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47692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甘肃省武威二中高一(下)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120小题每题2分,202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发现了元素周期律B提出了原子学说C发现了稀有气体D提出了分子学说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2040Ca和1840ArBH2O和H2O2CD和TDO3和O23反应 A+BC(H0)分两步进行 A+BX (H0)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BCD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需要加热

2、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ANa2O2BKOHCCaCl2DCO26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7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现将一定量的稀

3、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和H3的大小关系为()AH1=H2H3BH3H1H2CH3H2H1DH2H1H38对于反应2A2+B22C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B2)=3 mol/(Lmin)Bv(A2)=4 mol/(Lmin)Cv(C)=0.03 mol/(Ls)Dv(B2)=0.08 mol/(Ls)9阴离子Xn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则ag 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Na)molB(n+A)molC(N+n)molD(AN+n)mol10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4、()酸性:HClO4HBrO4HIO4碱性:Ba(OH)2Mg(OH)2Be(OH)2氧化性:FCO 还原性:ClSSi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ABCD11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6的元素,下列对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位于第7周期 非金属元素 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 没有放射性 属于氧族元素 属于锕系元素ABCD12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13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

5、结构的是()ACO2BPCl3CCCl4DNO214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CW得电子能力比Q强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15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通入CO2 增加碳的量 降低压强ABCD16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1020mL 3mol/

6、L的X溶液B2030mL 2mol/L的X溶液C2010mL 4mol/L的X溶液D1010mL 2mol/L的X溶液17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AC和COB1moC和2moCC1moC2H2和2molCDSO2和CO218与LiNaKRbCs的变化规律(由弱到强或由低到高)不符合的是()A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气的难易B金属性的强弱C还原性的强弱D熔沸点19下列微粒的半径比值大于1的是()AMg2+/MgBK+/S2CN/PDCl/Cl202012年6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九号”这标志着中国人的太空时代又前进了一大步发射“神九”时用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2为氧化剂

7、,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H=+67.7kJ/mol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下列关于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N2H4(g)+2NO2(g)3N2(g)+4H2O(l);H=1135.7 kJ/molB2N2H4(g)+2NO2(g)3N2(g)+4H2O(g);H=1000.3 kJ/molCN2H4(g)+NO2(g)N2(g)+2H2O(l);H=1135.7 kJ/molD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 kJ/mol21已知

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1=a kJmol12H2(g)+O2(g)2H2O(g)H2=b kJmol1H2(g)+O2(g)H2O(l)H3=c kJmol12H2(g)+O2(g)2H2O(l)H4=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Bbd0C2a=b0D2c=d022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BR一定是A族元素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23将固体NH4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Br(s)NH3(g)+HBr

9、(g),2HBr(g)Br2(g)+H2(g)2min时,测知H2的浓度为0.5molL1,HBr的浓度为4molL1,若上述反应速率用v(NH3)表示,下列速率正确的是()A0.5molL1min1B2.5molL1min1C2molL1min1D5molL1min124反应C(固)+H2O(气)CO(气)+H2(气)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将块状的C研成粉末状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25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增大反应物

10、的浓度升高温度移去生成物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6在体积为2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g)+2B(g)3C(g)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molL1 降到0.8molL1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0.5molL1则:2min末B的浓度为,C的物质的量为2min内的反应速率,V(A)=,V(C)=,B的转化率是27短周期A、B、C、D4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与B属于同一族元素(1)元素:A为,B为

11、,C为(填元素符号)D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原子组成符号为:(2)写出AB2的电子式(3)用电子式表示B、C两元素形成E的过程28(1)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已知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1,2H2(g)+O2(g)2H2O(g);H2=Q2 kJmol1,2H2(g)+O2(g)2H2O(l);H2=Q3 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kJ(3)已知,在101kPa时,H2与1.00m

12、ol O2完全燃烧,生成2.00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9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重要的定量实验取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25mol/L的硫酸50mL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如图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除此之外,装置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2)若改用60mL 0.25molL1H2SO4和50mL 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3)实验数据如表:请填写如表中

13、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5227.027.427.232.3325.925.925.929.2426.426.226.329.8近似认为0.55mol/L 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 (取小数点后一位)2015-2016学年甘肃省武威二中高一(下)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120小题每题2分,202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14、)A发现了元素周期律B提出了原子学说C发现了稀有气体D提出了分子学说【考点】化学史【分析】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解答】解: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故选A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2040Ca和1840ArBH2O和H2O2CD和TDO3和O2【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据此分析【解答】解:A、2040Ca和1840Ar是不同元素的两种原子,故不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B、H2O和H2O2是两种化合物,不是原子,故B错误

15、;C、D和T同为H元素的两种不同的H原子,故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D、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单质,不是原子,故不是同位素,故D错误故选C3反应 A+BC(H0)分两步进行 A+BX (H0)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BCD【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根据物质具有的能量进行计算: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由反应 A+BC(H0)分两步进行 A+BX (H0)XC(H0)可以看出,A+BC(H0)是放热反应,A和B的能量

16、之和大于C,由A+BX (H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H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A+B的能量大于C;X 的能量大于C,图象B符合,故选B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根据化学反应中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C、根据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D、根据反应

17、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解答】解:A、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故A正确;B、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B正确;C、因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如铝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却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D、因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故D正确;故选:C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ANa2O2BKOHCCaCl2DCO2【考点】化学键【分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间形成非极性共价

18、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据此分析【解答】解:A、过氧化钠中存在的化学键有钠离子和过氧根之间的离子键,也有氧元素和氧元素之间的非极性共价键,故A正确;B、氢氧化钾中存在的化学键既有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也有氧元素和氢元素之间的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C、氯化钙中存在的化学键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的离子键,故C错误;D、二氧化碳中存在的化学键是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A6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

19、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根据图象的曲线变化判断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及反应速率、转化率的计算,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0.079mol/(Ls),故A错误;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mol/L,故B错误;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故C正确;D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

20、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3min时,n(X)=0.79mol,n(Y)=0.79mol,n(Z)=1.58mol,则n(X):n(Y):n(Z)=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g)+Y(g)2Z(g),故D错误故选C7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现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和H3的大小关系为()AH1=H2H3BH3H1H2CH3H2H1DH2H1H3【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H+(aq)

21、+OH(aq)H2O(l)H=57.3kJmol1;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浓硫酸溶解过程中放热,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注意放热反应中焓变为负值,据此判断该反应的焓变大小【解答】解:H+(aq)+OH(aq)H2O(l);H=57.3kJmol1;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一定量的稀盐酸和1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热57.3kJ;浓硫酸和1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解过程中放热,反应放热大于57.3kJ;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程,醋酸和1L 1mo

22、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热小于57.3kJ;反应焓变是负值,所以H3H1H2,故选B8对于反应2A2+B22C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B2)=3 mol/(Lmin)Bv(A2)=4 mol/(Lmin)Cv(C)=0.03 mol/(Ls)Dv(B2)=0.08 mol/(Ls)【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由于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不同物质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则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不同时需要转化成同一单位,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不同物质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则表示的反应速

23、率越快,A =3 mol/(Lmin);B =4 mol/(Lmin)=2 mol/(Lmin)Cv(C)=0.03 mol/(Ls)=1.8mol/(Lmin),=0.9 mol/(Lmin);Dv(B2)=0.08 mol/(Ls)=4.8mol/(Lmin),=4.8mol/(Lmin);根据分析可知,反应速率最快的为D,故选D9阴离子Xn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则ag 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Na)molB(n+A)molC(N+n)molD(AN+n)mol【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计算X的质子数由阴离子Xn可知

24、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nX,根据n=计算氢化物HnX的物质的量,结合化学式计算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解答】解:阴离子Xn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所以X的质子数为AN,由阴离子Xn可知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nX,所以1个HnX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N+n,氢化物HnX的摩尔质量为(A+n)g/mol,ag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AN+n)=(AN+n)mol故选D10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酸性:HClO4HBrO4HIO4碱性:Ba(OH)2Mg(OH)2Be(OH)2氧化性:FCO 还原性:ClSSi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ABCD【考点】非金

25、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分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则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则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则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解答】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BrI,则酸性:HClO4HBrO4HIO4,故正确;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BaMgBe,则碱性:Ba(OH)2Mg(OH)2Be(OH)2,故正确;非金属性越强,则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FOC

26、,则氧化性:FOC,故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则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ClSSi,则还原性:ClSSi,故正确;非金属性越强,则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ClS,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故正确所以正确的有;故选C11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6的元素,下列对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位于第7周期 非金属元素 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 没有放射性 属于氧族元素 属于锕系元素ABCD【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元素周期表的前六周期已填满,所容纳的元素种数是:2+8+8+18+18+32=86,而前七周期可容纳元素的种数是:86+32=118;可见116号元素位

27、于第七周期A族,属于氧族元素,以此解答【解答】解:元素周期表的前六周期已填满,所容纳的元素种数是:2+8+8+18+18+32=86,而前七周期可容纳元素的种数是:86+32=118;可见116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A族,故正确;周期表总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已知第六周期的Po元素为金属元素,则第116号元素为金属元素,故错误;116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A族,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正确;第六周期的Po元素具有放射性,则同主族第七周期元素也具有放射性,故错误;116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A族,属于氧族元素,故正确;116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A族,不属于锕系元素,故错误故选A12设反应C+CO22CO(

28、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以此解答【解答】解: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选:A13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ACO2BPCl3CCCl4DNO2【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合价判

29、断,在化合物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化合价|,以此进行分析【解答】解:ACO2中,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4+4=8,O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6+|2|=8,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不选;BPCl3中,P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5+3=8,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7+|1|=8,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不选;CCCl4中,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4+4=8,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7+|1|=8,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不选;DNO2中,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5+4=9,O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6+|2|=8,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选故选D14短周期元素X、Y、Z、W、Q

30、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CW得电子能力比Q强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由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Z、W、Q处于第三周期,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为碳元素,则Z为Si元素、Y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Q为Cl元素,据此解答【解答】由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

31、,Z、W、Q处于第三周期,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为碳元素,则Z为Si元素、Y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Q为Cl元素,ANa和S可形成类似于Na2O2 的Na2S2,故A正确;B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B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得电子能力增强,故S得电子能力比Cl弱,故C错误;D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体,氧元素存在氧气、臭氧同素异形体,C、O元素都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故选A15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通入CO2 增加碳的量 降低压强ABCD【考点】化学反

32、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增大浓度、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解答】解:该反应为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升温,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通入CO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增加炭的量,增加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该反应为气体参加的反应,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故错误;故选A16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1020mL 3mol/L的X溶液B2030mL 2mol/L的X溶液C2010mL 4mo

33、l/L的X溶液D1010mL 2mol/L的X溶液【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计算出稀释后X溶液的中X的物质的量,最后溶液的体积都为50mL,则X的物质的量越大,X的浓度越大,而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解答】解:A20mL3mol/L的X溶液,X的物质的量为0.02L3mol/L=0.06mol;B30mL2mol/L的X溶液,X的物质的量为0.03L2mol/L=0.06mol;C10mL4mol/L的X溶液,X的物质的量为0.01L4mol/L=0.04mol;D10mL2mol/L的X溶液,X的物质的量为0.01L2mol/L=0.02mol,显然四种情况下,

34、X浓度A=BCD,而温度B=CA=D,故反应速率B的反应速率最快,故选B17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AC和COB1moC和2moCC1moC2H2和2molCDSO2和CO2【考点】燃烧热【分析】燃烧热是指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一般CCO2,HH2O(l),SSO2燃烧热是物质的性质,与量的多少无关,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C、D物质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燃烧热不相等燃烧热是物质的性质,与量的多少无关,故B正确,故选B18与LiNaKRbCs的变化规律(由弱到强或由低到高)不符合的是()A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气的难易B金属性的强弱C还原性的强弱D熔沸点【

35、考点】碱金属的性质【分析】根据元素周期律中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分析判断,同一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碱金属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所以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气逐渐容易,故A正确;B、碱金属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故B正确;C、碱金属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所以还原性逐渐增强,故C正确;D、碱金属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的熔沸点逐渐降低,故D错误;故选D19下列微粒的半径比值大于1的是()AMg2+/Mg

36、BK+/S2CN/PDCl/Cl【考点】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分析】A同种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C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D同种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解答】解:A同种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故Mg2+/Mg比值小于1,故A错误;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K+/S2比值小于1,故B错误;C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N/P比值小于1,故C错误;D同种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故Cl/Cl比值大于1,故D正确,故选:D202012年6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九号”这标志着中国人的太空时代又

37、前进了一大步发射“神九”时用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H=+67.7kJ/mol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下列关于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N2H4(g)+2NO2(g)3N2(g)+4H2O(l);H=1135.7 kJ/molB2N2H4(g)+2NO2(g)3N2(g)+4H2O(g);H=1000.3 kJ/molCN2H4(g)+NO2(g)N2(g)+2H2O(l);H=1135.7 kJ/molD2N2H4(g)+2N

38、O2(g)3N2(g)+4H2O(g);H=1135.7 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首先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在利用两个已知方程式推导出目标方程式,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书写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据此解答【解答】解:N2(g)+2O2(g)2NO2(g),H=+67.7kJ/mol 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 写出目标方程式为2N2H4(g)+2NO2(g)3N2(g)+4H2O(g)依据盖斯定律:通过联立,2得到即:2N2H4(g)+2NO2(g)3N2(g)+4H2O(g),H=2=2(534kJ/mol)(+67.7kJ/mol

39、)=1135.7kJ/mol,故选:D2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1=a kJmol12H2(g)+O2(g)2H2O(g)H2=b kJmol1H2(g)+O2(g)H2O(l)H3=c kJmol12H2(g)+O2(g)2H2O(l)H4=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Bbd0C2a=b0D2c=d0【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比较H的大小必须带着正负号比较;根据在放热反应中,H0,当反应物相同时,产物的能量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小,则H越大,反之成立;反应热的大小与计量数成比例;【解答】解:A、反应和相比较,反应物相同,的产物的能量高

40、比高,则放出的热量比少,a比c大,故A错误;B、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即b和d均为负值,故B错误;C、反应是的二倍,故b=2a,而且燃烧放热,即b=2a0,故C正确;D、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即c和d均为负值,故D错误;故选C22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BR一定是A族元素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解答】解: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

41、和为4,所以可知到R是第A的元素,而氧元素没有最高正价,所以R为S、Se、Te,故A、B错误;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R的气态氢化物不如同周期A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故C错误;R的最低负价是2价,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故D正确故选D23将固体NH4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Br(s)NH3(g)+HBr(g),2HBr(g)Br2(g)+H2(g)2min时,测知H2的浓度为0.5molL1,HBr的浓度为4molL1,若上述反应速率用v(NH3)表示,下列速率正确的是()A0.5molL1min1B2.5molL1min1C2molL

42、1min1D5molL1min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根据可逆反应NH4Br(s)NH3(g)+HBr(g)、2HBr(g)Br2(g)+H2(g)可知,溴化铵分解生成的氨气浓度与溴化氢浓度相等,根据2min后的氢气浓度和溴化氢浓度可以计算出溴化铵分解生成的溴化氢浓度,从而可知生成的氨气的浓度,最后根据v=计算出氨气的反应速率【解答】解:根据反应可知,溴化铵分解生成的NH3浓度与HBr浓度相等,溴化铵分解生成的溴化氢的浓度为:c(HBr)+2c(H2)=4mol/L+20.5mol/L=5mol/L,则2min后溴化铵分解生成的氨气的浓度为:c(NH3)=c总(HBr)

43、=5mol/L,所以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5 mol/(Lmin),故选B24反应C(固)+H2O(气)CO(气)+H2(气)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将块状的C研成粉末状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反应中固体参加,改变固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如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而浓度、压强、温度以及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将块状的C研成粉末状,可增大反应速率,故A不选;B压缩容器体积,增大体系压强,气体浓度

44、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B不选;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C选;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参加反应的气体的分压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D不选故选C25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升高温度移去生成物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ABCD【考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增大压强,只能增大活化分子数,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可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等措施【解答】解: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增大压强,只能增大活化分

45、子数,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而和既能增大活化分子数,又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移去生成物,浓度降低,活化分子和活化分子的百分数都减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6在体积为2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g)+2B(g)3C(g)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molL1 降到0.8molL1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0.5molL1则:2min末B的浓度为0.1mol/L,C的物质的量为1.2mol2min内的反应速率,V(A)=0.1molL1min1,V(C)=0.3molL1min1,B的转化率是8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经2

46、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molL1 降到0.8molL1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0.5molL1则 A(g)+2B(g)3C(g)开始 1.0 0.5 0转化 0.2 0.4 0.62min 0.8 0.1 0.6结合n=cV、v=、转化率=计算【解答】解: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molL1 降到0.8molL1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0.5molL1则 A(g)+2B(g)3C(g)开始 1.0 0.5 0转化 0.2 0.4 0.62min 0.8 0.1 0.6由上述分析可知,2min末B的浓度为0.1mol/L,C的物质的量为0.6mol/L2L=1.2mol,

47、2min内的反应速率,V(A)=0.1molL1min1,V(C)=0.3molL1min1,B的转化率是100%=80%,故答案为:0.1 mol/L; 1.2 mol;0.1molL1min1;0.3molL1min1;80%27短周期A、B、C、D4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与B属于同一族元素(1)元素:A为C,B为O,C为Na(填元素符号)D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原子组成符号为:1632S(2)写出AB2的电子式(3)用电子式表示B、C两元素形成E的过程【考点】位置结构性

48、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则固体E为Na2O2,则B为O元素、C为Na元素;A的原子序数小于B,且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则A为C元素;D与B属于同一族元素,则D为S元素,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则固体E为Na2O2,则B为O元素、C为Na元素;A的原子序数小于B,且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则A为C元素;D与B属于同一族

49、元素,则D为S元素,(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C,B为O,C为Na;D为S元素,其质子数=中子数=16,则其质量数为32,该原子可以表示为:1632S,故答案为:C; O; Na; 1632S; (2)AB2为CO2,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3)E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Na、O形成过氧化钠的过程为:,故答案为:28(1)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H=+131.28kJmol1(2)已知CH4(g)+2O2(g)CO

50、2(g)+2H2O(l);H=Q1kJmol1,2H2(g)+O2(g)2H2O(g);H2=Q2 kJmol1,2H2(g)+O2(g)2H2O(l);H2=Q3 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 kJ(3)已知,在101kPa时,H2与1.00mol O2完全燃烧,生成2.00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和焓变【分析】(1)由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

51、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10.94KJ12=131.28kJ,并注意物质的状态来解答;(2)根据混合气体的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结合气体体积比计算甲烷、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注意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应选择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3)根据燃烧热的概念计算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再写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由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10.94KJ12=131.28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

52、2O(g)CO(g)+H2(g)H=+131.28kJmol1;故答案为:C(s)+H2O (g)CO(g)+H2(g);H=+131.28kJmol1;(2)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所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0.1mol由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可知,0.4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molQ1kJ/mol=0.4Q1kJ;由2H2(g)+O2(g)2H2O(l)

53、;H=Q3kJ/mol可知,0.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0.1molQ3kJ/mol=0.05Q3kJ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故答案为:0.4Q1+0.05Q3;(3)一定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mol液态H2O放出571.6kJ的热量,所以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85.8KJ,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故答案为:H2(g)+O2 (g)H2O(l)H=285.8kJmol129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重要的定量实验取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25mol/L的硫酸50m

54、L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如图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器,除此之外,装置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大烧杯杯口与小烧杯杯口没有相平(2)若改用60mL 0.25molL1H2SO4和50mL 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不相等”)(3)实验数据如表:请填写如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53.4227.027.427.

55、232.3325.925.925.929.2426.426.226.329.8近似认为0.55mol/L 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56.8 kJ/mol (取小数点后一位)【考点】中和热的测定【分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大烧杯杯口与小烧杯杯口相平;(2)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3)先判断温度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温度差平均值;根据Q=mcT计算,先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然后根据H=kJ/mo

56、l计算出反应热;【解答】解:(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大烧杯杯口与小烧杯杯口相平;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器;大烧杯杯口与小烧杯杯口没有相平;(2)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用60mL 0.25molL1H2SO4和50mL 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中和热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3)4次温度差分别为:3.4,5.1,3.3,3.5,第2组数据明显有误,舍去,温度差平均值为 =3.4;故答案为:3.4;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25mol/L的硫酸溶液50mL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0mo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温度变化的值T为3.4来计算,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4=1421.2J,即1.421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6.8 kJ/mol;故答案为:56.8 kJ/mol;2016年12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