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4题,每题1.5.共51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工作究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2.下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几个同学就这幅图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其中推论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是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已经实现
2、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3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 A.宗法制 礼仪之地 B.分封制 儒学发源地C.分封制 经济大省 D.宗法制 儒学发源地4“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C管
3、理辖区行政事务 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5“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特别是对西藏、台湾的管辖。”“它”是指姓名官职出身萧何相国县吏陈平丞相游士周勃太尉吹鼓手樊哙左丞相狗屠灌婴太尉布贩A西汉郡国制 B北宋的枢密院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的军机处6右表乃根据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整理而成。此表反映的现象是A皇帝重视将相 B突出社会分工C将相出自布衣 D体现封邦建国7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历史结论是 汝南郡项县“项长之印” 河间王刘辟疆“河间王玺”A西汉地方
4、上继承秦朝制度 B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D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8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2000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 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9“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宰相被废除 B“中级官员”指的是六部官员C“中级官员”参与决策 D“特别的政府部门”指的是内阁10清朝由军机处直接寄发的有关机密要务的皇帝谕旨
5、称为“廷寄”。右图是我国辽宁地区发现的国内惟一完整廷寄,对此正确的说法是A.这张廷寄出现于康熙年间B.廷寄的内容是由军机处决策的C.廷寄的出现是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D.为了保密廷寄只能用满文书写11.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清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2我国古代被称之为“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的应该是指 A农田耕作 B手工制造 C商业经营 D读书入仕13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14. 汉书食货志中写道:“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段话A. 反映了秦时税赋过重的情况
6、 B. 描述了秦朝商鞅变法的情况C. 肯定了土地私有的积极意义 D. 指出了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15.后汉书中记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A. B. C. D. 16.在我国封建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是A.国有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D.村社土地所有制1
7、7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募民屯田得谷百万斛”18.右图所示的工具,王帧在农书中说明:“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则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这一工具的运用使得A. 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B. 农田灌溉得到了迅速发展C. 冶金业得到迅速发展D. 使用灌钢法炼钢成为可能19.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
8、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工场手工业 D. 家庭手工业20.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21.下图是某校学生在开展以“明清商业发展”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对图中事物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它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B它是行业性活动加强的产物C它的出现与明清商帮密切相关 D它的出现是
9、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22.唐朝时,茶叶已成为生活必需品,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广大农村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按交易的主要物品分为柴市、米市、马市等。以上表明唐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包括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市场经济发达贸易严格限制在“市”里农村市场得到发展A. B. C. D. 23.旧唐书:“(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扬州A. 地处交通要道 B. 出产精美工艺品 C. 商业经济繁荣 D. 市场受官府控制24.有学者指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
10、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学者的观点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商业发展的历史进程B.第一次主要是指对城市商业贸易时空限制的放松C.第二次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D.第三次的出现与西方经济侵略存在诸多关系25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古人重视修订家谱的原因不包括A为了彰显家族的声誉 B为了凝聚亲族C为了给历史研究者提供历史史料 D为了教化子孙262002年发现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上,铸有以下铭文:“天命禹尃(敷)土,隓(堕)山浚川,乃厘方设征,降民监德
11、,乃自作配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贵唯德,民好明德,忧在天下,用厥邵好,益求懿德,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无悔! ”其铭文内容有助于证明大禹存在的可能性了解西周青铜器的生产水平丰富甲骨文的研究资料研究中国“德治”思想的渊源ABCD27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28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
12、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29以下为青铜文物(周康王时的大盂鼎)、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作为历史史料,从研究西周建立的角度看,应是 一手材料 实物材料 旁证材料 口述材料A B C D30. 2012年6月,中美联合考古小组在江
13、西省仙人洞发掘出距今已有两万年的大陶碗碎片。有 研究者据此得出“最早在两万年前,中国已经使用陶器”的结论。这一研究过程A.推论有道理,材料不可信B.推论不合理,材料不可信C.推论有道理,材料可信D.推论不合理,材料可信31东史郎日记(日):“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上述材料属于A文献证据 B实物证据 C口传证据 D以上都不是32. 某研究者据周代青铜器上的一条铭文:“伏受天命伐夏祀有九州,处禹之土”。就得出了“国家产生与部落战争密切相关”的结论。该推断A.材料充
14、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33.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属“己丑年”。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按干支纪年,2009年是A.甲丑年 B.己丑年 C.乙丑年 D.庚丑年34. 从福建当地风俗中,其中大量诗歌介绍了古代的节日习俗,下列与清明节相关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C.童儿结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第二卷:非选择题(49分)二、材料解析题,两题共35分。35、(18分
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犁耕图黍稷粟麦豆麻稻马牛羊狗猪 五谷六畜图鸡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6分)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
16、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2)根据材料,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6分)(3)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6分)36. (17分)阅读材料,
17、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年间出现了交子。(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根源。(6分)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氏家族、王氏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在亲缘集团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明清时期,传统城镇的商业机能日渐浮现市镇的数量大规模增加,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
18、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4分)这一时期,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异”指的是什么?(1分)材料三 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叶。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变的,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的变化。此观点称为“停滞论”。同时,不少学者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市场经济萌芽说”“近代化萌芽说”等新概念,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该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内部出现了人类近代文明因素。此观点称为变迁论。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停滞论”“变迁论”
19、中的任一个观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概括你支持该观点的依据。(6分)三.探究题(14分)长期以来,夏王朝的建立被看做是华夏民族告别史前孩提时代的成人礼,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对于夏朝的存在,史学界却有学者提出质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记夏本纪引竹书纪年(战国时魏国史书)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斟鄩在洛河一带)材料二 1959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在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二里头一带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定名为“二里头文化”。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遗址。考古学家认定,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
20、夏代都城遗址,即夏都斟鄩的所在地。(1)从已有的文献和考古资料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哪些基本特征?(4分)(2)根据材料一、二,史学界为什么质疑夏朝存在?其论证的依据是什么?(6分)材料三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第一个王朝为商朝(公元前1523前1028年),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了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继商之后是周朝。 (3)材料三认为商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试分析其依据的史料价值(4分)。 高一历史3月月考参考答案选择题15 CDBDC 610 CDCAC 1115 ACCDA1620 BBC
21、BD 2125 BDDCC 2630 ABBAC3134 ACBC35、(1)基本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6分,每点2分(2)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4分,各两分两大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2分(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3)特点:生产力迅速发展;伴随着对自然更大的征服和对落后农业国家的征服,先进的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建立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体。6分,每点2分36、(1)夏朝已设官分职;有了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了刑法以镇压反抗者;还出现了社会分化。(4分,每点2分)(2)原因:虽然有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但缺乏能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证据。(2分)依据:材料一中的史记和它所引用的竹书纪年都是文献资料,而且是间接的文献资料(第二手资料),史料价值相对不高。(2分)材料二的考古发现虽然能够印证材料一的文献记载,但考古中没有找到直接的文字资料,带有推论性质。(2分)(3)依据:当时的中国已有了自己的文字甲骨文(2分)。史料价值:甲骨文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它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分)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