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9739 上传时间:2025-11-07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34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2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共17张PPT).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第二课唯一的听众课文导入一个颇有名望的教授,以一种特殊的身份,鼓励帮助一位失去信心的小提琴手,使他终于能够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成功的演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唯一的听众。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作家,文学史家,

2、著名学者,字西谛,书斋用“玄览堂”的名号,有幽芳阁主、纫秋馆主、纫秋、幼舫、友荒、宾芬、郭源新等多个笔名,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字词积累白痴懊恼诅咒不介意羞愧难以置信珍藏声望慈祥割舍整体感知自读要求: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演出上为成千上万的观众演奏的事。课文讲解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几次写到“平静地看着我”这句话?用笔在书上勾

3、出来。课文为什么三次写到这句话,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我。”消除我的尴尬,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从接下来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说自己是聋子,实际是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课文讲解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里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老人在鼓励我不断努力。“我”行动上的变化:“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有毅力,这些都来自老人的鼓励。课文讲解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

4、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这也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感到无比的喜悦,可为什么还是“平静地望着我”呢?一方面,老人并不知道作者已经发现了她并非耳聋的秘密;另一方面,这是在对我提出更高的要求。课文讲解“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用“白痴”形容“我”拉小提琴的水平,这对已经能拉小夜曲的“我”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更要命的是父亲和妹妹只是经受了数次“折磨”之后就下了这样定义。为此,“我”失去了在家里练琴的自信。文章开头直接点明父亲和妹妹的做法,为下文“我”走出家门,到林中练琴作了铺垫,同时也与下文老教授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赞美了老人对“我”的爱护与帮助。课文讲解

5、“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这句话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沙沙的足音在“我”听来,竟成了一曲悠悠的小令,形象地说明“我”对拉好琴重新找回了自信。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庄重地架好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课文讲解“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这是老人对“我”说的话。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听惯了

6、亲人对“我”的负面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老人的称赞,尽管是个聋子,但“我”还是充满了快乐。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课文讲解“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个可怜的聋子。”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课文讲解“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句子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唯独想

7、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句子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感激,同时点明了课题。课文讲解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先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接着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课堂小结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课堂练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向家人复述这个故事。2.抄写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