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鸿门宴 解释:沛公欲王关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旦日飨士卒妇女无所幸距关,毋内诸侯籍吏民,封府库至鸿门,谢曰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沛公起如厕会其怒,不敢献道芷阳间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选择:1下列各句子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请入,与之同命则与一生彘肩B起,立而饮之劳苦而功高如此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窃为大王不取也D以待大王来项王未有以应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因击沛公于坐,杀之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乃令张良留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沛公安在君安与项伯有故3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
2、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亚父者,范增也。4选出与“籍何以至此”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客何为者?C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大王来何操?5下列对省略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拜献(之于)大王足下B竖子不足与(之)谋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谢)D沛公安在(军中)翻译:1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惟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4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解释:称王 / 使称王
3、/ 用酒食犒赏 / 封建社会指妇女受到帝王宠爱 /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登记 / 道歉 / 料想 / 去,往 / 适逢 / 取道;由小路走 / 拜两次选择:1D(连词,来。A介词,和;动词,给。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C介词,替;动词,认为)2B(动词,去,往。A于是;趁机。C于是:才。D疑问代词,哪里;副词,表反问,怎么)3B(陈述句,“者也”用以加强语气,表肯定。ACD均为判断句)4A(状语后置。BCD均为宾语前置)5D(“安在”为宾语前置,不是省略句)翻译:1 秦朝时(他)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急事,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2 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沛公军营,私下里会见张良,把项羽攻打刘邦的 事全部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3 秦王有虎狼那样的心肠,杀人好像唯恐不能杀尽,对人用刑好像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人都反叛他。4 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5 干大事不必顾及细小(的礼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