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11308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2“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

2、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3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通过考察研究金字塔,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哪些方面的社会状况()建筑技术宗教信仰自然科学专制王权ABCD4下图左侧为公元前 7 到前 6 世纪的希腊雕刻,下侧为古代埃及公元前三千年后期的雕刻,两者在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这可以说明A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B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C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D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5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长江和黄河流域。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诗篇。这反映了世界文明A冲突不断B新旧碰撞C相互征伐D和平交融6

3、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D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7在埃及考古发现中,在属于公元前4000前3500前的这一时期内的一些墓穴里发现的陶器上,刻有一些符号;在这个时期之末,涅迦达1610号墓中的一个黑顶陶罐上,发现了作为王权标志之一的红冠形象。在涅迦达1540号墓发现的一块陶片上,画着一个象征王权符号的荷鲁斯鹰神的形象。由此可以推断此时期的埃及A部落战争频繁B社会秩序稳定C

4、王权已经萌芽D贫富分化严重8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哪一国的国教A古埃及B秦朝C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9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由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由于()A农耕和畜牧业产生B早期城市出现C私有制逐渐产生D国家开始形成10“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它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法兰克王国11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私有制是随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

5、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的。但是,他同时也坦承:“至于畜群怎样并且在什么时候从部落或氏族的共同占有变为各个家庭家长的财产,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恩格斯在此给出的只是A私有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条件B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过程C私有制导致了阶级剥削和压迫D私有制导致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12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B英德两国世代友好C罗马帝国的扩张D罗马外贸的兴盛13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弄

6、伤了贵族的眼睛,那么贵族依法可以弄伤这个人的眼睛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上述规定反映了该法典的A同态复仇原则B阶级平等原则C抑强扶弱原则D保护商业财产原则14人类最初的文明基本是独立发展的,相互之间联系甚少,但进入农耕文明后,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农耕文明的哪些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比较稳定的农业产量 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ABCD15下图是古罗马司法女神朱斯提亚的雕像,她头戴金冠,一手持天平,一手持宝剑,在眼睛上蒙着布条。这表明A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B古代的罗马法是神圣不可抗拒的C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D罗马法需要借

7、助神的权威来维系16荷马史诗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希腊神话和传说故事。但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就是依据这部颇具神话色彩的史诗的描述发现特洛伊古城的。由此可见,荷马史诗A是很严谨的史学专著B具有跟高的史料价值C是较可靠的一手资料D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17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这说明了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各失败者B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C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

8、上的帝国D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18“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19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繁荣,学术氛围浓厚。由此可见()A亚历山大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的只有巨大的灾难与痛苦B战争和征服客观上也可以成为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C亚历山大里亚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D经济发展促使战争的出现,战争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20埃及、

9、印度、中国、巴比伦、希腊、玛雅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B地理和历史条件的不同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D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21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其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起源于婆罗门教,至今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据此可知A印度的顶层大多来自普通劳动者B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C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D印度教衍生出了种姓制度22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D

10、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23“耸立着波斯宫殿的巨大平台模仿的是巴比伦尼亚的样式,宫殿大门上装饰的双翼公牛是从亚述和西方学来的;而王宫正面和宽广大厅中的柱廊亚洲最早的柱廊同两千多年前尼罗河畔的式样一样。”这表明波斯建筑A融合了多种建筑的艺术形式B摒弃了被征服地区的建筑风格C借鉴了亚述柱廊的建筑式样D代表了中古时期的建筑水平24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港湾众多,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整块平地。这种地形对古希腊历史发展的影响是( )A对古希腊民主政治起了决定作用B促进了古希腊传统农林业的发展C有利于古希腊海外商贸业的发展D使古代希腊很难与外界广泛交流25有学者认为:“在政体形式这个关键问题上,只有完全的一

11、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时让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B僭主政治C罗马共和政体D寡头政治26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人工取火的发明B建筑技术的进步C生产工具的改进D种植和饲养水平的提高27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私有制的

12、产生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D国家开始形成28众神分割了宇宙的原初人普鲁沙的身体之后,才诞生了世界和世界万物。其中他的口是婆罗门,双臂成为刹帝利,双腿成为吠舍,两足生出首陀罗。此种创世观念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A人祖同源,民众有较强的平等意识B人们追求众生平等,不利于社会稳定C有利社会各阶层认同,促进社会成员交往D导致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社会成员交往29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200帕。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了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改变B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界线分明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D四个

13、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30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31实行民主制的雅典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的主人是A全体奴隶主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C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D除奴隶、妇女、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32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

14、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材料主要说明了()A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B大流士以严酷法律治国C波斯帝国建立起较完善的官僚体系D波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33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A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B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C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3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A等级性B公平性C随意性D民

15、主性35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B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C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36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B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东西方文

16、化交流D是一次正义性战争37“(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前提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38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凡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窝藏奴隶者,都处以死刑;窃贼应处死,或处以重罚;奴隶否认其主人,则割去该奴隶的耳朵。由此可见()A法典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B法典内容全面而具操作性C法典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D法典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39它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

17、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有关这一教派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元前8前6世纪在北印度产生,是影响最大的派别B宣扬“众生平等”、“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C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D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40在神秘的北纬30度一书中,作者归纳了让许多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其中产生于这一纬度附近的文化现象有美洲玛雅文化、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对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解释是A地理环境的影响B文化传统迥异使然C文明交流的结果D生产方式相同所致二、材料分析题41“金字塔”作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承载着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埃及首席考古学家称,日前在

18、吉萨发现的新墓群的随葬品中发现大量测量、计算和加工石器的工具。此外,还发现了原始的金属手术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说明这些死者得到了很好的医疗待遇,而奴隶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的。通过对这些遗迹测算,共有大约2万名劳工参与建造金字塔,他们的生活费用由其家乡的富裕家庭承担。摘编自北京晚报(2010年10月27日)材料二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宇塔时,做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推断: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而只能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锒铛入狱。在狱中,布克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

19、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自家的作坊里,布克能轻松制造出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摘编自刘燕敏平和的心是金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指出考古学家提出的关于金字塔建造者的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埃及金字塔建造的社会条件。(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布克做出这一推断的因素。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人们关于“金字塔建造”新看法的认识来源。(7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遣掾(佐助)甘英使大秦、条支,穷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及安息西界,临大海,欲渡,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

20、;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乃止。资治通鉴第48卷材料二 (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郊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后汉书西域传(1)阅读并分析材料二,概括罗马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6分)(2)汉朝与罗马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的两大强国,两国官方都有建立直接交往的愿望。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这种愿望长期未能实现的共同

21、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5分)(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汉朝与西亚(安息)欧洲(大秦)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有哪些?(5分)43古代世界,波斯、罗马和大汉王朝都对人类文明产生过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李铁匠选译古代伊朗史料选译他(大流士)从公元前518年起,实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其重要内容如下:(1)建立军、政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将全国划分为许多省,由国王委派总督治理(2)制定统一的贡赋制度(3)军

22、事改革(4)制定统一的货币制度世界上古中古史朱寰主编材料二 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长欲通史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后汉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也。后汉书西域传对大秦的记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斯国王使如何进行统治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与汉朝交往的情况。(5分)参考答案1B【详解】材料表明随着农耕的发展,私

23、有制出现,进而出现文字,体现了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B正确;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不能说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A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C排除;材料主旨是农耕的发展促进文明进步,而不是私有制的产生促进文明进步,D排除。【点睛】2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可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故选C;A、B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3D【详解】古埃及是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金字塔是

24、古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术,正确;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人注重来世的宗教信仰,正确;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体现了自然科学知识的充分运用,正确;规模巨大的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专制王权的象征,正确;正确,故选D;ABC不全面,排除。【点睛】4D【详解】希腊雕刻和埃及雕刻在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古希腊雕刻对埃及雕刻的借鉴,二者之间存在交流,故选D;A项错在“完全模仿”,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项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5D【详解】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诗篇,反映

25、了世界文明的和平交融,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世界文明的冲突不断、新旧碰撞、相互征伐,排除ABC。6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时期,西亚地区率先发展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之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并传播,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生产者,使得农业和手工业分离;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化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建立了国家机器,国家形成,D正确;A、B、C对于文明产生先后顺序描述有误,排除。7C【详解】根据材料“涅迦达1610号墓中的一个黑顶陶罐上,发现了作为王权标志之一的红冠形象。在涅迦达1540号墓发现的一块陶片上

26、,画着一个象征王权符号的荷鲁斯鹰神的形象”可知出现了王权标志,表明王权已经萌芽,故选C;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8C【详解】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C项正确;4世纪末埃及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省,A项错误;秦朝灭亡于公元前207年,当时基督教还没有产生,B项错误;阿拉伯帝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D项错误。9A【详解】农耕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从游牧到定居生活,A项正确;早期城市出现是人们定居生活的结果而非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私有制产生和国家形成,都是在人类变成食物生产者和定居生活方式发展的结果,CD两项错误。10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汉朝

27、时期的中国同时存在的强有力的大国是罗马帝国,故选B项;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即公元前四世纪后期,中国处于战国时期,A项错误;西罗马帝国时期即395到476年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C项错误;法兰克王国时期即5到9世纪,是中国古代的南北朝到唐朝末年,D项错误。11A【详解】根据材料“私有制是随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的”等信息可知,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是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而出现的,即指出私有制出现的时代背景和条件,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中恩格斯只是给出私有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条件,没有指出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过程,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

28、是私有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没有体现私有制产生的影响,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私有制出现的背景,而不是私有制产生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12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德良长城位于英国的不列颠岛上,是罗马帝国在占领不列颠时修建的,从建成后到弃守,它一直是罗马帝国的西北边界;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是罗马帝国在日耳曼行省和雷蒂安行省内修建的一段边境防御工事;英国安东尼长城也是罗马人在英国修筑的边境城墙,因此材料所述的文化遗产见证了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征服,故C选项正确;材料所述的英国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及德国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与英德两国社会转型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

29、了罗马帝国的扩张,没有体现英德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故B选项错误;材料所述的英国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及德国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主要见证了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征服,与罗马奥外贸无关,故D选项错误。13A【详解】据材料可知,“如果一个人弄伤了贵族的眼睛,那么贵族依法可以弄伤这个人的眼睛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这体现的是“同态复仇” ,A正确;据材料可知,“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材料没有体现阶级平等原则,B错误;C违背史实;材料没有涉及“保护商业财产原则”,D错误。14C【详解】据所学可知,原始社会后期先后出现了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从农业

30、中分离出来的两次社会大分工。故“进入农耕文明后,文明区域不断扩大”是因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正确;据所学可知,进入农耕文明后,人类的生活开始有了保障,因为其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正确;据所学可知,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产量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故农业产量不稳定,错误;进入农耕文明后,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较完备,有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正确;故选C;A、B、D错误。15C【详解】材料“天平”表明裁量公平、人人平等,材料“眼睛上蒙着布条”表明不受表象迷惑,可见材料体现了罗马法蕴含的公平与正义的原则,故C符合题意;A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罗马法的神圣性,故B不符合题意;材

31、料没有体现神权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B【详解】材料“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就是依据这部颇具神话色彩的史诗的描述发现特洛伊古城的”体现的是荷马史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B选项符合题意。荷马史诗是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的史诗,不属于史学著作,A选项排除。荷马史诗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的史诗,属于二手资料,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17D【详解】“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说明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展,故D正确。“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说明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成功的,故A项正

32、确。选项B,材料没有涉及希腊城邦和马其顿帝国的关系,故B错。希腊文化是先进的,故C错。点睛:对于新的史料,要尽可能地从材料中得到有效信息,抓住材料关键“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从中得到扩张与文明扩散之间的关系。18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很久以前,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就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其中就有著名的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和佛教传入中国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和平方式,而亚历山大东征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暴力冲突方式。所以,人类的交往有战争冲突与和平交往,故A符合题意;BCD这三项都不能全面概括主题,故排除BCD。19B【详

33、解】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B选项最准确;AC太绝对,排除AC;经济发展并不会必然引发战争,排除D。20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一方面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形态;另一方面,各地区的历史发展状况存在不同,从而出现文明发展的差异,所以B正确;ACD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所以ACD错误。21D【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印度教起源于婆罗门教”“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

34、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可知,种姓制度由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衍生而来,D项正确。印度的顶层是婆罗门,材料并未涉及其来源,且种姓制度中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排除A项。据“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可知,婆罗门为了统治设计出印度教,B项表述错误。印度的顶层是婆罗门,第二种姓刹帝利就是婆罗门的统治工具,排除C项。故选:D。22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耕和畜牧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农业的发展,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

35、了交换和贸易,分工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因此材料所述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D项正确;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而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A项错误;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B项错误;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国家和文字的产生,国家和文字的产

36、生是具体表现,不是原因,C项错误。23A【详解】材料“耸立着波斯宫殿的巨大平台模仿的是巴比伦尼亚的样式,宫殿大门上装饰的双翼公牛是从亚述和西方学来的”体现的是波斯建筑融合了多种建筑的艺术形式,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其它地区建筑风格的吸收,B排除;C说法片面,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24C【详解】古希腊山多地少,港湾众多,促进了海外商贸业的发展,故C正确;地理环境对民主政治的形成有影响,但不是决定作用,故A错误;古希腊几乎没有大面积的土地,不利于农业发展,故B错误;古希腊通过海外殖民活动,扩大了与外界交流,故D错误。【点睛】25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少数服从多数,

37、通过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等,充分而自如地批评“国家所有权威部门”,但同时容易在意见不一的情况下,出现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造成流血和冲突,是多数人的暴政,A项正确;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统治权力的僭主政治,实行少贵族集体专政的罗马共和政体和少数人执政的寡头政治,都不是民主政治,不会出现“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的平和批评”这一现象,BCD三项错误。故选A。26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劳动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27B【详解】原始社会后期,富人、穷人居住的

38、房屋和墓葬中随葬品出现了明显区别,说明已经出现私有产品,出现贫富差别,私有制已经产生,故选B;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军队、法庭、监狱、政府等的出现标志着国家的诞生,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点睛】28D【详解】材料“其中他的口是婆罗门,双臂成为刹帝利,双腿成为吠舍,两足生出首陀罗”强调的是种性制度的等级性,会导致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社会成员交往,故D项符合题意。29D【详解】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以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材料没有涉及职业世袭的问题,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问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问题,

39、排除C;材料“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说明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故选D。30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和胡夫金字塔均是其文明成就,故选A;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制度,排除B;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文明成就,排除C;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成就,排除D。31D【详解】根据材料“实行民主制的雅典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并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公民指的是祖籍本邦、有一点资产的成年男性,这意味着雅典的主人是“除奴隶、妇女、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子”,故D项正确;全体奴隶主与“男性公民”不符,故A项错误;除奴隶之外,公民也不包括外邦人,故B项错误;“从

40、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与公民不符,故C项错误。32A【详解】由材料信息“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我统治了这个王国”可以看出,波斯国家具有明显的君主专制色彩,故选A项;BCD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答案为A。33C【详解】新城邦拓展了古希腊的疆域,扩大了对外贸易即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众多城市与某个城市有从属关系,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古希腊出现了称霸的城邦,故排除B项;“这些行动”并没有体现出对希腊城邦民主制的瓦解,故排除D项。34A【详解】由材料“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

41、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这说明法典具有等级性,故选A;汉谟拉比法典对不同的人群区别对待,无法体现公平性,排除B;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成文法典,不能表现随意性,排除C;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制定的成文法典,而古巴比伦并不是一个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其法律并不具备民主性的特征,排除D。35C【详解】材料的主旨是在强调抽签的危害性,实质上也就是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故C正确;材料说的是抽签方式使不同素质的人享有同等的管理国家的权力,具有很大的弊端,并不是说明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B错误;A、D是对材料的表面理解,不

42、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点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反映出不同素质的人享有同等管理国家的权利,会导致权利的滥用和误用。36C【详解】材料强调了“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和“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故C正确;A、D两项未能完整理解材料信息,未能体现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积极影响,均排除;材料未涉及欧洲经济发展情况,排除B。故选C。37D【详解】由材料“(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

43、换价值过程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可知,商业上的自由平等影响了古希腊的政治理念,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材料不仅强调平等,还强调了自由,A项窄化了对材料的理解,并非最佳答案,排除;B项与材料描述相悖,排除;材料并未提及海外殖民对平等观念形成的作用,排除C。38D【详解】由材料信息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规定可知,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其阶级立场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D项正确;A项与汉谟拉比法典内容有关,但并未反映其本质,排除;汉谟拉比法典内容规定非常全面,但是材料信息并未体现全面性,操作性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C项

44、并未体现材料信息的本质所在,排除。故选D。39D【详解】宣扬“众生平等”、“因果缘由”、“消灭欲望,刻苦修行”的教派是佛教,它的产生和传播,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D项正确;佛教产生是在公元前6前4世纪,A项错误;佛教宣传“众生平等”并不宣扬“君权神授”,B项错误;为种姓制度提供理论和宗教基础的是婆罗门教,C项错误。40A【详解】根据材料“其中产生于这一纬度附近的文化现象有美洲玛雅文化、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文明都在“神秘的北纬30度”出现,只能说明这一纬度带的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故选A;文化传统不同不能产生在同一纬度出现众多的文明,B错误;在

45、古代还没有跨洲际的文化交流,C错误;生产方式相同也不能导致相同纬度出现众多古代文明,D错误。41(1)新观点:大金字塔的建造者是劳工,而非人们普遍认为的奴隶。社会条件:古埃及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法老对全国实行专制统治;古埃及陵墓文化提供文化基础;几何、天文等科技的发展。(2)因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个性解放;布克的人生经历。认识来源:考古发掘的新成果;个人的生活经验与所处的社会环境。【详解】(1)新观点:根据材料一“还发现了原始的金属手术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说明这些死者得到了很好的医疗待遇,而奴隶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的”可知大金字塔的建造者是劳工,而非人们普遍认为的奴隶。

46、条件:结合所学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方面来回答。(2)因素:根据材料二“1560年”“而只能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在狱中,布克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自家的作坊里,布克能轻松制造出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说明布克从以人为中心出发提出这个观点,受到当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以及布克的人生方面的经历。认识来源:根据材料内容总结是考古发掘的新成果,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所处的社会环境。42(1)经济繁荣,物产丰饶(“谷食常贱,国用富饶”);使用金银货币,市场管理规范(“市无二价”),商品经济发达;交通发达(“乘驿

47、至王都”);对外贸易发展(“与安息、天竺交市”)。(2)原因:安息人(在大秦和汉朝之间从事转手贸易,获利丰厚)的“遮阂”,即阻隔。特点:从间接经贸和文化交流到直接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以经济联系为主。(3)汉朝丝织业等的发展;秦汉、波斯、罗马对道路开通的贡献(重点是张骞通西域);汉朝在西域设西域都护(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大国间交往的愿望等。【详解】(1)根据“谷食常贱,国用富饶”得出经济繁荣,物产丰饶;根据“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其人质直,市无二价”得出使用金银货币,市场管理规范;根据“乘驿诣王都”得出交通发达;根据“与安息、天竺交市”得出对外贸易发展。(2)原因:根据“与安息、天竺交市

48、于海中,利有十倍”“安息欲以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得出安息人的“遮阂”,即阻隔。特点:根据“安息欲以缯彩与之交市”“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郊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得出从间接经贸和文化交流到直接交往;根据材料和所学,还可从通过丝绸之路,以经济联系为主等分析总结。(3)根据“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遣掾(佐助)甘英使大秦”得出汉朝在西域设西域都护(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根据“其王常欲通使于汉”得出大国间交往的愿望等;还可从张骞通西域,汉朝丝织业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43(1)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

49、僚体系和税收系统。(2)借助丝绸之路通过安息罗马与汉朝有间接的贸易往来;东汉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未至;2世纪时,罗马商人来到洛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使者来汉。(或答:通商,遣使 。)【详解】(1)根据材料“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我统治了这个王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帝国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授,即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根据材料“建立军、政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将全国划分为许多省,由国王委派总督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根据材料“制定统一的贡赋制度”“制定统一的货币制度”可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2)根据材料“其王长欲通史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来往,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根据材料“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可得出桓帝延熹九年,大秦使者来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2世纪中前期,先后有三批来自罗马的商人分别从海路和陆路到达洛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