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40分钟6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1连云港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大沽口,客观上减轻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压力。洪秀全曾将洋人过境说成是“兄弟团圆”,言称“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灭臭虫”“衷心归顺成藩属,替爷替哥杀妖魔”。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A.与外国平等往来的愿望B.与英法合作共同反抗清朝C.继续秉持传统宗藩观念D.和西方国家宗教信仰相同【解析】选C。由材料“西洋番弟听朕诏”“衷心归顺成藩属”,说明太平天国将西方国家视为藩属国,继续坚持传统的宗藩外交,故C符合题意;传统的宗藩外交并非近代平等外交,故A不符合题
2、意;材料反映太平天国幻想英法代其推翻清王朝,故B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的拜上帝会与西方国家的基督教存在不同之处,故D不符合题意。2.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掠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史料选取不同B.史观运用不同C.内外时局不同D.社会性质不同【解析】选C。1906年还处于清政府统治之下,教科书对于试图推翻清王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当然认为是“倡
3、乱”;而1933年是在国民政府统治之下,且面对日本的侵略,需要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因此对太平天国运动能给予正面评价,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反映史料选取和史观运用方面的不同,排除A、B;1906年和1933年中国均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排除D。3.太平天国在其管辖领域内实行严格的避讳制度,如为避南王冯云山之讳,将“山东、山西”二省改为“珊东省”和“珊西省”,将“云南省”改为“芸南省”。这反映了太平天国()A.建立了横跨南北的全国性政权B.推动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C.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D.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束缚【解析】选 D。古代避讳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尤其是体现皇
4、权至上的特点,太平天国时期坚持避讳制度体现了其领导者深受传统皇权思想的影响,故D正确。B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故错误;A和C与史实不符,故错误。4.(2021徐州模拟)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玕的定位较高,评论者已不局限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主要是看重他()A.领导太平军抗击西方列强侵略B.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设想C.最早进行“师夷”设想并实践D.大力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解析】选B。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振兴天国的资政新篇,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符合当时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故B正确;领导太平军抗击西方列强侵略不符合材料中“社会发展”“
5、近代化”评价标准,排除A;最早进行“师夷”设想并实践的是洋务运动,排除C;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D。5.(2020启东模拟)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中写道:“因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只有各都会城镇;纵使有些乡区地方,也在他们的政令管辖之下,但当军事扰攘之时,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这段材料( )A.体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愿望B.反映该制度无法施行的客观因素C.表明该制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解析】选B。“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纲领并没有走向下层民众,这是导致失败的客
6、观原因,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太平天国反封建信息,A错误;C明显与材料不符合;D中根源不符合材料主旨。6.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历史倾向。但从内容上看,两者也存在共同的局限性,其表现有()不能对当时社会矛盾做出正确认识具有强烈的小农意识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A.B.C.D.【解析】选B。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没有正确认识当时社会的矛盾,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带有空想性,资政新篇也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符合题意;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没有体现。故选B。【拓展延伸】分析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本质区别二者有关社会发展趋势的设想和经济主张,观
7、点是相反的、矛盾的,二者所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1)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一切私有财产,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2)资政新篇允许私有财产存在,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天朝田亩制度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纲领,而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纲领。7.(2021南通模拟)孙中山曾自我慰藉地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局外人不察,多怪弟之退让。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这表明( )A.共和未成皆因孙中山之退让B.袁世凯是经民主选举产生C.民主共和不适合当时的国情D.适时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
8、【解析】选D。根据材料“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可知体现的是妥协的艺术,D符合题意。中国共和未成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性质,A排除。袁世凯是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排除。民主共和不适合当时的国情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排除。8.(2021扬州模拟)下表是辛亥革命时期浙江三杰的生活履历,从中可以得出()姓名事迹秋瑾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参加过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07年英勇就义徐锡麟1903年留学日本;1904年首批参加光复会;后与秋瑾、陶成章一起创办大通学堂;1907年英勇就义陶成章1902年留学日本;1904年与蔡元培
9、等创立光复会,任副会长;1912年被暗杀A.革命运动的发展得到了留日学生的支持B.南方的革命运动主要依靠光复会的领导C.革命教育的普及是浙江三杰产生的根源D.留日高潮的到来催生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解析】选A。从材料可以看出,浙江三杰都是日本留学生,反映出革命运动的发展受到日本留学生群体的支持,故A正确;材料只涉及浙江一地,并不能表明整个南方,且主要依靠光复会说法绝对,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教育的普及,排除C;材料只说明三人有留学日本的经历,并不能说明留日高潮到来,排除D。9.1912年2月,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注意到:“(浙军)带着剪刀作为武器在南京各街道上游行,剪掉所有那些仍然蓄发的中国人的辫子。
10、南京人民对浙军的暴行感到非常愤恨。”这段记叙表明当时()A.南京民众反对移风易俗B.南京临时政府军纪涣散C.民众抵制南京临时政府D.民众思想觉悟有待提高【解析】选D。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民众对于象征专制统治的发辫被剪除仍然具有相当的排斥和反对,故选D;剪辫并不等于移风易俗,排除A;浙军剪除行人发辫与军纪涣散没有任何的关联,排除B;民众反对剪辫并不等于其抵制南京临时政府,排除C。10.(2021南京模拟)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用前清官厅恶称。”上述称谓变
11、化的社会意义主要在于( )A.强调信念一致B.强化公仆意识C.充实人民语言D.彰显平等精神【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影响。题意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称谓的变化,没有体现信念的相关内容,故排除A;公仆意识主要针对官员,与民间无关,故排除B;称谓的变化是为了消除官职高低和阶级之间的尊卑,体现平等,并非是为了充实语言,故排除C。故选D。11.清帝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由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帝退位的原因是( )A.以退为进,等待时机B.表面接受,实为揽权C
12、.无可奈何,静观事变D.顺应民心,接受共和【解析】选D。诏书内容言简意赅,切中要害。此诏书顺应历史潮流,清帝被迫主张退位,将统治权归还全国,定共和立宪国体,这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故D最为准确。12.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把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民众心理随之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社会舆论空前活跃。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宣传了民主共和的理念C.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解析】选B。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A错误;由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宣传了民主
13、共和的理念,故“民众心理随之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故B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推翻封建专制的统治,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4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
14、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甲午战争后,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就必须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
15、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6分)【解析】第(1)题,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例如,材
16、料一中的“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体现的是构建尊孔崇儒文化认同的措施等。至于“背景”则要从政治方面、思想文化方面以及民族关系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第(2)题,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主要从国家认同建构同挽救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相结合、同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相结合、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相结合等角度进行分析。至于“意义”主要从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民主革命进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思想方面要从增强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促进中国人思想解放等角度分析。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3分)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国家统
17、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3分)(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3分)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3分)14.(2020扬州模拟)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把具有漫长历史的君主专制社会引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轨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首义起于武昌毫不奇怪,“九省通衢”的武汉开放风气较先,群众爱国热情和进步思想也较浓烈。武汉也有革命传统,1904年有了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后来又进一
18、步成立文学社和共进会。革命需要长期准备和精细安排,文学社、共进会秘密经营多年,成功策反占半数以上的湖北新军,使新军成了武昌起义的主力,清王朝的军队竟然变成它自己的掘墓人。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材料二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国”尽管以后的历史实际常常名不副实,“民国”并不真正属于人民人们毕竟不能低估君主专制主义的
19、影响。在有形的皇权专制主义被推翻以后,无形的专制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却是难以克服的痼疾。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首义起于武昌”的原因。(4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辛亥革命的现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8分)【解析】第(1)题原因:根据材料一“九省通衢的武汉开放风气较先,群众爱国热情和进步思想也较浓烈”得出群众基础较好;根据材料一“武汉也有革命传统,1904年有了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革命需要长期准备和精细安排”得出革命团体长期准备;根据材料一“使新军成了武昌起义的主力”
20、得出湖北新军倾向革命;再结合所学可得出四川保路运动提供契机。第(2)题可根据材料二“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国”等信息,从辛亥革命对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角度概括其积极作用。也可以根据材料二“人们毕竟不能低估君主专制主义的影响。在有形的皇权专制主义被推翻以后,无形的专制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却是难以克服的痼疾”等信息分析其在近代化进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一分为二看待辛亥革命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的影响。答案:(1)原因:群众基础较好;革命团体长期准备;湖北新军倾向革命;四川保路运动提供契机。(4分)(2)评分表论点辛亥革命体现了现代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论据现代性思想意识: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制度模式: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埋葬了专制皇权,建立了共和制度经济发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走向:终结了王朝轮回,把具有漫长历史的君主专制社会引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轨道,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局限名不副实:建立了“民国”,但并不真正属于人民痼疾未除:终结了帝制,但专制未除(无形的专制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却是难以克服)论证立论完全错误,没有运用史实论证,或字数特别少(0分)结合1个层次或仅有2个史实的普通论证(4分)结合2个层次且4个以上史实进行论证,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表达流畅,语言准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