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5分)(请将1-15题答案填写到机读卡上)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糜子(mi) 窑洞 (yo) 杜甫 (p) 彳 亍(zh zh)B. 颓圮(q) 哀悼(dio) 捅刀(tng) 背负(bi)C. 攥紧(zun) 逡巡 (jn) 漫漶(hun) 丰腴(y)D. 拎起(ln) 提防(d) 瘸腿(qu) 攫取(ju)【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
2、的识记能力。分别考查对形近音同(或音异)、形异音同(或音异)、多音多义的汉字读音的辨识。注意“多音读次音,形声莫套读,方言要纠错”的原则。本题中,A项,“甫”应读作“f”,“彳亍”应读作“ch ch”;B项,“圮”应读作“p”,“悼”应读作“do”;C项,“逡”应读作“qn”;故选D。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空白 空中 空地 空间B. 难民 空难 灾难 遇难C. 供给 给养 补给 送给D. 住宿 宿舍 星宿 宿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识记能力。分别考查对形近音同(或音异)、形异音同(或音异)、多音多义的汉字读音的辨识。注意“多音读次音,形声莫套读,方言
3、要纠错”的原则。本题中,A项,kng/kng/kng/kng,故A项不完全相同;B项,nn/nn/nn/nn,故B项完全相同;C项,j/j/j/gi,故C项不完全相同;D项,s/s/xi/s,故D项不完全相同;故选B。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演绎 静谧 飘逸 焦灼B. 兴师动众 断断续续 标新立异 出神入化C. 赘言 畏惧 扼要 喧腾D. 义忿填膺 安之若素 无挤于事 如逝重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识记能力。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如果怀疑某个字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
4、,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本题D项,“义忿填膺”应写作“义愤填膺”;“无挤于事”应写作“无济于事”;“如逝重负”应写作“如释重负”。故选D。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分辨 辨论 辫子 辨证B. 澡堂 干躁 暴燥 噪音C. 选择 驿站 恩泽 络绎D. 假期 瑕疵 暇想 余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识记能力。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
5、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本题中,A项,“辨论”应写作“辩论”;B项,“干躁”应写作“干燥”,“暴燥”应写作“暴躁”;C项,没有错别字;D项,“暇想”应写作“遐想”;“余遐”应写作“余暇”。故选C。5.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言而喻(比喻) 精益求精(更加) 微不足道(值得)B. 相形见绌(不足) 比比皆是(都) 数见不鲜(屡次)C. 如愿以偿(偿还) 不可名状(名称) 梅岭三章(首
6、)D. 不名一文(名字) 拈轻怕重(挑拣) 怏怏不乐(不高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字义的能力。这类考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放在试卷的开始,属于语文基础中的基础,这要求学生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因为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本题中,A项,“不言而喻”(明白);B项,解释正确;C项,“如愿以偿”(满足),“不可名状”(用语言说出);D项,“不名一文”(占有)。故选B。6.下列词语全是贬义词的一项是( )A. 德高望重 人云亦云 铁面无私 自食其力B. 指手画脚 弱不禁风 鹦鹉学舌 欺世盗名C. 同
7、仇敌忾 世外桃源 反目成仇 随波逐流D. 浅尝辄止 无动于衷 彬彬有礼 随心所欲【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词语感情色彩的能力。感情色彩是指某些词除了基本意义(概念义)之外,还带有人们主观评价的色彩,表达喜爱或憎恶,肯定或否定,赞许或贬斥的感情,我们把词语的基本意义之外所表达的这种特殊的附加意义,叫做词语的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是区别同义词的一个重要方面,往往在一组同义词中,褒、中、贬三性俱全。有的词不止一个义项,不同义项的多义词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这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辨别。感情色彩方面几种特殊用法:褒义词贬用的现象,贬义词褒用的现象。本题中,A项,“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声望
8、很高,褒义词;“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贬义词;“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秉公执法,不怕权势,不讲情面,褒义词;“自食其力”,凭借自己的努力生活,褒义词。故A项不全是贬义词;B项,“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弱不禁风”,形容人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鹦鹉学舌”,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故B项都是贬义词。C项,“同仇敌忾”,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中性词;“世外桃源”,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中性词;“反目成仇”,旧时多指夫妻之间,现代也常用于朋友间不和,矛盾激化
9、,互相对立,中性词;“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没有主见,盲目地随着别人行动,贬义词。故C项不全是贬义词;D项,“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贬义词;“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中性词;“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褒义词;“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中性词。故D项不全是贬义词。故选B。【点睛】感情色彩是指某些词除了基本意义(概念义)之外,还带有人们主观评价的色彩,表达喜爱或憎恶,肯定或否定,赞许或贬斥的感情,我们把词语的基本意义之外所表达的这种特殊的附加意义,叫做词语的感情色彩
10、。例如:奋不顾身贪生怕死大公无私损人利己锲而不舍一曝十寒见义勇为见利忘义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病痛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的敌人它从人刚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正常死亡”都可以避免病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毅力和高贵性才得以展现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顺序、逻辑顺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时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本题中,通观语段,“病痛”是段落话题,句
11、中“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照应句中“意志、毅力和高贵性”,因此,相连并且在后,排除D项;句中“它”指代前问“病痛”,“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解释句中“与生俱来的敌人”,因此,相连,排除A、B两项。与C项相符。故选C。8.依次填写在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 )企图为侵略战争翻案、在中日关系上设置障碍的人 是极少数, 对他们这种混淆视听、兴风作浪的行为,不能听之任之。在这里我们奉劝石原先生,不要自作聪明,以为 睁着眼睛说瞎话,历史 颠倒过来。嘲弄历史者必将为历史所嘲弄。A. 即使 也 只要 就会B. 虽然 不过 即使 也C. 虽 但 只要 就会D. 因为 所以 如果 就会【答案】C【
12、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用关联词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理解句子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关联词语选择填空题的应试,可从下列三个方面入手:(1)综观全局,理清整个语段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及分句间的关系;(2)根据表达中心和有关句间关系,参照语言表达习惯,选择突破口。选择突破口的方法有二,一是通过确定一个正确的词语,从而排除其他有关的选项项;二是通过否定一个词语,从而排除有关选项;(3)把备选目标代入题干进行审查核对,从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作为答案。本题中,第一、二空“极少数设置障碍的人”和“对他们这种混淆视听、兴风作浪的行为,不能听之任之”是转折关系,应填“虽但是”;第三、四空“睁着眼睛说
13、瞎话”和“历史颠倒过来”是条件关系,应填“只要就会”。故选C。9.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 觉解:觉悟和了解。C. 不期而遇:没有时间遇见。D. 姗姗:形容赶路缓慢从容的姿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词语意思能力。这类考题属于语文基础中的基础,这要求学生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因为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本题C项,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期,约定。故选C。10.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扎西回想起那次事故,仍然心有余悸。B. 高二年
14、级的同学们情同骨肉。C. 卓玛对这件事情无动于衷。D. 达瓦对人总是很有礼貌,彬彬有礼的。【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般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中,A项,“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使用正确;B项,“情同骨肉”,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使用正确;C项,“无动于衷”,意思是一点儿也不心动。指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也指这个人面对他人的建言或者批评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使用正确;D项,“彬彬有礼”,表
15、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与“很有礼貌”重复,使用错误。故选D。1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件事,使扎西彻底醒悟了。B. 李华的故乡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C. 校领导指出,一定要扩大学校规模,加快发展速度。D. 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本题,A项,成分残缺,“通过”和“使”滥用,导致句子缺乏主语。应删掉“通过”或者“使”。B项,搭配不当,“故乡”和“人”主宾搭配不当。应为
16、“李华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或者“李华的故乡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C项,无语病。D项,搭配不当,“是否”和“重大问题”两面对一面。应在“取得”前加“能否”。故选C。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C.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D.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
17、逗号。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5.用来分开句内各词语或表示语气的停顿。提示:“,”不可放在一行之首或开头。5.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呀”“啦”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6.并列成分做谓语时,如果并列成分是主谓结构,那么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本题B项,前后两句都是皇帝说的话,因此将“句号”改为“逗号”。故选B。【点睛】常见标点符号用法句号,表示说完一句话的停顿。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间的停顿。表示次序后的停顿。分号,表示一句话
18、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冒号,用来提示下文。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感叹号,表示赞美、愤怒、惊奇等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引号,引用说话或文章某一段文字。表示特指的词语或反语、讽刺。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影片等名称。省略号,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未尽。表示声音断续。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破折号,表示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表示意思的转折。表示声音的延续。13.对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我们的宗旨是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每当秋末冬初,柿树叶渐渐落光
19、,一眼望去,圆溜溜的柿子,像许许多多的红灯笼挂满了枝头。谎报军情,要打败仗;谎报农情,会减产失收;谎报商情,要竞争中被淘汰。A. 设问 反问 拟人 拟人 排比B. 反问 设问 排比 比喻 对偶C. 设问 反问 拟人 比喻 排比D. 反问 设问 拟人 拟人 对偶【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借代、对比、反复、通感、对偶、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每种修辞的分类和特点。本题中,前问后答,是设问句;“难道”表示反问,是反问句;将“海”拟人化,是拟人句;将“柿子”比作“红灯笼”,是比喻句;三个句式相同,是排比句。故选C。【点睛】对偶修
20、辞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14.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夸张)B. 小溪流笑着往前跑。有巨大的石块拦住它的去路,它就轻轻跳跃两下,一股劲冲下去。(拟人)C. 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比喻)D. 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反问)【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手法
21、包括比喻、夸张、借代、对比、反复、通感、对偶、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每种修辞的分类和特点。本题C项,“好像”在这里是副词,表示“可能”要下雨,不是喻词,不是比喻句。故选C。【点睛】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明喻:是常用“像”“好像”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像B。(会出现明显的比喻词)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
22、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喻词。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没有比喻词。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喻)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暗喻)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借喻)1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现代诗雨巷的作者是戴望舒,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B. 散文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神不散是指散文主题要集中、明确。C. 艺术三昧是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丰子恺的作品,他是浙江桐乡人。D.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王安石,唐朝人。【答案】D【解析】【
23、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此题考查作家作品的相关内容,均为记忆类知识。本题D项,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宋朝人。故选D。第II卷(请将16题-22题答案填写到机读卡上)二、阅读理解(共45分)(一)文言文阅读(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然后完成各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醉翁亭记)16. 下列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24、正确的一项是( )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B.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C.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D.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晦:暗B. 芳:香花C. 发:开花D. 秀:秀气【答案】16. B 17. D【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
25、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意思是“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与“佳木秀而繁阴”是对偶句式,应当分别断开,排除A、C、D项;“者”“也”是断句标志,在其后断开。故选B。【17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
26、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本题D项,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解释错误。故选D。【点睛】断句方法_据修辞,定句读文言文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互文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也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断句。(1)顶真断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2)对偶断句: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愿不期深浅/其于伤心。(战国策)(3)反复断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孰与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这几句话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可根据这一特点断句(二)、现代文阅读(共39分)阅读下
27、文,完成下面小题。小海马为什么是父亲生的温暖的海底,尤其是浅海区域,分外光明灿烂。那里有胜过陆地森林草原的海底植物,有嬉游其间形形色色的动物。生长在海底的红、白珊瑚,像庭园里栽培着的花木;附生在岩礁间的红、绿海葵,如同庭园里种植的花草。这个碧水莹莹、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人们把它比作“水晶宫”,真是十分恰当。生活在“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要算是海马了。这种体长只有1020厘米的奇特鱼类,其头形似马头,故称它为“海马”。海马尾部很长,由多节组成,并能灵活曲伸,用尾弹跳。它的背鳍像一面锦扇,经常摇动着维持平衡,做直立游泳,动作优美活泼。海马不仅相貌特殊,繁殖习性也很特别。当繁殖季节到来时,雄海马的体侧
28、腹壁向体中央线方向发生皱褶,慢慢地合成宽大的“育儿袋”。雌海马就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雌海马无育儿袋),卵总数在百粒上下,就在育儿袋里进行胚胎发育。这期间,育儿袋里会产生浓密的血管网层,和胚胎血管网取得密切联系,以供应胚胎发育期需要的营养,等到幼海马发育完成,雄海马就开始“分娩”了。海马的繁殖方法为什么这样特别呢?因为浅海情况十分复杂而凶险。尤其是到了春夏两季,各种海生动物都要由深海或远洋洄游到浅海里来,进行一年一度的交配和繁殖。一向寂静的浅海区,这时就分外热闹。同时,弱肉强食的“种间斗争”,也就特别火热起来了。成年动物会大批遭到伤亡,幼小动物更难逃脱,尤其是刚产下的大批动物卵子,简直成为
29、动物互相争食的佳肴了。例如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因此,动物的保种斗争,也就一代比一代加强了。海马是浅海的老住户,保卵适应当然比其他动物更要巧妙些。不仅雌海马将卵子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而且它们由卵生演进到类似胎生的地步,这样,就容易保证全部的卵都发育成小海马。18. 下列对第段描写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意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 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严谨。C. 描写了缤纷的海底世界,点明海马的生活环境。D. 通过描写为下文写海马作了很好铺垫。19. 文中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是( )A. 列数字 分类别 打比方B
30、.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C. 打比方 分类别 下定义D. 举例子 下定义 作比较20. 海马是“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它的“奇”表现在( )A. 相貌特殊,繁殖习性特别。B. 形似马头,尾部很长。C. 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D. 尾部能灵活曲伸,动作优美活泼。21. 第段举鳕鱼的例子,最主要目的是( )A. 说明鳕鱼死亡很多。B. 说明海洋动物保种斗争。C. 与海马没有任何关系,完全可以删掉。D. 说明海马生存环境凶险,不得不采用特别的繁殖方法。22. 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的主要原因是( )A. 有效保护幼卵,让其发育成小海马。B. 雌海马要寻找食物,没有时间养育小海
31、马。C. 雄海马育儿经验丰富,可以提高成活率。D. 雄海马育儿经验丰富,可以更好地养育小海马。【答案】18. B 19. B 20. A 21. D 22. 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本题B项,“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错误,第使用“温暖”“光明灿烂”“形形色色”等词语,还将“红、白珊瑚”比作“花木”;将“红、绿海葵”比作“花草”,语言生动形象。故选B。【1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
32、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等。首先要根据划线句判断所用的说明方法,而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思路是: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本题中,“这种体长只有1020厘米的奇特鱼类”“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例如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因此,动物的保种斗争,也就一代比一代加强了”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个碧水莹莹、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人们把它比作水晶宫”“它的背鳍像一面锦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故选B。【2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注意比对,尤其
33、要注意一些细微的差别。本题中,第段第1句“生活在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要算是海马了”引领段内容,第段说明海马的奇怪长相,第段说明海马的“繁殖习性也很特别”。与A项相符。故选A。【21题详解】此题考查说明文说明方法作用的能力。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可以使说明对象更具体、形象、确切,增强说明力,便于读者理解。本题中,第段解释第段“海马的繁殖方法为什么这样特别呢”的原因,说明“浅海情况十分复杂而凶险”,因而“海马的繁殖方法这样特别”,与D项相符。故选D。【2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注意比对,尤其要注意一些细微的差别
34、。本题中,根据第段“这样,就容易保证全部的卵都发育成小海马”可知,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的主要原因是就是为了“有效保护幼卵,让其发育成小海马”。与A项相符。故选A。【点睛】说明方法及作用1、举例子: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作用:使说明对象更具体、形象、确切,增强说明力,便于读者理解。2、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作用:通过鲜明对比,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3、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作用: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通俗,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4、分类别: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说明。作用
35、:使说明条理清楚,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事物特征)。5、列数字: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作用: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陈景润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陈景润轻易不掉眼泪。少年时,他内向而倔强,身体弱小,每逢在学校中受人欺侮,甚至,被打得鼻青脸肿,他从不掉泪,更不卑膝地向人讨饶。青年就读厦大,生活拮据,患了肺结核,面对繁重的功课,他自尊自强,坚韧地挺了过来。饱经忧患的岁月里,他被错误地拔了“白旗”,无端地下放到外地去洗瓶子,受尽冷眼,他没有掉泪;“文革”中惨遭
36、迫害、侮辱、批斗,甚至被逼跳楼,他也没掉泪。人,贵在有一点精神,陈景润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不甘屈服铁骨铮铮的气质。他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有了盛名的陈景润,却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哭了,而且哭得那么伤心。从70年代初期开始,陈景润就横下一条心,要尽全力拼搏,争取为这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跨世纪之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转眼十年过去了,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无声地消融在杳无踪迹的跋涉之中。路,在何方?“梯子”在哪里?回首往昔,莫名的惆怅和感伤,情不自禁地浮上心头。播种,耕耘,收获,遵循劳作的常规法则,能够在付出艰辛之后,得到应有的成果,自然是一种幸运和安慰。这场攻克(1+1)的世纪之战,其深刻和
37、悲壮之处在于,它超越了一般劳作的常规法则,并不以艰难竭蹶的付出,作为衡量收获的标准。科学的严酷在这里表现得如此的冷峻无情,百分之百的付出,而收获往往是苍白无奈的零。能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么?陈景润曾无数次期盼过,从冬盼到春,从黑夜盼到天明,当失望如日复一日的平庸,几乎把心灵磨出老茧的时候,最刚强的汉子也会为蹉跎岁月而感到深深的忧伤。陈景润十分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他不是那种急流勇退的人,他在取得辉煌之后,不像那些在体坛上荣获世界冠军奖牌的选手,有资格从容而体面地举行告别体坛的盛宴,然后去开拓另一片崭新的天地。他给自己定的人生座标,是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1),这才是
38、真正的“世界冠军”,为此,他自觉地破釜沉舟,断了退路。只要生命还存在一天,他就要不懈地走下去。这种“傻”劲,与生俱来,不可移易。1984年的夏天,一位德国的数学家访问中国,他慕名找到陈景润。皆是行家里手,他们谈得很投机。陈景润的英语水平不错,不必借助翻译,双方可以坦然相谈,他们一起讨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说着说着,陈景润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来访的外国朋友并不感到突然和意外,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仿佛,在细细体味这位东方数学奇人的心境;仿佛,在默默分担这位数学同行的焦急和忧虑。陈景润的助手李小凝也端坐一旁,他没有劝解,也不知道怎样劝解这位老师辈的数学巨匠。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陈景润流眼泪,听到陈景
39、润那令人心碎的哭声。是痛感自己经过十年苦斗,毫无进展而悲伤,还是有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而心存愧疚呢?事后,人们没有去问陈景润,也觉得没有必要去探问这一事情。人们只是发现,陈景润仍是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进数学所那被称为“二层半”的资料室,他坐的位置是固定的,靠窗桌子前的第一个位子,即使他没有来,人们也很少去坐它。长期苦战,他已经在疲惫之余,感到身体的不适。一到冬天,特别怕冷,从脊梁骨中感到透心的冰凉,视力也开始下降,只有那颗不泯的心,还是炽热的。人们万万没有预料到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酿成意外的重伤。他从医院里出来,苍白的脸上,有时泛着让
40、人忧郁的青灰色,不久,终于诱发了帕金森氏综合症。令人惊叹的是,得了绝症之后的陈景润,却极少流眼泪,也没有听到他痛哭过。男儿的眼泪是金,偶尔夺眶而出,才让人惊心动魄。“发事牵情不自由,偶然惆怅即难收。”泪洒战地,一倾真情。科学攻关的征途,悲壮而苍凉。23. 给下列加字注音。跋涉( ) 杳无踪迹( ) 不懈( )24. 根据下列意思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远得不见踪影,连一点踪迹都没有。比喻不知去向,下落不明。( )(2)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25. 文章开头写了陈景润不掉眼泪的几件事,请将这些事简要概括出来。26. 请找出描写“陈景润哭了”的语句。27. 陈景润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4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阐述28. 在攀登科学高峰过程中陈景润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请分条表述。29. 文章只有很少文字写到“陈景润哭了”的情节,从全文看,这样写是否文不对题?为什么?【答案】23. (1). b (2). yo (3). xi 24. (1). 杳无踪迹 (2). 破釜沉舟 25. (1)少年受人欺侮,不掉泪。(2)厦大读书,生活拮据,患了重病,功课繁重,不掉泪。(3)被错误地拔了“白旗”,下放到外地去洗瓶子,受尽冷眼,没有掉泪。(4)“文革”中惨遭迫害、侮辱、批斗,甚至被逼跳楼,他没掉泪。 26. 有了盛名的陈景润,却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哭了,而且哭得那么伤心。说着说着,陈景润哭了
42、,而且哭得很伤心。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陈景润流眼泪,听到陈景润那令人心碎的哭声。 27. 一是因为理想之巅难以达到的惆怅感伤,哥德巴赫猜想阻隔重重,无路可进,科学之路冷峻无情;二是因为焦急和忧虑,他痛感自己经过十年苦斗,岁月蹉跎却毫无进展;三是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觉得有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 28. 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具有尽全力拼搏的精神;无望时抱有成功的期盼的积极心态;具有专注、投入、忘我的精神;意志坚强。 29. 不是。写哭之前,铺陈笔墨写他不哭,展现了陈景润虽身处不幸,但自尊自强、坚忍不屈的精神,对后面写他“哭”起到反衬作用。写哭之后,再写其不哭,体现他的坚强刻苦,努力拼搏的
43、精神一如既往。“哭”是陈景润生命中的“特殊”现象,“不哭”是陈景润生命的内在本质,哭与不哭都在表现他科学探索的真诚与坚强。【解析】【2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拼读能力和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和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写法。本题中,“跋涉”读作“b”;“杳无踪迹”读作“yo”;“不懈”读作“xi”。【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词语意思的能力。这类考题属于语文基础中的基础,这要求学生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因为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本题(1)中,根据“
44、远”“不见踪影”的提示可以得知,答案是“杳无踪迹”;(2)中根据“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的提示可以得知,答案是“破釜沉舟”,因为“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25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
45、括。本文第1段领起下文,第5段承上启下,因此,本题的答题区间在2-4段。第2段写陈景润在少年的时候“在学校中受人欺侮,甚至,被打得鼻青脸肿,他从不掉泪”;第3段写陈景润在厦大期间“生活拮据,患了肺结核,面对繁重的功课”却不流泪;第4段写陈景润在饱经忧患的岁月里,“被错误地拔了白旗”,在文革期间“惨遭迫害、侮辱、批斗,甚至被逼跳楼”,他都没有流泪。分点概括即可。【26题详解】本题考查掌握表现手法的能力。描写人物的手法有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和细节等,还有侧面烘托。本题要求找出描写“陈景润哭了”的语句,其中“有了盛名的陈景润,却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哭了,而且哭得那么伤心”是作者的直接叙述;“说着
46、说着,陈景润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是正面描写;“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陈景润流眼泪,听到陈景润那令人心碎的哭声”是侧面烘托。找出这些句子,并摘抄即可。【27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由4-6段“回首往昔,莫名的惆怅和感伤,情不自禁地浮上心头”,“科学的严酷在这里表现得如此的冷峻无情,百分之百的付出,而收获往往是苍白无奈
47、的零”和“当失望如日复一日的平庸,几乎把心灵磨出老茧的时候,最刚强的汉子也会为蹉跎岁月而感到深深的忧伤”可知,陈景润因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理想没有实现,面对科学之路的冷峻无情,内心惆怅感伤;由第8段“在默默分担这位数学同行的焦急和忧虑”和“是痛感自己经过十年苦斗,毫无进展而悲伤”可知,陈景润对于自己蹉跎岁月,研究毫无进展,内心无限焦虑;由第8段“还是有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而心存愧疚呢”可知, 陈景润因研究毫无进展感觉愧对祖国和人民。整合分点即可。【28题详解】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章中描
48、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由1-3段可知,陈景润意志坚强,不甘屈服铁骨铮铮;由第4段“陈景润就横下一条心,要尽全力拼搏,争取为这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跨世纪之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知,陈景润具有尽全力拼搏的精神;由第4段“转眼十年过去了,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无声地消融在杳无踪迹的跋涉之中”可知,陈景润一旦投入工作,专注、忘我;由第6段“陈景润曾无数次期盼过,从冬盼到春,从黑夜盼到天明”可知,陈景润在十年的时间面对无望的研究仍然坚持,仍然期盼,心态积极;由“有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而心存愧疚呢”可知,陈景润有强烈的民
49、族自尊心,热爱祖国,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答案。【29题详解】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本题重在分析文本内容是怎样体现标题“陈景润哭了”的。文章1-4段重点记叙陈景润面对困难、挫折和人生风雨“不哭”;5-8段重在描述陈景润面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失败,内心焦急忧虑,感觉愧对祖国和人民,“哭了”;第9-11段写陈景润得了绝症却“极少流眼泪,也没有听到他痛哭过”。因此,文章写陈
50、景润“不哭”和“哭”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陈景润的坚强刻苦,努力拼搏的精神一如既往,科学探索的真诚与坚强。注意:首先明确观点,然后结合内容分析“不哭”在结构上、塑造人物上的作用。三、作文(60分)3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我国有个考察团访问韩国,参观了韩国屈指可数的大财团现代公司。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有几块砖,十分惊奇。公关人员见到客人面带异色,便笑着解释: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节俭是现代公司事业成功的一大因素,请勿见笑。 再看看我们自己,破坏公物,浪费水电,浪费金钱,浪费粮食,浪费时间等等不胜枚举。对此,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呢?请以“节俭”为
51、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答案】【例文】勤俭节约成共识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
52、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 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
53、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些不良现象中,大款、公款充当了主要角色。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
54、广泛关注,并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的能力。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决定
55、了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等的技巧至关重要。1、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2、正确理解话题的含义;3、拟题要匠心独运;4、作文时要能大胆想象,要具有创造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审题】材料中列举韩国现代公司节约用水的事例,题干又要求以“节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因此,本题审题较为容易,学生只要围绕“节约”来谈即可,可以议论,可以记叙,可以抒情。但是,学生需要写出深度,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容易流于肤浅。学生可以谈论节俭的原因,节俭的意义,节俭的做法等。【立意】节俭不可丢;奢侈要不得,节俭永流传;当今时代,节俭仍有其现实意义;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勤俭节约,传统美德;让节俭成为习
56、惯。【结构】开篇以名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引入,说服力较强,强调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人类,都需要勤俭节约。然后用历史上毛泽东、伊丽莎白二世、丰田公司等事例论证节俭意识令人赞叹;接着用建国初期人们的节俭和当今社会人们的奢侈进行正反对比,论述勤俭节约不能丢弃;最后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结尾,呼吁号召。文章以“勤俭节约”为中心,用古今中外名人事例和名人名言论证论点,主体采用并列式结构,思路清晰,论证有力
57、。【素材】名言素材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3、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4、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5、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6、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7、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8、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象,决不是原因。鲁迅9、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10、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故事型素材1、房梁挂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
58、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2、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
59、,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3、雍正费心思:专门为剩粥剩饭的处理下一道圣旨雍正继位,曾大力倡导节约粮食。雍正二年他发出上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圣旨,说:“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委弃。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这里,雍正为节约粮食可谓费尽心思,从人食、猫食到鸟食,交代得清清楚楚。至高无上的封建皇帝,专门为剩粥剩饭的处理下
60、一道圣旨,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大概绝无仅有。然雍正皇帝似乎乐此不疲,事隔三年,他又专门为了禁止浪费粮食的事,再次发出一道上谕:“朕从前不时教训,上天降生五谷,养育众生,人生赖以活命,就是一粒亦不可轻弃。即如尔等太监煮饭时,将米少下,宁使少有不足,切不可多煮,以致余剩抛弃沟中,不知爱惜。朕屡屡传过,非止一次。恐日久懈怠,尔总管等再行严传各处首领、太监,见有米粟饭粒,即当捡起。如此不但仰体朕惜福之意,即尔等亦免暴殄天物。应不时查拿,如有轻弃米谷者,无论首领、太监,重责四十大板。如尔等仍前纵容,经朕察出,将尔总管一体重责。”看来雍正对节约粮食一事,真可谓常抓不懈,既有号召,又讲道理;既有具体办法,又有惩治措施。算是一抓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