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高考物理卷评析及07年备考的建议 枝江市一中陈宏一、2006年高考试题评析全国理综卷物理考点分析表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包括8个选择题和4个非选择题,共计120分。从总体看,题量适中,试题难度较小。第I卷平均得分33.71分,难度系数为 0.70,第II卷平均得分39.38分,难度系数为0.55。2.全国理综卷物理试题的特点1.知识点覆盖面较好,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能力。2006年考试大纲知识内容表有19个部分,试题考查了其中的14个部分,占68%。19个部分中有5个部分的知识点未涉及,如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气体、几何光学、物体平衡。试题以考查相关部分的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能力为
2、主。2.重视对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主旋律。试题在知识点布局上出现了两个明显突出的主旋律:物体的运动(15/24,6/25),牛顿运动定律(616)(4/24,10/25)电场(317)(10/25)稳恒电流(1122等)。这几个考点,总分 65分,占了50以上的份额。试题考查到中学物理5个部分知识占分的情况见下表。2006年考查到的中学物理各部分知识占分情况知识内 容 力学 热学 电学 光学 原子物理 实验 分 值 63 6 33 12 6 17 占分比 比 例 525%5.0%275%100%5.0%142%(1)理综物理试题的“源”之一课本。分析近几年的理综物理试题,会发现很多题目都源
3、于教材,(不论使什么教材,内容差别不大,只是教育观点变化的问题。)有的是课本原题稍加变化,有的是借用课本习题情景,有的是引用课本插图或阅读材料。例1:2001年第16题“冷光灯”的增透膜就是课本上内容。例2:2001年第30题“质谱仪”是课本上的练习。例3:2001年第30题估算太阳的质量就是课本上的例题。例4:2002年第19题观察门的视场角就是课本上的练习。例5:2003年第17题关于几个重要的核反应方程是课本上的内容。(2)理综物理试题的“源”之二往年的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都是经过命题专家精心设计的,在考查学生的能力方面是一般试题所不能代替的。有些老师认为往年高考考过的试题不会再考,这是错
4、误的观点。因为高考命题是不避陈题的,往年高考考过的试题经过“改造”同样可以再考。分析近几年的理综物理试题不难发现有不少考题都80年代、90年代的高考试题的变型。例3(90年上海高考试题)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顶端自静止开始滑下,最后停在平面上的B点,如图1所示。若该物体从斜面顶端以初速V0沿斜面滑下,则停在平面上的C点。巳知AB=BC,则物体在斜面上克服摩擦力所作的功为_。hmABC图1例6(2000年全国理综)如图4所示,DO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为V0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DBA滑动到顶点A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让该物体从D点出发沿DCA滑动到A点且速度刚好为零,则物体具
5、有的初速度(已知物体与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A、大于V0B、等于V0C、小于V0D、取决于斜面的倾角ODCBA图4例7、(2004年上海高考试题)滑雪者从A点由静止沿斜面滑下,沿一平台后水平飞离B点,地面上紧靠平台有一个水平台阶,空间几何尺度如图5所示,斜面、平台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假设滑雪者由斜面底端进入平台后立即沿水平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不变.求:(1)滑雪者离开B点时的速度大小;(2)滑雪者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s.ABCHLhh/2h图5例7、(96年上海高考试题)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脚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
6、了0.5m,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估计为:A.自身所受重力的2倍 B.自身所受重力的5倍 C.自身所受重力的8倍 D.自身所受重力的10倍例8、(06年理综试题)20.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 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 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 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 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 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 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图(2005年广东试题)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光源、
7、_、_、_、遮光筒、光屏。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 相 邻 亮纹(暗 纹)间 的 距 离,可 采 取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或_的方法。(2005年天津理综试题)也考了“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22.(17分)(1)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其中正确的是:_。(3.)理综物理试题的“源”之三_历年全国竞赛试题中的中低档题,全国初中物理应用
8、知识竞赛试题中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高档题也可能被改编成高考试题。关于高考物理与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命题原则,北京大学物理系舒幼生教授说过:“赛题可粗略地分为基本题与能力题两类.基本题一般出现在初赛中,主要考查基本知识,难度相当于高考难题水平.”也就是说,高考物理中的最难题相当于竞赛物理中的基本题,竞赛物理中的基本题相当于高考物理中的最难题,换句话说,高考物理中的最难题与竞赛物理中的基本题有相当的源缘.老师们去看一看历年全国竞赛试题中的中低档题,会发现难度较大的高考试题许多能在这里找到“源”。例1:2001年第31题估算太阳的寿命是是十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第四题。例2:2003年高考理综
9、第24题是十七届竞赛预赛试题第七题的简化。例3:2003年高考理综压轴题(第34题)是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的简化。例4:2004年天津高考理综(第25题)是竞赛资料上的原题。例5:2006年湖北高考理综(第24题)是竞赛资料上的题的改编。(4)理综物理试题的“源”之四物理科研测试题或前测试题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全国高考物理命题委员会科研课题组为了进一步明确高考物理试题的能力要求在具体试题上的体现,了解当前高中毕业生物理知识掌握程度与能力水平,使高考能力要求与学生实际的能力水平较好的吻合,同时为了进一步探讨物理高考试题中各种题型的效度与功能,每年都要进行科研测试。科研测试题中相关试题有可能
10、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例1:2001年理综第23题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关系就是95年科研测试题的变型例2:2002年理综第29题用注射器测大气压就是97年科研测试能力要求测试第7题。例3:2003年春季理科综合第30题(方波发电机)就是97年试卷结核测试第7题。例4.2006年全国理综第25题就是2002年科研测试题第16题的改编。4舍弃了偏、难、繁题和压轴题,突出基础和能力立意。今年的物理试题无偏题、怪题和情景非常复杂的难题,也没有以前每年必有的较难的压轴题,命题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没有超出高考考纲的说明。许多试题的情景都是考生似曾相识的,使学生看到试题没有陌生的感觉,但通过设问方式的改变,试题的
11、重新组合和变换脸面,使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命题意向得到了充分体现。很多试题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思惟习惯,如通过作图分析问题的习惯。如第21题、第23题、第24题等。新教材新增内容的考查力在加大,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波的波长实验、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等都首次在湖北用的高考试题出现。21图AOhd23图tvv00tt+t/24图传送带煤块5以学科内综合为主,注意联系生活、社会和新科技,“陈”题出新意 2006年的理综试题沿续了2004年、2004年理综试题的特点,每道题均有明确的学科归属,试题的编制不去追求跨学科综合或是“拼盘”式的跨学科综合,而是
12、以学科内各知识板块之间综合为主的命题原则,这种命题的指导思想符合目前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也对高中物理教学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新教材新增内容的考查力度明显加大,如压强的微观解释、光的双缝干涉等首次在湖北高考试题中出现.另外高中物理的五大部分(力、热、电、光、源)在高考试题中是不能缺少任何一部分的;高中物理的四大关系(力和运动的关系、冲量和动量的关系、功和能的关系、电源和电流的关系)也在高考试题中是不能缺少任一关系的.二、如何把握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一)对照考纲列出近几年考点分布表,找出规律(一)选择题的考点分布规律1.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题。2.光学试题。3.热学试题。4.机械波和机械振动相关试
13、题。5.运动和力的关系试题。6.物体平衡的试题。7.在复合场中运动情况的讨论。8.电路问题的试题。9.功能关系。10.动量守恒的综合问题。(二)计算题考点分布规律1.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2.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3.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运用4.电磁感应与电路知识的综合题(二)读各种高考复习资料,找出遗漏点(三)看各地模拟试题,找出“闪光点”黄冈资料是全国一流的,我们都是很视研究黄冈资料的!黄冈试题、武汉试题和北京试题是全国一流的,我们都是很视研究这三个地方的试题!03年武汉市二模:实验室现有器材如图所示,电池E,电动势约6V,内阻约1;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30k;电压表V2,
14、量程6V,内阻约5k;电压表V3,量程3V,内阻约3k;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0;电阻箱R2,最大阻值9999,阻值最小改变量1;开关S,导线若干。要求用右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图中电压表V的内阻。(3)在所给的三个电压表中,哪几个可用此电路精确测出其内阻?答:。(2)在可测的电压表中任选一个作为测量对象,在实物图上连成测量电路;(3)你要读出的物理量是,用这些物理量表示待测电阻的计算公式是。再如05年5月我从某区的一套试题中选了这样一道试题作为热身训练:AV1234561.5330.6+AV甲SRR0AVS乙R0R三、2007年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一)重视基本概念的复习第一步:用自学弄清基础
15、物理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物理知识的最基本的单位。教学时应注意:(1)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只有明确、掌握概念的定义,才可能明确掌握被定义的概念。(2)了解概念的种类(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性量、属性量,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等等),以便用比较法教学。若这种概念属首次学习,就必须着重使学生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3)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跟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定义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不同,但数学表达式应该相同。(4)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单位。第二步:用问题促进理解 如果学生只记住了概念,不一定理解了,所以老师必须精选或精编试题让学生进行针对
16、训练,这样学生才可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1.静止在桌面上质量为m的书,经过时间t内,重力的冲量是多少?2.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为m=2kg,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恒定的牵引力F的作用下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速度由1m/s增加到4m/s,力F与水平面成600角,则此过程中牵引力F对物体做的功和冲量的大小分别为多少?FAB600 第三步:用精练取代题海 老师讲了例题以后,学生不一定真正掌握了。在课后学生完成同类练习时又会出错的现象。这说明老师讲例题时学生并不是真懂了,这种现象笔者称之为“假懂现象”。如何根除“假懂现象”是许多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1.质量为m的小球由高为H的、倾角为 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滑
17、到底端过程中,重力、弹力、合力的冲量各是多大?2.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后又落回原处,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重力的冲量为零.空气阻力的冲量为零.空气阻力做功为零.上升过程比下降过程动量增量的数值大。3.质量为1.0kg的小球从高20m处自由下落到软垫上,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0m小球与软垫接蔽的时间为1.0s,在接触时间内小球受到合力的冲量大小为 。(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忽略空气阻力)4.一质量为100g的小球从0.80m高处自由下落到一厚软垫上若从小球接触软垫到小球陷至最低点经历了0.20s,则这段时间内软垫对小球的冲量为。(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18、忽略空气阻力)第四步:用拓展提高能力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老师认真研究考试大纲,按照考试大纲组织教学内容,这是对高三老师的基本要求。高三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现在高考把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提高学生的能力应是高三教学的主要内容。在高三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老师对有些内容进行“适度拓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对于冲量概念的复习,可以补充变力冲量的求法:如图象法、动量定理法等。可补充如下例题和练习:1、从地面以速度V1竖直向上抛出一皮球,皮球落地时速度为V2,若皮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试求皮球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tOVf2.物体A和B用轻绳相连挂在
19、轻质弹簧下静止不动,如图(1)所示,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当连接A、B的绳突然断开后,物体A上升经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这时物体B的下落速度大小为u,如图(2)所示,在这段时间里,弹簧的弹力对物体A的冲量为.vAABmM(1)Bu(2)图5-1 3.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F1、F2的作用,F1、F2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该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t=10s后F1、F2以及合力F的冲量各是多少(二)重视基本规律的复习第一步:引入规律,了解用途第二步:导出规律,弄清条件第三步:理解规律,弄清思路第四步:应用规律,活学活用(三)重视习题课的教学第一步:精选例题,学生练习【例1】如图1
20、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两个木块A 和 B,A、B 间 用 轻 弹 簧 相 连,已 知 mA=3.92kg,mB=1.0kg。一 质 量 为 m=0.080kg 的 子 弹 以 水 平 速 度v0=100m/s射入木块A中未穿出,子弹与木块A相互作用时间极短。求:子弹射入木块后,弹簧的弹性势能量大值是多少?ABV0图1第二步:学生讨论,辨析纠错vmmmmvBA)(0220)(2121vmmmmvEBApm【学生甲的解】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即子弹、木块A与木块B同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有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学生乙的解】子弹打击时间极短,即瞬时作用过程。在子弹射入木块A中,木
21、块B的速度不变。设此时子弹和木块A的共同速度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有10)(vmmmvA当动能全部转化弹性势能时,弹性势能最大,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是:21)(21vmmEApm第三步:教师评述,优选解法【分析与解】本题子弹打击时间极短,即瞬时作用过程。在子弹射入木块A中,木块B的速度不变。设此时子弹和木块A的共同速度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有:10)(vmmmvA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即子弹、木块A与木块B同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有20)(vmmmmvBA 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2221)(21)(21vmmmvmmEBAApm第四步:变型拓展,能力升华【变换1】质量为
22、M的木块放在固定的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水平穿透木块后,速度减为,现使该木块不固定,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同样的子弹还以速度射中木块()A.若M/m3,则子弹能射穿木块.B.若M/m3,则子弹能够射穿木块.D.若M/m=3,则子弹刚好穿过木块。【变换2】如图2所示,质量为2m,长为L的木块置于光滑水平台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V0水平向右射向木块,穿过木块的过程中受到木块的恒定阻力为,试求:(1)试问子弹能否穿过木块?若能穿过请求出子弹穿过木块后的速度;若不能穿过也请求出子弹打入木块后的速度。(2)若木块固定在传送带上,使木块随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度u水平向右运动,子弹仍以初速V0向右
23、射向木块(uV0),求子弹的最终速度。V0图2(五)布置练习有技巧,师生轻松效果好1.对比练习,提高能力1.“死结”与“活结”A图1BOBAC图32.“死杆”与“活杆”6.“重盘”与“轻盘”F图1012.轻绳与轻杆2.限时训练,注重落实限时训练(2):11、一均匀球体以角速度 绕自己的对称轴自转,若维持球体不被瓦解的唯一作用力是万有引力,则此球的最小密度是多少?14如图11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30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0=2m/s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m=10kg的工件(可看为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时间t=1.9s,工件被传送到h=1,5m的高处,取g=10m
24、/s2.求(1)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hV0图11 限时训练的试题一般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编写,是学生易错的题、是学生过去错过的题但又不是非常复杂的题(老师一提示学生就会做的题)、概念性很强的试题。作为一名高三老师,如果没有对学生作业中常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分析,这位老师一定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物理教师。请注意限时训练题与单元检测试题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前者注意重滚动性、重复性,而后者强调同步性、广泛性。后者可购买现存的资料,而前者是一定老师自编。3.专项训练,突破难点 针对学生学习中难点,可通过专项训练进行专项突破。这对于中上层学生是非常有利的。如实
25、验难,我们组织了多套实验专项训练;如传送带问题典型且学生学习感到困难,可组织传送带专项训练;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学生感到困难,可组织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等.(六)重视对思想方法的小结和解题习惯培养(1)物理方法:守恒法、整体法、隔离法、等效法、割补法、图解法、变换参照系法、小量分析法、叠加法(2)数学方法:几何法、比例法、三角法、图象法、代数法、估算法、近似法(3)逻辑思维方法:极端分析法、类比法、逆向法、虚拟法、对称法、移植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画图分析的习惯、统一单位的习惯、规范表达的习惯、讨论结果的习惯O图15AL/2L/4CO图16L/2L/4B例2、质量为m的物块,带正电Q,开始时让它静止在倾角=600的固定光滑绝缘斜面顶端,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方向的E=的匀强电场,如图14所示,斜面高为H,释放物体后,物块落地的速度大小为多大?图 14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