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第14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可以从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中,感受到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残酷:小女孩感到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烤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现实与幻想形成巨大的反差,幻想得越美好,越衬托出了现实的悲凉,让人越能感受到小女孩命运的悲惨。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围绕中心,体会重点词语句子中有两个“幸福”,你怎样体会?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在幻象中看到了她所向往的一切,所以说在幻象中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不是真正的、现实中的新年里该有的
2、幸福,而是指她悲惨地死去,不再忍受现实的痛苦,所以是幸福的。小女孩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使她感到幸福?从课文第二部分里画出来。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去世的奶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幸福”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读下面的句子,你读懂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现实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体会:现实的残酷,小
3、女孩命运的悲惨。比较句子:(1)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2)她又擦了一根。(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体会: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表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中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小女孩终于摆脱了现实的残酷。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1)对比的写法:小女孩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2)详细的刻画:小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3)合理的想象:种种的“美好”,实际是那样平常与普通,对小女孩来说确可望而不可即;悲剧的结局。总结写法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2.熟读课文。3.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想对你说”开头,写写你的心里话。(可写一段话,也可写一篇文章。)巩固课文,完成作业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大火炉:寒冷温暖烧鹅:饥饿-食物圣诞树:孤独-欢乐奶奶:痛苦-疼爱飞走:冻死-幸福擦火柴(渴望幸福)人死去(悲惨结局)卖火柴(穷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