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作业2—语文《父爱之舟》方案设计.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32759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作业2—语文《父爱之舟》方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作业2—语文《父爱之舟》方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作业2—语文《父爱之舟》方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作业2—语文《父爱之舟》方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作业2—语文《父爱之舟》方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作业2—语文《父爱之舟》方案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作业2方案设计要求: 基于作业1中的工具/软件/平台设计学习方案,突出学生真实学习体验。方案需包括主题、面向对象、目标、任务、过程、评价、工具/软件/平台的使用策略等内容。创造真实学习情境父爱之舟方案设计一、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和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旨在引导学生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父爱之舟是吴冠中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的父亲已经去世,对他深深的思念只能依托于梦中相见。文章以梦为境,追忆了早年“我”与父亲住旅店、逛庙会以及父亲送我上学、考学等生活琐事,表达

2、出对父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品尝到吴冠中先生早年生活的酸甜苦辣。如果说父爱是这篇文章的内核,那么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便让这“父爱”丰富而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显得更加有血有肉了。细细品读这些场景,我们透过事情本身的“辛酸”和“甜蜜”,触摸到的是细腻而深沉的爱。二、面向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够在学习中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所以提取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生活场景是比较容易的。但文章所选取的都是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与深沉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和文本理解句子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感

3、受浓浓的亲情。三、目标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3、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四、任务1、研读“我”梦中的种种场景,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习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 2、通过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3、培养知恩、感恩的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1)课件播放歌曲父亲的MP4视频,学生跟唱。(2)请同学讲一讲:父亲让我最感动的一件事。2、导入新课(1)今天就让我们学习散文父爱之舟,齐读

4、课题。(2)介绍作者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91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黄山松等。(3)课件播放吴冠中的绘画作品,学生欣赏。提问:你发现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小船、水道、房子描写的是江南水乡。) (二)交流预学,检查字词 1、指导书写:考、疼、席、暑四个生字。 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渔船 报考 教训 心疼 席子 庙会 彩排 糖果 抽象启迪 毕业 寄宿 师范 路费 轮换 领略 意境 磨灭 (三)初读课文,理清场景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画面?试着给它们加个小标题。 2、学生自由发

5、言,教师适时引导。 卖茧子;住客栈;送“我”考学;看庙会;背“我”上学;铺床被;在船里食宿;缝补棉被。 3、这一个个画面,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活动,这就是场景。总结概括场景的方法。 阅读相关段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整段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四)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整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全班交流。 开头写“是昨夜梦中的经历”,结尾写“醒来,枕边一片湿”,这样写属于首尾呼应;本文是按照倒叙的方法叙述的。 3、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小组内讨论,概括段意。 4、学生汇报交流。 第一

6、部分(1)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29)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 第三部分(10)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5、作者为什么要以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 这些场景能进入梦乡,说明这些往事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样的写法更容易表现父爱的真挚和深沉,能更好地表达主题,也更容易组织情节。 (五)聚焦场景,体会父爱小组合作学习:选择两三处印象深刻的场景,把感触最深的语句画出来,并做简单批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学生印象深刻的场景可能是两年一度的庙会、小渔船上、背“我”上学、送“我”入学的场景。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重点交流以下两个

7、场景,其余场景的体会依据学情简要处理。1、置身庙会中的场景(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学生结合文中语句谈理解。(2)教师补充当时的社会背景材料。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地区,丰年都吃不饱饭,穿不暖衣,荒年就得卖儿卖女。中原地区多次爆发大饥荒,饿死的人不计其数,逃荒的农民上百万。(3)学生结合资料谈理解。教师采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小冠中,爸爸带你参加两年一度的庙会,你是什么感受?(4)朗读中感受父爱。你们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吗?读出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地方。随机提问:通过朗读想表达什么?听朗读听出了什么?2、凑钱上学的场景(1)学生自读,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父亲

8、对“我”的爱?预设:学生比较容易结合“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替我铺好床”等句子体会父爱。在交流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家里粜稻、卖猪”以及“平时节省到极点”等词句来感受。(2)出示家庭背景材料。吴冠中是家中长子。母亲生过九个孩子,成群的兄弟姐妹日渐长大,生活越来越困难。母亲常年患病,要不断服汤药。父亲不仅要上班,还要种田、养桑贴补家用。(3)结合资料,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感受?(4)交流理解“新滋味”,解决学生认知难点。为什么“我”感到“十分心酸”?“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指的是什么?(5)这是“我”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也是“我”逐渐成熟的标志,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9、(六)揭示写法,迁移运用(1)小结写法: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这些琐碎的小事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这种写法叫作“以小见大”。(2)小贴士:一是所选素材小事件、小片段、小镜头和生活细节等必须是最典型、最能突出主题的;二是要找准小中的大,挖掘其蕴含的深刻意义。(3)小练笔:请同学们试着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描写母亲的一个片断。学生完成练笔后,全班交流。(七)拓展材料,升华情感1、理解课题“父爱之舟”。作者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呢?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2、拓展阅读:配乐朗诵孩子啊,我是多么爱你六、评价1、这节课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造真实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提升能

10、力与综合素养,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评价的要求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的功能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教育、改进和提高,增强自信,不但要促进学习上的进步,而且要推动人的潜能的开发。2、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评价将评价看作是一个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并且重视评价过程本身等新思想,评价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评价要有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以及灵活使用不同的评价

11、方法和手段,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七、工具和软件的使用策略这节课利用工具、软件或平台创造真实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拓宽了知识的形成渠道,提高了探索和创新能力。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涉及到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包括软、硬件在内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参与。1、精心选择教学软件。选择教学软件要考虑教学活动的全局,全面考虑教学思想、内容、方法、手段、模式、媒体、学生状况等各方面的关系。教师要了解教学软件,认真地分析与教学相关的软件,选择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软件;选择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及所教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相适应的软件。2、用心使用教学软件。教师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并制定本学科的“整合”教学计划。要对教学内容、策略、模式、媒体等方面进行宏观合理的规划,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什么样的教学环境,什么教学方法需要使用教学软件的什么功能等,使之形成有机的结构和优良的环境。3、正确认识教学软件。教学软件是一种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但不能代替教师。在应用上不能简单地把教学软件只作为一种演示工具,应该努力将教学软件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