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定远县定远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周测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 在自然法思想未传人罗马以前,罗马法发展缓慢,未有较大的实质性的突破。而自然法传人罗马以后,罗马法的发展便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万民法突破市民法应运而生。这表明A. 市民法是万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B. 自然法精神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C. 自然法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备D. 万民法的形成源于商品经济发展2. 古希腊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对人的命运的探索开始转变为对境界的追求,它意味着人反观自身去寻找人生的根据,它的一个默许的理念在于:人的生命理由在于自己。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古希腊哲学A. 注重探讨
2、人的命运B. 强调人生的自主性C. 塑造良好道德意识D. 主张抒发人的感情3. 唐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诗歌,到北宋词的创作兴盛,元朝时杂剧和散曲深受世人欢迎。对此发展趋势解释正确的是( )A. 贵族阶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多元B. 文学平民化满足了民众的精神需求C. 开科取士有利于文学形式不断创新D. 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于文学的创作4. 一般认为,在古典时期,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人数在大约二万五千至四万人之间。其占有的财产数量及比例如表,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古典时期雅典公民群体社会经济结构所属社会阶层财产价值(德拉克马)成年男性公民人数(约数)占成年男性公民总数比例()公益捐助阶层21000以上3
3、00400低于1.6重装步兵阶层200021000860034.421.5小农阶层2000以下11000260004465非土地所有者50002012.5总计2500040000100A. 小农阶层是城邦公民群体的主体B. 公益捐助阶层主要从事工商业活动C. 非土地所有者丧失了公民的权利D. 公民阶层具有严格的财产资格限制5. 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 成为开拓疆土的
4、主要手段C.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D. 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6. 宋代王岩叟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的一道奏疏中提到:“部分地区地主招收佃户,必须好好帮助佃农生产,为其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不然来年,佃农就会另谋他处。”这说明A. 租佃制成为全国主要土地经营方式B. 农民阶级彻底获得了自由C. 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 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消失7. 在卢梭那里,情感不仅有表现的权利,而且还是行动的指南。“冷静的理智从来就不曾完成什么杰出的事,克服激情的唯一办法乃是用另一种激情去克服它真正的圣人之不同处乃是在于此:他和其他的人一样都受到激情的左右,但是唯有他们才知道如何以激情来
5、制约激情。”材料意在强调卢梭( )A. 极力反对启蒙运动B. 缺乏人文主义精神C. 倡导浪漫主义思潮D. 助推法国革命到来8. 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以象征汉族十八省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为国旗。1911年12月,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临时参议院会议通过决议,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达成以五族共和为建国之本的共识。这一变化表明辛亥革命A. 践行了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思想B. 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C. 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D. 实现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任务的转型9. 在1939年的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虽然中方损失在日方之上,但中国军民成功地守住了长沙。当时舆论认为,“当此二
6、期抗战,首建殊勋,振四百兆之人心,雪五千年之国耻”。由此可见,这次会战A. 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B. 表明了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战主战场C. 是华北地区中国军队的主动出击D. 提升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0. 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A. 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B. 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C. 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道路D. 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1. 吴晓波在跌荡100年中认为:“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
7、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不被人注意到的广场背后的人。”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A. 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B. 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C. 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D.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12.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在画布上画上了新近引起欧洲人注目的各种东西,如丝制外套、陶瓷器皿异域的动物等。王公和富庶的庇护人委托制作了数以百计的这类绘画,使他们的皇宫、住所和商业场所呈现出世界性的风貌。由此可见( )A. 神对世界的主宰被彻底否定B. 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扩大了世界视野C.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基本
8、形成D. 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复兴13.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14. 下表是17021714年安妮女王时期英国两院政党分布情况。这反映出当时英国辉格党议员托利党议员无党派议员登记在册议员总数上院141人(
9、分布在两党之间)41人182人下院439人495人.130人1064人A. 国王与议会斗争激烈B. 民主政治得到了发展C. 两党之间的矛盾尖锐D. 责任内阁制确立起来15. 1931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指出: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占领东三省,不过帝国主义进攻苏联计划之更进一步的实现。全中国工农劳苦民众必须在拥护苏联的根本任务之下,一致动员武装起来,给日本强盗与一切帝国主义以严重的回答。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共中央A. 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B. 坚持右倾机会主义的方针路线C. 斗争策略中出现“左”倾错误D. 主张抗击日本侵略为根本任务16. “相对论
10、间接地为道德、艺术和政治方面的新相对主义铺平了道路。人们不那么相信绝对性,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而且还有真理和道德的绝对性。”由此可知,相对论( )A.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B. 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思维模式C. 帮助人们树立了正确的认识观D. 直接推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17. 俄罗斯通史记载:“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背口袋”现象表明A. 农业集体化带来了粮食危机B. 原有经济政策弊端逐渐凸显C. 城乡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D. 计划经济体制引发社会
11、动荡18. 戈尔巴乔夫曾回忆说:“经历(1985年)四月全会的转折将近一年后,我们发现改革政策遇到了巨大的阻碍,因而许多人将这一政策视作县花一现的例行行动我感到党内和管理阶层官僚在强烈抵制,上面轰轰烈烈,下面却寂静无声。由此可知,当时戈尔巴乔夫A. 对苏联改革前景持悲观态度B. 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 力主调整苏联国家改革政策D. 强调苏联激进改革的必要性19. 经济学家和社会哲学家冯米塞斯(18811973)说:一个经济体系的计划,超乎任何一种意识的力量:不同生产要素的数量、种类和位置,对以上开放的各种技术可能性,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同排列组合,都远远超出最伟大天才之心力所竭。这表明他
12、A. 认为大数据下可实现计划经济B. 赞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C. 认为计划经济不具有可操作性D. 主张采取“混合经济”模式20. 在当今中国史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所反映出的十月革命的意义主要在于( )A.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B. 是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C. 开创了另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D. 推动了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21. 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普列汉诺夫
13、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他A. 正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B. 认为俄国当时尚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C. 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指明了方向D. 认识到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2. 莫斯科收到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电讯后,全城工人立即开始政治总罢工。莫斯科街道涌满了示威游行的人群。同彼得格勒情况一样,游行队伍解除了警察的武装,争取军队士兵,夺取了军火库。到(俄历)3月1日傍晚,莫斯科的卫戍部队已全部投向革命。此时,政府不但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也失去了官僚、资本家甚至军部的支持。这场彼得格勒起义()A. 推翻
14、了俄国的沙皇专制统治B. 宣告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C.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 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23.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中说:.“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为此A. 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反抗北洋军阀统治B. 无产阶级开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C. 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思想运动启蒙民众D. 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24. 有史家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是对
15、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花了20年的时间”。下列选项中促使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向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 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的涌现B. 义和团运动和清末“新政”开始实施C. 戊戌变法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D. 袁世凯独裁和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 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 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
16、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竞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规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 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26. 时移世易,大国兴衰,各领风骚数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罗代
17、尔( Fernand Braudel)将1350-1650的300年时间,视为“漫长的16世纪”。这一长时段的划分,就是为了对应当时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明朝中国(1368-1644)在世界史上的辉煌地位。与此相对应,社会史学家阿瑞吉(Giovanni Arrighi)则提出了另一个长时段的分期概念-“漫长的19世纪”(1650-1915),它标志着中国与欧洲之经济社会开始走向分道扬镳的道路,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亚洲的形象在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史叙述中”的全面贬值。 -据韩毓海:重新思考19世纪材料二在中国,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年一度举行亲耕礼,以奖掖有用之术;一切官职均经科举获得;只把哲学作为
18、宗教,把文人奉为贵族。看到这样的国家,他们( 18世纪法国部分启蒙思想家)叹为观止,心驰神往。 -据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材料三如同西班牙漫长的 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周期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 -据王湘穗:博弈式共生的中美关系推断材料一中布罗代尔和阿瑞吉对长时段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指出材料二中的“他们”对中国的形象认知,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他们”得出这种认知的原因。材料三中荷兰、英国、美国确立各自的“漫长世纪”有哪些共同因素?你是否同意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了终结阶段?结合史实说明理由。27. 阅读材料,完
19、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发生于二十世纪的世界史重大历史事件: 二十世纪一十、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俄国十月革命和斯大林模式;三十、四十年代,西方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法西斯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联合国;四十、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总协定;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国家;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五十、六十年代,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欧洲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八十、九十年代,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苏东剧变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智能技术重大突破。 请根据提供历史材料为世界现代史概念进行定义,并结合史实说明你的观点。 (要求:立
20、论鲜明,史实准确,论述合理)答案解析1.B【解析】A.市民法与万民法适用范围不同,不能说万民法包含市民法,故不选A。B.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信息,自然法传人罗马以前和传人以后,罗马法从发展缓慢到万民法突破市民法应运而生,可见自然法精神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故B正确。C.标志罗马法形成完备体系的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故不选C。D.项说法不准确,商品经济发展是万民法形成的原因之一,故不选D。故选B。2.B【解析】B.题干表明,古希腊哲学从关注对人的命运的探讨到注重从自身寻找人生的依据,其理念在于“人的生命理由在于自己”,反映出古希腊哲学强调人生的自主性,故B项正确。ACD.题干强调的是古希腊哲学对命运的探
21、讨发生了变化,不是强调占希腊哲学注重探讨人的命运,也没有涉及道德意识,更没有强调抒发人的感情,故排除ACD故选B。3.B【解析】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诗歌多为文人创作,而宋词、元曲的兴盛则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和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体现了文学的平民化趋势,故B正确。A.宋词、元曲的兴盛是适应市民阶层的精神生活,而不是贵族阶层的精神生活,故排除A。C.元代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实行科举制,故C错误。D.从唐至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政治环境并不是越来越宽松,故排除D。故选B。4.A【解析】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小农阶层在古典时期雅典经济结构中财产价值在 2000 以下,但是在雅典社会结构中的比重是
22、 44到 65,这表明小农阶层是城邦公民群体的主体,故 A正确。B. 题干只是反映的是古典时期雅典公民群体社会、经济结构,不能确定公益捐助阶层是否主要从事工商业活动,故排除 B 。C. 非土地所有者在成年男性公民总数比例是 20到 12.5,丧失了公民的权利不符合历史史实,故排除 C。D. 从题干 看不出公民阶层具有严格的财产资格限制,故排除 D 。故选A。5.C【解析】A 该项表述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B 该项说法与题目主旨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C 由题干“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
23、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故C正确。D 该项说法错误,西周时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C7.C【解析】CB.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人文主义精神内涵非常丰富,不能机械地认为只有理性才是人文主义,关注人的情感同样也是人文精神,也就是卢梭倡导浪漫主义思潮,故 C正确, B错误。A.卢梭本身是启蒙思想家,他是另一种启蒙,当大家都在关注理性时,他更多关注人的情感,故 A错误。 D.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等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而非题干中的这一思想,故D错误。故选C.8.C【解析】A.根据所学,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并非指中华民
24、族,故不选A。B.“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不是辛亥革命的功绩,故不选B。C.据题干中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以及“达成以五族共和为建国之本的共识”,可知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形成,故C正确。D.项基本史实错误,故不选D。故选C。9.D【解析】D.依据题干“振四百兆之人心,雪五千年之国耻”可知,这次会战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信心,故D项正确。A.1939年时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而非抗战初期,故A项错误.B.湖南长沙为正面战场,故排除B。C.长沙不属于华北地区,故C项错误。故选D。10.A【解析】近代中国由于受到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容易
25、激发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对应的是马克思主义;C项对应的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D项对应的是社会基本矛盾,与进化论无关。11.C【解析】根据材料中“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广场背后的人”,可知五四运动不单单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变为了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故选C项。12.B【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B.由题干“新近引起欧洲人注目的各种东西,如丝制外套、陶瓷器皿异域的动物等。王公和富庶的庇护人委托制作了数以百计的这类绘画,使他们的皇宫、住所和商业场所呈现出世界性的风貌”可见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扩大了世界视野,故B正确。A.题干没有彻底否定神
26、的信息,故排除A。B.题干没有体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题材,故排除D。C.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排除C。故选B。13.D【解析】A.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学习和借鉴,故A项错误。B.本项说法错误,没有反映题干主旨,故B项错误。C.选项是对题干表面片面的理解,没有反映本质问题,故C项错误。D.题干中的政策调整,都是这些伟大人物按照当时的时代特征进行的,都适应了当时的要求,并且取得了突出成就,故D项正确。故选D。14.B【解析】B.表格数据表明,安妮女王时期,议会上院与下院都呈现出分化为政党阵营的局面,反映出当时英国政党政治日益显露,形成两党之间的相互
27、制约,民主政治得到了发展,故B项正确。ACD.表格数据体现的是政党在两院的分布情况,没有涉及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斗争、两党之间矛盾尖锐、责任内阁制确立的信息,故ACD三项错误。故选B。15.C【解析】C.据题干中“1931年9月20日”“全中国工农劳苦民众必须在拥护苏联的根本任务之下给日本强盗与一切帝国主义以严重的回答”,结合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提出了保卫苏联的根本任务,以及打击日本强盗和一切帝国主义的要求,表明当时中共中央斗争策略主要从意识形态出发,其中出现了“左”倾错误,故C错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是在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上提出的,与题干的时间信息不符,故A错误。B.题干
28、信息体现了“左”倾思想,而不是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故B错误。D.与题干中的“必须在拥护苏联的根本任务之下”不符,故D错误。故选C。16.B【解析】AD.两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不选AD。B.由题干中的“为道德、艺术和政治铺平了道路”“不那么相信绝对性”可知,相对论对人们的认识产生了重要影响,故B正确。C.题干中没有体现“正确的认识观”的树立,故不选C。故选B。17.B【解析】B.通过题干中“1919年”“定量分配粮食”“市场被取缔”等信息,可以判断本题的背景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而“背口袋”的现象说明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难以保证,表明该政策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在题干中
29、无法体现,故排除ACD。故选B。18.A【解析】A.题干“县花一现的例行行动”“我感到党内和管理阶层官僚在强烈抵制,上面轰轰烈烈,下面却寂静无声”体现的是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的改革困难重重,对改革的前景持悲观态度,,故A正确。BCD.这三项与题干信息均无法体现,故BCD错误。故选A。19.C【解析】A.题干未涉及“大数据”的相关信息,故不选A。B.题干只涉及该学者对计划经济的看法,无法得出赞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故不选B。C.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计划经济“超乎任何一种意识的力量”,“远远超出最伟大天才之心力所竭”,这表明他认为计划经济不具有可操作性,故C正确。D.题干只涉及该学者对计划经
30、济的看法,无法得出他主张采取“混合经济”模式,故不选D。故选C。20.C【解析】C.根据题干“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另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发展的模式。苏联在十月革命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外部的强大军事和经济压力,采取了一种赶超型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即苏联模式,故C正确。ABD.这三项都是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BD错误。故选C。21.B【解析】A.普列汉诺夫并没有正确对俄国当时国情分析,故不选A。B.从题干“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可以看出普列汉诺夫认为当
31、时俄国缺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条件,故B正确。C.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指明了方向的是四月提纲,故不选C。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二月革命就已经完成,故不选D。故选B。22.A【解析】依据材料“到(俄历)3月1日傍晚,莫斯科的卫戍部队已全部投向革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涉及的是俄国“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统治,但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故A正确,排除B。 CD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排除。 故选:A。23.C【解析】A.题干强调的是资产阶级激进派,不是革命派,故不选A。B.题干未涉及五四运动,无法得出无产阶级开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故不选B。C.由题干信息可知
32、,该学者认为共和体制不足以革新国家,民众需要思想上的启蒙,因此提出“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故C正确。D.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题干信息未体现,故不选D。故选C。24.D【解析】D.依据所学知识,第一次指的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指的是维新变法,第三次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紧扣题干信息,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原因,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故D正确。ABC.三项所述均不是主要因素,均ABC错误。故选D。25.(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
33、念法制化。26.【1】布罗代尔:综合国力对比的角度。明朝时期农耕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强盛,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欧洲各国在工业革命前,综合国力在中国之下。 阿瑞吉:文明转型对比的角度。欧洲主要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逐渐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通过两次工业革命,走上工业化道路,最终确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国等亚洲封建国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认知:中国政治开明,令人向往。 原因:为主张开明君主制、批判天主教会统治提供依据;“他们”主要是通过来华传教士的著作了解中国,存在主观片面的误读。【3】共同因素: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金融霸主地位;经济体制的创新。 同意。理由:两极格
34、局瓦解后,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经济多极化不断发展,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也受到冲击。 不同意。理由: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拥有超强的经济、军事实力,政治影响力仍无人能抗衡。27.材料涉及到整个20世纪的基本事实,要求为世界现代史做一个定义,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世界现代史中,从社会性质上讲,涉及到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定存斗争和共同发展,我们可以将世界现代史定义为: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斗争融合发展的时代要进行论述,可以结合十月革命的具体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战后资本主义世
35、界经济新变化来进行论证 故答案为: 定义: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斗争融合发展的时代 论证: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格局,新经济政策,借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罗斯福新政也借鉴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来发展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二战期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同携手打败了法西斯力量法西斯势力,维护人类的和平,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借鉴了社会主义的计划模式,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借鉴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吸收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在斗争中不断融合,促成了人类文明的进步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