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95130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悲剧特点对比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旋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

2、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做一体看待的。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莱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嫉性

3、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有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冤枉的故事,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的坚毅反抗精神。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代希腊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在拥有高贵血统和高尚灵魂的贵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绎灾难性的悲剧。而低贱的平民是没有资格

4、成为悲剧主角的,他们的故事只能被写入喜剧中供人嘲弄。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中外两位戏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关汉卿的人物之所以最后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因为社会势力和当权者的残暴,及异族对汉民族的残害。所以,他会安排一系列代表社会病态的丑恶与奸邪,如抢劫、霸占、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等恶行来造成主人公的悲剧。可见,他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莎士比亚则相反。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1. 下列对“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一句的理解

5、,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传统。B. 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与中国戏曲中不同角色用不同脸谱作标志的方法有关。C. 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的特点。D. 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有其深刻的中国戏曲角色脸谱处理的背景原因。2.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对造成戏剧人物命运原因的认识有所不同。下面与之有关的解说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 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人物悲剧的客观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表现人物悲剧的主观性。B. 关汉卿戏剧中的人物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社会原因所致,而莎士比亚剧中人物陷入悲剧则是自身原因所致。C. 关汉卿

6、戏剧往往安排一系列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病态恶行造成主人公的悲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没有此类刻意的安排。D. 关汉卿的戏剧反映了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而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故而具有宿命论色彩。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部悲剧虽然中心人物分别是一对情侣,但仍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法。B. 莎士比亚戏剧中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同时又是人类性格共有的缺陷,人物形象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C. 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主人公窦娥的悲剧,既是社会对底层百姓压迫欺凌所致,也是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

7、于清官所致。D.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人物设置上,使用了相同的手法;而对于戏剧人物的描绘,无论是剧中主人公身份还是造成人物命运原因的揭示,都各不相同,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答案】1. C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内容的能力。C项,曲解文意,“充分体现了”错。原文只是说“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原文说的是“分不开”,而选项说成了不等于“充分体现”。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D项,“而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故具有宿命论色彩”错误。根据第三段“莎士比亚则相反。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

8、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可知,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悲剧源于客观原因和人物命运摆布两个不同原因,主观和宿命属于并列关系,D项强加“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与“具有宿命论色彩”之间的因果关系,错误。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也是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所致”错。原文说“他会安排一系列代表社会病态的丑恶与奸邪,如抢劫、霸占、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等恶行来造成主人公的悲剧。可见,他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所以“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并不是造成主人

9、公窦娥的悲剧的原因,悲剧的产生主要是社会对底层百姓压迫欺凌所致。故选C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传统“中国式”家庭包括三代人:祖父母、父母和子女。在这种家庭单位里,家长把后代看成自己的私有物,孩子也把家看成最坚强的后盾。 中国人家族血缘关系比较紧密,相对西方来说亲情更浓厚。长辈对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很重视,相应地,孩子也更愿意照顾和陪伴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摘编自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材料二:传统中国家庭中个人与家庭是荣辱与共的。古代刑法中有“连坐” 或“株连”制度,一人犯事,家属亲友甚至上下好几代都跟着遭殃。社会将每个家长权下的集体看成一个

10、整体,他们都是家长的附属,家长对他们有管理处分的权力,也有承担责任的义务。婚姻不是男女之间的私事,而是关系整个家庭或家族兴衰的大事。 所以历来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中国人讲究家和万事兴,当自己的利益与家庭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要牺牲个人利益保全家庭利益。这些规矩维持了一个家庭内部的秩序, 而如果每个家庭的男子都能“齐家”,整个国家也就安定团结。进入现代社会后,尤其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多样的家庭组合方式,比如三口之家可以和父母辈住在一起,也可以自立门户。单身青年可以和父母住在一起,也可以到别的地方独立生活。个人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西方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现代社会得到

11、广泛接受和认可。西方人重视自我价值、渴望独立和自由, 认为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家庭和父母,血缘对家庭关系的纽带作用不是特别大。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经济上的独立,对传统家庭观念也构成了冲击。在封建社会,女性经济上附属于家庭,不可能独立生活,而现在, 她们受到的教育足以使自己拥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不需要再依附于男人或者家庭。再加上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独身。(摘编自传统家庭观念在瓦解?)材料三:家庭核心化、小型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相对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当然多数亲代和子女分爨生活后仍保持着较密切的日常联系。 不过,也应承认,小型化的居住方式往往需要有相对完善的社会

12、服务作为依托。中国城乡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初期,社会服务结构、水平尚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这将会给独居老人、有年幼子女的家庭带来困难。因而,政府和相关组织应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服务机构的网点布局要合理,方便快捷,收费合理;家政服务也有待改进,需要有一批受过正规训练的人员从事这一行业。(摘编自中国家庭结构变动与特征)材料四:现在的独生子女,好多都是隔代抚养长大的,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护着。老人们都疼隔辈人,孩子上学时管接管送:放学进了家门,有削好的水果,有可口的饮料;饿了,有及时端上来的饭菜,吃剩下没关系,爷爷奶奶帮着打扫。其实,按照中国人过去的规矩,老人没有上桌,晚辈是不能先动筷子的。现在则是

13、孩子随便吃,吃剩下的一家人打扫剩饭。当然,疼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从一个家庭来讲,它就不“齐”了,因为规矩被破坏了。从小被宠坏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极易形成巨大的心理失衡。如何让孩子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参与人生呢?我们还要回到齐家的这个“齐”字,家里要有规矩、有秩序。(摘编自中国人为什么家庭观念重?)4. 下列关于中国家庭变迁情况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一般包括祖父母、父母和子女三代,而现代有了更多样的家庭组合方式。B. 传统中国家庭中,亲情浓厚,关系亲密;而进入现代社会后,父母与子女的日常联系不再密切。C. 传统中国家庭中,子女个人利益应服从家庭利益;进入现代社会后,

14、子女有了更多的个人自由。D. 传统家庭中,女性附属于家庭,不能独立生活;现代社会中,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经济能独立。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子女被父母看成自己的私有物,而每个家庭又被社会视为一个整体。B.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个人和家庭荣辱与共,所以刑法中会有“连坐”或“株连”的制度。C. 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是我国三口之家、 单身青年出现的主要原因。D. 虽然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传统的家庭观念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应该继承并发扬。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现代社会家庭小型化的利与弊。【答案】4. B 5. A 6.

15、 利:让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既可以选择和父母住一起,也可以选择自立门户,甚至独立生活,满足了人们对相对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弊:家庭的小型化给独居老人和有年幼子女的家庭带来困难; 独生子女的隔代抚养容易产生被宠坏的孩子,让他们进入社会后极易心理失衡。【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要求为“关于中国家庭变迁情况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B项,“进入现代社会后,父母与子女的日常联系不再密切

16、”表述错误,材料三相关表述为“当然多数亲代和子女分爨生活后仍保持着较密切的日常联系”,选项表述与之矛盾。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本题B项,“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个人和家庭荣辱与共,所以刑法中会有连坐或株连的制度”,原文相关表述为“传统中国家庭中个人与家庭是荣辱与共的。古代刑法中有连坐或株连制度,一人犯事,家属亲友甚至上下好几代都跟着遭殃”,选项属于强加因果;C项,“主要原因”于文无据;D项,“传统的家庭观念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应该继承并发扬”表述错误,对传统的

17、家庭观念要辩证的分析,不能全盘肯定,如婚姻方面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材料二三四讲的都是现代家庭小型化的状况。根据材料二“进入现代社会后,尤其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多样的家庭组合方式,比如三口之家可以和父母辈住在一起,也可以自立门户。单身青年可以和父母住在一起,也可以到别的地方独立生活”可以看出,现代家庭小型化让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是利。根据材料三“家庭核心化、

18、小型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相对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中国城乡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初期,社会服务结构、水平尚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这将会给独居老人、有年幼子女的家庭带来困难”,可以看出现代家庭小型化满足了人们对相对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给独居老人、有年幼子女的家庭带来了困难,前者是利,后者是弊。根据材料四“现在的独生子女,好多都是隔代抚养长大的,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护着。老人们都疼隔辈人”“因为规矩被破坏了。从小被宠坏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极易形成巨大的心理失衡”,可总结出,在现代家庭小型化中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这是弊。【点睛】解答此类题目时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内容表述进

19、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注意出题者经常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等。选择题用好“比对法”;解答主观题,考生需通读所有材料,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锻造英雄于心亮村前有座山名金山。我问爹,山为什么叫金山?爹说:传说山里有金子。我看着满山光秃秃的石头,问金子在哪儿?爹微笑着说:世上有许多东西,不能看外表,要看内里我将一块石头扔向远方,心想,山里要是真有金子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受穷了。随着几声炮响

20、,把沉寂的大山给惊动了。爹高兴地跑回家说:太好了,山里真的有金子啊!我也很高兴,跳着高儿喊:爹,赶紧去挖吧,咱们要发财了!我爹兴奋的脸上都要开花儿了,他说:嗯,我要去挖金子,等有钱了,我要带你满世界去转转!我爹当上了矿工,去挖金子,一起去的,有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他们坐上矿车,“轰隆隆”开进大山里去了。我们想象着爹能挖到金子,浑身都金灿灿的。从爹进入大山里,我们就觉得这一天好漫长,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太阳快落山了,终于见到爹从矿山里出来了。我们飞跑向爹,大声喊着:爹、爹,挖到金子了吗?爹开心地抱着我,说:挖到啦,挖到啦!我说在哪儿,我瞧瞧!爹笑着说:挖到要送给国家啊,哪能自己留着呢?我沮

21、丧极了:那还挖什么劲呢?爹就拍一下我的脑袋:傻小子!就这样,爹每天都去挖金子。可金子到底什么样儿,我从来也没见过。我问红星,问满囤,问国柱他们也都没见过什么是金子。但我们每天都看着爹从家里出门,然后迎着太阳坐上矿车,“轰隆隆”地开进矿山里去。然后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爹再“轰隆隆”地从矿山里出来我们喊:爹,你回来啦!可是有一天,我爹是被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从矿山里抬出来的。我飞跑过去喊:爹、爹,你挖到金子了吗?爹浑身是血,他紧抱着我说:儿啊,你就是爹的金子!爹的腿断了,是被矿井掉落的石头砸断的。爹把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使劲推开,他的腿就断了。断了腿的爹成了英雄,成了英雄的爹就再

22、不用下矿井了(11)爹成了看管员,矿料一车又一车运来,他都在本子上记着。爹说这些矿料里含着金子,粉碎以后经过一道道工序加工,就把金子给提炼出来了我说:爹啊,咱弄点回家淘金子吧!爹就狠瞪我一眼说:混小子,不是自己的东西,半点都不能动,一定好好记着!(12)爹瘸着腿,一跛一跛地走。他朝着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挥手,爹说千万要注意,平安比什么都金贵!爹抚摸着面前的矿料堆,说:这是大家伙儿冒着危险一点一点开采出来的,我一定要好好看管着,我要对得起他们,我要对得起这些东西(13)我很为爹感到骄傲,许多人也都敬佩我爹,看到我爹,老远就打招呼,过来套近乎,说要请我爹吃饭,还要送我爹东西。我爹跟人家打招

23、呼,跟人家微笑,却偏就不肯吃人家的饭,不肯拿人家的东西。我爹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亏心的事儿我不干!(14)如此过了一段时间,就没人搭理我爹了。他们说我爹是个傻蛋,断了腿活该!(15)我听了很伤心。可更让我伤心的是红星、满囤、国柱他们,不仅疏远我,还说:我们的爹也都被石头擦伤过,凭什么他们累死累活还要下矿井,而你爹却清清闲闲享清福?(16)于是我心里就充满了怨怼。当我爹要抱我的时候,我狠狠推开他:你为什么要救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你为什么不赶紧跑开让石头砸断他们的腿?你为什么要死死看管着那些矿料堆?矿料少一点点又有什么呢?爹,你简直是世界上第一号大傻瓜!(17)我看到我说出的每

24、一个字都变成了坚硬的石头,它们一块接一块沉重地砸向了爹的头、砸向了爹的肩膀、砸向了爹的脊背、砸向了爹的腰杆、砸向了爹的胳膊、砸向了爹的腿脚爹疼得浑身都紧缩起来,他颤抖地指着我说:儿啊,你怎么能这样说,你是我儿吗?!(18)我是爹的儿子,当我看见爹沉默着坐到门槛上,看见爹眼望着村外的大山,看见爹在黑暗里吧嗒一口吧嗒一口抽烟的时我的心里就后悔了,我想跟爹说声对不起,我想走到爹跟前帮他揉揉受过伤的瘸腿,但我爹却站起身,一瘸一拐地出门走了。(19)我朝迎着黑暗走去的爹喊:爹(20)爹朝我挥挥手,我看到一汪笑涌现在爹的嘴角,我就知道爹原谅我了。(21)爹说:值完班,我就回来了。(22)我像爹一样坐在门槛

25、上,我眼望着夜色里黑黢黢的大山,想着爹在夜晚里值班的时候,是不是会感到孤单?我想,我长大了,我应该帮爹做一点事情了(23)我匆匆奔跑在夜色里,我要陪爹看管矿料堆,爹说过,那是大家伙儿冒着危险一点一点开采出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看管着我看到几个人在跟我爹说话:这是咱们冒着生命危险开采出来的,出了许多汗,流了许多血,现在只是拿一点点,难道不应该吗?(24)我认出了那是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他们在跟我爹说话。(25)我爹守在矿料堆前,他看上去像一座山,我爹说:咱们出了汗、流了血,但咱们吃得香、睡得安,因为咱们没做亏心事。今天有我在,我就不会让你们变得吃不香、睡不安!(26)我也在!我大声喊着跑

26、过去。我喊:爹,我来啦!(27)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他们在夜色里沉默良久,过来摸摸我的头,拍拍我爹的肩膀,然后重重一跺脚,像丢下什么负累似的离开了。我问爹:他们还会来吗?(28)我爹说:不会的。我爹说:儿子,今晚,你是英雄!(29)我爹还说:他们几个,也是英雄!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世上有许多东西,不能看外表,要看内里”,“我爹”的这句话一语双关,一方面要“我”别瞧不起这座“满山光秃秃的石头”的金山,另一方面也是在教育“我”别瞧不起普通人。B. “我爹”浑身是血地紧抱着“我”说:“儿啊,你就是爹的金子!”表达了“我爹”侥幸存活的深刻领悟

27、只有孩子才是最宝贵的财富。C. 村里的人们用请吃饭、送东西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英雄的崇敬,“我爹”却不肯吃、不肯拿,这体现了“我爹”的孤高傲岸不与世俗相交接的品格。D. “山”这个意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我爹”和“我”都曾经坐在门槛上望着大山。“山”不仅构成了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也是一种人格写照。8. 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从哪些角度烘托了“我爹”这一人物形象。9. 怎么理解“我爹”说“儿子,今晚,你是英雄”,又说“他们几个,也是英雄”? 【答案】7. D 8. 用环境烘托:用藏着金子的“大山”来烘托“我爹”的可贵精神和高大伟岸的人格。用村民烘托:用贪心的村民和立场不坚定的红星、满囤、国柱的爹来烘托

28、“我爹”的无私和坚定不移的信念。用“我”烘托:用“我”的懵懂和成长来烘托“我爹”朴素的智慧、博大的胸怀、担当的坚忍以及人格的影响力。用情节烘托:用“我爹”冒死救人导致自己残疾,烘托“我爹”的仁厚和英勇;用“我爹”死守矿料堆,任何人情、利诱都决不通融,烘托“我爹”的意志坚定。 9. 说“我”是英雄是因为“我”实现了自我的突破和成长,不仅理解了父亲,还愿意跟父亲一起来面对和承担。说那几个村民“也是英雄”是因为他们终究还是听懂了“我爹”的话,克制住了自己的私欲。综上所述,每一个克服了自身弱点,实现了自我超越的人都可以说是英雄。【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

29、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A项,“我爹”的那句话有双关的意味,但并不是“教育我别瞧不起普通人”,而是说一种普遍的道理。B项,“我爹”那句话是在回答“我”的提问“爹、爹,你挖到金子了吗”。“我爹”这句话表达的是一位父亲在生死刹那对孩子的爱和眷恋。C项,从一开始村民们“套近乎”以及“我爹”拒绝他们之后他们态度上的断然改变可以看出,村里的人们请“我爹”吃饭,送“我爹”东西,主要目的是想从“我爹”看管的矿料堆里得利。故选D。【8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

30、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本题要求分析烘托了“我爹”这一人物形象的角度,结合文本分析如下:爹微笑着说“世上有许多东西,不能看外表,要看内里”,“我像爹一样坐在门槛上,我眼望着夜色里黑黢黢的大山”。这是从环境的角度,用藏着金子的“大山”来烘托“我爹”的可贵精神和高大伟岸的人格。“爹笑着说:

31、挖到要送给国家啊,哪能自己留着呢?”“我看到几个人在跟我爹说话:这是咱们冒着生命危险开采出来的,出了许多汗,流了许多血,现在只是拿一点点,难道不应该吗?”这是从村民的角度,用贪心的村民和立场不坚定的红星、满囤、国柱的爹来烘托“我爹”的无私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我说:爹啊,咱弄点回家淘金子吧!爹就狠瞪我一眼说:混小子,不是自己的东西,半点都不能动,一定好好记着!”这是从“我”的角度,用“我”的懵懂和成长来烘托“我爹”朴素的智慧、博大的胸怀、担当的坚忍以及人格的影响力。“爹的腿断了,是被矿井掉落的石头砸断的。爹把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使劲推开,他的腿就断了。”“今天有我在,我就不会让你们变得吃

32、不香、睡不安!”这是从情节的角度,用“我爹”冒死救人导致自己残疾,烘托“我爹”的仁厚和英勇;用“我爹”死守矿料堆,任何人情、利诱都决不通融,烘托“我爹”的意志坚定。【9题详解】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首先要理解表层意义,即语句的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内意义,即语境意义;最后理解句外之意,即言外之意。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首先要找到涉及的句子,然后从鉴赏的角度分析,最后答题时要按照如下思路进行:先指明手法技巧,比如修辞角度、感官角度、遣词造句角度、选材角度等,然后分析句中该技巧是如何使用的,最后分析该种技巧的表达效果。“我爹”说“儿子,今晚,你是英雄”,又说“他们几个,也是英雄”

33、?这句话里“我爹”不仅说“我”是英雄,还说几个村民也是英雄。首先,在“我爹”的教育影响下,“我”不再贪心,实现了自我的突破和成长,不仅理解了父亲,还愿意跟父亲一起来面对和承担。所以,“我爹”说,“我”是英雄。说“几位村民”也是英雄,因为那几位村民之前非常想把金矿里的金子拿回家,是“我爹”的坚持和耐心说服,最终克制住了自己的私欲,维护了国家的财产。因此,在“我爹”的影响和教育帮助下,我们都克服了自身的弱点,实现了自我超越,因而,“我们”都是英雄。【点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文中重要的句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点明主旨的句子,即“文眼”句;显示结构层次的句子,即领起句、过渡句、收束句、结论句等;内涵

34、丰富,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结构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句子的含意有三个层面: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一般而言,句子的表层意义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也不是高考的考查重点所在;句子的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考查在一定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一般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在;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语句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达言在此而意在比的含意,这也是高考中常考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

35、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

36、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37、年六十六。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0. 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B.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C.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

38、书/得吾心矣D.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11.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B. 词产生于隋唐,盛行于宋,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C. 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D. 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全

39、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一楔子。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B. 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C. 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D. 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

40、廷中任职。13.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 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2)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答案】10. C 11. C 12. A 13. (1)苏轼问母亲:“如果苏轼将来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2)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首先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经史”“贾谊陆贽”“书”“庄子”“吾”等,然后依

41、据语法和句意进行排除,如“通”是动词,宾语是“经史”,“日数千言”是指“属文”,故应从“经史”和“属文”之间断开,排除A项;如“未能言”是说“口”,故“口”应放在后一句中,排除B项;“见”的宾语是“是书”,故应在“书”后断开,排除D项,故选C项。这段话的意思是:“苏栻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陆贽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春秋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错误,“五经”为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没有乐经。故选C

42、。【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A“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错误,文中说“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选项对“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的“厌”理解错误,属于曲解实词的意思。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若:如果;为:做;许:允许;顾:难道。第二句中,浑涵光芒: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盖:大概;鲜:少。【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

43、;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苏轼问母亲:“如果苏轼将来做范滂(东汉人,字盂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那样的人, 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你能够

44、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到二十岁的时候,苏栻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陆贽(唐代贤相之一)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支离分裂和诡异奇怪的弊病很严重,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弊病。当他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就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但是凭借“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乙

45、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 “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苏轼)调到徐州(今江苏徐州市)任知州。黄河在曹村这个地方决口,泛溢于梁山泊和南清河等地,最后洪水汇集到徐州城下。暴涨的洪水没有被及时疏导,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城里的富裕人家都争着出城躲避洪水。苏轼说:“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我还与谁守卫这座城池呢?我在这里,就决不允许洪水危及城池。”于是,将逃出城外的富人们又赶回城里。苏轼拜访守卫徐州城的军队,叫出士兵头目说:“黄河水将危害到徐州城,

46、事态非常紧急,即使你们是禁军,也要听从我的命令为我效力。”士兵头目说:您太守大人尚且不躲避洪水和污泥,我们都是小人,理应为您效命。”于是带领手下人拿着畚锸等走出军营,修筑起东南长堤。雨日夜不停,城墙仅有三版没有淹没到洪水里。苏轼在城墙上过夜,路过家门时也没有进去。他让各级官员分别堵住各自防守的地方,最后终于保全了徐州城。当初,宋太祖时实行差役制度,时间长了,产生了弊病。王安石担任宋神宗的宰相时改为免役制。司马光担任宰相,知道免役的害处,不知道它的好处,想要恢复差役制。苏轼说:“差役制和免役制各有利弊。 免役的害处是官吏聚敛民财,钱财聚集在朝廷而百姓闹钱荒。差役的害处是百姓长时间服役,不能专心全

47、力在农事上,此时那些贪婪狡猾的官吏就趁机做一些不法的事情。这两种害处的程度,大概是相等的。”司马光并不认为苏轼说得正确。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观点,司马光很愤怒。苏轼说:“当年宰相韩魏公(指韩琦,是宋朝时辅佐过三任皇帝的宰相)指责陕西省的义勇军,您当时是谏官,努力和他争执,韩公不高兴了,您也不顾。苏轼以前听您详细说过这件事,难道今天您做了宰相,就不许我苏轼把话说完吗?”司马光听完笑了起来。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在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去世,享年66岁。苏轼和弟弟苏辙,随父亲苏洵学习文章,后来得力于天赋。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言语,也都能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

48、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苏轼自从成为举人到后来出入皇帝身边做侍从,都一定是以爱戴君王为根本,忠心耿直的言论,正直无畏的节操,都远远在众大臣之上。只是他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使得他不能在朝廷中安然任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少年游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注 前期:以前的期约。狎兴:狂放游乐的兴致。萧索:零散,稀少。14. 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由秋日中的长安古道起笔,低沉伤感,为全词蒙上了一层愁绪。B. “夕阳

49、”至“目断四天垂”三句,绘出一幅空阔寥落的茫茫秋野之景。C. “归云”乃作者自喻,“一去无踪迹”表现其归隐洒脱和胸襟的豁达。D. “不似少年时”,含有作者对过去时光怀念和对眼下处境的失意之情。15. “高柳乱蝉嘶”一句中“乱”字用得妙,请结合全词,分析其妙在何处? 【答案】14. C 15. “蝉嘶”之前加一“乱”字,表现蝉声纷乱;这纷乱的蝉嘶,配以日暮、寒风、茫茫荒野,以及易令人产生离愁别绪的“柳”,构成了萧瑟凄凉的景象。由蝉声“乱”更引出词人内心的纷扰烦乱,“前期”的渺茫、昔日欢乐的不可复得等愁绪令词人难以安适。【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

50、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一去无踪迹表现其归隐的洒脱和胸襟的豁达”错误,这与全词的情调不合。“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意思是“时光逝去永远不会再次回来,旧日的期望和约定何处去寻”,这是写期望之落空。故C项错误。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51、的要求,如本题“高柳乱蝉嘶一句中乱字用得妙,请结合全词,分析其妙在何处”,这是以炼字的形式来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和品味。首先结合诗句理解“乱”的意思,“高柳乱蝉嘶”,这一句是写高高的柳树上蝉的嘶鸣,秋蝉之嘶鸣本就有凄凉之致,此处还加上了一个“乱”字来形容,如此便不仅表现了蝉声的缭乱众多,也表现了被蝉嘶而引起哀感的词人心情的缭乱纷纭。“乱”在这里使用双关的手法,表面上是写蝉声的“乱”,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情绪的“纷乱”,考生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围绕“双关”这一手法进行分析即可。【点睛】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艺术,可以从品味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字词所营造的意境(景象画面)、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思几

52、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炼义,即理解分析所炼之字在诗词句子中的含义,诗句中作者所用的字词已经超越了字词本身的意义,赋予了更多的形象义,如语境义、比喻义以及象征义。然后是炼象,即描述景象,该字在诗句中所表达的内容景象包括描写的对象、内容、景象等要素。第三是炼所营造的意境,即用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优美,或雄阔,或幽静。第四是炼所用的手法,即对该字所用手法,如比喻、拟人、双关等作分析。五是炼表达效果,即分析用该字在描写特点、表情达意上的好处。六是炼所抒发的情感,分析用该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中写

53、古代英雄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2)雨霖铃中描写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的句子是:_,_。(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答案】 (1). 金戈铁马 (2). 气吞万里如虎 (3). 执手相看泪眼 (4). 竟无语凝噎 (5). 人生如梦 (6). 一尊还酹江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竟、凝噎、尊、酹。【点

54、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语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7.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樯橹 塑象 天堑无涯 舞榭歌台B. 骤雨 暮霭 要言不烦 乍暖还寒C. 吟啸 诬蔑 良辰好景 浮想联篇D. 料峭 追查 鞭僻入里 寻常巷

55、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A项,塑象塑像;C项,浮想联篇浮想联翩;D项,鞭僻入里鞭辟入里。故选B。1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我真想告诉所有的人们,都来观看青海湖独特的美,都来领略这大自然的魅力。B. 尽管美国表面上称要通过外交途径迫使伊朗就范,但以副总统切尼为代表的鹰派已经迫不及待,认为“通过外交手段不能遏制伊朗的核野心”,因此美国媒体更频繁鼓吹对伊朗采取强硬态度。C. 在反腐倡廉的行动中,要重点查处某些税务大员与社会名流上下其手,瞒报收入,逃缴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56、D. 在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中,许三多这个年轻战士的形象被塑造得楚楚动人,给人一种永不服输的印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观看”,参观,观察。“观赏”,观看欣赏,强调通过视觉享受美好的事物。语境的使用对象是“青海湖独特的美”,故宜用“观赏”。B项,态度:名词,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从语境看一般的“态度”已不能解决问题,故应改用“措施”。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符合句意“瞒报收入,逃缴个人所得税的问题”,正确。D项,“楚楚动人”,指娇弱动人,多用来形容女子。不合使用对象“许三多这个年轻战士”。19. 对下列诗句所用典故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

57、正确的一项是(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A. 周瑜 诸葛亮 刘裕 拓跋焘B. 诸葛亮 刘备 刘义隆 拓跋焘C. 诸葛亮 孙权 刘义隆 拓跋宏D. 周瑜 诸葛亮 刘裕 拓跋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以及识记文化典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对下列诗句所用典故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然后分析诗句的意思,根据诗句中涉及的有关人物的历史事件、人物特点等进行辨别。“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58、“羽扇纶巾”展现的是周瑜的儒将特点,“樯橹灰飞烟灭”说的是赤壁之战打败曹军的情形,由此可知,应是周瑜,排除BD两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杜甫的蜀相,“出师”指出兵“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未捷”,是指可望奏凯而尚未奏凯,“身先死”,是说竟把“兴汉讨贼”的艰难事业,丢在身后,即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师,占据五功县的五丈原,和司马懿相拒于渭水时,竟然病逝军中,可见应是说诸葛亮,排除BC两项;“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出自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排除BC两项;“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出自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拓跋焘小名佛狸,

59、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由此可知应是“拓跋焘”,排除CD两项。故选A。20. 下列五类情景,每类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一处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例:*改为* 。情景一(微信朋友圈):鄙人30岁华诞之际,感谢各位好朋友的垂念。朋友们的祝福之语,如和煦春风,温馨动人。情景二(某访谈):大家都知道令尊是一位著名的作家,而您作为他的犬子,一定对他的作品非常熟悉吧?情景三(某编辑给投稿者的回信):你的文稿,已经收到,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已进行斧正。情景四(广播广告

60、):经临床验证,本产品具有治癌的神奇功效,给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情景五(采访专家):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答案】“华诞”改为“生日”“犬子”改为“儿子”“斧正”改为“修改”“治癌”改为“治疗癌症”“垂询”改为“咨询”。【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华诞”是敬辞,一般称伟大的人物或机构诞生的日子,此处

61、可改为“生日”。“犬子”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此处是称呼别人的儿子,使用不当。“斧正”是敬辞,用于请别人改文章。广播稿中应尽量不使用同音字,此处的“治癌”与“致癌”同音,容易造成听众的误解。“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此处是说自己向别人询问,故可改为“咨询”。21. 下面是某中学周末两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图,请将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答案】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学校将组织周末西安两日游活动,要求参加者做好前期准备;到西安的主要活动有参观游览高校、博物馆和风景区。【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道

62、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解题时应先认真阅读图片及说明,对考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再根据图片的相关信息,分析概括其内涵。用概括性的语言,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要注意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活动为“周末两日游”,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目的”“前期准备”“目的地西安”;活动的目的为“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活动的地点为“高校”“博物馆”“风景区”等。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

63、要求写作。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而这些小小的拼图单片,如果视自己为孤立的个体,就难以确认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上,它们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其实,每一天,每个人,都应成为某个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既独特又相融。当然,一幅完美的宏大图景,也会让每一块拼图单片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此有怎样的思考? 又应该有怎样的行动?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参考范文:新时代新青年“为天下立心,为百姓立

64、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我们应当思索,作为中国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当立何志向,有何理想。中国之崛起,中国之日强,亦代表着国民的自强,我们迎难而上的背影,我们手拉手顶起千斤巨石的力量,一切的一切,都在表现着:今日之中国正积赞着新鲜的血液,东方巨龙正在蓄势腾飞。新时代的我们要敢拼搏。跳水名将伏明霞在位亚特兰大奥运会做准备时,大大小小的伤痛不断发生。但是,顽强的拼搏精神驱使着她,坚强的斗志激励着她,因此,她把一切伤痛抛诸脑后,带伤上场。正是这种拼搏精神,才让她走向了成功的彼岸。拼搏精神是成功的前提。拼搏精神是作为新青年的我们走在中国的富强之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新时代的我们要勇于创新。创新是

65、追求、是信念、是无畏,是一种越过冷漠荒原后,看到绿洲的快乐。“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先后用了六年时间,做了三千多个杂交组合,历经千次失败,终于找到了他心中最满意的成果。他凭借着这份执着与追求,一次次挑战奇迹,在连野草都无法正常生长的沙漠,养出了世界又一奇迹沙漠水稻。他开创了一次又一次震惊世界的绿色革命。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没有创新,社会就无法前进没有创新,国家也无法发展。”纵观古今,凡有成者,无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新时代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世上有三样东西是追不回来的:一是说出的话,而是泼出去的水,三是错过的机遇。机会,往往是被善于发现的人抓住。201

66、5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奖委员会对屠呦呦的出高度评价: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能极大地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武器,以对抗每年困扰着亿万人的疾病,这在提升人类健康和减轻患者痛苦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善于发现即在平静中发现波澜,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善于发现是建筑祖国高塔的材料。社会在向前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以行动展现新时代。在新的时代里,中学生要具备新的形象:勇于拼搏,勇于创新,善于发现。为新中国补一块砖,天一片瓦。在新时代做与祖国同步发展的新青年。

67、【解析】【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由三段话组成:(1)第一段从“拼图游戏”切入,阐明一个事物的哲理:拼图单片与完整拼图的关系既独立(特征)又不可替代(价值),前提是“恰当的位置”。可见,一个事物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其个体的价值,才能成为整体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关键词是:孤立的个体、恰当的位置、不可替代的存在。(2)第二段谈到“人”这一个体与“宏大图景”的关系。人,个体个性独立,但又与时代图景紧密相连,只有成为“宏大图景”中一块“拼图单片”,才能各得其所,各尽其能。考生在前文物理寓意的基础上,读出本段的比喻含意,才能对命题含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即:人是宏

68、大图景的一部分,只有与宏大图景“相融”,才能发挥其个体的“独特”作用,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关键词:每个人、宏大图景、独特又相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3)第三段对写作意图进一步限制,即“宏大图景”指向“中华民族复兴”,人限制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并提出写作指向:思考与行动。(4)综合以上三段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个体整体条件价值拼图单片完整拼图恰当位置不可替代每个人时代图景独特又相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新时代青年中华民族复兴-参考立意:1、从个体与整体的角度,可立意为“新时代青年的位置与价值”;2、从人才的品质的角度,可立意为“时代青年需要独立自由,又需要胸怀家国理想“;3、从人才的价值的角度,

69、可立意为 “只有把自我放到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才是让自身的价值最大化”;4、从人才的意识的角度,可立意为“新时代青年要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时代洪流”;5、从人才的多元发展角度,可立意为“新时代青年要有独立个性、自由思想、社会理想、国家情怀、世界视野”;素材积累:1、与国偕行,强国有我。青年兴则国兴。青年一代,有梦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前有投笔从戎的五四青年,后有投笔下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前敢为人先高举“科学、民主、进步”大旗的青年,后有90、00后青年投身科研领域前沿;:前有为国流血牺性的五四青年,后有为国守边疆的北大青年新的时代,青年们与国同行,奋斗不止,复兴祖国。2、青年有为,奋斗

70、无悔。复兴路犹长,奋斗正当时。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奋斗是青春最美的颜色。无论是在广阔东北黑土地上奔走的秦玥飞,还是在病床上坚持自主创新研发的邹勇飞;无论是海南“最美”村官张译尹,还是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他们都以自己青春的奋斗姿态,在祖国的复兴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时代同心同向,为祖国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3、最高领导人说过,“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青年科学家摘得学科“王冠上的明珠”,年轻的奥运冠军能够让国歌响彻寰宇,技术工人可以锻造分毫不差的“匠心”每一个创新的成果,每一次目标的实现,哪怕是跨越一个小小的障碍,都留下我们向上的印迹,焕发璀璨的光芒,给人以自信的力量,照亮前行的路程。层次分析:本文由张载名言引出话题:作为中国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当立何志向,有何理想。然后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分析:第一,新时代的我们要敢拼搏;第二,新时代的我们要勇于创新;第三,新时代的我们要善于发现。最后总结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