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80077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来凤中学 高2023届 高三10月考试题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在河南郑州和偃师的商朝都城遗址,都发现了大规模的城墙,城内发现了宫殿建筑基址、军事防卫设施和祭祀场所,而生产活动的痕迹则非常少见。这说明商朝时()A原始的农耕活动尚未形成 B都城屡迁主要是在逃避战争C不同都城间存在分工合作 D城市主要功能是军事和政治答案:D解析:据材料“发现了大规模的城墙,城内发现了宫殿建筑基址、军事防卫设施和祭祀场所,而生产活动的痕迹则非常少见”可知,商朝遗址中的宫殿建筑基址和祭祀场所主要是政治功能,城

2、墙和军事防卫设施主要是军事功能为主,因此说明商朝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军事和政治,故选D项;早在新时期时代就出现了原始农业,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商朝都城屡迁的主要原因包括内部政治斗争、黄河泛滥等,排除B项;材料中介绍了河南郑州和偃师的都城遗址情况,未表明两个都城间是否存在分工合作,排除C项。2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贵族地主崛起。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家”与“公室”的争斗愈演愈烈,其结果各诸候国的“公室”程度不等地衰落下去,卿大夫逐渐掌握政权,这反映了()A西周的分封制彻底崩溃 B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生矛盾C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 D礼崩乐坏局面推动社会的变革答案:B解析:根

3、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以卿大夫为代表的新兴贵族地主崛起,并逐渐掌握了各诸侯国的政权,相反地,各诸侯国国君的势力却不断衰落,这种现象充分反映出社会经济(私有制发展)与政治体制(诸侯势力下降,卿大夫势力崛起)之间的矛盾,故选B项;题干所述及的时间段是“春秋时期”,而分封制在该时期并没有“彻底崩溃”,排除A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诸侯国国君与卿大夫之间的矛盾,而不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礼崩乐坏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3睡虎地秦简记载,父亲控诉亲子“不孝”,可以请求政府将其杀死或断足流放,政府会予以照办

4、。同时,法律规定父亲私拿亲子财物的行为属于家事领域,会被当作无罪来处理。这说明,秦朝()A注重宗法伦理 B刑罚制度严苛 C社会秩序混乱 D基层管理严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法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朝的法律严惩亲子的不孝行为,而宽恕父亲的窃财行为,这体现了宗法伦理对法律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既体现了秦法严苛的一面,又体现了秦法仁慈的一面,故排除B项;秦法借助宗法伦理,有助于维护封建社会秩序,故排除C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秦朝基层管理严密,故排除D项。4下面是根据汉武帝时期经济政策所绘制的均输平准图。这一政策的实行()A致使地方

5、官员特权消失 B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冲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阻碍了商品的全国性流通答案:B解析:均输平准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均输是指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处贩卖,再就近低价采购用于进贡的物品,从而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商人垄断市场,从而使物价稳定,平准则是政府运用贱时收买、贵时抛售的方式,以求稳定市场价格,二者都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选B项;地方官员的特权有很多方面,单凭均输平准并不能使其消失,排除A项;均属和平准都与商业有关,目的是抑制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并不抑制正常的商业活动,且与重农无关,所以不能说冲击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均输平准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行为进行抑制,会有利于

6、商品的全国性流通,而不是阻碍,排除D项。5北魏孝文帝时期所颁行的考课法,规定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必须接受三年一度的考核,根据结果决定官员们的升迁罢免,力图“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壅(堵塞)于下位”。这说明考课法旨在()A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 B提升国家治理效能C限制世家子弟的入仕 D激发官员重学热情答案:B解析:据材料“根据结果决定官员们的升迁罢免”,可知考课法的会结合官员的政绩和能力决定官员的升迁罢免,体现公平公正,故选B项;结合材料考课法的考核对象同时包括了中央地方官员,排除A项;材料中考课法没有涉及对家世门第的限制,排除C项;考课法重在考核官员的政绩和能力而不是学业,排除D项。6武则天以皇帝

7、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47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20人,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 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 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大意可知武则天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扩大入谱官员的范围,提高下层地主社会地位;增加进士录取名额,并让新晋进士进一步推荐人才,从而扩大了下层地主规模。培植新兴地主阶级,改变王朝的权力构成就是为了打击门阀氏族势力,加强皇权,故选A项;武则天将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以

8、官位尊卑定等级,培植新兴地主阶级,削弱了所有的门阀世族而不针对具体姓氏,排除B项;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是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的措施,不是目的,排除C项;选项表述未能包含提高新兴地主社会地位,以偏概全,排除D项。7唐代初期釆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唐玄宗改行募兵制是基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两税法广泛推广C藩镇割据的出现 D均田制受到破坏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府兵制之下,其征兵的主

9、要对象是均田制之下的农民,他们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而在募兵制之下,国家招募“职业军人”,由政府“提供军饷和装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士兵“长期服兵役”,据此可知,正是由于均田制的破坏,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难以为继,政府不得不改行“募兵制”,故选D项;从事商品经济的主要是“商人”这一主体,而在题干内容中述及的仅是“农民”和“士兵”,并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政府收入增加,有财力来招募“职业军人”,但是这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由“府兵制”改行“募兵制”是在唐玄宗时期,而“两税法”的实施是在唐德宗时期,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B项;藩镇割

10、据的出现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即763年之后,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C项。8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学()A重视临床医学 B医生学识渊博C注重调试病人心理 D浸润儒家文化答案:D解析:略9宋初的统治者以路作为高层行政区,按照交通路线为主划分。每路设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隶属中央各部,分别负责地方财赋、监察司法、粮食储备平抑物价、治安边防的职能。据此可知,路的设立()A体现重文轻武的理念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对后世体制影响深远 D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答案:

11、D解析:由材料“每路设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隶属中央各部,分别负责地方财赋、监察司法、粮食储备平抑物价、治安边防的职能”可知宋代的路作为高层行政区,将地方权力分割为财政、司法等不同的内容,隶属中央,意在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故选D项;宋代重用文臣,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体现重文轻武的理念,材料无从得出,排除A项;过度分割地方权力导致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排除B项;材料强调路的设置,并未提及其影响,排除C项。10南宋时期,出现了“圩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稻麦两熟制得以推广,也有在水稻收割后种植其他粮食、蔬菜油料作物或绿肥作物。这些现象()A有

12、利于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 B表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受到当时土地政策的影响答案:A解析:据材料“南宋时期,出现了圩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稻麦两熟制得以推广,也有在水稻收割后种植其他粮食、蔬菜油料作物或绿肥作物”,可知南宋时期土地利用率高,农业增产,有利于缓解人口压力,故选A项;材料说的是南宋时期农业生产情况,无法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土地利用率高,并未提到农作物用于商品交换,排除C项;宋代的土地不抑兼并,与土地利用形式和熟制无关,排除D项。11“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里讲“一理”与“万物”关系的重要命题,“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如月在

13、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材料强调了()A理具有客观外在的统一性 B万物皆一理的本体论思想C天地万物应有其自身规律 D格物致知的具体认知方法答案:B解析:“理一分殊”就是说天地间有一个理,而这个理又能在万事万物中得以体现,比如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即万物皆一理,故选B项;统一性是指矛盾对立双方有互相转化的趋势,“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说明理客观外在为万物,万物都是理的表现,排除A项;万物各有自身规律没有体现与“一理”的关系,排除C项;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

14、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12忽必烈意取传统经典易经中“至哉坤元”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向来以正统皇帝自居的朱元璋称各民族“华夷一家”,雍正帝宣称清朝建立是“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这说明()A中华文化凝聚力很强 B传统华夷观已经被摒弃C民族平等思想的发展 D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答案:A解析:忽必烈和雍正帝为少数民族,朱元璋为汉族,三位皇帝的做法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性,说明中华文化凝聚力很强,故选A项;传统华夷观逐渐被摒弃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民族统一思想,并未体现民族平等,且元朝实行“四等人制”说明民族并不平等,排除C项

15、;朱元璋是汉族,其做法不能说明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排除D项。13明代中期以前,内阁大学士和以翰林学士身份入职内阁者,人们称之为阁臣或阁老。中期以后,内阁大学士多加六部尚书、侍郎等衔,凡大学士兼六部尚书者,则被尊称为“阁部”。这说明()A内阁已转变为行政机构 B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部门C内阁大学士趋向年轻化 D阁部人员的职权得到扩大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明中期以后内阁大学时多加各种头衔,甚至可以兼任六部尚书,说明阁部人员的职权得到扩大,故选D项;内阁一直是非法定机构,是皇帝的侍从机构,排除A项;六部是直属于皇帝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排除B项;材料反映明朝中期后内阁职权扩大,与年纪无关,排除

16、C项。14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某一朝代疆域简图,下列关于该朝代说法正确的是()A先后设置都护府以统辖天山南北 B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台湾C开创行省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D设立伊犁将军以总领新疆军政事务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疆域范围可知,该朝代为清朝,清朝时期设立伊犁将军总领新疆军政事务,故选D项;唐朝时期先后设置杜虎符统辖天山南北,排除A项;元朝时期设立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排除B项;元朝时期开创行省制巩固元朝统治,排除C项。15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的言情成分明显增多,一些书商也喜欢鼓吹作品的言情内容;同时,很多神魔、侠客题材的作品也受到读者的推崇。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戏曲艺术的革新

17、B平民教育的兴起C封建制度的衰落 D商品经济的冲击答案:D解析:言情、神魔、侠客等题材的作品具有通俗性,属于世俗文学,符合市民阶层的品味,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冲击,故选D项;材料中的作品并非戏曲作品,无法反映戏曲艺术的革新,排除A项;材料中作品的出现虽反映了平民的欣赏口味,但与教育无关,排除B项;封建制度的衰落影响的是作品的内容和情节,比如导致直接揭露封建社会走向腐朽和没落的明清小说的出现,但是对文学作品的世俗化倾向影响并不明显,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规模的都城营建活动对关中地区的森林造成了毁灭性破坏,而且随着关中地区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18、日益紧张。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加剧了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造成了农业经济的停滞甚至衰退。唐高宗在文告中说,因长安粮食供应困难,而洛阳有运河,运输方便,故建为东都。自唐高宗时到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间,皇帝均住在洛阳。五代时期,除后唐都洛阳外,其他朝代均都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建都非在洛阳、长安,而在河南开封。北宋大权集中于中央政府,鉴于中央政府消耗大,又鉴于长安离江淮太远,洛阳虽较佳,但开封更好,故建都于开封。摘编自全汉羿中国社会经济通史等材料二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中国统一后建都江南的第一个皇帝。居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山川险固,气象十分雄伟。但是,北方边疆的防御问题,北方元朝残余势力的存在等,都关系着

19、国家的安全,南京远离要防,不便用兵,对北方的控制鞭长莫及。朱元璋曾有迁都的意向,但终未成行。明成祖朱棣,出身燕王,对政治中心脱离军事中心的危害很有体会,成功的迁都北京。北京虽然远离全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但有京杭大运河联接江南经济中心,还可以通过海运从东南补给京师。明朝对国都的选址问题,争论一直非常激烈。摘编自李传永论中国历代都城之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至北宋都城变迁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原因。(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朱棣迁都北京。(12分)答案:(1)特征:由西向东转移(由关中到中原地区转移);都城多在北方;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尽可能

20、保持一致。(6分)原因: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粮食短缺;大运河的开通,洛阳、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江南经济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战乱和民族关系的影响。(7分)(2)评述:背景:历史上统一政权的都城多在北方;元朝残余势力存在,南京远离要防;意在加强北方边疆的防御。(4分)影响:加强了北方地区的军事力量,有利于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河海运输多有不便,远离经济中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6分)认识:都城的选址只有相对较好的区位,没有绝对理想的区位。(2分)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从时间唐朝至北宋,从长安到洛阳到开封得出:由西向东转移(由关中到中原地区转移);都城多

21、在北方;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尽可能保持一致。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造成了农业经济的停滞甚至衰退”得出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粮食短缺;根据材料一“因长安粮食供应困难,而洛阳有运河,运输方便北宋大权集中于中央政府,鉴于中央政府消耗大,又鉴于长安离江淮太远,洛阳虽较佳,但开封更好”得出大运河的开通,洛阳、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江南经济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战乱和民族关系的影响。(2)可以从背景、影响和认识进行,其中背景,根据材料中“北方边疆的防御问题,对政治中心脱离军事中心的危害很有体;但有京杭大运河联接江南经济中心,还可以通过海运从东南补给京师”得出历史上统一

22、政权的都城多在北方;元朝残余势力存在,南京远离要防;意在加强北方边疆的防御。影响,加强了北方地区的军事力量,有利于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河海运输多有不便,远离经济中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根据材料中“明朝对国都的选址问题,争论一直非常激烈”得出都城的选址只有相对较好的区位,没有绝对理想的区位。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从秦到清两千多年,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很简单的说它是“专制政治”了。我们平心从历史客观方面讲,这两千多年,在政治上,当然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但也有很多的流弊。以前曾不断的修改,以后自然仍非不断的修改不可。我们可以对以往传统

23、的政治,找出几条大的趋势。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任选一项中国古代的制度,从“得失”的角度自拟论题进行评述。(要求:制度明确,论题鲜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理论升华。)(12分)答案:示例:论题:从理性走向死胡同的科举制。(2分)评述:南北朝后期,随着门阀士族的衰弱,他们把持选举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选举已经不全凭门第了,开始注意才干。隋朝建立后,急需国家管理人才,果断废止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以考试的办法选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创立科举制(2分)。以后历代都沿用这一制度作为主要的选官制度,有所损益而已。到了明朝,随着封建制度的衰弱,封建政权加强对思

24、想的控制,科举制被限定在四书五经的范围之内,读书人被固定的考试程式八股文束缚住了,科举制也是去选拔人才的功能,成为培养皇帝忠实奴仆的工具(2分)。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创设之初是一个理性化的选择,改变士族把持选举的局面,扩大选才的范围,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提高了行政效率,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2分);但是后来的发展却走向了死胡同,成为扼杀读书人创造性的工具,阻碍中国社会文化的进步。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的有利无弊,也不会绝对的有弊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2分)解析:本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制度进行评述,比如从宏观上评述“专制主义中

25、央集权制”、“选官制”、“监察制”、“赋税制”等,也可以微观上评述王朝的某一具体制度,如“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察举制”、“刺史制”等等。先对自己选择的制度进行一个宏观的历史叙述,然后再对其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最后有一个理论上的升华即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明初地方置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凡遇重大政事须报决于中央。这当然便于对地方实行垂直统治。但地方权力的分散与弱化同样会削弱中央对地方的统治,这与统治者所追求的整体目标相悖。尤其是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权力分散且弱化的地方机构就更会显露其弊端,

26、督抚体制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应运而生。督抚是总督与巡抚的合称,最早出现于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这个时候巡抚也还只是临时性派遣工作。此后,督抚经常出现罢设的情况。尽管督抚屡有罢设,但由于督抚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中央衔接地方行政职能,最终在嘉靖年间成为了一种常设职务。摘编自林乾论明代的总督巡抚制度材料二作为地方最高官员的总督辖一省或两三省军民要政,凡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都由其奏请升调免黜,并有对外交涉之权。专务总督有漕运、河道等名目。清代巡抚职权与总督略同,地位低于总督。清制,除四川、直隶不设巡抚外,每省一员。巡抚是实际上的省级最高长官,无总督的身份,但独当一面。清代在省一级虽

27、然确定了以总督和巡抚为军政首长的制度,可是中央朝廷对督抚们在工作活动中的控制极严。一切较为重大的政务都必须奏报皇帝,等候批示。如果督抚们偶有越轨行为和不顺意之处,立予法办。摘编自王跃生清代督抚体制特征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督抚制度设立的目的及其发展趋势。(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明代,清代督抚体制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影响。(10分)答案:(18分)(1)目的:强化中央集权;提高地方行政效率。(5分,言之成理即可)发展趋势:由临时性派遣到常设性职务。(3分)(2)主要不同之处:总督和巡抚分立,身份地位略有不同;总督分为地方、专务两种。(5分,

28、言之成理即可)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5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由材料一“凡遇重大政事须报决于中央”得出强化中央集权;由材料一“这当然便于对地方实行垂直统治”得出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第二小问发展趋势,由材料一“这个时候巡抚也还只是临时性派遣工作”、“但由于督抚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中央衔接地方行政职能,最终在嘉靖年间成为了一种常设职务”得出由临时性派遣到常设性职务。(2)第一小问不同,由材料二“清代巡抚职权与总督略同,地位低于总督”、“巡抚是实际上的省级最高长官,无总督的身份”得出总督和巡抚分立,身份地位略有不同;由材料二“作为地方最高官员的总督辖一省或两三省军民要政”、“专务总督有漕运、河道等名目”得出总督分为地方、专务两种。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二“中央朝廷对督抚们在工作活动中的控制极严”、得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由材料二“一切较为重大的政务都必须奏报皇帝,等候批示”、“如果督抚们偶有越轨行为和不顺意之处,立予法办”得出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