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中学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教案: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0958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中学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教案: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中学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教案: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中学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教案: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中学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教案: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中学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教案: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中学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教案: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中学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教案: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中学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教案: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中学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教案: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中学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第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第一环节】明确学习目标一、课程标准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二、高考考纲ks5uks5uKs5u 1、文学成就。 【第二环节】阅读教材、梳理知识、感知历史1诗经(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

2、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2楚辞(1)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感情。(2)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3汉赋(1)含义:以楚辞为基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3)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4唐诗(1)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2)代表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中唐: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5宋词(1)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2)代表6元曲(1)形成: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2)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3)代表:关汉

3、卿、马致远等。7明清小说(1)背景政治: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经济: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2)代表作【第三环节】小组讨论、提问答疑史料一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新景象,社会生活亦趋丰富,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传统严谨的文学形式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史料二 小说体例,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印刷术的完善,各书坊争相刻印。史料三 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的多,但因为时间,我现在只可分做四派来说一个大概。这四派便是:一、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 以上史料均摘自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k

4、s5u学会读史史料一反映明清小说日益繁荣。指商品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史料二反映明清小说的发展。指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指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史料三反映明清小说种类及变化。“人情派”以红楼梦为代表。ks5u学会用史(1)史料一反映了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_的壮大,小说日趋繁荣。史料二反映了小说体例的不断完善以及_的推广成为小说繁荣的推动因素。史料三表明明清小说体裁广泛,表现手法丰富,艺术水平高超。【提示】市民阶层印刷术(2)依据史料,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

5、学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趋势:通俗化、平民化。主要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思维拓展明清小说的文学特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在清代达到了顶峰。(2)在思想领域,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3)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在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4)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观念开始变化。(5)明清社会矛盾加深,一些文人写出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体现出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叛逆特色。【第四环节】高考真题演练,巩固所学文学成就1、(2014海南单科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

6、、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 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2、(2013海南单科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3、(2007海南

7、单科24)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A、孟子和苏格拉底 B、关汉卿和达尔文 C、王阳明和哥白尼 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4、(2015海南单科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

8、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ks5uks5uks5u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5、(2009海南单科26)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 汉书地理志下材料二 江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前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按:指儒家礼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

9、隋书地理志下材料三 隋炀帝命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怒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立,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摘编自太平御览(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代直隋代“江南”发生的变化。(2)列举两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有代表性的“文人才子”。【第五环节】小组总结、感悟历史1、谈学习本课的感受。2、谈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ks5uks5uks5u【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一环节】明确学习目标一、课程标准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

10、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二、高考考纲 1、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 2、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环节】阅读教材、梳理知识、感知历史1汉字(1)起源: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2)形成:商朝形成完整体系。(3)演变: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4)趋势:由繁到简。2书法(1)脉络: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以后进入自觉阶段。(2)功能: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3)特点类别特征ks5uks5uks5u代表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魏晋:钟繇、王羲之;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

11、的张旭、怀素等ks5uks5uks5u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文征明等3.绘画(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ks5uks5uks5u(2)成熟: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是代表。(3)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4)发展时期特征代表魏晋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两宋画学兴起,风俗画是最大亮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ks5uks5uks5uKS5U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王冕的墨梅图、徐渭的牡丹蕉石图、郑

12、板桥的墨兰图4戏曲艺术(1)演变(2)京剧【第三环节】小组讨论、提问答疑ks5uks5uKs5u史料一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史料二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ks5uks5uks5u 元代倪瓒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史料三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ks5u学会读史史料一反映了我国书法艺术特征。

13、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史料二反映文人写意画注重写意传神。体现了国画追求“得意忘形”。史料三反映清代戏曲种类繁多。史料分两层次介绍雅部和花部,强调画家的主观情感。ks5u学会用史(1)史料三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形成_。(2)根据史料一概括宋代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3)史料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怎样的艺术特色?【提示】(1)京剧。(2)特点:书法艺术各具情态,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原因: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多姿多彩。 (3)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写意活

14、动。思维拓展1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突出特征 (1)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2)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3)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审美价值。2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3)从绘画的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

15、的艺术向商品发展。到宋代,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第四环节】高考真题演练,巩固所学1、(2016海南单科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2、(2013海南单科3)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A B C D3、(2010海南单科8)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图1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4、(2007海南单科8)图3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

16、,上面用当时通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它应该抄写于()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5、(2008海南单科4)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ks5uks5uks5uKS5U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6、(2007海南单科24)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A、孟子和苏格拉底 B、关汉卿和达尔文 C、王阳明和哥白尼 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7、(2009海南单科26)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

17、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 汉书地理志下材料二 江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前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按:指儒家礼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隋书地理志下材料三 隋炀帝命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怒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立,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摘编自太平御览(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代直隋代“江南”发生的变化。(2)列举两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有代表性的“文人才子”。【第五环节】小组总结、感悟历史1、谈学习本课的感受。2、谈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