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化学新教材的实施情况报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4208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化学新教材的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化学新教材的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化学新教材的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化学新教材的实施情况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化学新教材的实施情况报告黄正兴 宋秀安 田德金一、新教材的特点本学期通过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的试用教学和化学教学大纲的研究,发现新教材有如下“新”的特征: 1、教材体现了先进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教材在内容组织上多样化,既强调双基,又融进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环保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从“学知识做题做实验考试”的单箭头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变为“学习知识做实验培养动手能力;知识联系实际(生产、生活、环保等)理解和丰富知识;知识做题做实验考试培养理性思维能力”等的多箭头模式。这样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化学,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

2、别是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索知识的方法。加强实验研究,大幅度增加演示实验和学生选做实验,实现由“被动实验自主实验;验证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的转化,增强了实验功效,准确定位了化学为实验学科。2、教材在结构体系上符合化学学科知识内在逻辑性和学生认知规律 教材以“化学反应及能量的变化”作为开篇,巧妙地完成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对初中所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重新认识,按照“得氧失氧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转移”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重、难点。并从中领回到“知识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局限性,学无止境”的终身教育的学习观。教材对此知识点没有采取一步到位,而

3、是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移后达到难点分散的效果。本章中利用初中所学的电离知识,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形成离子的基础上推知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本质上就是离子反应,并辅之以实验,说明推断的正确性。明确了离子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化学表示形式。使学生意识到研究化学的两种思想宏观和微观,并懂得只有用微观去研究化学反应方能从复杂多变的现象中透视出本质,寻找出规律。这两个知识点既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让学生在开篇中轻轻松松入门,在今后的学习中常遇常练,在反复中掌握。总之,教材在知识板块编排中,总体上遵循先易后难,先个性(代表物质的结构、性质)后共性(同族元素的共性规律)。同一知识点采取主

4、体集中,少量分散,集中便于对同一知识点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把握;分散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分散难点,便于各个击破。 3、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与时代同步,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使命感教材内容在保留“双基”的基础上,以阅读、研究性学习和讨论等栏目大量补充了化学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环保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漫游化学知识宝库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更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人类离不开化学,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科技,让学生意识到“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4、从教学的角度看,新教材具有“变注重学科基础为重视学生生活基础;变注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为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变注重

5、间接经验的传授为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变注重统一为关注学生成长差异”的特点。5、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形式更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二、如何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新”1、加强实验教学注重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索性实验转变,达到变间接经验的传授为直接经验的积累。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从设计形式上看多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验证性实验。有关实验的内容、原理、方法和步骤教材都有明确地规定,导致实验的启发性和探索性受到限制,使学生在实验中处于被动地位,只注重实验结果而轻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碍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难于发挥实验的多重功能。我们在实验教学中

6、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现象分析结论”的程序教学。如:研究氯水的组成、各成分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为:实验: 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加少量水、振荡,观察气体的颜色变化、溶液的颜色。现象: 气体颜色变浅,溶液呈淡黄绿色。结论: 氯气能溶解于水(2 :1) 氯水,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设问: 氯气与水能否反应? 实验: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蓝色石蕊试纸的中部现象: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分析并结论:变红溶液呈酸性(H +生成) 褪色有漂白性物质产生 氯气与水能反应实验:取少量氯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结论:氯水中含有Cl-,则酸为盐酸。设问: 氯气具有漂白性吗?

7、实验:分别向两个盛有氯气集气瓶放入干燥的红纸条和湿润的红纸条现象:干燥的红纸条无明显变化,湿润的红纸条迅速褪色结论:Cl2不具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氯气和水反应的另一种生成物。经实验证明该物质是HClO。反应方程式:Cl2 + H2O =HClO + HCl 通过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并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生活基础化学先是一门实用技术,后来演变成为一门学科,因此,化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

8、技术等方面,是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挖掘出其内在的规律,进一步深化、拓展形成理论,然后用理论去解决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所遇到的化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基础即化学基础”这一特点,让抽象、理论化的知识回归在生活实践中,这样既能帮助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述氟、氯元素的性质后,联系生活实际讨论:、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氟与人体的健康(包括:a、氟元素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正常范围。b、若人体中氟元素的含量偏高或者偏低人体对其有何不良反应。c、调查绿葱坡地区人的牙齿发育情况,判断该地区土壤中氟的含量,并探讨治理的措施。 d、为了防止龋齿,能否盲目使用市售的含氟牙膏?) 。3

9、、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思想,把学生逐渐导入研究性学习的状态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研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因学生长期处于“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氛围中,其被动性不言而喻,他们就象是一个盛装知识的容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其目的就在于化被动为主动,如何让学生由敢于置疑能设问会设问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又是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常发问,简单的立即回答,较复杂或难的让学生去研究。然后进

10、行演示实验来验证学生答案的正确性。第二阶段,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设设问的情境,让学生自觉地去设问,去研究解决。如:、讲述食盐中加碘时,引入“1998年河南假盐中毒事件”。让学生产生“假盐的成分是什么?如何中毒?碘的有无如何检验?”的疑问,促使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获得结果。、在讲授氯气的性质前,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氯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化学武器的史实,让学生感到惊讶、沉重后,会很自然地想到“氯气为什么能成为杀人武器?它有何性质呢?”的问题,让它们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深钻课文、查阅资料、向教师求助等手段获得答案。总之,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钥匙。三、新教材的不足1、极少数内容与化学教学大纲要求不一致。2、书后的极少数习题与教学内容不符3、极少数地方语言表述不正确。如:“卤族元素与金属的反应”应该是“卤族单质与金属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