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第一节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教学目标1.了解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和农奴制面临危机的表现。2. 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重点难点1封建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的阻碍。2对外争夺侵略利益的克里米亚战争的失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3反对农奴制和沙皇统治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和革命思想。4比较俄国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整体把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教学方法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导入:【课前预习】119世纪初期,俄国是一个落后的_国家,但_在俄国封建社会内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要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冲破_是首要任务。2在俄国农奴制度
2、中受害最深的是广大_,他们提出了废除_,争取_和_的政治要求,他们的斗争沉重打击了_,动摇了农奴制度的基础。3受到_的影响,一些俄国贵族军官主张废除_和_,建立_。4受到十二月党人起义影响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是_和_,他们号召人民起来以暴力推翻_。51853年,俄国发动了侵略土耳其的战争,后来发展成为_战争。这场战争动摇了俄国在欧洲的_地位,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实行_才是俄国惟一的出路。6面对严重的国内外危机,_已经成为当时俄国社会矛盾的焦点。并且也进一步迫使沙皇政府走上了“_”的改革道路。2教学:一、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上)(第一框题)思考:俄国农奴制改革前,资
3、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有哪些表现?1、农业上:农奴制的衰落。1)资本主义农场的出现(使用雇佣劳动);2)农奴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富农与贫农的分化);2、工业上: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起来。19世纪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企业的数目增多,自由雇佣劳动力的人数也增多。结论:必须冲破农奴制的束缚。探究一:为什么说俄国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指导学生从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条件分析。)自由劳动力:缺乏;市场: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也狭小;原料:农业经营落后,不能提供充足的原料来源;资金: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技术:工业水平低,
4、成为西欧原料供应地。二、工农运动打击了沙皇专制统治,动摇了农奴制度的基础。(政治上)(第二框题)1、农奴争取土地和自由(自发);(原因: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了生存和争取自由的权利,发起反农奴制的抗争)2、工人提高工资、改善待遇、限制残暴;(原因:自发的农民运动影响下,受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结论: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三、19世纪初期,受到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进步青年强烈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思想上)(第三框题)1、十二月党人起义。十二月党人起义,要求推翻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度,但以失败告终,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统治基础危机)2、革命民主主义者的
5、斗争。(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共同思想: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结论:意识形态的呼声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四、克里米亚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俄国的国内矛盾。(军事上)(第四框题)1、原因:1)英法与俄国争夺近东霸权所导致的;2)俄国为转移国内矛盾;3)土耳其有重要经济和战略地位;2、导火线:争夺“圣地”。(所谓圣地问题就是法国支持的天主教僧侣与以俄国为靠山的东正教僧侣争夺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教堂的管辖权问题。)3、经过:略。4、性质:1)对俄国和英法双方来讲: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2)对于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实质:这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5、结果:俄
6、国战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主要原因是俄国统治腐朽和农奴制的落后)拓展延伸:俄国为什么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这暴露了哪些问题?带来怎样的影响?直接原因:俄国军队装备落后,弹药粮食供应不足,作战准备不充分,军心不齐;间接原因:战争期间国内农民运动高涨,威胁俄国后方,削弱了军队战斗力;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在经济上、军事上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的英、法等西欧国家。暴露的问题: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以及农奴制的腐朽。影响: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直接推动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五、沙皇的抉择改革的可能性。(第五框题)思考:1、沙皇做出了
7、什么抉择?着手改革(自上而下)。2、是什么因素促使沙皇做出这样的抉择?1)政治方面:沙皇专制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农奴制的废存问题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2)经济方面: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农奴制的阻碍,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欧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3)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尖锐,工农运动日益高涨,革命民主主义者号召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4)军事和外交:克里米亚战争战败,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争失败也激化了国内的矛盾。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即沙皇的统治受到威胁。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3、沙皇政府的改革立足于谁的利益?改革偏向于地主阶级。(目的:维护地主
8、阶级利益,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巩固训练: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一次谈话材料二: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回答:1)材料一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农民暴动;农奴制改革;2)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1)农奴制: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被剥削的主要对象是农奴,也称封建领主制。(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附于农奴主。)农奴制的地租形式主要是劳役地租,辅以少量的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2)农奴:封建社会中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的农业生产者。可以使用份地,有自己的生产工具,但在经济上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处于社会最底层(3)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 ,也有属于自己的私有土地, 人身比较自由(4)奴隶:为奴隶主劳动,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 恩格斯精辟地论述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民族进行的绝望的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