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74593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

2、,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意在说明”,这是提示思考史记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2.战国中后期,各

3、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这一变化A. 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B. 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C. 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D. 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王制”向“帝制”过渡,体现了“王制”不断衰落(即宗法制、分封制瓦解),“帝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制加强),这一变化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A项正确。公元前771年,西周已经灭亡,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诸侯之间的矛盾,而是强调战国中后期制度变革的趋势,排除C。材料中秦、齐并称为 “帝”,与统一格局的确立矛盾,排除D。点睛:从现象到

4、本质,这类题难度较大,需要对材料进行高度提炼和概括。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由“王制”向“帝制”过渡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3.如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景帝时,王国与郡一样成为国家的直接辖区。结合所学可知,发生这一变化是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

5、削弱王国势力,将王国变为朝廷直辖区,汉武帝时朝廷直辖郡国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王国控制区域缩小,诸侯国与朝廷的内部矛盾逐渐缓和,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逐渐缓和,不是激化;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不是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D选项错误,王国控制区域缩小。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6、D.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答案】D【解析】【详解】明初严禁宦官识字,明朝中后期培养宦官识字,这说明明朝以皇上为中心的中枢决策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故D项正确;A项错误,宦官不可能掌握决策权力,故错误;限制宦官读书和强化宦官读书制度都是为了加强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不是内阁的职能变化,故C项错误。5.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 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 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 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 内乱引发思想纷争【答案】B【解析】由材料“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

7、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可知,当时雅典公民热衷于参政议政,B符合题意;A是材料现象;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C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较强,而不是思想纷争,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的掌握。解答该题要求学生注意材料时间信息“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的社会状况,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分析即可得出答案。6.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8、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答案】C【解析】“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说明平民和贵族之间有矛盾,结合所学可知,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开始贵族是享有很多特权的,而平民没有,所以平民就为了追求平等的权利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达到“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最终确定了双方平等的地位,故选C;“贵族的特权被取消”本身说法错误,A排除。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标志是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民法大全,而题干讲的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故B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排除;自由民不仅仅包括罗马公民,而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只适用于罗

9、马公民,故D不符合题意,排除。名师点睛:古代罗马为人类文明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其法律,既体现了法律的权威,也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一种理念,这是通过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长期与贵族进行斗争才逐渐实现的。法律表面看来是冰冷的,但所蕴含的却是人们对理性的追求。它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体现的是对人权和人道的尊重,这是古罗马法律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一题就考查了罗马法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属于主干知识,涉及到了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个重要的历史核心素养。7.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

10、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 三权分立B. 君主立宪C. 人民主权D. 法律至上【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又是平民大众”可知国民公会是由平民大众组成,代表人民,而它同时又是权威机关,又是法庭可知,人民享有极大主权,C项符合题意;三权分立是美国最早实行,建立起联邦制政府;由题干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可知,没有君主,所以不是君主立宪;题干没有体现法律至上的观点。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11、。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点睛:“现实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

12、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 在思想上为

1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答案】C【解析】解题时要重点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含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

14、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唯物史观和周年问题,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今年考查也是意料之中。马克思主义成为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鲜亮底色”,突出了高考历史命题的政治性。本题切入了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四个自信”中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结论。1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

15、地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的“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说明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使得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农民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故选A;由“是否减租减息”可以看出地租还要交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抗日根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C;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名师点睛:中

16、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民众的支持,是与其一直把民族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有直接关系的,这一题考查了“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一时政热点。考生在做题时充分利用“抗日根据地”这一信息,然后确定时间,再结合所学与材料信息,就可以排除掉三个选项,也可以直接选,所以这一题还考查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11.2018年5月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西方著名学者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 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B.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 推动了国际共产主

17、义运动的发展D. 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系统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的方向,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资本主义国家并不认可,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主张暴力夺权,排除D项。12.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积极报道0(0%)2(2%)51(14%)消极报道32

18、3(95%)81(87%)88(24%)中性报道16(5%)10(11%)224(62%)A. 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B. 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C. 全面对外开放推动中美关系改善D. 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中数字对比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美国的积极和中性报道越来越多,而消极报道越来越少,这是由中美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建国初期到六十年代,中国关系僵化,美国敌视中国,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1979年以后,两国关系正常化,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多,D正确。1979年中美建交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A错误。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也是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而变化的

19、,排除B。全面对外开放与表格中时间不符,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是两国国家利益共同决定的,是两国国家政策调整的结果。学生需抓住两国关系变化的实质,选择能全面反映表格变化的信息。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统契约的基本框架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概括。其一,政治性质的契约。从先秦时代的盟誓或盟约,到秦汉以降的约法比如“约法三章”及“约法十二条”等,均为统治者向民众宣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约”。其二,私人之间通过合议缔结的契约,其种类和内容基本上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城,从婚姻到交易,从借贷到合股,等等,皆以私人合议来建构社会秩序。其三,介乎两者之间

20、的具有建构共同体功能的契约,诸如家族或宗族、村落、商行以及会社制定的“约”;它们之中既有倡议者单方面宣示的“约”,也有参与者共同合议的“约”。 摘编自徐忠明社会与政法:在语境中理解明清契约 材料二 “契约”精神在西方文明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核心因素。欧洲1718世纪以来的契约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与身份社会的瓦解,出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转型;近代西方契约既是处分财产的工具,也是权利、平等、自由、合议与法律之间的楔石。近代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它一方面批判了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同时又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不仅考察了个人与个

21、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更倒重分析了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 摘编自李萍论西方现代契约精神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契约和中国古代契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中西方契约不同的原因。【答案】(1)特点:当政者的契约具有政治性和律例性;私人订制的契约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或内容全面,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家族、宗族、村落和商行订立契约以维护其共同体。(任答三点即可)作用:有利于建构和维系社会秩序;有利于国家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发挥了沟通国家与社会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任答三点即可) (2)不

22、同点:西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具有理性主义特征;1718世纪以来西方契约具有转型时期的特征,推动了西方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西方契约更加强调个人权利。 原因:中国:中国社会处于农耕文明时代,契约是自然经济状态下契约,契约维系了小农经济社会;中国重伦理,伦理融入了契约,契约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价值规范;封建政府有效统治的需要和儒学的影响。(任答两点即可)西方:17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西方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契约”精神适应了社会的转型;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契约更加注重理性。【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中的三个维度可以分别总结出三个特点,第一个维度

23、,“政治性质的契约”,可以从论述中提炼政治性和法律性;第二个维度,“私人之间通过合议缔结的契约”,可以从论述中提炼私人契约种类和内容上的多样性;第三个维度,可以从论述中提炼出“具有建构共同体功能”的目的。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建立契约的作用的论述可以用角度分析法,从社会秩序角度、政治稳定角度、人际关系角度、思想角度等进行分析。(2)第一小问同之处,由材料二“近代对契约关系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可以得出西方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及理性特征;由材料二“出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转型”,可以得出西方社会契约论的转型特征;由材料“重分析了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

24、可以得出西方社会契约论对个人权利的强调。第二小问原因,应该结合当时各自的时代背景,结合材料一、二对比论述,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对比,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社会领域等角度进行分析。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之一是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多元化的肯定而非否定,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资源。文化多元化不仅仅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而且它也意味着在某一单一民族国家中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以及必要时的吸收。最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还是一种新思维,它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一元式思想方式转变到多元式思想方法,从绝对论转变到相对论。摘编自陈锡喜“人类命运共同体

25、”视域下中国道路世界意义的再审视围绕材料,结合近代史的具体史实,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看法: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我认可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多元化或人类发展道路多元化是正确的。)说明: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既保留中国传统制度和伦理纲常,又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希望由此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战争以后,面对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孔子的名义来宣传维新思想,既保留了传统儒家思想,又宣传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

26、科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总结: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扬弃态度,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文化多元化意味着在某一单一民族国家中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以及必要时的吸收.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一元式思想方式转变到多元式思想方法”及题意可以“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进行立论,结合所学从近代“中体西用”思想及维新变法思想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进行分析阐述即可。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

27、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

28、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答案】(1)“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解析】(1)背景: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由材料中的“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

29、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并结合所学“文革”时期的相关史实可得出“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由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再结合所学世界史关于科技方面的相关知识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第三次科技革命依然方兴未艾,这也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而得以影响到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内容:需要结合材料回答,由材料中“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等信息可以得出建立统管全

30、国科技工作的机构;由“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得出恢复、新建科研机构;由“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可以得出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可以得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影响:需要根据上述内容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背景以及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等知识回答。结合前面的背景与上述“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等改革的内容使得我国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史实和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来看,这一改革推动科研领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31、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名师点睛:这一题以我国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为考查的对象,考查了考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推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通过这一题可以使考生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科技在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加深认识。16.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

32、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

33、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欧州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等信息归纳得出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2)根据材料信息“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并联系教材所学法德关系以及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9年”指向的欧洲和世界形势来分析说明。【考点定位】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维护和平的尝试【名师点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这一类试题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弄清材料主题指向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再看题目所问,然后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如第(1)问“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材料仅仅提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其他需要回答的内容均须联系教材所学,从当时的欧洲形势来回答。第(2)问“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材料信息同样有限,必须联系所学,从法德关系、当时的欧洲和世界形势来分析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