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66348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8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8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2德州市高三4月模拟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改变了“工农联合专政”“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等提法。“人民”除了原来所列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外,加入了民族资产阶级,即所谓“四个朋友”。这一改变()A致力于推翻南京国民政府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C有利于革命后的经济恢复D改变了民主革命的方向22022宁德市高三三模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他指出,要通过合理调整工商业、开展土地改革、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少数民族等举措,“使工人、农民、

2、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一讲话旨在()A团结党外力量,建设社会主义B调整方针政策,加强城乡治理C肃清官僚资本,推动经济复苏D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新生政权32022衡阳市高三三模1953年,毛泽东同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中指出:“搞农贷,依法减免,兴修小型水利等,这些都是好事。但是不靠社会主义,只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搞这一套,那就是对农民行小惠。这些好事跟总路线、社会主义联系起来,那就不同了,就不是小惠了。”此时强调农村工作意在()A彻底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B使农业社会化与工业化发展相适应C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权基础D组织起来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条件42022

3、南通市高三3月联考这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阐述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中国同新兴民族国家关系的发展,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看到,与非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乃至发展友好关系是可能的。这次会议上中国()A促成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开创了全方位的外交格局52022徐州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工农业总产值指数表(1952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年份农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1953103.1126.7136.91956120.5173.3262.31957124.81

4、83.3310.7A.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C经济建设出现急躁冒进倾向D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62022枣庄市二模1958年1月9日,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人口自由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B农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C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叶落而知秋华君武7.2022九江市二模右图是1960年人民日报上刊载华君武的叶落而知秋漫画。漫画左边的文字:支持美国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

5、国的合法权利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从侧面反映了()A美国放弃孤立中国政策B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C资本主义阵营趋于瓦解D不结盟运动冲击美国霸权82022滨州市高三二模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表明新中国()A高度重视科技发展B强调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谋求世界大国地位D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92022重庆市高三三模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时期,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农业合作化道路。改革开放后,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6、A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B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C立足于农村现实条件D带动农民增产增收102022枣庄市二模下表是两位西方学者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研究情况。据此推知,邓小平外交思想()学者观点简三强(美国)邓小平外交思想主张中国在国际问题上要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立场贝迪(新西兰)在邓小平外交思想里,“所有可能的渠道都要用来促进国际交流和互动”,而不像以前那样“受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束缚”A.受到美苏争霸格局中意识形态的影响B更加关注与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C体现了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的实用性D主要着眼加强同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关系112022山东青岛黄岛区期末济青高铁建成运营后,构成了连接济南、青岛间多个中心

7、城市和通达沿海的烟台、威海、日照等中心城市的快速客运主通道,形成了山东省内的“2小时交通圈”。这表明()A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B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界限C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D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122022湖南省六校高三联考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暂停民法典的起草,转向先分别制定单行法,1998年八届全国人大决定恢复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决定加快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A国家治理体系趋于完备B法制建设适应经济发展C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132022

8、济宁市高三三模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并发出通知,决定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强调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重要意义,要求对乡镇企业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必要的支持。实施上述政策旨在()A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D建立多元化的所有制形式142022重庆市高三三模20世纪90年代我国立法工作不断加强,先后颁布了公司法会计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证券法等,并对对外贸易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上述立法举措()A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B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C促进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D标志着

9、“依法治国”成为治国基本方略152022武汉市高三四月调研考试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以加速沿海、沿江、沿边(重点发展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的边境地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沿路(连云港至新疆阿拉山口)区域发展为重点的“四沿”战略。这一战略决策有利于()A.改善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B迈出实施外向型经济战略第一步C推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的确立D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普遍共识162022潍坊市高三5月模拟据下图可知,我国在90年代末以后()19782014年我国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率(%)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C中西部的经济总量超过东部D城

10、乡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3年,新中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国家规定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并以此为中心,进行财政、信贷、市场三大平衡和安排人

11、民生活。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到1957年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大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摘编自朱君奇从计划经济的“兴、变、衰”看中国经济体制变迁材料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农村,改革的起点是从否定“一大二公”的公社体制开始,把低效率的集体公有、统一经营、统一生产、统购、统销体制,改革为以家庭为市场经营主体,实行“上交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体制。据统计(以不变价格计算),19781984年农业总产出增长率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12%和7.15%,是历史上农业增长最快的时期。从1983年到1988年的五年间,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 016亿元

12、增长到6 495亿元,年平均递增44.9%。摘编自陈宗胜等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并指出新中国“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1988年中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18(12分)2022江苏省高三考前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9年1978年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1978年201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

13、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并于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摘编自曲青山著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

14、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9(14分)2022大连市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这是目前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摘编自常健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材料二中国以命运共同体的

15、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要求打造体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论创新是它的整体思维,不仅超越了西方选举驱动的政党政治的局部和短期利益观,而且还具有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整体合力。而中国将现阶段世界发展大势和自身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交织一处,更是扩大本国与世界各国利益汇合的全方位的战略发展愿景。它旨在推进各国经济全方位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的现象,使得世界各国人民都有机会来享受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展现出中国向人类文明提出的一个永久性道德价值和人文关怀。摘

16、编自蔡亮试分析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中国全球治理观的树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的时代主题和发展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的全球治理观进行简要评析。(8分)20(12分)2022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教育大事记时间教育大事件194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教育要“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2年教育部进行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并新建钢铁、地质、航空、水利等专门学院,重视发展中等专业学校。同年,全国范围的扫盲运动展开。1961年“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

17、育者在德智体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确立。1977年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同年秋,党中央决定恢复高校招生考试。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随后教育成为除经济之外立法最多的领域,教育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启动实施。2002年十六大确定“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2018

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据王亚晶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百年演进与时代精神的教育追求等文整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课时作业81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人民中加入了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当时中国各个阶级进行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故选C项;“致力于”不合史实,1949年4月渡江作战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存在于19241927年,应为“人民民主

19、统一战线”,排除B项;“改变了”不合史实,应为“加速了民主革命的推进”,排除D项。答案:C2解析:1950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强调“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目的在于扩大群众基础,让人民中的绝大多数人支持新中国初期的政权建设,防止在建国初期出现社会混乱和政局动荡的局面,故选D项。答案:D3解析:题干“搞农贷,依法减免,兴修小型水利等”与“总路线、社会主义联系起来,那就不同了”,再结合1953年国家同时进行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可知,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故选B项;“彻底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是195019

20、52年的土地改革,排除A项;“工农联盟的政权基础”在1949年共同纲领已经确立,且题干中“总路线”意在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排除C项;“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条件”,在短时间没有改变,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意在配合“一五”计划,排除D项。答案:B4解析:“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中国同新兴民族国家关系的发展”说明当时中国参与的是一个新兴民族国家的国际会议,根据所学可以推断是亚非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让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故选B项。答案:B5解析:依据所学,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提供的只是农、轻、重各业生产

21、分别增长的数据,属于纵向比较,缺乏它们之间的横向对比,不能看出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调的结论,故B项错误;由材料得知,当时农业、轻工业增长缓慢,重工业增长较快,综合来看经济增长速度在合理区间,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重工业增长速度较快,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6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到1957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工业布局,同时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于是社会资源就按照有计划、按比例进行配置,反映在户籍管理上就是把户口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限制

22、人口的自由流动,故选A项。答案:A7解析:根据材料“1960年”“支持美国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人越来越少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这反映出当时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不断壮大,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美国并没有放弃孤立中国政策,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属于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并没有趋于瓦解,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在1961年正式形成,排除D项。答案:B8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化三改造”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党中央开始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于1956年召开了“中共八大”,明确

23、提出,要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在此精神指导之下,1964年,周恩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目标,此种情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在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故选D项;重视科技发展仅是“四个现代化”目标之一,排除A项;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涉及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等方面,排除B项;“四个现代化”目标表明中国要尽快实现现代化目标,与“世界大国地位”无关,排除C项。答案:D9解析:据材料“三大改造时期,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农业合作化道路。改革开放后,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知,建国初期农村生产力落后,通过农业合作化提高生产力,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落后,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提高农民生产积

24、极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故选C项。答案:C10解析:按照美国人简三强的观点,他认为邓小平的外交思想非常注重“独立自主”,按照新西兰人贝迪的观点,他认为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不受“意识形态”的束缚,“促进国际交流和互动”,据此可知,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总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这充分体现出其“实用性”的特点,故选C项。答案:C11解析:根据材料“构成了连接济南、青岛间多个中心城市和通达沿海的烟台、威海、日照等中心城市的快速客运主通道,形成了山东省内的2小时交通圈”可知,济青高铁建成运营后,山东省内各地之间交通更加顺畅,表明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铁路运输的发展,这不属于新型交通工具,排

25、除A项;“彻底突破”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人们的竞争意识,排除C项。答案:D12解析:1981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所以人大常委会决定暂停民法典的起草,1998年、2002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有了足够的经济条件继续加快民法典的起草工作,所以最终于2020年通过,故选B项;上述过程是关于立法工作的,无关国家治理体系,排除A项;依法治国理念体现在守法和执法过程中,而题干体现的是立法过程,排除C项;题干信息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行使的,不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身发展完善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答案:B13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决定在全

26、国范围内实行改革开放,而发展乡镇企业是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目的在于改变以往单一公有制的经济形态,增强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故选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针对农业的改革,材料中的乡镇企业属于商业,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乡镇企业不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B项;经济体制改革仍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排除D项。答案:C14解析: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我国立法工作不断加强,先后颁布了公司法会计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证券法等,并对对外贸易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立法工作的加强,这与改革的

27、深化相适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提供法制保障,故选B项;1954年宪法和1982年的宪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的立法集中于经济领域,对政治体制作用不大,排除C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排除D项。答案:B15解析:“重点发展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的边境地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这些区域为我国西部相对落后的地区,由此可知,这个战略能够促使这些落后地区得到一定的发展,从而改善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选A项;“外向型经济战略第一步”应该是对外开放,排除B项;“沿海、沿江、沿边(重点发展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的边境地区,加

28、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沿路(连云港至新疆阿拉山口)区域发展为重点的四沿战略”中,主要表现为国家投资,而不是市场调节,排除C项;1992年,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尚未提出,排除D项。答案:A16解析:据材料“19782014年我国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率(%)”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我国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率都有较大提高,并未出现严重的不平衡情况,说明国家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故选B项;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90年代末以后”不符,排除A项;材料数据是人均GDP增长率,只能反映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体现总量,排除C项;城乡间经济差距逐步

29、缩小是指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与材料“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率”不符,排除D项。答案:B17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应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五”计划的背景,从国内角度来看,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从国际角度来看,中苏建交及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抗美援朝战争大局已定等。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可得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据材料一“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30、可得工业化建设与“三大改造”并举;据材料一“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并结合所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有关知识可知,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第(2)问据所学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进程的有关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据材料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农村,改革的起点是从否定一大二公的公社体制开始”可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据材料二“从1983年到1988年的五年间,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 016亿元增长到6 495亿元,年平均递增44.9%”可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答案:(1)背景:

31、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中苏建交及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抗美援朝战争大局已定。(6分,答出三点即可)主要特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建设与“三大改造”并举;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2分,答出两点即可)(2)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乡镇企业异军突起。(6分,答出三点即可)18解析:首先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论题。据材料“19491978年”“1978年2012年”“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是新中国成立

32、后的三个阶段,党的经济建设成就,可拟定论题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努力开展经济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后,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论述时要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论题: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努力开展经济建设,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通

33、过中共八大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发扬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完成兴国大业。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坚持进行改革开放,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富国大业。2012年以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习近平新时代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建立亚投行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实现强国大业。(8分)综上所述,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2分)19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时代主题,结合所学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得出和平与发展。第二小问发展特点,据材料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得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

35、化;据材料一“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得出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据材料一“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得出人类面临一系列挑战。第(2)问评析:审清设问后,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全球治理观是什么,据材料二“中国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要求打造体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出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第二,从世界、中国的两个角度来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的背景。据材料一“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这是目前全人

36、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并结合当下的国际秩序得出世界背景提出这一理念主要是基于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而旧的国际秩序和治理模式又存在弊端,难以适应当今世界形势的发展要求。中国背景也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增强有关。第三,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的合理性和意义得出,合理性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理念,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意义世界意义: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国担当:也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这是对人类进步事业和人类文明奉

37、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答案:(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2分)发展特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人类面临一系列挑战。(每点2分,任意2点即可)(2)评析: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这一理念主要是基于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而旧的国际秩序和治理模式又存在弊端,难以适应当今世界形势的发展要求。此外,也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增强有关。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理念,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有利于推动国际秩

38、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这是对人类进步事业和人类文明奉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8分)20解析: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提取有效信息,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其次拟定论题,根据唯物史观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教育的发展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因此可拟定为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后进行论述,根据所学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背景、内容、目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答案:信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

39、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2分)论题: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新时期基本路线,教育领域经历拨乱反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点解决教育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同经济建设相互协调发展问题,开展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发展转型。以恢复高校招生考试为突破口,国家教育事业迈向新的起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贯彻教育方针的实践经验表明,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培养根本目标,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基本实践路径,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