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性测试题十一(选修一综合评估测试)本卷共6道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战国初期,吴起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主持变法。与其他国家相比,楚国旧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他们把持许多重要职位,而且盘根错节,动弹不得。吴起对楚悼王说:“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吴起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条:第一,废除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规定封君“三世而收爵禄”。即贵族只要传了三代的,一律收回封爵和俸禄、世袭特权。第二,整顿吏治,淘汰冗官。吴起提出“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枝官”,精简机构。司马迁说吴起“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
2、悲夫”!摘编自孙立群吴起改革的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吴起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和改革目的。(8分)(2)根据材料,分析吴起改革的重心并简评之。(7分)【答案】(1)背景:楚国国内保守势力强大;外部各国弱肉强食,兼并战争激烈。(4分)目的:实现国家富裕,增强军队战斗力。(4分)(2)重心:打击保守的奴隶主贵族势力,整顿吏治。(4分)简评:吴起改革触犯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改革的民众力量基础薄弱,结果导致改革失败。(3分)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
3、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据魏书卷一百一十译编(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两次土地制度改革的特征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8分)(2)较之于商鞅变法时期的土地制度,北魏的均田制有何积极意义?谈谈你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认识。(7分)【答案】(1)特征:商鞅变法:变土地国有
4、制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自由买卖。(3分)北魏均田制:用来均田的土地属国有,授田后,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限制买卖。(3分)影响:促进了社会的封建化进程。(2分)(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土地兼并。(2分)认识:商鞅变法后,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一种固有的现象,其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会加剧社会矛盾,影响封建政权的巩固,封建统治者往往对土地兼并采取打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现象,但无法根除。(5分。前两句各一分,后一句3分)3(15分)(2015宁夏银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力排众议,认为“养廉银”乃“上不误公,下不累民,无偏
5、多偏少之弊,无苛索横征之扰,实通权达变之善策”,谕令“通行天下”。具体做法是“将州县之火耗(注:火耗,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火耗“或”耗羡“。)重者严行裁汰”,并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提解归公,收贮于各省司库,从解公之火耗中“酌中量留耗羡抵补无著之亏空”,然后再由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同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从司库提取相当部分作为“养廉银”分发各官,以为各级官员的“日用之资”,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吴敌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简论等材料二作为高薪养廉的典范新加坡的做法应当是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加坡1985年的
6、政府工作人员收入是:总统年薪24.3万美元,总理年薪22.84万美元,部长年薪17.2万美元,常任秘书年薪13.4万美元。而同期美国总统年薪是10万美元,高级公务员年薪是6.58万美元。再看新加坡政府内第四级公务员(从事体力劳动的打字员、司机、杂役人员等)的收入,他们工资收入月平均为10 800新元,是产业工人月平均工资约600新元的16倍强。除此之外,新加坡的公务人员还有优厚的福利待遇没有计算在上列数据内(如退休金、假期、医疗照顾、在职培训、贷款等等)在新加坡要成为高级官员是非常不容易的,新加坡从早期教育就开始寻找从政人才,对他们进行严格培训,并常常派他们到国外深造,并不计较家庭背景,而重实
7、际能力。在新加坡,由于立法周全而明确,执法严明,使贪污行为很容易被查处,而且还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腐败的成本远大于收益。检察日报(2004年)(1)据材料一概括雍正时期实行养廉银制度的主要特点。(7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新加坡的养廉政策较雍正的养廉银制度有哪些不同之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高薪养廉政策的认识。(8分)【答案】(1)“养廉银”的实施与耗羡归公相辅相成;“养廉银”是按官职高低、事务繁简等来决定的;“养廉银” 制度相对减轻了人民负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对整饬清代吏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7分)(2)不同:政府官员的待遇更高;对政府官员实行高标准选拔、严格培训,以保障其高
8、素质;“高薪”与“严惩”相结合。认识:高薪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养廉反腐;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则从根本上建立了反腐的有效机制;严格官员选拔与加强操守教育也是反腐养廉的重要保障。(言之成理即可)(8分)【解析】(1)从材料信息“将州县之火耗重者严行裁汰”“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同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加以回答。(2)从材料中新加坡与美国对比情况、“从早期教育就开始寻找从政人才,对他们进行严格培训,并常常派他们到国外深造,并不计较家庭背景,而重实际能力”“立法周全而明确,执法严明,使贪污行为很容易被查处”等加以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言之有理即可。4(15分)阅读
9、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丑条约规定:“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这一条实际上是剥夺了清政府在天津的驻兵权。因此,清朝官员都不敢带兵去接收天津。袁世凯则提出“迨至交津有期,而各国订立条约,复有距天津二十华里,华兵不能驻扎之议。迭经电请外部向各国公使磋商,始议明巡警不在此列。维时天津盗贼繁多,疮痍满目,兵力既不能到,则唯赖巡警以震慑而绥靖之。”材料二1902年袁世凯代表清政府正式接管天津,并成立天津巡警总局,其制度建设,也从照搬英日,发展到了在参考国情后的系统建设。警察在治安、巡逻、税收、户籍等领域作用明显。清廷于是在1906年下令在全国各地兴办警察机构。警察制度的建立,将政府的社会管
10、理功能更加科学化和功能化,避免了军警不分的状况,明确了民事、刑事、治安等多种社会案件的管理职责,对于维护清廷统治,推动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近代城市治安管理,起到了很明显的积极作用。(1)据材料一分析袁世凯创立天津巡警总局的背景及目的。(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天津警察制度创立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9分)【答案】(1)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列强剥夺清政府在天津的驻军权。(4分)目的:恢复清政府对天津的控制;维持天津社会治安。(2分)(2)特点:学习西方的警察制度并结合中国国情。(3分)影响:推动了中国警察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治安管理;推动了中国政府
11、机构的近代化进程。(6分)5(15分)(2015唐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70年代,英国病,这一沉疴严重地缠绕着英国。工会实际上是英国最有权势的力量,他们组织罢工的时候没有人敢动,不厌其烦地要求加薪、福利和带薪休假,导致英国庞大的国有企业巨额亏损,产出效率极为低下。1979年撒切尔夫人登上权力宝座。撒切尔夫人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被称为“撒切尔革命”。这位外表强硬的女人手里拿着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重重地扔在英国议会的讲台上,说:“这就是我们相信的哲学。”她对议员们讲了自由主义的哲学,她要恢复英国的自由的传统,得到了议员们的热烈掌声。1984年,英国全国矿工联合会发
12、动大罢工,撒切尔夫人用铁腕手段,使工会势力完败,并借此迅速推进国有行业的私有化。经过十年的革命,企业活力和个人创造力的释放使得英国这个“欧洲病夫”很快焕发活力,经济迅速转入繁荣周期。在英国,恢复私有制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活力的撒切尔革命成为了英国政治的遗产。(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病”产生的原因。(6分)(2)据材料概括撒切尔夫人改革的特点。(9分)【答案】(1)国家干预经济(优厚的福利制度和国有化);1973年经济危机。(6分)(2)铁腕手段;恢复自由的传统;推进国有行业的私有化。(9分)【解析】(1)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70年代”,与“工会实际上是英国最有权势的力量,
13、他们组织罢工的时候没有人敢动,不厌其烦地要求加薪、福利和带薪休假,导致英国庞大的国有企业巨额亏损,产出效率极为低下”密切相关的是英国优厚的福利制度和国有化,经济危机加剧了英国财政负担和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2)依据材料信息,撒切尔夫人在改革内容上崇尚经济自由化,恢复自由传统,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同时推进国有行业的私有化。方式上则是铁腕手段,雷厉风行。6(15分)(2015开封二模)女性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体现,是近代社会变革不可回避的话题,并成为衡量社会变革程度的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传播本教派的教义,扩大新教影响,争夺更多的信徒,路德极其重视教育,他强调国家兴办学校,教育应
14、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得到普及。他认为,开展学校教育不仅有利于教会,也有利于国家。因此,他要求国家应强迫所有儿童不分男女与贫富都要入校学习,父母要对自己的子女受教育负责,而教会更应积极地办好学校教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路德希望成立女子学校,女孩子在学校里可以每天用德语或拉丁语读一个小时的圣经。路德的教育计划的实施者菲利波梅兰托内曾下令建立由女教师任教的女子学校,女学生在那里学习12个小时,学习期限为12年。宗教改革时期的女性材料二维新派兴办女学是基于他们思想深处的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更突出的是,他们不仅把兴办女学停留在理论探讨上,而且把它变成实际行动维新派在19世纪后期所掀起的创设女学堂
15、活动,可谓轰轰烈烈,其规模、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连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和开明派也参加进来。陈文联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的历史考察节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的教育观及该教育观所产生的影响。(9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维新派关于兴办女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6分)【答案】(1)教育观:教育是利国利教的事情,国家、家庭、教会应当使所有儿童(不论男女和贫富贵贱)入校接受教育。目的:宣传新教、发展教徒、扩大新教的影响。影响:有利于新教的传播,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9分)(2)评价:以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为指导,兴办女学,宣传变革,有助于促进女性的觉醒
16、和解放,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其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兴办学堂、提倡女学、移风易俗等思想与实践,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6分)【解析】(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马丁路德要求国家应强迫所有儿童入校学习,父母要对自己的子女受教育负责,而教会更应积极地办好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不仅有利于教会,也有利于国家”,目的是“传播本教派的教义,扩大新教影响,争夺更多的信徒”。第二小问马丁路德的教育观直接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发展,长远来看,有利于新教思想传播和思想解放。(2)材料二中维新派基于思想深处的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兴办女学,有利于女性的解放;从长远看,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革,思想的启蒙有助于政治运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