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3 第2单元 第2讲(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1南京一模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解析: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升高。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D22012安庆市
2、高三一模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群落演替相关内容的理解。由题干可知,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主要由原来较单纯的农作物,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这时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该树林中,部分野生
3、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肯定会增大,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会逐渐提高。在三个连续群落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但在竞争中,前者被后者替代,由图示可知,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故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答案:C32012南昌一模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下列属于群落层次的特征是()A.年龄组成 B.垂直结构 C.物质循环 D.神经调节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的特征,难度较小。年龄组成是种群的特征;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特征;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功能;神经调节动物个体的生命活动。答案:B42012北京市西城区高三质检在群
4、落演替过程中,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A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发生变化B只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物种总数起始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D成熟阶段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对稳定解析: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知识以及识记、分析能力,难度中等。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仅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存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答案:B52012南昌二校联考在祼岩上发生的演替过程中,苔藓之所以能代替地衣,是因为()A. 苔藓能进一步使岩石分解,使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B. 苔藓比地衣的进化地位高,适应性比地衣强C. 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D. 苔藓比地衣需要的有机物少,更适合于在祼
5、岩上生存解析:在祼岩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它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这样,使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在此基础上,苔藓才能生长起来。因此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于是就逐渐取代了地衣。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也越来越丰富。答案:C62012合肥市高三质检一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定能形成森林B演替过程中,因灌木较为高大而取代草本植物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解析: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有关知识,属于理解层次,难度较小。弃
6、耕的农田演替成森林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足够的时间;在演替过程中,灌木的出现会与草本植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等,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会逐渐取代草本植物;群落演替的概念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人类的活动造成植物生存条件的改变,从而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答案:A72012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统考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解析: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识图分析能力,难度中等。由图可知,甲表示次生演替,乙表示初生演替。火灾过后的
7、森林上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故 A 项正确;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速度快、历时短,故 B 项正确;次生演替前后,因为环境不尽相同,所以物种组成也不尽相同,故C 项错误;不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只要气候适宜,都可演替成森林,故 D 项正确。答案:C82012江苏南通一调下表为不同浓度的甲胺磷农药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甲胺磷浓度(mol/L1)动物指标00.040.090.160.300.54种类数(S)563629221818总个体数(N)61241921213312192A.甲胺磷浓度与土壤动物总个体数(N)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B农田害虫防治过程中,把握农药的科学用量,有利于
8、生态系统的稳定C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可反映土壤农药污染的程度,S值越大,污染越严重D长期施用甲胺磷农药,导致土壤动物产生相应抗性,有利于种群延续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群落知识,属于考纲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层次,难度中等。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土壤动物总个体数随着甲胺磷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呈负相关;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适当使用农药,有利于物种的保存,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农药使用量越大, S 值越小,污染越严重;由表中数据分析,长期使用甲胺磷农药,土壤中动物种群的种类及其数量都减少,不利于种群延续。答案:B92012江西省六所重点中学联考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B只有
9、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农田弃耕后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解析: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有关知识,难度较小。演替是群落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主要标志是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说是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并非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农田弃耕后群落是在有土壤的地方发生演替,因此属于次生演替。答案:B102012北京市丰台区质检退耕还林的地区随
10、时间推移,将发生一系列群落演替,以下不是群落演替趋势的是()A营养级的数目增加 B每年同化的太阳能增加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 D非生物的有机物质(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减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较小。群落演替的趋势是:营养级逐渐增加,故 A 正确;生产者增多,同化的太阳能增加,故 B 正确;群落向越来越复杂的方向演替,故 C 正确;生物的遗体和脱落物增多,故 D 错误。答案:D112012金版原创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A物种进
11、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解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演替。答案:C122012温州模拟如图反映了N1、N2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因竞争而被排除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解析:从图中可知,N1和N2曲线所代表的是属于生态位重叠的两种生物,存在着竞争关系,当环境条件稳定时,N1所代表的生物处于竞争优势地位,故N2若不改变生态位
12、,则势必被N1排挤掉,故A项正确;而在环境条件频繁变化的情况下,N1与N2所代表的生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占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就不会出现将另一方完全排除的结果,故B项正确;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说明该处发生竞争排除现象的几率较小,而若这些水体中环境因素较为稳定,则从图中可知,易发生竞争排除现象,故C项分析错误;由于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故存在竞争关系的几种生物不可能有较多的竞争排除现象,所以D选项正确。答案:C教师备选题1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下列哪一项不是种群构成群落的条件()A构成群落的种群必须共同适应群落所处的无机环境 B种群之间必须取得协调、平衡C种群之间必须有规律的组合
13、D种群之间的简单组合解析:构成群落的种群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不是简单的组合。构成群落的种群必须适应共同的环境,才能共存于一个群落之中。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2分)13(14分)2012河北省石家庄质检一某同学利用暑假放假时间来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在参与大豆田间管理的过程中,除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外,还尝试着将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用到实践中。请帮他完成以下内容。(1)如果他想估算一下自家大豆的植株数量,利用所学的知识他应该_。(2)该农田中有一种从外地带来的昆虫,该昆虫终将呈S型增长,原因是_。(3)大豆与根瘤菌的关系是_。(4)若人长期不种这块地,将会发生群落演替。自然状况下,发生的演
14、替将使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解析:(1)对于植物,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对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如鼠、羊等,则用标志重捕法。(2)在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一般都呈S型,因为环境空间及资源都是有限的。(3)大豆与根瘤菌为典型的互利共生关系,大豆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为大豆提供含氮的养料。(4)随着群落演替,群落里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生物间的营养关系越来越复杂,则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答案:(1)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2)环境空间及资源是有限的(3)互利共生 (4)增强14(14分)2012青岛一模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有较强活动能力且
15、身体微小的土壤动物,他们用自制的取样器进行土壤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1)本探究性研究在实施计划中,主要的操作环节有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2)在采集小动物时,对体型较大的可用_取出。对体型较小的可用_采集。(3)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4)该兴趣小组拟对一种新型杀虫剂对环境中生物的影响进行探究实验,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材料:加水稀释的杀虫剂,蚯蚓若干,相同木箱数只,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清水。实验步骤(填写下表):分组内容项目A木箱B木箱分组处理土壤蚯蚓10条,喷水保湿对照实验喷清水预测结果及结论1杀
16、虫剂对蚯蚓有毒害作用2A、B两木箱中蚯蚓生活状态相当3若无蚯蚓,你如何设计该实验?解析:(1)对于体型较大的动物可以用包纱布的镊子取出,而对于体型较小的动物则可用吸虫器采集。(2)注意是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应以动物名称和个体数量为记录值。(3)探究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在以“新型杀虫剂”有无为自变量的基础上,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应注意各种可能性。答案:(2)包纱布的镊子 吸虫器(3)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种类)和数量统计表动物类群(种类)名称个体数量(4)土壤蚯蚓10条,喷水保湿喷加水稀释的杀虫剂A木箱中蚯蚓生活状态明显差于B木箱中蚯蚓杀虫剂对蚯蚓无影响(或无毒害)A木箱中蚯蚓
17、生活状态明显好于B木箱中蚯蚓杀虫剂有利于蚯蚓的生存(或生活)可直接统计喷洒杀虫剂和清水后两箱土壤中小动物的数量加以对照说明。15(14分)2012金版原创某草原主要的食草动物是一种食物性非常广的兔,这种兔喜欢捕食草原上的优势草。如图表示兔与这个草原中草类种数的关系,请分析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B之间,随着兔密度的增加,草类种数有所增加,其原因是兔把竞争力_的植物种吃掉,可以使竞争力_的种生存,所以草类种数提高。(2)BC之间,草类种数随着兔密度增加而下降的原因是_。(3)如果兔喜食的是竞争上占劣势的种类,_出现AB这段曲线。(填“会”或“不会”)(4)生态位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
18、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地、食物、天敌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位相似的生物,会发生下列哪种关系()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互利共生 (5)对于每一种生物来说,它周围的一切属于它的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无机环境。下列不属于一只兔的生活环境的是 ()A草 B其他的兔 C兔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D狼解析:(1)兔捕食优势物种,对于处于劣势的其他草本物种有发展的机会。(2)一旦兔的密度过大,以不喜欢的劣势物种为食时,草原的草的种类就会下降。(4)生态位相似,争夺食物、栖息地等,这属于竞争。(5)草、其他的兔、狼是这只兔的生物因素,草和狼与这只兔构成了种间关系,其他的兔与这只兔构成了种内关系。兔血液中葡萄
19、糖的含量是兔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属于内环境,不属于兔生活的外部环境。答案:(1)强 弱(2)兔密度过大时,喜食的优势草相对缺乏,必须采食其他非优势草,造成草类种数减少(3)不会 (4)A (5)C教师备选题2201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项目调查,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调查时间调查项目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截获率(%)20.342.388.995.9总初级生产量(t/hm2.a1)17.4355.50116.61150.81净初级生产量(t/hm2.a1)1.5014.5223.8826.
20、00(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演替,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对该地区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测定群落中植物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是_,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情况,以获知群落的垂直结构。(2)请在图中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3)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指数的关系是_;随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的_能力增强。(4)当各项调查数据_时,可判断此生物群落发展到了顶级群落。答案:(1)次生 逐渐增加 识别这些植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 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层 (2)见下图 (3)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 自我调节 (4)长时间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长时间地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