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蚌埠二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检(十月)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命题人:黄育枫注意:本试卷共分、两卷,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及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写在试卷上不予记分。高考资源网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下列历史人物中,“当举世大乱之时,不因人类之残贼凶恶,而怀憎恶厌弃之意,且极力推明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是( )A. 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荀子2、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材料中的“
2、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A. B. C. D. 3、在中国古代,有助于缓解社会上“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不公平现象的制度是( )A. 均田制 B. 井田制 C. 租调制 D. 方田均税法4、以下各项中,属于明朝大儒王阳明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是( )A.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天者,理也”C.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D.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5、古希腊思想家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贡献在于( )A. “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 B. 打破了中世纪神学
3、对人性的束缚C. 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D. 为人类勾画出“理性王国”的蓝图6、下列说法中,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我是一个凡人,我只要尘世的幸福”C. “人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7、以下各项叙述,可能会在历史上发生的是( )A. 梭伦当选为五百人会议的议员B. 克里斯提尼因陶片放逐法而被驱逐出境C. 伯利克里拥有大量债务奴隶高考¥资%源网D. 苏格拉底被雅典十将军委员会判处死刑8、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A.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 “当
4、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 “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D. “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9、“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表述的错误在于( )A. 西晋的都城不在洛阳 B. 西晋时期没有纸C. 西晋时期没有雕版印刷 D. 西晋时期人们不写赋10、封泥又叫“泥封”。封泥是古代抑印淤泥,用以封缄的遗迹。下图是西汉时期的封泥,从中可以看出西汉地方制度所具有的特点是( )A. 实行郡县两级制 B. 广泛推行封国制C. 实行郡国并制行 D. 推行单一的县制11、下图是明
5、人绘制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这幅图描绘了万历时期南京街市三月庆春游艺活动场面。戏台搭在街道正中,街道周围的店铺酒楼也挤满了看客,整个街道成了演出场所。这幅画体现出明朝的社会状况是( )A. 明朝时期商业发展,城市繁华 B. 明朝时期京剧形成,广泛流行C. 明朝时期市、坊界限开始打破 D. 明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12、一部中国的古代医书,对所载药物做了清晰的分类,被译为日、英、法、俄等多国文字,被四库全书总目赞为“盖集本草之大成者,无过于此矣”。这部医书是(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13、从某残破的历史地图中,隐约可见渔阳、陇西、象郡等文字。这幅地图反映的历史时期
6、应该是( )A. 战国 B. 秦朝 C. 唐朝 D. 清朝14、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对于研究商朝历史而言,下列各项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A.封神榜 B. 武王伐纣的历史传说C. 甲骨卜辞 D. 周人有关商朝的记载15、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释
7、家16、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A. 是一大统的王朝 B. 没有自然灾害C. 人民生活的富裕 D. 社会安定团结17、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A. 荐举制 B. 封邦建国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18、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是说柳条发芽时节,人们插柳戴柳以辟邪。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李白有
8、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材料反映的现象应在( )A. 立春 B. 春分 C. 清明 D. 芒种19、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 中断了古希腊法制建设 B. 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C. 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 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20、吴晗在论海瑞中写道:“江南是鱼米之乡,号称全国最富庶的地方。但实际上百姓生活很苦,
9、因为历史的关系,粮、差的负担特别重人民生活困苦,特别是松江,乡官田宅之多,奴仆之众,两京十二省找不出第二个。”据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江南的富庶完全是一种虚假炒作 江南富庶,但农民负担沉重 江南地区的土地兼并和政治腐败情况严重 江南地区的政治腐败程度位居全国之首A. B. C. D. 21、董仲舒是汉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下列言论中,反映了董仲舒主张的有“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故为人君者”“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则“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徕臣” “国家将有失道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
10、不知变,而伤败乃至”A. B. C. D. 22、据记载,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这段材料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 随着冶铁业的发展,出现了人口聚居的情况 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是一家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 这家冶铁场采用了雇工经营A. B. C. D. 23、以下各项中均有“中国”二字,而含义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B. “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公羊传禧公四年)C.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
11、国志蜀书诸葛亮传)D. “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中俄尼布楚条约)24、以下各项是有关中国古代官职变动的表述与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 谪降职并外放 B. 左迁升迁C. 黜罢免或降职 D. 拜授予官职25、下列词汇中,用以指称平民百姓的有( )布衣 黔首 肉食者 缙绅A. B. C. D. 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50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所有这些(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包括其改进的策略,都完全可以由中国人在14世纪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中研发出来。但其时的中国人
12、却没有加以制作或利用,以致后来这些机器由于无人使用而消失了。因此,我们必须推断在纺织业的领域中,中国传统的工业技术未能有进一步的开展,基本的阻力不在于缺少更高的科学知识,而在于那些促进工业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更新的经济动力与智识思想力量的减弱。摘自马克尔文中国历史发展的型式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摘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材料三 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
13、(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这也与明代专制政治和清代异族统治下法网严峻和地方势力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在此情境下,“浪费人力的文化”逐渐成形:妇女裹小脚、坐八人大轿、妻妾奴婢成行,都是浪费人力的社会文化行径。与此对应,为节省人力而创设的各种机器,便变为“非当务之急”了。摘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四 中国的发明创造也是引人注目地随着时间而起伏不定。直到公元1450年左右,中国在技术上比欧洲更富于革新精神,也先进得多,甚至大大超过了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中国的一系列发明包括运河闸门、铸
14、铁、深钻技术、有效的牲口挽具、火药、风筝、磁罗盘、活字、瓷器、印刷(不算菲斯托斯圆盘)、船尾舵和独轮车。接着,中国就不再富于革新精神。摘自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1) 上述材料均谈及中国古代的科技问题,其观点所具有的共识之处有哪些?(4分)(2) 材料二中论及中国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你是否认同?为什么?(5分)(3) 材料一和材料三在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方面作了阐释,其共同认识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5分)(4)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4分)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
15、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经济活动,他认为“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1) 根据材料,概括司马迁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观点。材料二 据唐会要载:太宗时波罗国献波棱菜,类红蓝,实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方士隐名为波斯草。唐代韦绚所撰刘宾客嘉话录自序中说:“菜之菠棱者,本西国种,有僧将其子来,如苜蓿、葡萄,因张骞而至也。(韦)绚曰:岂非颇陵国将来,而
16、语讹为菠棱耶?”(2) 根据材料二整理并解读有关菠菜的基本历史信息。材料三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树,也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接近30种。摘编自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3)明清时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高度繁荣时期。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外来植物的传入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活动中,对霍英东的颁
17、奖词是: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对季羡林的颁奖词是: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材料二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十分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到13世纪理学传入日本后,经一些学者的大力宣传,宋明理学中的朱子学,遂成为日本封建武士阶级的意识形态日本的思想家们,将中国的儒学与日
18、本的传统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和魂汉才”这个口号。并依据儒学伦理确立了大阪商人的商业道德,即守信、自律、节俭、储蓄、敢于创新等涩泽荣一的“论语加算盘”理论(在计算经济效益的时候,还要提倡儒家的伦理道德,促进劳资协调和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凝聚力),就是改良儒学,推动资本主义近代化的一个成功范例。然而,被誉为“日本伏尔泰”的福泽谕吉,他论证“智”(智慧)与“德”(道德)的区别,强调前者才能实现现代文明,反对各种陈旧传统,特别是反对儒家学说,要求“脱亚入欧”。他说:“纵令达摩大师面壁九十年,也不能发明蒸汽机和电报,即使现在的古典学者们读破中国的万卷经书,掌握了无形的恩威的治民妙法,也不能立刻通晓现代世界
19、通行的经国济民之道。”材料三 以朱熹理学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思想于16世纪传入欧洲之后,作为助力推动了欧洲进入了“哲学时代”或“理性时代”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
20、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评价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何种思想?(4分)(2) 材料二提出的“和魂汉才”和涩泽荣一的“论语加算盘”理论说明了什么?福泽谕吉的“脱亚人欧”又说明了什么?(4分)(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罗伯斯庇尔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图是什么?(4分)(4) 日本前首相福田在曲阜拜祭孔子时曾感慨道:“孔子儒家的思想如果成为常识性的东西在大家心里扎根的话,世界一定会变得很和平。”结合上述材料,
21、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6分) 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ADADABBACCAB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CACCBCBCDBB二、非选择题(50分)26、(18分)(1)都认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卓著,而在近代社会到来之前逐渐停滞落后。(4分)(2)认同。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高”等观念,引导大批青年人皓首穷经以应科举,是造成科技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5分)(3)都认为在18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缺乏社会经济动力。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来源,中国历史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主体,自然经济的封闭
22、性和分散性决定了科技发明的需求有限,从而制约了科技进步。(5分)(4)缺乏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制约;专制制约对科技人才的束缚;相对封闭和相对富庶的大陆造成的经济生活方式的影响。(4分)27、(1)人都有追求财富、利益的本性。农、工、商、虞都是人的物质生活来源;发展经济要顺应自然。(6分)(2)菠菜来自波罗国(尼婆罗),即尼泊尔;菠菜之名因国名转化得来;菠菜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在唐朝前期或者隋唐以前。(3分)(3)、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有利于人的温饱问题的解决;人口大增;衣食结构发生变化;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综合国力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5分)28、(18分)(1)儒家。仁、崇尚道德、和谐、忧患意识、胸怀天下,奋发进取,力行意识、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知行合一等。(6分)(2)儒学与日本传统思想相结合,对明治维新和近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起了思想推动作用。积极接受和大力宣传西方理性主义,反对儒家学说,要求“脱亚人欧”,使经济现代化。(4分)(3)意图:反对特权,维护人权(维护资产阶段利益,反对等级制度)(2分)(4)文明的多元互补、和谐共存,有利于世界和平、人类的繁荣和进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文化为纽带可以推动外交事业。(6分)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 s 5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