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光的反射【教学目标】在观察、游戏和制作活动中,描述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特点。能够依据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给物体分类,学会利用光的反射特点制作潜望镜。通过对光在镜子表面反射现象的发现与运用,激发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好奇心,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教学重点】认识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现象与特征【教学难点】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制作潜望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温馨回顾: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线在空气中沿直线进入我们的眼睛,从而使我们看见这些物体。2、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太阳光通过直线传播,传播到书本上;书本上的光通过直线传播,传播到人眼上,我们就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
2、物体,是因为有反射光从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 3、 每每到了夜晚,我们的城市华灯初上,灯火辉煌,漫步在河边,看这水中的倒影与岸上的灯光相映成趣,交相辉映,你是否想过,水中的倒影从何而来?明确:岸上的灯光直线传播到水面,水面上的光再反射到我们的眼睛。跟老师一起回顾讲授新课一、认识光的反射有的同学,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用一面小镜子在太阳光下晃动,太阳光照射到墙壁上或其他物体上。小镜子移动,光斑也随之运动。今天让我们重演这个游戏怎么样?1、游戏1:试着利用一面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1)游戏规则:在阳光下,选择房屋背阴处画一个靶标。三人一组,每人一面平面镜,按如图所示位置站好。仔细调整彼此镜
3、子的高度与角度,使光斑能够反射到靶标上。谈谈游戏体验或发现。(2)游戏体验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3)温馨提示:此游戏可如图所示在室内完成.镜子反射的光不要照射人的眼睛!(4)根据游戏体验,怎样用镜子让自己的左脸亮起来?情景设置让自己的右脸朝向阳光,左脸背着阳光,怎样用镜子让自己的左脸亮起来?我的做法:一只手拿着镜子将反射的太阳光照射在自己的左脸上,左脸就亮起来了。2、游戏2:做“阳光接力打靶”游戏(1)游戏规则选择教室背阴处画一个靶标。三人一组,每人一面平面镜,按如图所示分别站在阳光下、教室前面和后面。将光由传递到,再反射到,再发射到背阴墙面上的靶标上。(2)注意:调整镜子的
4、高度和角度,不要将发射光对着人的眼睛。3、归纳通过两个游戏的切身体验,你能说说什么是光的反射?明确: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4、随堂练习下面情形中,哪些属于光的反射?在“”里画“”。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1、观察1(1)下列物体哪些反光效果比较好?引导学生比较。明确:生活中类似镜子的物体,像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有抛光的金属面等,其表面特点是可以映照出其他物体,反光效果好。另外,在阳光或灯光下看上去较耀眼的物体,其表面反光效果比较好。(2)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有什么特点?明确:光滑(哪怕是细微的凹凸也没有)。2、观察2我们看到的月光是从哪里来
5、的?(1)看图解释(2)播放视频:月亮为什么会发光?三、玩镜子和自制潜望镜1、玩镜子(1)你能看见我吗?游戏规则首先,准备一个大镜子,镜子尺寸要大,高度与游戏人身高相同为宜。然后,两名游戏人可以先在镜子前不同位置尝试站位,看怎样站位可以做到与同伴彼此可见,但看不到自己。最后,其中一人改变站位,另一人重新寻找位置,可以多次进行。问:只要我们站在镜子外,就能做到自己看不见自己,对方却能看到。这是为什么呢?明确:这是镜子反射的结果。(2)镜子中物体数量变了吗?游戏规则首先,准备一个玩具车,两个大小一样的平面镜。然后,直立两面镜子,变换它们的夹角,观察镜子中物体的数量是否发生变化。问:我们有什么发现?
6、明确:随着夹角的逐渐变小,镜子中的物体数量逐渐增加。这也是光反射的结果。2、自制潜望镜平面镜具有反射光的作用,两个平面镜的组合能使光发生多次反射。潜望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作的,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1)制作材料长方形纸盒、剪刀、平面镜、透明胶带、美工刀等。(2)制作过程,参照教材示意图。(3)温馨提示使用剪刀、镜子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出现扎伤或割伤事故。在纸盒一侧的盒壁上仔细剪出的两个斜口要与纸盒底面保持45两块镜面相对且平行放置进斜口中。(4)制作演示,播放视频。(5)用自制潜望镜观察在窗台边或课桌旁测试自制潜望镜。(6) 想一想:两个平面镜起什么作用?明确:外界景物反射的阳光通过上面的平面镜反射到下面的平面镜,下面的平面镜再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人就能从低处看见高处的物体,或从水下看到水面的情况。四、阅读阅读教材文字,回答:你对古人的看法有何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五、作业布置课后尝试改进自制的潜望镜。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在观察、游戏和制作活动中,描述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特点;能够依据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给物体分类,学会利用光的反射特点制作潜望镜。 通过对光在镜子表面反射现象的发现与运用,激发了我们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好奇心,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教学后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