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本试卷分为试卷和试卷II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u:64 Zn:65 Fe:56第卷(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 每次实验焰色反应后都要用试剂清洗铂丝,这种清洗试剂是 ( )A. Na2CO3溶液 B. NaOH溶液 C. 硫酸 D. 盐酸【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 H2SO4将杂质洗为硫酸盐,
2、它在灼烧时难挥发,不易除去;HCl将杂质洗为氯化物,它在灼烧时易挥发而除去.所以D正确;考点:焰色反应实验的考察。2. 将30mL 0.5mol/L NaCl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0.03mol/L B. 0.3mol/L C. 0.05mol/L D. 0.04mol/L【答案】A【解析】将30 mL 0.5mol/L NaCl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答案选A。3.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I、Br2、Na B. Ag、NO3
3、、Cl、KC. K、Ba2、OH、SO42 D. Cu2、NH4、Br、OH【答案】A【解析】A、在溶液中I被Br2氧化不能大量共存,A正确;B、Ag与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Ba2、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Cu2、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A。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 CH4的摩尔质量为16gC. 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 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
4、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质量单位为g,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故A错误;B、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mol,故B错误;C、依据n=计算质量,3.011023个SO2分子物质的量=0.5mol,质量=0.5mol64g/mol=32 g,故C正确; D、物质过程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不一定是分子,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了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的相关知识。5. 已知2AB2=A22B,2AC2=A22C,2BC2=B22C,2CD2= C22D。则各种单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A2C2B2D2 B. B2C2A2D2C
5、. D2C2B2A2 D. C2B2A2D2【答案】C【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2AB2=A22B可知氧化剂是B2,氧化产物是A2,则氧化性是B2A2;根据2AC2=A22C可知氧化剂是C2,氧化产物是A2,则氧化性是C2A2;根据2BC2=B22C可知氧化剂是C2,氧化产物是B2,则氧化性是C2B2;根据2CD2=C22D可知氧化剂是D2,氧化产物是C2,则氧化性是D2C2,所以各种单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2C2B2A2,答案选C。6.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 O2 B. CH4 C. CO2 D. SO2【答案】
6、B【解析】比较所占体积最大即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大,n=m/M得,气体等质量,即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故甲烷的物质的量最大,体积最大,答案选B7.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 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C.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 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答案】A【解析】考查溶液配制中实验误差的判定。A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无任何影响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将导致溶质减小,结果偏低。C定容时俯视液面,将导致加入的溶剂减少,结果偏高D定容时仰视液面,将导致加入的溶剂增多,结果偏低8. 下
7、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碱酸盐酸性氧化物A纯碱盐酸烧碱二氧化硫B烧碱硫酸食盐一氧化碳C苛性钠醋酸石灰石水D苛性钾碳酸苏打三氧化硫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选项A错误;B、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选项B错误;C、水是中性氧化物,选项C错误;D、苛性钾属于碱,碳酸属于酸,苏打是碳酸钠属于盐,三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分类全部正确,选项D正确。答案选D。9. 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用含氯化氢146克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用87克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所得氯气 ( )A. 比多 B. 比多
8、 C. 一样多 D. 无法比较【答案】A 考点: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和化学实际情况的考虑。10.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 O2、O3、O4 B. 12C、13 C、14CC. H2O、D2O、T2O D. H2、D2、T2【答案】B【解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所以选项B正确,A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选B。11. Na、Mg、Al各1mol分别与50mL2mol/L的硫酸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铝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B. 钠放出氢气最多C. 铝最终产生氢气最多 D. 产生氢气的量无法比较【答案】AB【解析】Na、Mg、Al各1m
9、ol,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05L2mol/L=0.1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NaH2SO4H2,2Mg2H2SO42H2,2Al3H2SO43H2,因此硫酸均不足量,硫酸完全反应,Mg、Al生成氢气为0.1mol,钠过量,但过量的钠和水反应,1mol钠可生成0.5mol氢气,所以镁铝产生的氢气一样多,钠生成氢气最多,答案选AB。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钠、镁、铝与硫酸溶液反应的有关计算与判断,答题的关键是首先判断过量问题。选项B是易错点,注意钠的性质特点,即钠与酸溶液反应时不需要考虑过量问题,因为钠即使过量,与会与水反应放出氢气。12. 向含有NaBr、Na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然后将
10、溶液蒸干,并灼烧固体,最后得到的物质是A. NaCl B. NaCl和NaBrC. NaCl和NaI D. NaCl和I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含有NaBr、Na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发生的反应依次为:Cl2+2NaI=2NaCl+I2、Cl2+2NaBr=2NaCl+Br2,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固体,溴易挥发,碘易升华,最后得到的固体为NaCl,选A。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13. 在80 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3,则此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单位为 molL1) ( )A. d B. d C. d D.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2
11、.8gFe3+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8g56g/mol=0.05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2n(SO42-)=3n(Fe3+)=0.05mol3=0.15mol,所以n(SO42-)=1/20.15mol=0.075mol。80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体积为80gdg/Ml=80/d mL,所以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0.075mol(80/d10-3L) =mol/L,答案选A。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4. 在四份碘化钾淀粉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溶液变蓝的是( )A. 氯化氢 B. 溴水 C. 氯气 D. 碘的酒精溶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变蓝是因为有碘单质的原因,
12、A.氯化氢中没有碘单质,不会变蓝,B溴水有氧化性,可使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变蓝;C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使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变蓝;D本身就含有碘单质,变蓝;选A。考点:考查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过量氢氧化钠Ca2+2HCO3+2OHCaCO3+2H2O+CO32B.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C. 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3HAl33H2OD. 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2OHCO32H2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足量
13、的CO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物应该是碳酸氢钠,即CO2OHHCO3,D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选D。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点评: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16. 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其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比空气重B. 点燃是使氯气和氢气化合的唯一条件C. 氯气跟铁反应生成FeCl2D. 将红热的铜放入氯气中生成蓝色氯化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氯气与氢气反应也可以在光
14、照条件下进行;氯气与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棕色的氯化铜的烟。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氯气较空气重,答案选A。考点:考查氯气的性质点评:该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学生关键是加强记忆,灵活运用。17. 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电解产物为Cl2和Na电解过程中,碳棒一极产生黄绿色气体电解一段时间后,在碳棒附近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铁钉附近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A. B. C. D. 【答案】D18. 工业上制取ClO2的化学反应:2NaC
15、lO3 + SO2 + H2SO4 2ClO2 + 2NaH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O2在反应中被还原 B. Na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C. H2SO4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 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答案】D【解析】1 mol NaCl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 e。19. 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氯气液氯新制氯水氯气的四氯化碳溶液 盐酸 盐酸与少量漂白粉的混合溶液A. B. C. D. 【答案】C【解析】氯气液氯氯气的四氯化碳溶液,都没有水,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新制氯水,能生成次氯酸,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6、盐酸没有次氯酸,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盐酸与少量漂白粉的混合溶液,含有次氯酸,能使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选C20. 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B. 在某未知成分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盐酸,如观察到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证明溶液中必定有CO32-C.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无法证明溶液一定含有SO42-D.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答案】B【解析】A丁达尔现象为胶体特有的性质,则丁达尔
17、效应可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A正确;B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为二氧化碳,则溶液中含有CO32-或HCO3-,或二者均存在,B错误;C白色沉淀为AgCl或硫酸钡,则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无法证明溶液一定含有SO42-,C正确;D氨水中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则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鉴别、离子检验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离子检验时必须注意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例如选项B和C。21. 实验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K+、Cu
18、2+、SO42-、Cl-四种离子,其中K+、Cu2+、Cl - 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4 : 5 : 8,则K+与SO42-的物质的量比为 ()A. 4:3 B. 4:1 C. 2:3 D. 2:1【答案】A【解析】设K+、Cu2+、Cl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xmol、5xmol、8xmol,忽略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K+)+2n(Cu2+)=2n(SO42-)+n(Cl-),解得n(SO42-)3xmol,所以K+与SO42-的物质的量比为4:3,答案选A。22. 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Cl2
19、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B. 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C. 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D. 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为51【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5价,发生氧化反应共有1摩尔氯原子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到-1价,发生还原反应,共有5摩尔氯原子被还原;因此,氯气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答案C正确;B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B错误;D 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为1:1,D错误;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23. 除去
20、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需除杂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乙醇(水)CaO蒸馏B淀粉溶液(NaCl)渗析CCO2(HCl)NaOH溶液洗气DNaCl溶液(I2)CCl4萃取分液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加CaO与水反应,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除杂, A正确;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而NaCl溶液可以,则利用渗析法可分离,B正确;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将原物质反应掉,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除杂, C错误;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加CCl4,萃取分液可除杂,D正确。考点: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和应
21、用24. 有两种金属的合金13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11.2L,则组成该合金的金属可能是( )A. Mg和Al B. Mg和Cu C. Fe和Zn D. Cu和Fe【答案】B【解析】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5mol,假设金属都为+2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金属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30.5=26。A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若Al为+2价时,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2/3=18,均小于26,A错误;B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Cu与稀硫酸不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视作无穷大,符合题意,B正确;C
22、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均大于金属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26,C错误;D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Cu与稀硫酸不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视作无穷大,不符合题意,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本题利用平均值法即可快速解答,注意化合价与相对原子质量的转化,难点是铝和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处理。第卷(共52分)2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化学实验所需要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1)正确使用仪器、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请回答: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原因是:_。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为:_。可燃
23、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_。(2)在化学实验中常常要用到溶液,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也是一种很基本的实验操作。实验室需要480mL0.1mol/L的NaOH溶液,根据溶液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量筒、烧杯、容量瓶、药匙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_。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_g。NaOH溶解后未冷至室温即进行定容,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答案】 (1).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小孔没有对齐) (2). 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3). 检验气体纯度 (4). 玻璃棒 胶头滴管 (5)
24、. 2.0g (6). 偏高【解析】(1)分液时要使液体顺利流下,需要保持内外压强相等,因此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的原因是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小孔没有对齐);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为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验纯,即检验气体纯度;(2)没有480mL容量瓶,需要配制500mL,所以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量筒、烧杯、500mL容量瓶、药匙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所需NaOH的质量为0.5L0.1mol/L40g/mol2.0g;NaOH溶解后未冷至室温即进行定容,冷却后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减少,
25、因此所得溶液浓度偏高。26. 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式)_。(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4)反应(1)和反应(3)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_【答案】 (1).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 Ca(ClO)2 (3). Ca(ClO) 2+CO2+H2O=CaCO3+2HClO (4). (1)【解析
26、】考查氯气的性质、用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等。(1)氯气能被碱液吸收,可用来制取漂白粉,方程式是2Cl2+ 2 Ca(OH)2 Ca(ClO)2+ CaCl2+ 2H2O。(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剩余混合物,有效成分是Ca(ClO)2。(3)由于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所以次氯酸钙能吸收空气中的水、CO2生成次氯酸,方程式是Ca(ClO)2+ CO2+ H2O CaCO3+ 2 HClO。(4)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1)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因此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所以反应(1)是氧化还原反应。27. 下列物质中:Mg液态氯化氢干
27、冰BaSO4 单质碘 熔融氢氧化钠稀硫酸乙醇。其中:(1)属于酸的是_;属于碱的是_;属于盐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_; (2)属于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3)能导电的是_。【答案】 (1). (2). (3). (4). (5). (6). (7). 【解析】(1)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属于酸的是氯化氢;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是碱,属于碱的是氢氧化钠;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属于盐的是硫酸钡;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属于氧化物的是干冰即二氧化碳;(2)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离子的化
28、合物是电解质,属于电解质的是氯化氢、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干冰、乙醇;(3)含有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的物质可以导电,能导电的是金属镁、熔融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28.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进行检验Cl2性质实验的装置。其中E瓶中放有干燥红色布条;F中为铜网,F右端出气管口附近放有脱脂棉。试回答:(1)A中所放试剂为_,B中所放试剂为_,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2)C中试剂是_;D中试剂的作用是_;(3)E中现象是_; F中现象是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F管中脱脂棉的作用是_(4)H中
29、试剂为_; (5)整套装置中有两处用酒精灯加热,两处酒精灯点燃的先后顺序是_(用或填写)。【答案】 (1). 浓盐酸 (2). MnO2 (3).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4). MnO2 (5). 饱和食盐水 (6). 吸水氯气中的水蒸气 (7). 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 (8). 棕黄色的烟 (9). Cu+Cl2 CuCl2 (10). 防止CuCl2固体小颗粒被气体鼓入导管中,堵塞导管 (11). NaOH溶液 (12). 先后【解析】(1)实验室是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A中是浓盐酸,B中是二氧化锰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
30、Cl(浓)MnCl2+Cl2+2H2O;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二氧化锰是氧化剂;(2)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3)E是收集氯气并检验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的实验装置,氯气无漂白性,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F是铜加热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的反应,生成的氯化铜形成棕色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CuCl2;脱脂棉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固体氯化铜小颗粒进入导气管堵塞导管;(4)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5)铜在加热的条件下易与空
31、气反应,因此酒精灯需要先点燃处生成氯气充满装置后,再点燃处酒精灯,以防止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9.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的食盐水来制取氯气。现取500ml含NaCl为11.7g的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1)在标准状况下制得Cl2多少升?(2)所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答案】2.24L 0.4mol/L【解析】11.7g NaCl的物质的量为=0.2mol2NaCl+2H2O2NaOH+H2+Cl22 2 10.2mol n(NaOH) n(Cl2)所以n(Cl2)=0.1moln(NaOH)=0.2mol则标况下生成氯气体积为0.1mol22.4L/mol=
32、2.24L,所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答:在标准状况下制得Cl2为2.24L,所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点评】本题以氯碱工业为载体,考查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30. 有一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Na2SO4、CuCl2、Ba(NO3)2、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2)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未见紫色火焰。由上述现象推
33、断: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有_,可能含有_。【答案】 (1). Na2CO3、Ba(NO3)2、Na2SO4 (2). CuCl2、K2CO3、K2SO4 (3). NaCl【解析】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因此一定不存在CuCl2。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则白色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因此一定含有硝酸钡,硫酸钠和硫酸钾至少含有一种,碳酸钠和碳酸钾至少含有一种。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未见紫色火焰,即不含有钾元素,所以不存在碳酸钾和硫酸钾,一定存在硫酸钠和碳酸钠,氯化钠不能确定。由上述现象推断: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CO3、Ba(NO3)2、Na2SO4,一定不含有CuCl2、K2CO3、K2SO4,可能含有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