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420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3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短新闻两篇【基础知识】重要字音:紫荆(jng)易帜(zh)停泊(b)超载(zi)登载(zi)蒙(mng)骗 蒙(mng)古婆娑(su)噩()梦嬉(x)笑撰(zhun)写雏(ch)菊窒(zh)息剥(b)夺剥(ba)皮重要字形:撤离车辙清澈木屐草屦废墟嘘寒问暖嬉笑噩梦明媚绿树成阴 撰写废墟报道婆娑起舞 致敬隐秘颠倒心智健全 惨状凋谢步履举世瞩目重要词义:婆娑: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枝叶纷披的样子。近义词辨析: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震动:

2、指颤动,使颤动,物体受外力影响而迅速、剧烈地颤动,多指一次;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能平静。振动:是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摆动多次。文学常识: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是新闻内容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分类,有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评论-2-等。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

3、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

4、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文本释要】别了,“不列颠尼亚”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 年 7 月 1 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第 1 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 150 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 10 段。有8 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4 时 30 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 时 40 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 时

5、 15 分,英国告别仪式;7 时 45 分,降旗仪式;0 点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 点 40 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比如:-3-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

6、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7 时 45 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 4 段,交待的是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集中

7、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 400 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

8、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4-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

9、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

10、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

11、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5-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

12、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疑难点拨】1.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 156 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

13、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课外链接】-6-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赏析新闻报道除了要真实、准确,具有时效性外

14、,还必须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就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在新闻写作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有的新闻事实少,空话多;有的搞新名词“轰炸”,词语随意搭配;有的结构任意跳跃,华而不实;有的大话、套话连篇,读来味同嚼蜡。多写实录性新闻,是医治以上弊病的良方。第 8 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一稿,就是一篇实录性新闻佳作。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清晰的可视性。实录性新闻突出表现在“目击”和“视觉”中,它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采访现场要善于捕捉精彩的镜头、典型的场面,并给

15、予形象的再现,如文中写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 25 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查尔斯王子和第 28 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 1997 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等,这些简洁的笔法,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自然流于记者笔端的这些文字,似乎

16、有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让读者读后犹如醇厚的美酒,回味无穷,并加深了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意义的理解。其次是具有生动的可听性。实录性新闻要再现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形象,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各种音响。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形象感强的环境音响,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听性。如文中写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等等。这些描述,仿佛清风徐来,给人以流畅

17、自然的感觉,好像亲临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听到降旗声、下雨声,讲-7-话声和升旗的乐曲声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第三是清新而又富于动感。全文没有令人生厌的套话或可有可无的废话,那些实在、具体的新闻事实,都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说什么,而是运用捕捉到的镜头,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表达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作者巧妙地在文中穿插新闻背景材料,并运用对比手法,在看似静态的叙述中注入动态的信息。如文中写出的:“从 1841年 1 月 26 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 1997 年 7 月 1 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 156 年 5 个月零 4 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

18、海上去。”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沧桑巨变的自豪感,十分耐人寻味。第四是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文中实录的:“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广场上灯光渐暗”“绿树丛中”“白色建筑”“南海的夜幕”“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五星红旗”等等,这些多彩交错的画面,给读者以色彩明快的深刻印象。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实录性新闻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希望这束带有露珠的花朵,在报纸新闻与广播电视新闻百花苑中,越来越争芳竞艳。选自楚天新闻人2001 年第 2 期)【教材练习】一、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

19、课文中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答案见“文本释要”部分。二、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答: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8-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我们平时所见的大部分是相对客观的报道,本文则是主观性很强的报道。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语句的内涵。答:对于

20、 1、3、4 句的理解可见“文本释要”部分。第 2 个句子: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 156 年的殖民统治;1997 年 7 月 1 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四、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1.“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

21、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答案略)【高考链接】下面是发掘杭州雷锋塔地宫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 35 个字。(2001 年高考试题)上午 9 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 9 时 45 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 750 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 93 厘米长宽、13 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

22、的泥土中发现了 10 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 时 5 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 时 30 分盖板绘图完毕。11 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9-多的钱币。11 时 11 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 时 18 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答:(参考答案一:移动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答案二: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然后清理盖板并绘图,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课内阅读】1.选出对别了,“不列颠尼亚”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A.本文记录了在香港飘扬了 150 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查尔

23、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撤离时的情景。B.“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进一步烘托出英国在香港的“日落”。C经过中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与漫长的等待,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随着末任港督彭定康的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永远地成为过去。D作者郑重地记录下五星红旗第一次在香港升起的时刻,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庄严而喜悦的心情。预示着香港美好的明天开始了。2.选出对别了,“不列颠尼亚”结构和语言理解不恰当的一项:A.本文以独特的方式把细节勾连在一起,巧妙地把现实场景和历史场景编织在一起,字里行间蕴含着见证历史、演绎尊严的深刻内涵,全篇显

24、得荡气回肠、别具一格。B.作者运用电影特写镜头的表现手法再现这一历史时刻;语言平实却具有出色的表现力;由于牵扯政治因素,因此,文章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10-C.标题有两层意思。一是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二是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D.“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了衬托的作用。3.选出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

25、篇”。B.本文虽然没有跳出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但却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在场的主观印象。C.作者巧妙地将对比、象征、多样化修辞、散文式笔调等文学叙事手法借用于新闻写作,使客观事实的描述投影着主观的印象。D.本文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4.选出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细节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B.“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

26、微笑着”这一细节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C.作者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不寒而栗,用“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D.“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课外阅读】1.请将下面消息拟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0 个字)-11-欧盟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进口大象、象牙和大象制品的新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只要不用于出售,旅游者就可以从津巴布韦带回象牙和象皮制成的纪念品,狩猎者也可以从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猎获大象带回。这项必须经欧盟 15 国政府正式批准的规定,还允许从这三个国家进口活的大象

27、,运往欧盟内的动物园和其他“适宜”的地方。这一规定与 6 月份在津巴布韦哈拉雷通过的关于濒危物种的国际贸易协议是一致的。最近几年保护工作很成功,这三个国家的大象数量已超过保护区可承受的能力,因此欧盟才同意放宽政策。答:2.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15 个字)本报北京 3 月 22 日电 3 月 15 日至 17 日、3 月 20 日至 22 日北京出现了两次沙尘天气。沙尘暴项目组专家透露,3 月 15 日的沙尘天气过程,每平方米降尘量为 25 克,按北京地区面积约为 1040 平方公里计算,北京总降尘量为 2.6 万吨;3 月 20 日的沙尘暴过程每平方米降尘量达到 29

28、克,该次沙尘暴北京总降尘量高达 3 万吨。两次沙尘天气,北京总降尘 5.6 万吨,相当于每个北京人“分得”10 斤尘土。答:附答案:课内阅读:1.D 2.D 3.B 4.C课外阅读:1.(参考)欧盟放宽大象及其制品的进口限制。抓主要信息先看其首句和结尾句。首句“欧盟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进口大象、象牙和大象制品的新规定”对以下内容起领起的作用,是语段的关键句。其下面“根据这一规定”自然是对新规定内容的展开,是从属内容。结尾句“因此”是一个总结,又点明了“放宽”这一主题。2.(参考)北京两次沙尘天气人均“分得”10 斤尘土。主要信息有:此次沙尘天气的地点(区)是北京;沙尘天气的时间较长,可用“两次”来概括;沙尘总量大,可用人均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