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含解析)一、单选题1.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直接臣属于他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这表明周代A. 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B. 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C. 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D.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答案】A【解析】根据“所直接臣属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可知离周王越远的等级,其分裂的可能性越大,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天子之位是高
2、高在上的,故B项错误;材料描述了分封制下的分裂因素,故C项错误;分封制虽然与血缘关系有关,但材料突出分封制下的分裂因素,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瓦解。2. 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 ( )A. 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B. 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 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D. 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周的
3、分封制是严格遵照周礼执行的,如果诸侯出现九鼎相当于谋逆,但是这些到了东周时期,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那么就是说诸侯已经不在尊奉周王,分封制的礼治被破坏。故选C。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3.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 收藏玉玺,天子喜好B. 以玉制玺,天子专有C. 皇位世袭,君权神授D. 天子至尊,皇权至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皇帝制度的独尊现象,“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表明皇帝的威严与独尊,所以答案选择D项。B项是表象,A项是错误项,C项是无关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
4、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皇帝制度4.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A. 刑部B. 礼部C. 工部D. 吏部【答案】C【解析】【详解】从唐代三省六部制中“六部”的具体职能中能够获取如下信息,工部负责大型土木工程的兴修,在中国古代轻视“工商”行业的时代工部难逃“贱”字别称,故选C。“严”应该对应刑部,故排除A。“贫”应该对应礼部,故排除B。“贵”应该对应吏部,故排除D。【点睛】了解“六部”。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
5、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5.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其中“其弊”是指( )A.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B. 八股盛而六经微C.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D. 身未离襁褓,业已被冠带【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选官制度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实际上在提问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它注重门第等级,名门望族是当官的标准。A为分封制,B为八股取士,属于科举制,C体现了名门
6、望族的衰落,皆可排除。而D体现了门第观念的重视。因此D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6.汉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而到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上述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A. 礼仪制度不断完善B. 地方权力不断加强C. 官僚制度不断完善D.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官员上朝奏事时方式的变化,说明在皇帝和官员之间的地位和权力变化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不能反映这种变化的实质,排除。点睛: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完善过程中,一方面
7、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受到削弱;另一方面皇帝权力不断加强,宰相权力不断受到削弱,直至被废除。7. 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它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应该是( )A. 内阁B. 中书省C. 六部D. 军机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找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雍正时期 ”“简陋” “每日召见”“拟写”等等,不难分析出是军机处里的军机大臣。故选D。A项在清朝只负责一般事务;BC项是隋唐时期实行的中央机构,负责起草诏令和执行诏令的内容。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8.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
8、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这确保了监察权力的A. 分散行使B. 法制化C. 独立运作D. 世袭化【答案】C【解析】这种监察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相对独立与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C正确;A、B、D三项说法错误。9.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 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B. 提高了中
9、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 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 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答案】A【解析】材料中阐述了清朝实行的密折制,其主要内容是“官员的言行”、“ 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等,这是加强君主专制(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手段,没有涉及中央官员,故排除B、C项,目的不是在于巩固国家统一,而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故A正确。D项属于A项内容。10.古希腊著名学者伊索克拉底曾这样形象地评价雅典民主:“我们进入公民大会时所谴责的事情,却恰恰是我们投票表决时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在离开公民大会回家的途中,我们又不赞成在这里表决的议案。”这体现了雅典A. 民主原则的不统一B. 民主程序的不完善C. 民主
10、决策的非理性D. 民主监督的不健全【答案】C【解析】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却又不赞成了这说明投票是缺乏理性的,即这体现了雅典民主决策的非理性,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民主原则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民主程序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了民主决策的非理性而非民主监督的不健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是强调雅典民主的非理性的弊端。11.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判处死刑”。在这里,十二铜表法A. 保护了平民的合法权利B. 表明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内容C
11、.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 强调法律的公平与程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强调法律维护公共利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强调重视法律程序。故选D。A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律维护的公共利益;B项是十二铜表法的积极意义,即成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的进步性,与材料不符。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罗马法十二铜表法12.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B. 罗马人的法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C.
12、罗马人将宗教传播到全世界D. 罗马法维系了罗马帝国持久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罗马以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他强调的是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头,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通过比较罗马法与其他国家的法律得出罗马法是世界上最先进的。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地位,并未涉及宗教方面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并未体现其国内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3.在梭伦改革期间,对财产的限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土地财富范围的限制扩展到非土地
13、财产范围的限制,进而导致贵族权力进一步削弱。这种现象A. 违背梭伦改革初衷B. 铲除旧贵族政治特权C. 使民主范围扩大D. 导致雅典走向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最初受土地财富范围的限制扩展到非土地财产范围的限制,进而导致贵族权力进一步削弱”反映了梭伦改革削弱贵族势力,有利于平民工商业阶层的权力扩大,从而使民主主体范围扩大,故C项正确;梭伦改革初衷是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材料内容并没有违背其改革初衷,故A项错误;梭伦改革并没有铲除旧贵族政治特权,故B项错误;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D项错误。【点睛】“最初受土地财富范围的限制扩展到非土地财产范围的限制,进而导致贵族权力进一
14、步削弱”是关键信息。14.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尼娜兴高采烈地和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她却被拒绝入会场。其主要原因是A. 会议采用“陶片放逐法”,妇女无表决权B. 雅典民主政治制度规定女人不得干预男人事务C. 会议内容与女人无关D. 在当时妇女无政治权利【答案】D【解析】“被拒绝入会场”是因为妇女本来就没有政治权利,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妇女无政治权利而和“陶片放逐法”等无关联,也非女人不得干预男人事务,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会议内容不一定与女人无关,选项C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她却被拒绝入会
15、场”只是因为妇女没有政治权利。15.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 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 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 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作用。材料“须用法律来巩固”“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法律能够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材料主要说的是用法律来维护皇帝的权威,并非强调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排除A。B、C本身说法错误。答案为D。考点:罗马法点评:罗马法是
16、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1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议会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确立的依据是A. 权利法案B. 人权宣言C. 1787年宪法D. 拿破仑法典【答案】A【解析】英国光荣革命之后,为了限制王权颁布权利法案,从而议会权力开始上升。国王权力开始下降,故A正确;B和D是法国的;C是美国。17.华盛顿1786年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
17、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岂不怪哉!”美国为解决这个问题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 争取民族独立B. 推举华盛顿为国王C. 实行联邦制D. 两党交替执政【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美国把邦联制变成联邦制,所以美国为解决这个问题所采取重大举措是实行联邦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786年美国早已经独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华盛顿不是国王,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实行联邦制而非两党交替执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8.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确立,前后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历史,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最早确立于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德国
18、【答案】A【解析】【详解】英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定君主立宪制,法国是1875年确立共和制,美国是1787年确立共和制,德国是1871年确立君主立宪制,故A正确;B、C和D项不是最早。19.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 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B. 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C. 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D. 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
19、知,首相代表内阁行使行政权,有实权,排除D选项;材料没有提及首相与阁员集体辞职等信息,不能说明与阁臣共进退,排除C选项;材料并未提到其经济待遇低,而是侧重强调首相没有特权,排除B选项;根据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和规定,以及材料中“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可知其受到议会的监督。A选项符合题意。20.2017年10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针对部分伊斯兰国家的入境禁令因涉嫌违宪已被两个州上诉至最高法院。材料反映出美国政体的原则是A. 中央集权制B. 分权与制衡原则C. 联邦制原则D. 总统的权力至上【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总统特朗普签署的针对部分伊斯兰国家的入境禁令因涉嫌违宪已被两个州
20、上诉至最高法院”可见总统受到联邦法院的制衡,故选B。美国不是中央集权制国家,A表述错误,排除A。联邦制不符合“政体”的含义,故排除C。美国是民主制国家,“权力至上”不符合美国史实,排除D。二、非选择题21.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材料二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
21、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1)材
22、料一中英国 “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兴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答案】(1)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确立总统共和制政体。(2分)(2)从限制王权到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责任内阁制形成。(3分)(3)建立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和相应的民主原则。(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分)【解析】试题分析:(1)该问考查英国和美国实行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胜利后,1689年,英国议会通
23、过了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获得独立后,根据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共和政体,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以权力制约权力”。(2)该问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纳概括能力。1689年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从而限制国王的立法权;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从而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和人事权。罗伯特沃波尔时期,责任内阁制形成。(3)材料三指出:美国独立之初,“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说的是美国建国之初实行的邦联制
24、,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地方各州权力过大。为了解决这一弊端,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联邦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力。在国家权力的划分上,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宪法把国家机构分为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部分,分别行使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大权。这三个部门之间独立平等,相互制约,有效地防止独裁专制的出现。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2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
25、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檐曝杂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图示二、图示三所示的朝代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其影响有哪些?(3)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
26、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答案】(1)图一:秦朝;图三:元朝。(2)科举制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素质。促进了儒学的传播。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促使教育官本位 (3)指皇帝或秦始皇。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延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4)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成祖设内阁雍正设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图一反映的是三公九卿制,属于秦朝开创的,图三的行中书省体现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所以图三是元朝开创的。(2)所示的朝代是唐朝,唐朝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然后回答出科举制度的常见影响即可,例如,科举制度的选官权力属于中央,也就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再例如,科举制度依据考试成绩这样就会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等。(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变化主要突出两点即可,一是明朝的废除宰相,然后设殿阁大学士,二是清朝的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