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创立发展,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他们的共同主张是A君主集权推行仁政 B治国应该礼法结合C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D构建礼乐文明社会2公元前524年,卜筮预测郑国将遭大火,劝子产用瓘斝玉瓒禳灾,子产以“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的理由加以拒绝。这一记载表明子产A对宗教迷信活动持否定的态度 B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趋于理性C关注社会现实而忽视天道伦常 D致力于维护世俗的道德规范3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
2、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材料意在说明A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发扬 B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C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 D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4战国时期某思想家主张:“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这一主张体现了A法家的集权思想 B儒家的民本思想C墨家的非攻思想 D道家的无为思想5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诗书、礼易、春秋。这反映了A汉代选官制度确立 B五经成为教科书C百家争鸣局面结束 D儒学教育官方化6相传,东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
3、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并署“门下孝子”。这反映出A孝道开始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 B当政者注重维护社会人伦秩序C儒家文化升级为官方形象代表 D儒家伦理思想对于人性的压抑7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材料主要体现了董仲舒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思想C天人感应思想 D“三纲五常”思想8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南宋理学家陆九渊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由此可见,他们的分歧在A本体论上 B明理的路径 C方
4、法论上 D核心价值观916世纪中国的王阳明强调“发明本心”,靠内心自我反省;西方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B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10对于天文现象,朱熹说:“日月之说,沈存中(沈括)笔谈中说得好,日食亦非散光,但为物掩耳”。对于潮汐的现象,朱熹说“潮之迟速大小自有常。旧见明州人说,月加子午则潮长,自有此理。沈存中笔谈说亦如此。”由此可知A自然现象的解释受理学影响 B科技与理学不完全冲突C传统科技注重理论规律探索 D完整的科学体系已形成11黄宗羲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
5、有所未尽。“炎武也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虫纂刻,亦何益哉!”“这说明他们都A提倡公平法治 B强调社会责任 C批判君主专制 D反对程朱理学12经历明清政权鼎革,知识分子提出了改良社会的药方。黄宗羲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顾炎武力主“均田”,王夫之主张“有其力者治其地”。这些思想家们的主张A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B具有浓厚的复古色彩C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D是对个体小农的关注13如图,据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描述,面对死刑的审判结果苏格拉底说道:“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他拒绝了在朋友的帮助下获得免
6、刑的机会,最终慷慨赴死。由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苏格拉底之死A社会的公平正义彻底崩溃 B法律判决的结果符合正义C法律应具有独立的权威性 D主张建立正义的法律秩序14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格拉强调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地位。他的学生普罗狄克思认为神是想象出来的,并把对人有用的事物视为神。他们的观点A重视人与人之间平等 B彻底否定了神灵崇拜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D强调了“美德即知识”15寓言熊与隐士:隐士和熊是好朋友。一天,熊正守护在林间睡着的隐士,为他驱赶蚊蝇。这时,一只苍蝇来叮隐士的额头,无论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怒了,举起一块石头狠砸苍蝇,苍蝇被砸死了,但隐士的脑袋也裂成两半。能用来说明该寓言道理的
7、是A认识你自己 B人是万物的尺度C美德即知识 D挚友如异体同心16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强调了正义的工具性,说明正义需要树立理性的权威,不能把人仅仅视为有欲望的动物。柏拉图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是A突出人和人性 B加强奴隶主统治C发展商品经济 D维护城邦的利益17“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时期的作品A思想内容固守传统 B风格未能实现突破C题材多以宗教为主 D影响范围极其有限18文艺复兴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对此解释最准确的是A文艺复兴植根于古
8、典文化 B文艺复兴与古典文化无关C文艺复兴对后世影响深远 D文艺复兴反映了时代特征19马丁路德说:“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马丁路德这样说的目的在于A否定天主教会存在的合理性 B号召人们放弃天主教信仰C鼓动天主教徒退出天主教会 D批判天主教会,宣传宗教改革20亨利八世( 14911547)因与王后凯瑟琳离婚遭到罗马教皇拒绝,与罗马教廷决裂,随后进行宗教改革,确认离婚合法。这表明,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A是对马丁路德改革的继承与发展 B目的是为了解决个人的婚烟问题C导致罗马教权影响在英国
9、完全消失 D有利于英国成为完全的民族国家21“到了18世纪法国无神论者那里,这个无处栖身的上帝终于被羽毛丰满的理性送上了断头台。”材料表明启蒙运动A对法国大革命爆发起了促进作用 B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C推动了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 D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22当拿破仑问拉普拉斯,为什么在他的关于天体力学的文本中没有提及上帝时,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回答道:“陛下,我不需要那个假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理性主义使科学不再屈从于宗教 B人文主义者对宗教抱和解的态度C科学家们已经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D宗教改革运动在当时并没有成功23有学者统计,从1789年到1800年,在世界58项重大科研成果中,法国有2
10、3项,占总数的40%。同期,英国只有13项,占20%。与英国相比,当时法国科技发展比较有利的因素是A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B工业化程度较高C科学理性精神盛行 D社会秩序比较稳定24伏尔泰在描绘心目中理想政治体制时说:“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在这个政府里,老爷们高贵而不骄横,且无家臣;在这个政府里,人民心安理得地参与国事。”这表明伏尔泰A主张开明的君主体制 B提倡天赋人权C反对限制君主的权力 D强调分权制衡二、材料阅读(25题12分,26题25分,27题15分,共52分)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主张:“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1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而荀子却认为:“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材料二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上的不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
12、指出汉密尔顿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政府是怎样进行“内在的限制”的,汉密尔顿主张如何对人性进行规范引导。(6分)2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宗羲不仅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其“一家之法”,而且在批判的基础上描绘了一副“天下之法”的“法治”新蓝图。这一新蓝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立法必须体现“天下人”的利益,为天下人兴利除害,也就是要立“天下之法”以代替君主“一家之法”。这里他提出的一些具体主张反映了工商阶层(潜在的资产阶级)的要求,比如主张“工商皆本”等。以保障“万民”的平等权利。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
13、,而在万民之忧乐”。再次,在如何实现上述目的方面,黄宗羲还设计了几项重要的制度性方案:一是提出了“学校议政”,让学校成为“公其是非”的议政机关,并享有最高决策权;二是提出“君臣共治分权”,包括置宰相,并提高相权使宰相手握重权的自主权和自治权。最后,黄宗羲还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观点。摘编自蔡如堂西方古典自然法学与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之比较研究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鉴于此,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并将它们分别赋予不同的机关。他认为,只有各种权力间彼此能够相制衡的体制才有可能会创造一个无私的政体。在他看来,立法权属于
14、议会,因为它代表着国家的一般意志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行政权执行国家的意志由君主或国王行使。因为行政部门需要行动迅速,所以应由一个人管理。司法权由法院行使。法院由人民阶层中选出的人员组成。孟德斯鸠强调“其中任何两个权力都不能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关手中,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如果三种权力由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行使,那一切便都完了。”摘编自温晓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1)根据材料一,归纳黄宗羲的“法治”思想的内容。(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孟德斯鸠思想核心的共同之处。分析孟德斯鸠思想成功付诸实施和黄宗羲思想影响有限的原因。(16分)27(15分)在追求民主自由的道路上,
15、近代西方思想对人类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马克思选集中文蔵第3卷材料二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在共和国里极其重要的是,不仅要保护社会防止统治者的压迫,而且要保护一部分社会反对另一部分的不公。【美】汉密尔領、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材料三17、18世纪是一个思想启蒙与社会革命同步进
16、行的时代,所以也常常被称为革命的时代,新兴资产阶级通过革命胜利,将启蒙运动的成果以新型的政治制度模式加以制度化的确立,使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化运动得到了最终的实现。摘编自控存明西方文化思想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和思想特点方面的新发展。(4分)(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启蒙思想与西方代议制(政治制度)的关系。(5分)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10月月考试卷高二历史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CBDBBABB题号1112
17、1314151617181920答案BDCCCDCDDD题号21222324答案BACA1【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共同主张是重建社会秩序,构建礼乐文明的社会,故选D项;儒家思想对君主的要求,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都未涉及君主集权的问题,排除A项;在治国问题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只有荀子吸收了法家思想提出礼法并用,排除B项;在人性论上,孔子主张性相近,荀子主张性本恶,只有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排除C项。2【答案】B【解析】子产认为天道远离人间,人道则存在于身边的社会人事之中,可以就近掌握,这表明子产对天人关
18、系的思考趋于理性,故选B项;禳灾活动属于迷信,但不是宗教迷信,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尊神敬天的观念动摇,是对天人关系的思考,排除C项;材料强调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趋于理性,未体现世俗道德规范,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可知,材料选取春秋战国和明清之际两个社会动荡、历史转型时期,以孔孟追求天下安定、治国道理,顾炎武、王夫之经世致用、抨击君主专制为典型,意在说明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儒家思想中的“传统道德”,排除A项;先秦时期孔孟并不主
19、张君主专制,明清之际顾炎武和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儒学的启蒙作用”无关,排除D项。4【答案】B【解析】“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体现儒家重视弱势群体的民本思想,故选B项;法家的集权思想是加强中央集权,材料的内容是儒家重视弱势群体的民本思想,排除A项;墨家的非攻思想是反对战争,材料的内容是儒家重视弱势群体的民本思想,排除C项;道家的无为思想是无为而治,材料的内容是儒家重视弱势群体的民本思想,排除D项。5【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由五经博士讲授五经。太学是古代国立大学,而五经是儒家
20、思想的代表,这反映了儒学教育的官方化,故选D项;汉代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一种选官制度,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在国立太学,由五经博士讲授五经,是五经成为教科书反映了什么问题,而非五经成为教科书,排除B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束,排除C项。6【答案】B【解析】黄香的孝行得到太守的表彰,这可以起到教化百姓及巩固统治的效果,说明当政者注重维护社会人伦秩序,故选B项;“开始”说法欠妥,西汉董仲舒已提倡“孝道”,排除A项;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积极影响,而
21、非压抑,排除D项。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王者必受命而后王” 和“通以己受之于天也”可知董仲舒认为君主受命于天,一统天下,所以是君权神授的思想,故选B项;大一统思想指的是政治、经济、思想的统一而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A项;天人感应指的是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而材料中并未体现这一思想,排除C项;三纲五常指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而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8【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理是客观的存在,是客观唯心主义;而南宋陆九渊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是主观唯心主义,可知他们的分歧
22、是本体论上的分歧,故选A项;材料涉及的是万物本原的问题,没有涉及明理的路径,排除B项;方法论上,二程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加强内心的反省,但材料未涉及方法论的比较,排除C项;二程和陆九渊都是宋明理学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排除D项。9【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发明本心”依靠内心自我反省,“信仰即可得救”主张自己内心的虔诚,两者都体现了对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肯定,故选B项;王阳明时期的正统思想是儒学,其心学是对儒学的继承发展,排除A项;王阳明的心学并未反对教权,排除C项;王阳明的心学主张依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马丁路德虽然肯定了人在信仰方面的自主性,但是依然将上帝
23、置于人之上,属于宗教范畴,排除D项。10【答案】B【解析】朱熹认为月食是因为有物挡住了日光,赞同沈括所谓“月加子午则潮长”的看法,体现朱熹“格物”思想,表明科技与理学不完全冲突,故选B项;沈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体现不出受理学影响,排除A项;传统科技重视的是经验的总结,排除C项;材料只是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不涉及完整的科学体系已形成,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扶危定倾之心”、“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体现的是为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故选B项;材料的内容体现的是社会责任感,没有提倡公平法治,排除A项;黄宗羲、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但材料的内容体现的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排除C项;材料的内容体现的是黄宗羲、
24、顾炎武的社会责任感,没有体现他们反对程朱理学,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材料中三者皆对农民土地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是对个体小农的关注,故选D项;三大思想家强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诸多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排除A项;三大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批判继承,其主张具有复古色彩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经济上都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经济主张,排除C项。13【答案】C【解析】在苏格拉底看来,不论法律判决是否合乎正义,试图规避这种权威,就是违反与国家的协议,这是不道德的行为,故选C项;“彻底崩溃”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苏格拉底承认判决不公正,排除B项;材料强调法律
25、应具有独立的权威性,而不是主张建立正义的法律秩序,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地位”“把对人有用的事物视为神”两者都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的精神,故选C项;“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没有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排除A项;“他的学生普罗狄克思认为神是想象出来的,并把对人有用的事物视为神”表明他们没有彻底摆脱古希腊神话的影响,排除B项;“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主张,不是他们的主张,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寓言故事,熊是为了守护他的朋友隐士,而最终却伤害了隐士,说明美德需要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故选C项;认识你自己应该是
26、对自己的理性反思,对自己的不断探索,排除A项;人是万物尺度强调的是人的重要地位,排除B项;挚友如异体同心说的是朋友之间心意相通,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柏拉图强调正义,主张用正义维护城邦的利益,故选D项;材料强调正义,而不是突出人和人性,排除A项;该主张并非为了维护某个阶级的利益,而是维护城邦的利益,排除B项;强调正义与发展商品经济无关,排除C项。17【答案】C【解析】据材料“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可知受到宗教神学的束缚,题材多以宗教为主,故选C项;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反对宗教神学思想,不
27、是固守传统,排除A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是借助宗教形式表现人文主义,风格有变化,排除B项;文艺复兴影响范围涉及思想、政治、经济以及文学艺术,排除D项。18【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文艺复兴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这体现了文艺复兴是打着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所以文艺复兴反映了时代特征,故选D项;依据材料的表述,其强调的重点是“近代文化的开端”而非“古典文化的再生”,排除A项;文艺复兴是借助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所以不能说与古典文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的实质而非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排除C项。19【答案】D【解析】据材料
28、“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可知马丁?路德反对天主教会,主张进行宗教改革,故选D项;材料只是提到“因信称义”,并没有提到否定天主教会,排除A项;“放弃”一词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虔诚信仰的重要性,并不涉及退出天主教会,排除C项。20【答案】D【解析】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否定罗马教廷的合法性,突出了英国的地位,这是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表现,故选D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
29、地展开,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排除A项;目的是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加强专制统治,排除B项;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罗马教权的影响没有完全消失,排除C项。21【答案】B【解析】据材料“这个无处栖身的上帝终于被羽毛丰满的理性送上了断头台”,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故选B项;材料没有提到法国大革命,无法体现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于19世纪中期,启蒙运动与进化论无关,排除C项;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排除D项。22【答案】A【解析】拿破仑时
30、期处在启蒙运动时期,拉普拉斯之所以认为天体力学和上帝无关,原因就在于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使得科学不再屈从于宗教,故选A项;“我不需要那个假设”,说明对宗教不是和解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只能说明拉普拉斯对待上帝的态度,而不能证明所有科学家的态度,排除C项;宗教改革运动是在16世纪,材料中的人物在18、19世纪,排除D项。23【答案】C【解析】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发展到高潮,启蒙运动倡导理性和科学,因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故选C项;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才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排除A项;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排除B项;1789年到1800年,法国正处于大革命
31、时期,社会秩序不稳定,排除D项。2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在这个政府里,人民心安理得地参与国事”可以看出伏尔泰希望建立的政府:君主的权力受到约束,人民心安理得参与国事,是开明的政府,故选A项;天赋人权指人具有天生的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据材料“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看出他主张限制君主的权力,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权力受到约束的政府并没有体现分权制衡,排除D项。二、材料阅读25【答案】(1)异:孟子提出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政治不同: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
32、行为。(6分)(2)原因:人性恶。限制:建立三权分立政体。引导:汉密尔顿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规范和引导。(6分)【解析】(1)第一小问人性观,据材料一“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可知孟子提出人性善;据材料一“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可知荀子主张人性恶。第二小问不同之处,据材料一“先王有不忍 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故圣人化性而 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可得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可以得出人性恶。第二小问限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可知,建立三权分立政体。第三小问引导,据材料二“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
33、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 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可得汉密尔顿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规范和引导。26【答案】(1)内容:立法须体现“天下人”的利益;立法须体现“以天下为主”,保障万民的 平等权利;设立学校、宰相等制度以保障法治目的的实现;“法”的作用大于“人”的作用,要重视立法与实行(有治法而后有治人)。(9分)(2)共同之处: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法治。孟德斯鸠思想成功实施的原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并通过革命掌握了国家政权;启蒙运动极大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任答两点)黄宗羲思想影响有限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专制皇权高度强化;理学
34、占统治地位;黄宗羲的思想仍囿于传统治理模式。(任答两点)(16分)【解析】(1)据材料一“首先是立法必须体现天下人的利益”可得立法须体现“天下人”的利益;据材料一“要立天下之法以代替君主一家之法”“以保障万民的平等权利”可得立法须体现“以天下为主”,保障万民的平等权利;据材料一“黄宗羲还设计了几项重要的制度性方案:一是提出了学校议政,让学校成为公其是非的议政机关,并享有最高决策权;二是提出君臣共治分权”可得设立学校、宰相等制度以保障法治目的的实现;据材料一“黄宗羲还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观点”可得“法”的作用大于“人”的作用,要重视立法与实行(有治法而后有治人)(2)第一小问共同之处,材料一
35、主要阐述黄宗羲的法治思想,以法来制约君权;材料二主要阐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思想,来防止专制,维护民主。两者的共同点是反君主专制、主张法治。第二小问原因,在原因分析中,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考虑问题,进行解答。孟德斯鸠思想成功付诸实施的原因是因为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掌握国家政权;启蒙运动极大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而黄宗羲的思想在十七十八世纪的中国影响有限,从根源上说是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程朱理学居于正统地位,这些因素也导致黄宗羲的思想仍然没有突破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没有提出新的
36、治理模式。27【答案】(1)新发展:启蒙运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以理性为思想武器,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4分)(2)特点:分权制衡。说明:联邦制使得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享国家权力;三权分立体制规定各级政府的权力分给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门,彼此之间相互制约。(6分)(3)启蒙思想为西方代议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西方代议制将启蒙思想的成果制度化;西方代议制没有完全实现启蒙思想。(5分)【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和思想特点方面的新发展就是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以理性为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构建资产阶级理想王国。(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得出是分权制衡的原则。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所学知识,根据1787年宪法从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两方面加以说明:联邦制使得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享国家权力;三权分立体制规定各级政府的权力分给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门,彼此之间相互制约。(3)结合所学知识从启蒙思想为代议制奠定理论基础,西方代议制将启蒙思想的成果制度化等方面得出,启蒙思想为西方代议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西方代议制将启蒙思想的成果制度化;但从结果看,西方代议制没有完全实现启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