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外国诗歌四首黑八月黑八月沃尔柯特,即德勒克沃尔柯特(Derek Waleott)。圣卢西亚人,他有英国、非洲和荷兰血统,会英语、克里奥耳英语和克里奥耳法语(本地土语)以及西班牙语,使用英语写作。他在多种文化交叉错杂的环境下成长,然而他的国家 1979 年才获得独立的国家没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使沃尔柯特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精神“分裂”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作者简介沃尔柯特的诗,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上定位的。瑞典文学院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指出,授奖给沃尔柯特是由于他的诗“大量散发光和热,并深具历史眼光,是多元文化作用下的产物”,“沃尔柯特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为他的文化环境定了位,并通过它
2、们向我们每一个人说话”。沃尔柯特是一个富于爱心的诗人,尽管异化主题和“海难”主题贯串在他的诗中,但他的诗同时又有一种生活的厚实感和韧性的生命力,使人得以“海难余生”。黑八月即是这样一首诗。在诗风上,沃尔柯特是传统诗与现代诗相结合的诗人,他不随俗,当诗趋于“反诗”而显得艺术性“式微”之际,作为“边缘诗人”的沃尔柯特自行其是,独树一帜地表现出丰富华美的诗风。这是由诗歌语言、音乐因素、绘画因素的交织共同构成的。在语言上他吸收伊丽莎白时代古典诗的富丽与巧妙,而西印度群岛的驳杂的语言背景更增其丰富色彩;在音乐性上,他在格律诗已经过时的 20世纪使用格律(因变体而现代化了的格律)写诗,并大量采用半韵、偏韵
3、和谐声;沃尔柯特自己又是一位画家,以水彩画见长,他的诗与画一样充满了热带色彩与形象,使读者仿佛漫步于印象派的画廊。沃尔柯特从 18 岁出版第一本诗集起,至今已出版诗集和长诗 15 部,包括海难余生(1965)、海葡萄(1976)、星苹果王国(1979)、幸运的旅客(1984)、仲夏(1986)、自传性叙事长诗另一半(1973)和史诗体叙事长诗(荷马)(1990)等。1992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圣卢西亚诗人德勒克沃尔柯特(Derek Walcott),标志着这个 12 万人口的岛国文化进入了世界诗歌名作之林。整体感知1诗人笔下的是什么季节?有何特点?雨季;晦暗而又漫长(山岭冒烟、河流泛滥、她不
4、露面)2、诗歌第二节中的“她”指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格?太阳;拟人3找出诗中运用了修辞格的其他诗句?拟人(“她仍然不肯起来止雨”、“她躲在房里赏玩古老东西”);夸张(“肿胀的天”、“哪管雷/像一摞菜盘从天上摔下来”);比喻(“山岭冒烟/像口大锅”等)4作者对光明的太阳的态度是怎样的?太阳(拟人)盼望她的出现(从诗歌的前两节可以看出来)重新出现(全诗的高潮:作者的心情是无比的欣喜“体谅的眼”、“繁花的额”、“雨的珠帘”等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始终如一的爱。5面对晦暗而又漫长的雨季,作者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有变化(过去“我只爱我的幸福和你”);厌恶(“这么多的雨水”、“正如这黑八
5、月/肿胀的天”)学着去爱学会去爱。小组交流:可以是多元的理解。“雨季”和“太阳”是对立的意象,可理解为是人生的灰暗和人生的阳光;是生活中的挫折和转机;是社会的黑暗和光明;是内心情绪的忧郁和开朗等。1.诗中的“雨季”和“太阳”象征什么?2诗歌中作者为何要学着去爱“晦暗而又漫长的雨季”,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无论人生、人性、社会都会有所谓的“雨季”,与其选择逃避不如积极地去面对。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宽广深厚的态度,对逆境坦然的接受、积极的面对;有这种态度才能更加珍惜美好的事物;世间一切称之为“雨季”的东西都无法对诗人坚实的世界构成任何威胁。3.如何理解“我将已学会爱黑暗日子同光明日子一样”?诗人都
6、是一个“主观诗人”,诗歌是主观的创造。不论是写景写物,还是写人写事,都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即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所以诗歌鉴赏者也是一个主观鉴赏者。因此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理解一:诗的结尾“我将已学会爱黑暗日子同光明日子一样”是诗意的升华,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不是以廉价的乐观给人安慰,而是以宽广深厚的态度接受生活,坦然面对生活的逆境,才能够更加珍惜美好的事物。理解二:我盼望太阳的出现,而当她出现时,“我将已学会爱黑暗日子同光明日子一样”,我已习惯黑暗,而习惯黑暗的眼睛会对光明熟视无睹,这是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严峻考验。理解三:“我将已学会爱黑暗的日子同光明日子一样,/爱黑的雨白的山,而从前,/我
7、只爱我的幸福和你。”丰盈的心灵充满宁静、厚实感,它与天空、大地、人群甚至生命中无法逃避的黑暗友好地相处。因为内心的丰盈,诗人的诗歌世界变得十分坚定,任何我们称为“黑暗”的事物都无法对诗人构成威胁。丰盈的心灵,它敏感、开阔,能随时随地接纳身外的悸动,满怀欣喜地在一个朴素的环境中享受风暴之后的宁静。师生对话:这首诗有哪些独特的艺术手法?1.诗歌的语言充满了浓郁的热带气息,色彩鲜明,追求诗画合一。2.语言多姿多彩,将夸张、比喻和比拟等修辞手法使用得出神人化,想象特别、描写新奇、抒情真挚,使人可见、可触、可感。3.诗三行为一段,反映一种形式上的对称,造成一种奇特的效果,形式本身就具有一种诗的韵味。扩展
8、阅读:读沃尔柯特的作品海上遇难者,分析诗的含义,鉴赏其美学特征。海上遇难者饥饿的眼睛吞没了一小片帆,海景。地平线无穷地穿过它。行为增加狂乱。我躺下,飘过一株棕榈树的影子,唯恐我自己的脚印增加。吹动的沙,细如烟缕,厌烦,移动沙丘。拍岸浪花如儿童厌倦它的城堡。盐的绿藤带着黄色喇叭花,一张网,缓慢移过虚无。虚无:用来充满白蛉之头的狂怒。一个老人的快感:早晨:沉思的流露,思考着枯叶,自然的详图。阳光下,狗粪结壳,如同珊瑚发白。我们在土地中结束,从土地中开始。起源,在我们自己的脏腑里。如果我倾听,我就能听见珊瑚肉在建筑,沉默被两片海浪拍击。劈开一只海虱,我就劈开雷霆。神一般被消灭的神的头颅,艺术与自我,我放弃死去的暗喻:杏树那叶片一般的心,如同一只黄色坚果的腐朽的成熟大脑孵化出它那海虱、白蛉和蛆虫的喧哗,绿酒瓶的真理被沙堵塞,贴上标签,一艘遇难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