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06996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2023年高中历史复习 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7讲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4改革开放新篇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2)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内容(1)思想上: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上: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3)经济上: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

2、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知识点二经济体制改革1.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2.在城市:放宽自主权,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增强企业活力。知识点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提出(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完善(1)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2)中共十五大完善了市场经济理论。3.建立: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

3、社会的新目标迈进。构图解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信息提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转折:实现了组织路线、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局面。易错提醒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构图解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信息提取: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有力

4、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知识点四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衣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变为五彩缤纷,款式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食1987年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社会风尚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及社会新风尚逐步形成2.交通工具(1)铁路“九五”期末运营总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多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2)水运: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3)航空:航线、航班不

5、断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3.通讯工具(1)电讯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2)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4.大众传媒(1)报刊: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种娱乐性、专业性报刊大量出现。(2)影视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远超以前。电视逐渐普及,节目越来越丰富。(3)互联网概况: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特点:信息传播速度快,表现力和感染力强,被称为“第四媒介”。影响: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构图解史服饰发展的三大阶段信息提取:近现代中国服饰的演变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具有鲜明的阶段性。误区警示有关大众传媒认识的几点误区

6、(1)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出现同时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许多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2)各种媒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相互不能完全取代。漫画解史网络的负面影响信息提取:互联网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使青少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误入歧途;不少网民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利于正常的社会交往。关注新教材拓展新视野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7、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2)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2.新时期中国发展战略(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2)我国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3)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4)次

8、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3.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2)改革开放是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完整统一,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开放沿海地区到开放内地,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邓小

9、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完善发展。(2)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3)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学术前沿中国经济的转型从1979年起,中国进

10、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什么是体制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发展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厉以宁国家命运: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思维激活史料强调从1979年起,我国体制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转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史料实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史料一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指出:“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史料二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11、,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转化。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史料三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解读(1)史料一中“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强调了农村改革的迫切性,也说明了农村改革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2)史料二中“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12、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说明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3)史料三中“某些尝试”主要指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集体农业的痕迹”指人民公社下的集体生产。探究(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2)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三中率先“尝试”变革的“中国最贫困的省份”有哪些。这种变革主要针对什么问题?有何重大历史意义?历史解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1)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4年,主要成果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984年至1992

13、年,变革农产品流通体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农产品市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3)1992年以后,农村改革进入成熟阶段。国家采用多种政策,如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等,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迅速发展。唯物史观辩证看待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者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3)允许旧体制外出现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探究点二建立社会主义市

14、场经济体制学术前沿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80年代因为改革进展太慢,于是给寻租活动形成了很大空间。物资分配体制和物资价格的双轨制,使得“官倒”通过倒买倒卖能够从中获利。当时生产资料、物资是双轨制,一部分是计划调拨的,另外一部分是通过市场的。计划调拨的部分是计划价格,通过市场的是市场价格,在物资紧张的情况下,两个价格就拉得很大。吴敬琏政府与市场思维激活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阐述了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价格双轨制的存在,导致出现“官倒”等腐败现象,产生了不公平竞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史料实证我国经济体制改

15、革的特点史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史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

16、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解读(1)由史料一“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和“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2)史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由“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可得出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探究(1)史料一论

17、述了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实践探索。根据史料一,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前后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根据史料二,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的特点。历史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从原因上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四十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

18、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2)从特点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具体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3)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

19、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唯物史观辩证看待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项目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特点单一公有制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

20、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命题研析应试集训真题体验1.命题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活力增强2020全国卷,31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关键点拨:利改税是我国改革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一项重大措施。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

21、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以法律为依据的、稳定的利润分配关系,使国营企业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听课笔记2.命题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2020全国卷,31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3.命题点: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经

22、济结构的调整全国卷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4.命题点:1982年的经济体制改革2021全国甲卷,31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A计划与市场关系得以理顺B经

23、济责任制逐步实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历史解释通过北京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考生在分析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历史解释第2题时代脉搏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学以致用是历史学科的主要功能,考生要关注社会热点,紧贴时代精神,关注个人价值、社会民生、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第3题还原情境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退耕还林还牧,举办社队企业,还原历史情境考查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第4题立意高远试题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史实为学习情境,深化认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增强道路自信,

24、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导向和立德树人的政治要求主干落实试题选取的材料“浙江义乌某供销社的改革”“开拓新的市场”都是教材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史实,试题是“高起点”“低落点”5.新高考借鉴2021辽宁卷,10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反映出()A.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B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变C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D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仿真模拟1.2022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农村宅基地是农户住宅专用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由该农户长期使用。198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制

25、止农村建房侵占耕地的紧急通知,规定宅基地和新建农房需经政府规划,禁止在承包地和自留地建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C政府加强农业经营的统一管理D农村土地改革遭受阻力2.2022大庆市高三质量检测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中,再次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选择一部分亏损或微利的全民所有制中型企业,进行租赁、承包经营试点。”上述政策的实施表明()A个体经营模式进入国企改革领域B个体经济先富模式成为改革主体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立D推动了个体经济经营结构的优化3.2022合肥市

26、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图反映了2001年和2017年我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变化情况,这一现象()A揭示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B改变了我国的经济所有制结构C加速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表明加入世贸组织产生的影响4.2022汉中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985年1月,经济日报刊登了13个省市自治区的商业、供销部门的调查情况:吃的比重居高不下,穿的消费持续增长,用的比重逐年增大。由此可知,当时()A生活用品供应日趋紧张B市场经济刺激了需求增长C民众生活得到显著改善D对外开放改变了消费观念课题5开放之路新格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经济特区的创

27、办1.设立(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2)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深圳也因此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2.意义(1)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2)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知识点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港口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2.沿海经济开放区(1)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

28、放区。(2)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经济技术开发区(1)目的: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2)特点: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3)地位: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知识点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目的: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2.成就(1)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2)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3.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已形成经

29、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知识延伸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1)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2)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3)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误区警示正确认识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1)经济特区的“特”指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2)特别行政区的“特”指享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和特殊

30、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构图解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信息提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知识延伸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历史意义(1)经济上: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政治上: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3)科学文化上:加强对外科技、教育、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快我国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关注新教材拓展新视野1.对外开放的基本

31、国策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2.倡议“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2)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范围更广,开放性更强,合作范畴更大,联系更密切,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实现利益共享。(3)“一带一路”倡议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当今中国积极实施的“走出去”战略的体现,更是中国担当大国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3.雄安新区的“新”(1)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将加强对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

32、控,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融合发展。(2)探索用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新路径。雄安新区的设立,将为破解“大城市病”、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提供新路径。(3)打造新时期改革开放新地标。雄安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责任重大、使命清晰,要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术前沿新时期的对外开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它涵盖了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等等。多年来我国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前提下,

33、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不断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对外贸易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范海龙开放通商与对外开放的比较思维激活对外开放的原则是立足国情,平等互利,进行经济技术交流;开放格局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对外开放对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料实证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史料一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

3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王俊玲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史料二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对外开放的过程,史料以时间为线索体现了对外开放的地点和范围。(2)史料二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史料中数据的变化体现了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探究(1)依据史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2)分析史料二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历史解释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必

35、要性、形式及发展阶段(1)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2)具体形式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3)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

36、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WTO,经济体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1)“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时间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创办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2)“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

37、。(4)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5)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以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地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6)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命题研析应试集训真题体验1.命题点:对外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2020全国卷,31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A增强国营企业活力B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调整优

38、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关键点拨:根据材料“1978年底”“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工作会议讨论日本、西德、法国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为了借鉴他国经验。听课笔记2.命题点:改革开放新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对外开放全国卷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据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

39、合理3.命题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迈向新台阶全国卷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立意高远以中央工作会议印发、讨论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等迅速发展起来为材料情境,多角度考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2题巧妙切入以1982年和1988年两个时期乡镇企业行业分布为切入点。分析表格中乡镇企业行

40、业分布的变动,认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第3题以史为鉴以罗斯福新政为案例,为经济体制改革助力思想引领解放思想,打破思想认识的束缚,理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4.新高考借鉴2021辽宁卷,1019731978年,在我国对外引进的成交金额中,用于成套设备的占80%以上。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多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的方针。这一转变旨在()A调整进口商口结构B拓展对外开放的合作领域C扩大企业生产规模D提升国有企业的制造能力仿真模拟1.2022江苏高邮中学阶段检测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

41、放手干”的第一步是()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2.2022江西高三第一次大联考1980年,我国正式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2年6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现在,对特区说好话的多了。特区要坚决办下去,不能动摇。现在办得不错,不存在抹掉不干的问题。这说明经济特区的建设()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B打消了人们对改革开放的疑虑C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出现了动摇D我国开始进行全方位对外开放3.2022“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下表反映了1979199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概况。由表中信息可知,深圳经济特区()1979年1990年年均增长

42、率总增长(倍)生产总值(亿元)1.9613546.9%67.88国民收入(亿元)1.69444.8%55.75工业总产值(亿元)0.6161.366.1%263农业总产值(亿元)1.152.758.1%1.3A.受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影响B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迅速崛起C享受到了国家自由港的政策D对周边地区起到了辐射作用4.2022沈阳市质量监测浦东开发开放后,中央政府先后于1990年、1992年和1995年3次比较集中地赋予一系列特殊政策,给予上海更大的资金支持和自主审批权。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B浦东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C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化大潮D改革开放中的先行先试特点

43、第17讲课题4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史料实证提示(1)没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的是土地使用权和分配、经营自主权,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并没有改变。(2)省份:安徽、四川。问题:针对当时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探究点二史料实证提示(1)问题: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区别: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前者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后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特点: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命题研析应试集训真题体验1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83年企业(百货商场)与人民政府签

44、订承包合同,该合同的规定一改过去的分配制度,鼓励企业创收,因而激起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热情,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故A项正确;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B项排除;C、D两项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均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排除。答案:A2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83年”“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的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国企改革,通过改革,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故D项正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A项错误;政企职责不分的弊端尚未得到解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营方式的变化,并非所有制,

45、故C项错误。答案:D3解析:题干中“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牧”“举办社队企业”,表明这些政策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A项正确;发展私营企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退耕还林还牧”“举办社队企业”不符,B、C两项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答案:A4解析:由材料“1982年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并结合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责任制的逐步实行调动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故选B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未完全理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90年代

46、的南方谈话就是例证,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80年代不可能已经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排除D项。答案:B5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结合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正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时期,说明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A项正确;题干内容与农村社会风俗无关,排除B项;这一时期尚未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排除C项;人民公社制度取消是在1984年,排除D项。答案:A仿真模拟1解析:据材料“规定宅基地和新建农房需经政府规划,禁止在承包地和自留地建房”可知,农民私自建房现象增多,反映出农民生活水

47、平的提高,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宅基地问题,不属于农民的生产活动,排除B项;据材料“国务院发布关于制止农村建房侵占耕地的紧急通知”可知,政府针对的是农村建房侵占耕地问题,不属于农业经营问题,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土地改革推行顺利,排除D项。答案:A2解析:据材料“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可知,国家允许个人租赁、承包国企,故选A项;据材料“选择一部分亏损或微利的全民所有制中型企业,进行租赁、承包经营试点”可知,这一政策尚在试行阶段,没有成为主体,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C项;据材料“选择一部分亏损或微利的全民所

48、有制中型企业”可知,该政策面向的是国有企业,而非个体经济,排除D项。答案:A3解析:据图表信息可知,对比2001年,2017年国有企业进出口比重下降,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比重上升,结合所学知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排除A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排除B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C项。答案:D4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

49、人们的吃、穿、用等消费水平持续上升,民众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故选C项;根据时间可知,改革开放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生活用品供应充足,排除A项;1992年才开始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中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没有涉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排除D项。答案:C课题5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史料实证提示(1)特点: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2)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命题研析应试集训真题体验1解析:根据材料“1978年底”“战后日本、西德、法国

50、经济”“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讨论日本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为了借鉴他国经验,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国营企业,故A项错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排除D项。答案:B2解析: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的领域多元化,农业类企业减少,而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类增长很快,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A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城市与乡镇的联系,B项排除。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

51、世纪初初步确立,与题目时间不符,C项可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乡镇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没有反映工业结构的变化,D项可排除。答案:A3解析:C对:本题的关键信息:一是时间“1990年”,二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链接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这份报告通过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要求摆脱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A、B、D错: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C4解析:据材料“19731978年成套设备1978年4月多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并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以提升国

52、有企业的制造能力,故选D项;材料中引进技术和专利,并不是商品,排除A项;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与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答案:D仿真模拟1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1979年1月”“邓小平”“香港厂商”“回广州开设工厂”“第一步”等和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设立深圳等四大经济特区,A项正确。答案:A2解析:根据“现在,对特区说好话的多了”可知,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故选A项;“打消了”表述太绝对,根据史实可知,1992年南方谈话之前许多人仍然对改革开放存在疑虑,排除B项

53、;根据“特区要坚决办下去,不能动摇。现在办得不错,不存在抹掉不干的问题”可知,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没有动摇,排除C项;题中时间为1982年,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开放沿江、沿边,然后扩展到内地才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排除D项。答案:A3解析:材料中从1979到1990年深圳的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说明经济特区的设立解放了生产力,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飞跃,故选B项;材料中强调的是工业总产值,并未说明是重工业,排除A项;深圳是经济特区而非自由港,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深圳经济特区,并未提及周边地区,排除D项。答案:B4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于21世纪初,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最早开放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故B项错误;中国完全融入全球化大潮是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故C项错误;题干以浦东为例强调了“先后”“3次”“给予资金支持和自主审批权”体现了先行先试的特点,故D项正确。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