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瓦尔凳湖(节选)课文精讲1文本全解。 (1) 作者简介 瓦尔登湖的作者亨利梭罗 (1817 1862) ,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 1833 1837 年就学并毕业于哈佛大学; 1838 1840 年回到家乡,执教两年。他与爱默生的交谊独厚, 1841 1843 年,他曾以友人和助手的身份在爱默生家待过一段时间,并受到爱默生的鼓励和思想的影响。 1845 年,他就单身只影,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到 1847 年才回到康城。 1848 年他又住在爱默生家里; 1849 年,他完成了一本叫做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的书。差不多同时,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消极反抗 (O
2、n Civd Dmobedience) 的极为著名的、很有影响的论文。 1854 年,出版瓦尔登湖。随着时间的推移, 瓦尔登湖的影响越来越大。 1860 年末,梭罗由于不肯取消一次约定的讲演而得了严重的感冒,后来转为气管炎,最后变成急性肺结核,后来病情恶化,于 1862 年病逝于康科德城,年仅 44 岁。 (2) 基本解读。 瓦尔登湖是一部文笔细腻优美、风格清新流畅的散文随笔。在梭罗看来,城市生活是令人厌恶的,在那里,人的生命被物质享受消磨掉了。为了物质生活的享乐,人们终日疲于奔命,生活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1845 年,他单身只影,住进了在瓦尔登湖边自己盖起来的木屋。梭罗正是带着对现实生活的
3、怀疑才来到林中投入这种实验生活的,他并非存心抵制现代文明。在这间木屋里,他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他不是逃避人生,而是在探索人生。他在瓦尔登湖的第二章“隐居之原因”中,说: “我隐居林中,因为我希望活得从容,只和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周旋。看我究竟能否领略其中的奥妙,以免待我将死之时,才发现我原来是枉度此生。生命是如此宝贵,我不想枉度人生;除非有这种必要,我也不愿听天由命。我想深入生命,摄取其精华。我想借此坚忍不拔与精心简朴的方式,剔除生活中的一切赘疣;以大刀阔斧的方法,摘取生命之核,显其最根本之面目。生命如是无核之果,我也必将此大哀显露给世人,如能通过体验而获正果,也可将其福
4、音带给世人。” 瓦尔登湖便是他这段生活与思想的真实记录。 本文节选自梭罗的瓦尔登湖中的“湖”。文章细腻地描写了瓦尔登湖的湖光山色。文章一开始介绍瓦尔登湖的面积、环境等情况。接着细腻地描写瓦尔登湖的颜色,随着远观近看,四季流转,气候变化,湖水呈现不同颜色,让人觉得奇妙无穷。之后,又反复描写了湖水的清澈纯净。在这里,一切都是纯洁无瑕,自然本色,未经任何污染。作者娓娓道来,使人觉得作者之心与这一派美丽幽静的自然景象融为一体。瓦尔登湖之景随着季节的流转而变迁,而作者之情却始终如一。纯净的湖水正是作者心境的反映。在这纯净的世界中,倾听松风天籁,静观山光湖色,玄思妙想,从容悠然,人可以贴近自然,省悟内心,
5、享受生命,完善自我。最后一个段落,作者感叹随着世事的更替,曾在湖边饮用过湖水的部落一个又一个消失了,但湖水依旧清纯、碧绿。这个早已存在的瓦尔登湖被人遗忘了,但它依然坚持着自身的纯洁。 瓦尔登湖中的描写充满诗意的情趣。它没有华丽的语言,一切都只是平平道来,就像瓦尔登湖那样平淡、感性和透明,给人视觉神经的冲击和心灵感受。只有当作者涤除了所有尘世的杂念,与瓦尔登湖的自然之美融为一体,才能对那一泓如许清澈的湖水的体察做到细致人微,并且充满着诗意,给人宁静致远的力量。 2 习题解说。 (1)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通过对瓦尔登湖“坚持着自身的纯洁”的描写思考人类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理想
6、家园。 参考答案:文中所描写的湖水的颜色尽管有很多变化,但都不是湖水本身的变化。视角的转移、天气的变化、湖水深浅不同,给人多种颜色变化的视觉感受,其实湖水本身是清澈五色的,以至于连鲈鱼的横行条纹都清晰可辨,你会感到这种鱼是逃离尘世,到这清静世界定居的”。掉到湖中的斧头, “如果不把它吊上来,它会一直保持这个姿态,直到斧头烂掉”。 “大概陆陆续续有不少部落在湖边饮用过湖水,连连赞叹不已并测试它的深邃,接着又随世事的更替,一个又一个消失了,但湖水依旧清纯、碧绿,一个春天也没漏掉 ! ” “坚持着自身的纯洁”,其实寄托着梭罗的人生理想。 “或许上溯到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之时,那个春天的早晨,瓦尔登
7、湖已经存在于天地间”,人们已经遗忘了瓦尔登湖的存在,但它依然是那么清澈纯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物质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先进”,为机械化生产带来的高速发展而倾倒,对物质的追求日益显露。可这就是人类的理想家园 ? 就是人们的精神归宿 ? 梭罗住进瓦尔登湖边,过着一种简朴的生活,这应该也是要“坚持自身的纯洁”。 (2)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本题的主旨是欣赏瓦尔登湖中的描写手法。 参考答案:例子: 而瓦尔登湖更为出奇,甚至站在同一点上,湖水也忽蓝忽绿。俯仰于天地之间,它同时兼备了两种颜色。从山顶看去,它呈现蓝天的色彩,走近湖边,看见岸边细沙浅水处,水泛着黄澄澄的水
8、波;再远一点,呈现淡绿,愈远色泽愈深,最后水波荡漾呈现一色的黛绿 作者没有直接抒情,但在这些描写之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明净无尘,悠然自得的心境。因为只有在心中毫无杂念而与自然融为一体之时,才可能静观瓦尔登湖的水色如此细微的变化;几乎不需要什么华丽的形容词,就把湖水颜色的变化描写得充满情趣。作者之心与自然之物交融,正所谓“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 王国维语 ) (3) 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通过两篇文章的比较,进行个性化的探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更深入的思考。 参考答案: 黄山记的作者主要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其第二部分回顾人们登黄山的历史,目的也是要说明社会发展了
9、,古人不能去的,今天已不再是艰险。作者要说明的是“文明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人在大自然的面前充满着自豪。而瓦尔登湖的作者却是强调回归自然,他不是要存心抵制文明,而是要对人类的理想家园作深入的思考。 学生赞赏谁的态度,都应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谓战胜自然,并不表明人类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离不开自然,人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在理解所谓回归自然的问题时,要让学生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必然的,是不可阻挡的,但人类的文明发展不应该以毁坏自己的家园为代价。应该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类应该怎样诗意地栖居于地球。 3 、相关资料。 瓦尔登
10、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以后,你就会思考一些什么。在你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时,你才有可能和这位亨利梭罗先生一起,思考一下自己,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 这位梭罗先生是与孤独结伴的。他常常只是一个人。他认为没有比孤独这个伴儿更好的伴儿了。他的生平十分简单,十分安静。 1817 年梭罗生于康科德城;就学并毕业于哈佛大学 (1833 1837 年 ) ;回到家乡,执教两年 (1838 1844 年 ) 。然后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
11、生家里 (1841 1843 年 ) , 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到 1845 年,他就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到 1847 年才回到康城。 1848 年他又住在爱默生家里; 1849 年,他完成了一本叫做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 ) 的书。差不多同时,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消极反抗 (On Civil Disobedience) 的极为著名的、很有影响的论文。按字面意义,这也可以译为“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后面我们还要讲到它。然后,到了 1854 年,我们的这本文学名著瓦尔登湖出版了。本书有了一些反响,但开始的时候并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
12、的影响越来越大。 1859 年,他支持了反对美国蓄奴制度的运动;当这个运动的领导人约翰布朗被逮捕,且被判绞刑处死时,他发表了为布朗辩护和呼吁的演讲,并到教堂敲响钟声,举行了悼念活动。此后他患了肺病,医治无效,于 1862 年病逝于康城,年仅 44 岁。他留下了 ( 日记 )39 卷, 自有人给他整理,陆续出版,并有多种版本和多种选本问世。 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独而芬芳。也可以说,他的一生十分不简单,也毫不孤独。他的读者将会发现,他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是精美绝伦,世上罕见。和他交往的人不多,而神交的人可就多得多了。 他对自己的出生地, 即马省的康城,深感自豪。康城是爆发了美
13、国独立战争的首义之城。他说过,永远使他惊喜的是他“出生于全世界最可尊敬的地点”之一,而且“时间也正好合适”,适逢美国知识界应运而生的、最活跃的年代。在美洲大陆上,最早的欧洲移民曾居住的“新英格兰”六州,正是美国文化的发祥之地。而正是在马省的康城,点燃了美国精神生活的辉耀火炬。小小的康城,风光如画。一下子,那里出现了四位大作家:爱默生,霍桑,阿尔考特和他,梭罗。 1834 年,爱默生定居于康城, 曾到哈佛大学作了以 ( 美国学者为题的演讲。爱默生演讲,撰文, 出书,宣扬有典型性的先知先觉的卓越的人, 出过一本卓越的人 ) ,是他的代表作。他以先驱者身份所发出的号召,给了梭罗以深刻的影响。 在爱默
14、生的推动之下,梭罗开始给日晷 杂志寄诗写稿了。但一位要求严格的编辑还多次退了他的稿件。梭罗也在康城学院里作了一次题为 社会的演讲,而稍稍引起了市民的注意。到 1841 年,爱默生就邀请了梭罗住到他家里去。当时爱默生大肆宣扬他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聚集了一班同人,就像办了个先验主义俱乐部似的。但梭罗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先验主义者。在一段日记中他写着: “人们常在我耳边叮吟,用他们的美妙理论和解决宇宙问题的各种花言巧语,可是对我并没有帮助。我还是回到那无边无际,亦无岛无屿的汪洋大海上去,一刻不停地探测着、寻找着可以下锚,紧紧地抓住不放的一处底层的好。” 本来梭罗的家境比较困难,但还是给他上了大学,并念完
15、了大学。然后他家里的人认为他应该出去闯天下了。可是他却宁可回家乡,在康城的一所私立中学教教书。之后不久,只大他一岁的哥哥约翰也跑来了。两人一起教书。哥哥教英语扣数学,弟弟教古典名著、科学和自然史。学生们很爱戴他们俩。亨利还带学生到河上旅行,在户外上课、野餐,让学生受到以大自然为课堂,以万物为教材的生活教育。一位朋友曾称梭罗为“诗人和博物学家”,并非过誉。他的生活知识是丰富,而且是渊博的。当他孤独时,整个大自然成了他的伴侣。据爱默生的弟弟回忆,梭罗的学生告诉过他:当梭罗讲课时,学生们静静地听着,静得连教室里掉下一根针也能听得清楚。 1839 年 7 月,一个 17 岁的少女艾伦西华尔来到康城,并
16、且访问了梭罗这一家子。她到来的当天,亨利就写了一首诗。五天后的日记中还有了这么一句: “爱情是没有法子治疗的,唯有爱之弥甚之一法耳。”这大约就是为了艾伦的缘故写的。不料约翰也一样爱上了她,这就使事情复杂化了。三人经常在一起散步,在河上划船。登山观看风景,进入森林探险,他们还在树上刻下了他们的姓氏的首字。谈话是几乎没完没了的,但是这个幸福的时间并不长久。 这年的一天,哥儿俩曾造起了条船。 8 月底,他们乘船沿着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作了一次航行。在旅途上,一切都很好,只是两人之间已有了一些微妙的裂纹,彼此都未言明,实际上他们已成了情敌。后来约翰曾向她求婚而被她拒绝了。再后来,亨利也给过她一封热情
17、的信,而她回了他一封冷淡的信。不久后,艾伦就嫁给了一个牧师。这段插曲在亨利心头留下了创伤。但接着发生了一件绝对意想不到的事。 1842 年的元旦,约翰在一条皮子上磨利他的剃刀片刀刃时,不小心划破了他的左手中指。他用布条包扎了,没有想到两三天后化脓了,全身疼痛不堪。赶紧就医, 已来不及,他得了牙关紧闭症,败血病中之一种。他很快进入了弥留状态。 10 天之后,约翰竟此溘然长逝了。突然的事变给了亨利一个最沉重的打击。他虽然竭力保持平静, 回到家中却不言不语。一星期后,他也病倒了,似乎也是处于牙关紧闭症。幸而他得的并不是这种病,是处于心理痛苦引起的心身病状态。整整 3 个月,他都处在这个病中,到 4
18、月中他又出现在园子里了,才渐渐地恢复过来。 那年亨利写了好些悼念约翰的诗。在哥哥,你在哪里的诗中,他问道: “我应当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身影 ? 沿着邻近的那条小河,我还能否听到你的声音 ? ”答复是他的兄长兼友人, 约翰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他们结了绸缪,他已以大自然的容颜为他自己的容颜了,以大自然的表情表达了他自己的意念大自然已取走了他的哥哥,约翰已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从这里开始,亨利才恢复了信心和欢乐。他在日记中写着: “眼前的痛苦之沉重也说明过去的经历的甘美。悲伤的时候,多么地容易想起快乐 ! 冬天,蜜蜂不能酿蜜,它就消耗已酿好的蜜。”这一段时间里,他是在养病,又养伤;在蛰居之中,为未来
19、做准备;在蓄势,蓄水以待开闸了放水,便可以灌溉大地。 在另一篇日记中,他说: “我必须承认,若问我对于社会我有了什么作为,对于人类我已致送了什么佳音,我实在寒酸得很。无疑我的寒酸不是没有原因的,我的无所建树也并非没有理由的。我就在想望着把我的生命的财富献给人们,真正地给他们最珍贵的礼物。我要在贝壳中培养出珍珠来,为他们酿制生命之蜜。我要阳光转射到公共福利上来。我没有财富要隐藏。我没有私人的东西。我的特异功能就是要为公众服务。唯有这个功能是我的私有财产。任何人都是可以天真的,因而是富有的。 我含蓄着,并养育着珍珠,直到它的完美之时。” 恢复健康以后的梭罗又住到了爱默生家里。稍后,他到了纽约,住在
20、市里的斯丹顿岛上,在爱默生弟弟的家里。他希望能开始建立起他的文学生涯来。恰恰因为他那种独特的风格,并不是能被人,被世俗社会所喜欢的,想靠写作来维持生活也很不容易,不久之后,他又回到了家乡。有一段时间,他帮助他父亲制造铅笔,但很快他又放弃了这种尚能营利的营生。于是到了 1844 年的秋天,爱默生在蓖尔登湖上买了一块地。当这年过去了之后,梭罗得到了这块土地的主人的允许,可以让他“居住在湖边”。终于他跨出了勇敢的一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 1845 年 3 月尾,我借来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到达我预备造房子的地方,开始砍伐一些箭矢似的,高耸入云而还年幼的白松,来做我的建筑材料那是愉快的
21、春日,人们感到难过的冬天正跟冻土一样地消融,而蛰居的生命开始舒伸了。” 7 月 4 日,恰好那一天是独立日,美国的国庆,他住进了自己盖起来的湖边的木屋。在这木屋里,这湖滨的山林里,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他独立地生活两年又多一点时间。他记录了他的观察体会,他分析研究了他从自然界里得来的音信、阅历和经验。决不能把他的独居湖畔看作是什么隐士生涯。他是有目的地探索人生,批判人生,振奋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 并不是消极的,他是积极的;并不是逃避人生,他是走向人生,并且就在这中间,他也曾用他自己的独特方式,投身于当时的政治斗争。 那发生于一个晚上, 当他进城去到一个鞋匠家中,要补
22、一双鞋时,忽然被捕,并被监禁在康城监狱中。原因是他拒绝交付人头税。他之拒付此种税款已经有六年之久。他在狱中住了一夜,毫不在意。第二天,因有人给他付清了人头税,就被释放。出来之后,他还是去到鞋匠家里,等补好了他的鞋,然后穿上它,又和一群朋友跑到几里外的一座高山上,漫游在那儿的什么州政府也看不到的越橘丛中这便是他的有名的入狱事件。 在 1849 年出版的美学 ) 杂志第一期上,他发表了一篇论文,用的题目是 ( 对市政府的抵抗。在 1866 年 ( 他去世已四年 ) 出版的一个在加拿大的美国人,及其反对奴隶制和改革的论文集收入这篇文章时,题目改为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 ) 。此文题目究竟应该用哪一个,读
23、书界颇有争论,并有人专门研究这个问题。我国一般地惯用了消极反抗的题名,今承其旧,不再改变。文中,梭罗并没有发出什么政治行动的号召,这毋宁说正是他一贯倡导的所谓“更高的原则”中之一项。他认为政府自然要做有利于人民的事,它不应该去干扰人民。但是所有的政府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更不用说这个保存了奴隶制度的美国政府了,因此他要抗议和抵抗这一个政府,不服从这一个政府。他认为,如果政府要强迫人民去做违背良心的事,人民就应当有消极抵抗的权利,以抵制它和抵抗它。这篇 ( 消极抵抗 ) 的论文,首先是给了英国工党和费边主义者以影响,后来又对以绝食方式反对英帝国主义的印度圣雄甘地的“不合作运动”与“非暴力主义”有很大
24、的作用,对于 1960 年马丁路德金,在非洲争取民权运动也有很大的作用,对托尔斯泰的“勿以暴抗暴”的思想也有影响, 以及对罗曼罗兰也有一些影响。 梭罗是一生都反对蓄奴制度的,不止一次帮助南方的黑奴逃亡到自由的北方。在 1845 年的消极反抗之后,他还写过马省的奴隶制 (1854 年 ) 一文,他和爱默生一起支持过约翰布朗。 1859 年 10 月,布朗因企图袭击哈泼斯渡口失败而被捕, 11 月刑庭判处布朗以绞刑,梭罗在市会堂里发表了为 约翰布朗请愿的演说。布朗死后, 当地不允许给布朗开追悼会时,他到市会堂敲响大钟,召集群 众举行了追悼会。梭罗关于布朗的一系列文章和行动都是强烈的政治言行。 这期
25、间,梭罗患上了肺结核症,健康明显地变坏。虽然去明尼苏达作了一次医疗性的旅行,但病情并未好转。他自知已不久人世了。在最后的两年里,他平静地整理日记手稿,从中选出一些段落来写成文章,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他平静安详地结束了他的一生,死于 1862 年 5 月 6 日,未满 45 岁。 梭罗生前只出版了两本书。 1849 年自费出版了 ,不需多说什么,只是还要重复一下,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其分析生活,批判习俗,有独到之处。 自然颇有一些难懂的地方,作者自己也说过, “请原谅我说话晦涩”,例如那失去的猎犬,栗色马和斑鸠的寓言,爱默生的弟弟爱德华问过他是什么意思。他反问: “你没有失去吗 ? ”
26、却再也没有回答了。有的评论家说,梭罗失去过一个艾伦 ( 斑鸠 ) ,一个约翰 ( 猎犬 ) ,可能还失去了一个拉尔夫 ( 栗色马 ) 。谁个 又能不失却什么呢 ? 本书内也有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有启发性。这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书,至今还未失去它的意义。在白昼的繁忙生活中,我有时读它还读不进去,似乎我异常喜欢的这本书忽然又不那么可爱可喜了,似乎觉得它什么好处也没有,甚至弄得将信将疑起来。可是黄昏以后,心情渐渐的寂寞和恬静下来,再读此书,则忽然又颇有味,而看的就是白天看不出好处辨不出味道的章节,语语惊人,字宇闪光,沁人心脾,动
27、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这瓦尔登湖 ) 毫不晦涩,清澄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应当指出,这本书是一本健康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作了极其动人的描写。读着它,自然会体会到,一股向上的精神不断地将读者提升、提高。书已经摆在读者面前了,我不必多说什么了,因为说得再好,也比不上读者直接去读了。 人们常说,作家应当找一个僻静幽雅的去处,去进行创作;信然,然而未必尽然。我反而认为,读书确乎在需要一个幽静良好的环境,尤其读好书,需要的是能高度集中的精神条件。读者最需要有一个朴素淡泊的心地。读瓦尔登湖如果又能引起读者跑到一个山明水秀的、耒受污染的地方去的兴趣,就在那样的地方读它,就更是
28、相宜了。 梭罗的这本书近年在西方世界更获得重视。严重污染使人们又向往瓦尔登湖和山林的澄净的清新空气。梭罗能从食物、住宅、衣服和燃料,这些生活之必需出发,以经济作为本书的开篇,他崇尚实践,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瓦尔登湖是一个象征 姚业涌 瓦尔登湖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处十分静穆的名胜,梭罗之所以选择瓦尔登湖,或许有这样一些因由: 行使人生的权利。关于风景,梭罗喜欢这样两句诗: “我勘察一切,像一个皇帝,谁也不能够否认我的权利。”身在市廛,勘察大自然,是不可思议的。人们,尤其是当今商潮涌流中的人们,常常是自己剥夺了自己的这一权利。虽然做不到梭罗那样绝俗,但是总不能失去勘察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机会。
29、 “人们倒更愿意接近那生命的不竭之源泉的大自然,在我们的经验中,我们时常感到有这么个需要,好像水边的杨柳,一定向了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梭罗便这样在湖边住了两年零两个月,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湖水。 追求人生的静谧。梭罗在书中多处描绘瓦尔登湖的幽静。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具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葱郁的群山和山岸,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看来,梭罗已经把这个湖当作自己的伴侣。她娴静而多情,驱散了他的孤寂。作者把他的珍爱奉献给读者,共同分享。梭罗用这种心态来看一个湖,正是他的心境的反映。难怪译者徐迟指出:
30、( 瓦尔登湖 ) 是一本寂寞、怡静、智慧的书。阅读之前要把心安静下来。 探求人生的规律。梭罗自白: “我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是生活必须教给而我却没能领悟到的,想知道假如我不到这里的话,当我临终的时候,会不会对自己并没有真正地生活过毫无察觉。” 梭罗在要结束这本书的写作时说: “我感激的是这一个湖,深而纯洁,可以作为一个象征。”真应该感激梭罗,是他发现了一个湖,一种人生的品格。让我们走向生活中的“瓦尔登湖”, “最接近万物的乃是创造一切的一股力量”。 ( 节选自 ( 博览群书 ) ( 瓦尔登湖 ) 阅读札记 ) 敬畏自然,向生命说“
31、是” 于 硕 “自然问题”是 21 世纪的“世纪问题”, 21 世纪人将以“还自然之魅”为己任。人类曾在科学进步的亢奋中,背叛自然, “征服” 自然,直到将活的神秘的自然变成死的机械的自然。如此继续下去,人类将失去养育我们的自然“乐园”。法国思想家塞尔日莫斯科维奇在他的著作还自然之魅 ( 庄晨燕、邱寅晨译,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4 年出版 ) 一书中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不再有能力反抗自身的贪欲、专权和麻木,那么就只能听由自然革命来替天行道。 灾难:自然冤魂愤怒的反抗 20 世纪,人类在战争、扩张、发展中狂奔、追逐,只是在人为划出的“世纪之交”才歇一下脚。放眼望去,发现被当成征服对象的自然
32、正在愤怒反抗,悲怆地用滚过大地之躯的各种灾难提醒我们它依然存在,生命有赖于它。 如果人类不再有能力反抗自身的贪欲、专权和麻木,那么就只能听由自然革命来替天行遭。只是再次现身的自然,伤痕累累,更像重返人间的冤魂。而不肯退出舞台的,是那个打败了自然但却灵魂空虚的机械世纪,是一个超自然的,但却从上帝独断到理性专制的千年。自然的废墟上,各种延迟爆发的威胁正在急剧变成现实:近日造成十多万人死亡的印度洋地震海啸,核污染和食品致病,资源的匮乏和无节制的开发,大气失衡中的酷暑,生态失衡下的瘟疫 ( 禽流感、 “非典”、艾滋病 ) ,生命优生情结造成的疯牛、克隆人 “自然问题”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以后被重新
33、提出的,克隆人的准出现进一步引起了人类自我毁灭的危机感。 自然”, 当一字一板地把它念出,是的,人是否应当生而如是,自在天然 ? 什么时候, 自然问题会成为人们日常思考的主题,成为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类都共同关注的“唯一的问题”呢 ? 生态精神在这个意义上是跨文化的,它正在改造着我们的现代性文化:“世界的重心正从社会转向自然”。 科学宗教将传统智慧视为谎言、迷信、荒诞不经、似是而非,只留下自己作为真理的化身。 变质:科学凌驾自然技术僭越科学 近代认识论可概括为两条线索,即科学的机械哲学和浪漫的自然哲学。机械哲学希望将自然的一切力量,包括万有引力,都归结为机械力量。自然哲学则希望将各种现象和非机械
34、力量统一到一个有机整体中。机械哲学试图复兴希腊原子论和几何学派的理论, 自然哲学则要复兴早期古希腊哲学家万物生患相通的无限本原观。机械哲学的先驱是伽利略,衣钵继承者是牛顿;浪漫哲学的先驱是斯宾诺莎,后起之秀中有歌德和谢林。今人会觉得不可思议,需仰视而观之的科学泰斗伽利略却否认色香味的客观性,而伟大的力学和数学巨擘牛顿竟将视觉排除在科学之外。歌德针对牛顿的缺欠,提出了“视觉世界”理论。他当时就批评指出,在思想与感觉分离的原则作用下, 自然和人类都丧失了本性。“现代物理学最严重的弊病是实验与人完全脱离,人们只承认人造仪器所展现出的自然,并声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限定和说明其效应”。稍后谢林将自然纳入自
35、身发展的自在过程,将精神与自然、主体 与客体、有限与无限这些机械哲学中的二元对立,统统融入“世界永恒的灵魂中”。 那么,智性的科学何以走向工具性的机械主义 ? 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与哲学相近的科学的任务曾经是发现自然的奥秘,对自然作出解释。科学在探索真理的同时,曾与宗教和世俗权力作过不懈的斗争, 因此它同时也承担着解放自由的使命。然而,进步主义的 19 世纪改变了科学,在经历了一段持续发展的黄金时代之后,科学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从小写的科学走向大写的科学,摇身变成了现代宗教。像创世的上帝工作到了第七天,号角齐鸣,开始休息。而代行其职守的是技术,二者之间的角色发生了逆转:技术作为科学的应用,以过渡
36、或缺省的方式主宰并塑造我们的世界。科学不再探索自然的奥秘,也不再与自然合作。宗教曾经要求放弃理性,从而确定信仰比真理更真实。我们的科学宗教显得更加霸道,它要求理性牺牲世代相传的鲜活知识,将传统智慧视为谎言、迷信、荒诞不经、似是而非,只留下自己作为真理的化身。 科学的口头禅是“支配”、 “征服”,让自然像战败国一样屈从或干脆被消灭。支配需要建立一种秩序,而征服则是废除已建立了的秩序。科学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将自然花了几百万年才形成的东西化为乌有,而类似的巨大浪费一直是大部分现代科学“奇迹”的基础。我们巳习惯于对一切与自然相关的事物自然人、自然物种、 自然资源使用暴力。大量的发明创造以接近光的频率和
37、速度诞生,在学校课堂、科学家传记、历史课本、学术演讲,乃至电视节目、报刊文章中,人们都在因某发明或某理论的诞生而欢欣鼓舞。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用科学技术来取代自然,或者说“将自然技术化”。一代又一代人就这样学会了对自然的冷漠、蔑视或恐惧,自然就这样被解除其巫魅。然而,在同自然的“斗争”中,人类虽然赢得了几次战役,但却永远也赢不了这场战争。 在祛魅世界中,现代性的偏执将事实与价值推向绝对二分的极致。工具理性就此将精神性的一切价值从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领域排除出去,并成功地用可计算的手段取代了不可量化的目的和伦理。自然问题就这样被简化为环境问题,通过某种技术将其分割并以各种物理概念来命名,譬如说臭氧层、酸
38、雨或白色垃圾。我们都知道,直到不久之前情况还是如此:否定目的、方法万能的机械理性凌驾于一切之上。计算指数的进步主义,比如国民收入总值一类,就像一架悬梯,每个现代社会都顺着它往上爬。而进步主义是一部只升不降的悬梯,全自动,无人驾驶,盲目向上,人们既不知如何走出去,也不知它会停在哪里。我们都在现实的威胁下,但却还在不断地追求进步。进步的宿命论和计算的非理性正在为各种形式的毁灭创造条件,使所有毁灭的方法都变得正当,让人们欣然地去接受,直到超过限度的增长把我们彻底压垮。 过去的人在自然之中拥有一种目的,并且从自然那里继承了人类的天性,所以人能将目的拟人化,要么将人的能力和天性归结于神,受制于神;要么认
39、为自然与人类一样,对人的目的进行判断,然后决定支持或反对。而今天,机械科学使人丧失了目的,就像失去了自己的影子,对与错之于他不再具有判断意义。人们以非个人化和不偏不倚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再考虑我们自身的命运,不再关注问题解决的意义本身。我们的存在变成缄默的集体,冷漠的人群。 最后,科学的变质还体现在它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僭权。过去大家都认为,科学提出建议,决定权在社会手中,比如先有了直流电和磁性的发明,然后才有在民用或军事工业中的运用。如今,社会提出建议,决定权到了科学手里。科学不仅凌驾于公民之上,也远离了公开的辩论。科学与人类之间距离的拉大使热爱变成了恐惧。 突然之间生活中有了许多新感觉
40、:居然有树林,树林生命般地葱郁而非理论似的灰暗,鸟儿正在歌唱,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形体。 生态政治:还自然之魅的钥匙 自然问题重新出现的背景,是人在自然中的定位出现了危机。生态运动打破了社会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超越了机械理性的禁忌,重新赋予自然情感和自然理念以合法性。 ( 一 ) 自然与自然主义意识。 自然是我们的感觉和思维直接可以触及的,是我们所熟悉的水草花虫,山川河海,是人类生息劳作的地球家园。四季更迭, 日以继夜,人们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就是自然。 自然原本是一种朦胧神秘的东西,充满了各种藏身于树中水下的神明和精灵。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和连接宇宙神灵的巫术法器、咒语祷告、天人感应、信
41、仰体系,以此表达爱恋与仇恨、恐惧与渴望。巫魅的象征符号,甚至使巫魅的自然产生人们日常中难以遇见的奇迹。 因而,人类学家塞尔日莫斯科维奇不无惋惜地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割断称为“新石器时代的结束”。这一过程表现为: (1) 无属地化。人类群体在脱离居所和生产的同时,在世界各地散播并重组,陷入一种连续的反复,失去了与地球的接触,也失去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成为麻袋里相互挤压却毫无关系的土豆。 (2) 标准化。凭借完美主义者典型的无所顾忌和狂热精神,人类为自己建立起一种生命的典型或者所谓完美的标准,个体或群体再也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存在方式,而只能或者必须实现这种被视作更好或者更高的标准。工具标准化,消费标准
42、化,市场标准化,战争标准化 (3) 超大化。如果说我们倾向于从产值、人口或资源的数量关系上来讨论自然问题,那是因为我们在拜物的语言中将具体的现象转化成空洞的抽象。个人消失在超巨型的都市并被迫抛弃自己的特性。机器人技术掩盖了超大化的事实。人们通过电脑传送最大量的信息,并将其传到最远的距离。结果却离开了周围有名有姓的个体和群体,陌生独处,甚至不复存在。 相对这一情况, 自然主义意识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1) 反应性自然主义。太阳,蓝天,树木,鲜花,动物,在大地上运动着的和在天空中飞翔着的一切,包括“自然”这个词,归属自然的想法,对每一个人既是一个发现,又是对一种熟悉体验的重新认识。 (2) 批判性
43、自然主义。由消极反应变成积极对应,思考变革的可能和方向,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但是它真正批判的对象是世界的去魅,韦伯所说的“从巫魅自然向理性经济的过渡”。 (3) 积极性自然主义。 目的在于彻底解放自然,将社会中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相连。人是自然中积极的行动者, 自然是人创意的宝库。积极自然主义需要持续的政治激情,以公开动员民众,与他们一起进行思考,倡导一种历史自然观。比如,我们完全可以主张科技研究等方面的决策应取决于一种自然的选择。 ( 二 ) 自然政治与“生态人”向“经济人”的挑战。 针对积极的自然主义意识,可选择相应的自然政治。 这里的“政治”一词,带有原初希腊文
44、 (pomik08) 的含义,指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它是当今一切政治问题的核心。 自然政治不是“保护”而是“选择自然”,选择我们的行动所期待的历史的自然。它是一个诗化的政治运动,因为行动者参与的是一项极为宏大的事业,对世界没有诗的梦想的人也无法改造世界。这一在西方社会兴起的运动改变着许多人的观念和实践,使人们的头脑变得清醒,础和独特智慧出发,重建它与大地的联系。 这些年来,经济的优势之所以获得了一种严肃的表象,是因为虚构的“经济人”从定义上就是自私的, “理性地”精于计算,乏味冷漠,唯一的激情就是追求财富。与之相对的是“生态人”, 明确关注所有的存在物,他的第一要务是保证在其居住地永久地生活
45、下去,从而将自己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世代相传。他需要在生命现象的连续体中感觉和行动,这意味着轮替和节奏。所以,在自然政治里,“生态人”必然向“经济人”挑战。 自然政治必然反对战争,反对集权,平等,反对压迫,反对种族主义。 ( 三 ) 自然实践与生活的野性化。 呼吁拯救物种,反对社会和经济连环危机,反对各国间的不在西方,如果说“社会实验”来自心理学家的职业习惯,生态运动的自然实践则是十分突出的。 首先是尝试新的生活方式:骑。 6 行车、参加反核游行、使用太阳能接收板、制作山羊奶酪、撰写专著等等,这些都是走向自然的替代方案。失忆的社会被唤醒了,它重新记起了自然。突然之间生活中有了许多新感觉:居然有树林
46、,树林生命般地葱郁而非理论似的灰暗,鸟儿正在歌唱,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形体。生态运动的先驱们可以这样说:误解并不一定与文化有关,而可能是对自然的感知能力不到位。如同我们所知,音乐、色彩的共鸣是“自然的”。生态主义者趋向于一切热烈、直接、崭新和简单的事物。 生活的野性化是一种典型的自然实践,它意味着生命激情的天然率真,贴近自然。 为了解放超大化整体中的原子个人,我们可以改变规定的社会路径、单调的交流,而让个人在具体的小环境中体验生活兴趣,感受确实的喜悦,建立联盟,结束身体的飘移不定。例如,重新创造家庭,使其成为可以持久生存的共同体。 生活的野性化意味着打破构想社会和体验社会之间的界限,努力将共同的
47、激情与概念的抽象联结起来,将集体生活和语言中的理性部分与非理性部分联系起来。人的本质在于交流蓬勃的激情,更好地拥有激情,从而克服巨大的恐惧,完成宏大的事业。激情是积极生活的核心,所以我们应接受它,召唤它。 生活的野性化需要社区时间来激励。这个社区时间在现代化中遭遇到不幸。这段时间处于个人生活和工作之间,许多人已不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因此变成一块撂荒地。与节假日时间不同,社区时间指的是一个生活区域内的各种交往,大家一起参加活动,构成了社会交往体系。其实,任何社会都需要某些“浪费”来共同庆祝一些事件,度过时间的一些节点“阈限”。社区时间、节日庆典是啡常宝贵的浪费。 最后, 生活的野性化需要艺术的创意和想像。让建筑师设计某种居住形状,改变我们的空间生活;让雕塑家赋予材料以生命, 改变我们的目光;让画家创造无数色彩和意象,激发我们的感受力让音乐家将世界的声音谱写成曲, 引动我们身心的共鸣。艺术中贯穿了我们对野性生活的追寻。但我们必须注意,驯化的、文化主义的艺术和科学不同于野性的、自然主义的艺术和科学。人的自然将人类统合为一,构成我们的共同关切和普遍人性。我们要做的是,肩撑自然,如同携老扶幼,在一种生态政治的指导下,共建我们人类的“自然人本主义的祖国”。 ( 中国教育报 )2005 年 1 月 11 日第 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