地的经济、就业、保障功能缺一不可,土地就是它们的“命根子”。农民在

20、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就“下岗”了,它们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问题,其中最基本的是吃饭问题、住房问题和穿着开销问题。他们的生存受到威胁,这就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再就业”非常困难。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体系。城乡居民在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上处于不平等地位。几十年来,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处在低于城镇居民一等的地位成了“二等公民”,农民的呼声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于是在农地流转和农地非农化中,农民的权益遭受侵害。这些都会带来社会不公和社会不稳。” (2)小强发言说明了联系的哪些道理?8分班主任李老师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其中包括三项重大改革:确立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全面放开搞活农产品的购销,农民有了一个市场自由交易权;改革过去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结构,赋予农民财产支配权。现在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方面迈出重大步伐。请大家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就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开讨论”。 (3)如果你是该班同学,请列出你交流发言的主题,并简要说明其哲学道理。6分(两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