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左传的知识。2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难点】1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2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预习案【学法指导】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诵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内容。3.借助工具书,解决预习案中的问题,尝试理解文章大概意思。教材助读:1作家作品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亦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2、而且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史散文的典范。它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它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 2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
3、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3.关于史书体例(1)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2)国别体:分不
4、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3)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体的史书体裁。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4)通史: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资治通鉴等。(5)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明史等。预习自测通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下列问题1.读准字音 秦军氾( )南 函( )陵 佚( )之狐夜缒( )而出 阙( )秦 朝( )济而夕设版焉许君焦瑕( ) 杞( )子 逢( )孙2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 矣 ,译为 感叹词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 供 ,译为 供给 (3)秦伯说 “说”通 悦 ,译为 高
5、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 智 ,译为 明智 (5)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 餍 ,译为 满足 【信息链接】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学习建议】1.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文本探究【问题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参考答案】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
6、接的利害冲突,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为下文展开埋下伏笔。【问题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勇于自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问题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参考答案】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先讨秦欢心,坦言知亡,避其锐气以退为进;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利
7、晋:邻之厚,君之薄也。对秦有害无利以害动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存郑利秦:君亦无所害。以利诱秦;第四步,引史为例,推测未来,挑拨秦晋。晋不可信,晋无所厌,巧施离间。小结: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问题4】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
8、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探究点二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原文语句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两方交战,生
9、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拓展提升】探究点三 烛之武有勇有谋,但直到须发尽白才得到为国效力的机会。他的“被埋没”,有人认为是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有人认为是因为他自己不会“毛遂自荐”。你同意哪一种看法?【参考答案】晋公子重耳曾到郑国避难,郑伯礼节甚倨,招致了今天的“秦、晋围郑”;大军压境,危在旦夕,才想到重用人才;遭到拒绝后才想到自责。可见郑伯是一个目光短浅之人。所以,烛之武到晚年才被重用,郑伯应负主要责任。因为烛之武不会
10、“毛遂自荐”。在烛之武的心里,还存留着作为“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他关注天下形势,思考安天下济苍生的路径,但却得不到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国君不可能了解每一个人,他的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他不会抓住机会推销自己。探究点四体会论辩的技巧,掌握语言艺术。实战演练有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许多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 好好学习 没出息针对这三句话,请你也写三句话来劝说这些家长以改变他们的看法。【参考答案】让你的孩子在自我探索中享受独立的乐趣, 让你的孩子在全面发展中提高综合素养, 让你的孩子在正面激励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小结】
11、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我的知识网络图归纳总结、串联整合 一、晋秦围郑 二、临危受命 三、说退秦师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第四步,引史为例,推测未来,挑拨秦晋。 四、晋师撤离 训练案.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复矫正【基础达标】 1、解释以下通假字共
12、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无能为也已已” 通“矣”,了。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秦伯说“说”通“悦”,高兴、喜悦。不知“知”通“智”,明智。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以其无礼于晋 ( 因为 )2.且贰于楚也 ( 有二心 数词做动词 )3.晋军函陵 ( 驻军 名词动用 )4.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 派遣 ) ( 拜见 )5.师必退 ( 一定 )6.公从之 ( 听从 )7.辞曰 ( 推辞 )8.臣之壮也 ( 主谓之间 )9.无能为也 ( 做 )10.吾不能早用子 (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例如:孔子,孟子,老子等11.许之 ( 答应 ) ( 代词 他 ) 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13、 辞:因辞不受 推辞 停数日,辞去 告辞 多辞谬说 言词,词句 归去来兮辞 一种文体 使犯死者自秦而穷其辞 口供 鄙:蜀之鄙有二增 边境,边远的地方 肉食者鄙 浅陋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看不起,轻视 微: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 隐蔽,藏匿 动刀甚微 细小,轻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之:吾欲之南海,何如 往、到 论从之 第三人称代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的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 助词,起宾语前置的作用 若:天涯若比邻 好象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假如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你说:触龙说赵太后 劝说 爱莲说 一种文体 有朋自远方来,
14、不亦说乎 同“悦” 高兴 说不喻然后辨 陈述,解说 矛盾之说也 理论,主张、学说4、解释下列古今异义 敢以烦执事 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 今义:仪仗的俗称。 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古义:假如没有。 今义:细小,轻微。 夫人,古义:夫,代词,指“那个人”。 今义:男性配偶的尊称。 若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负责主办、接待的一方。5、解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其特殊句式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国对晋国无力,并且依附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 状语后置2.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如果派遣烛
15、之武去拜见秦伯,他们的军队一定撤退。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用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是我的过错啊。 判断句4.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佚之狐对郑伯说 状语后置【拓展提升】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 讨厌B焉用亡郑以陪邻 增加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供给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撤走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早用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B夜缒而出 在夜里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只有D吾其还也 表示商量语气,还是3下面关于“微”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则名微而众寡 细小,轻微B微闻鼠有作作索索 暗暗地
16、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略微,稍微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没有4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 动词,往,到B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的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结构助词,的D何厌之有?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7、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B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缺,损害。7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越国以鄙远 敢以烦执事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A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C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D两个“以”不同
18、,两个“封”相同8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9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 )怀才不遇,牢骚满腹 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巧舌如簧,挑拨离间 无中生有,拨弄是非A B C D1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
19、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高考拓展】【布置作业】1、整理导学案,巩固所学知识,识记重要实词、虚词含义。 2、领悟说话的艺术,你会如何劝说身边爱上网的同学呢? 我的收获 (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训练案 【拓展提升】答案 1A(厌,满足)2C(唯,希望)3D(假如没有)4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C(A项,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B项,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D项,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6C(行李:出使的人)7B(第一个“以”,目的连词,来;后一个为介词,拿。前一个“封”为“使成为疆界”,后一个为“疆界”。)8C 9B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