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6620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基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种群数量变化不仅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 )(2)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也是有差异的。( )(3)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是相关的。( )(4)“S”形增长的种群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5)生物在地球上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布不同,这是由光照的不同引起的。( )(6)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被捕食者将会灭绝。( )(7)在食物丰富的年份,松鼠的种群密度较食物匮乏年份增加,说明食物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8)对有

2、害生物的防治,最环保且有效的方法是物理防治。( )2.“烟台苹果”享誉全国,但出产它的烟台和威海却不出产柑橘。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B.水C.阳光D.土壤答案: A 解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苹果是温带水果,适合生长在温度较低的北方,柑橘是亚热带水果,其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造成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3.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迁入率和迁出率B.种群大小C.年龄结构D.性别比例答案: A 解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4.热带雨林中,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这主要和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水和温度B.阳光和

3、温度C.水和空气D.水和肥沃的土壤答案:A 解析: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良,主要受水和温度的影响。5.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a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速率答案:A 解析:由于环境资源有限,种群密度越大,种内竞争会越剧烈,从而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增长,A正确;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受环境(包括气候条件)的影响,B错误;c点时种群的增长最快,不利于防治蝗灾,C错误;c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有利

4、于种群数量得到快速恢复,D错误。6.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据图回答:(1)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 (填“增大”或“减少”)。在昆虫生活的耐受温度范围内,环境温度升高,昆虫生活的最适湿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可见,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生态因子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 的结果。(2)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 决定。(3)经调查,第一年某昆虫种群数量为N0 ,如果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1.6 ,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答案:(1)减少; 增大; 综合作用(综合影响)(2)出

5、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2.56N0解析:由题图可知,在温度为32.5 ,相对湿度为90%时,种群数量最大,所以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都会减少;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生态因子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综合作用的结果。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数量的大小。第一年此种昆虫数量为N0 ,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则第三年后该种群数量为Nt=N01.61.6=2.56N0 。课时评价作业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2020山东滨州月考)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很多植物的花都是白天开放,夜晚闭合;如果将光线遮挡起来并降

6、低温度,即使在白天,花也会闭合。这个实验表明:影响植物开花的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B.光线C.阳光和温度D.植物种类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将光线遮挡起来并降低温度,形成黑暗环境(夜晚),花也会闭合,与白天不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阳光和温度,这个实验说明,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是阳光和温度。2.(2020广东实验中学高二月考)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 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的环境容纳量,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环境容纳量由K1 变为K2 。导致K1 变为K2 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B.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C.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D.该地区引

7、入了新物种答案: A 解析:迁入大量同种个体,种内竞争会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增长受到限制,则该种群数量会维持在K1 左右,甚至有所降低,A符合题意;天敌迁出,环境阻力减小,可使K值增加,B不符合题意;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可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K值有可能增加,C不符合题意;引入的新物种可能成为该种群的食物,K值有可能增加,D不符合题意。3.(2020山东滨州沾化一中月考)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下降B.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但却可促使东亚飞蝗种群的爆发式增长C.食物和捕食性天敌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较大,竞争者、

8、寄生者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不大D.食物、地震、火灾等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答案: B 解析: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林下阳生植物的种群密度下降,A错误;许多植物会因干旱缺水而死亡,而对于东亚飞蝗来说,气候干旱是其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B正确;竞争者、寄生者等也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C错误;食物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4.我国北方地区夏天苍蝇、蚊子很多,但是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种群数量变化很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苍蝇、蚊子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主要与非生物因素有关B.决定某地区苍蝇、蚊子种群数量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C.喷洒杀虫剂可降低苍蝇

9、、蚊子的环境容纳量D.可通过调查苍蝇、蚊子羽化前幼虫的密度来预测成虫密度答案: C 解析:苍蝇、蚊子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主要与非生物因素(温度)有关,A正确;决定某地区苍蝇、蚊子种群数量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因为苍蝇、蚊子不进行季节性迁徙,不能体现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的影响,B正确;喷洒杀虫剂不能改变苍蝇、蚊子的环境容纳量,C错误;苍蝇、蚊子活动能力强,不易捕捉进行标记,可通过调查其幼虫的密度来预测成虫的密度,D正确。5.(2020湖北黄冈质检)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

10、素。下列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A.捕食关系B.竞争关系C.种内竞争D.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故应选D。6.(2020辽宁朝阳高二期末)某草原近年来爆发蝗灾,数万亩的天然草场遭受了蝗虫的蚕食,严重威胁当地的牧业生产。当地科学工作者通过相关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蝗虫的种类以及蝗虫的种群密度B.宽须蚁蝗的种群密度影响牧草产量,但其本身的数量变化也受牧草及其他蝗虫种群的影响C.由图

11、可知,将各蝗虫的种群密度控制在低水平可以提高牧草产量D.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狭翅雏蝗,需要重点防治答案: D 解析:据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的种类及其种群密度,A正确。宽须蚁蝗以牧草为食,其种群密度会影响牧草的产量,同时宽须蚁蝗的种群数量也受牧草影响;宽须蚁蝗与其他蝗虫形成竞争关系(如竞争食物),因此宽须蚁蝗的种群数量也受到这些竞争者的影响,B正确。据图可知,与各蝗虫密度为0时相比,除亚洲小车蝗外,其他蝗虫(特别是狭翅雏蝗)的种群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时,牧草产量均有所提高,C正确。结合图示可知,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亚洲小车蝗,需要重点防治,D错误。7.(2021

12、山东青岛期末改编)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预防新冠病毒的措施之一是居家隔离,原因之一是病毒在密度大的人群中更容易传播B.病原体和寄生物抑制种群数量增长的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C.降水量属于非生物因素,同时也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捕食和种间竞争会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答案: B 解析:预防新冠病毒的措施之一是居家隔离,因为病毒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因而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就大,反之,在密度小的种群中影响小,A正确;病原物和寄生物抑制

13、种群增长的强度与种群密度有关,B错误;降水量属于非生物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捕食和种间竞争等会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D正确。二、非选择题8.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以细菌作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果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给以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 ,不能正常生长的是 。答案:(1)双小核草履虫 ; 有

14、尾草履虫 解析:(1)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培养16天后,有尾草履虫消失,只有双小核草履虫继续存活其中。(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是什么? 。答案:(2)双小核草履虫繁殖速度略高于有尾草履虫,具有一定优越性,因此在食物有限的情况下,它就能胜过有尾草履虫而生存下来,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种间)竞争 解析:(2)比较两种草履虫单独生长的数量曲线图,可以发现,双小核草履虫比有尾草履虫世代时间略短,因而繁殖速度略快。由于双小核草履虫有这样一个优越性,在食物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它就能胜过有尾草履虫而生存下来。生物学上把这样两个物种之间为争夺生活资源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称为(种间)竞争。(3

15、)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 转变为 。答案:(3)先增加后减少,然后稳定; (种间)竞争 ; 种内竞争 解析:(3)双小核草履虫在与有尾草履虫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数量不断递增。递增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到食物等因素的限制,双小核草履虫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间也会发生斗争,逐步使其繁殖数量与细菌的数量达到此起彼伏的平衡。因此,双小核草履虫的发展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然后稳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间的关系由(种间)竞争转变为种内竞争。素养提升练一、选择题1.(2020山东滨州无棣二中月考)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因子的变化必然影响着生态系统各种群数量的变

16、化。下图表示环境变化前(A,以表示)某生物群落中各种群数量情况,若环境因子由A转变为B(B以表示)后,四个种群数量比例最可能是( )A.B.C.D.答案: C 解析:a、b较适宜变化前环境,c、d较适宜变化后环境,所以AB 过程a、b减少,c、d增加。2.(2020河北张家口一中高二上月考改编)欧洲兔曾被人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人类采用引入狐狸和黏液瘤病毒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缺少天敌B.狐狸防治欧洲兔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狐狸可能喜欢捕食袋鼠C.黏液瘤病毒使欧洲兔死亡,对袋鼠影响不大的原因是病毒的

17、专性寄生D.欧洲兔和袋鼠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所以欧洲兔侵入后袋鼠种群数量下降答案: D 解析: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迅速增加,类似“J”形增长,原因包括缺少天敌等,A正确;引入狐狸后,在ab 年期间,起初欧洲兔、袋鼠种群数量都减少,随后欧洲兔种群数量上升,但袋鼠种群数量一直下降,可能是狐狸喜欢捕食袋鼠,B正确;特定的病毒具有特定的宿主,黏液瘤病毒可能专性寄生欧洲兔,C正确;欧洲兔与袋鼠间无捕食关系,图示欧洲兔引起袋鼠种群数量下降是由于两者间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3.(2021山东济南期末)丹顶鹤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科学家研究了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态变化,获得如图数据。研究发

18、现,20世纪80年代,丹顶鹤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内陆湖泊周围和江苏沿海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干扰加强,内陆湖泊周围已不适合丹顶鹤栖息,20世纪90年代,丹顶鹤越冬栖息地分布在沿海滩涂湿地。到了21世纪初,栖息地分布点逐渐减少,分布方式也由连续分布变为间断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015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一半,种群增长速率最快B.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环境因素之一是栖息地面积C.19802015年,丹顶鹤种群数量处于不规则波动状态,不可能出现种群爆发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应选择颜色醒目不易脱落的标记物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2015年丹顶鹤的种群

19、数量处于波动之中,虽然该年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一半,但无法估算该年的种群增长速率,A错误;栖息地面积不断减小或增加,导致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栖息地面积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环境因素,B正确;种群数量处于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状态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的爆发,C错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记物不能过分醒目,否则会影响标记动物生活状态,D错误。4(A).(2020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高二上期中改编)某生物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曲线的出现可能是气候突然变化造成的,该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B.ab 段,种群出

20、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同,说明气候、天敌等因素对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再产生影响C.若该生物种群为农业害虫种群,则在a点时对其进行捕杀效果最好D.若b点时环境发生变化,则形成乙曲线的环境更适合该生物种群生存答案:A 解析:甲曲线种群数量下降,可能是由气候突然变得不适宜造成的,该因素是非密度制约因素,A正确;ab 段,气候、天敌等因素使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有害生物的防治应在K/2 以前进行,a点时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C错误;丙曲线K值增大,形成丙曲线的环境更有利于该生物种群生存,D错误。4(B).(不定项)(2020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高二上期中改编)某生物的种群数量随时

21、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曲线的出现可能是气候突然变化造成的,该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B.ab 段,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同,说明气候、天敌等因素对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再产生影响C.若该生物种群为农业害虫种群,则在a点时对其进行捕杀效果最好D.若b点时环境发生变化,则形成丙曲线的环境更适合该生物种群生存答案: A; D 解析:甲曲线种群数量下降,可能是由气候突然变得不适宜造成的,该因素是非密度制约因素,A正确;ab 段,气候、天敌等因素使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有害生物的防治应在K/2 以前进行,a点时已经达到环境容纳

22、量,C错误;丙曲线K值增大,形成丙曲线的环境更有利于该生物种群生存,D正确。5(A).(2020辽宁阜新二中期末改编)为了确定某水域中鱼的养殖量,研究人员经过相关研究,得出了如图甲所示的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和如图乙所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A.图乙中E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D、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B.图甲中从O点到D点,种内竞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C.限制渔网网目的大小可通过影响鱼群的年龄结构进而影响鱼群数量变化D.从B点以后的任何时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捕捞,均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答案: D 解析:图乙中E点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对

23、应图甲中的B点,图甲D点对应图乙中的F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D、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A正确;图甲中从O点到D点,种群数量逐渐增多,环境资源有限,种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种群数量增长的限制作用越来越明显,B正确;限制渔网网目大小可使捕捞的幼年个体少,剩余鱼群的年龄结构趋于增长型,有利于鱼群数量的恢复,C正确;根据“S”形曲线,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进行中等强度的捕捞且使鱼捕捞后的数量维持在K/2 时,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因为此时增长速率最大,D错误。5(B).(不定项)(2020辽宁阜新二中期末改编)为了确定某水域中鱼的养殖量,研究人员经过相关研究,得出了如图甲所示的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

24、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和如图乙所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 乙A.图乙中E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D、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B.图甲中从O点到D点,种内竞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C.限制渔网网目的大小可通过影响鱼群的年龄结构进而影响鱼群数量变化D.从B点以后的任何时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捕捞,均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答案:D 解析:图乙中E点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对应图甲中的B点,图甲D点对应图乙中的F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D、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A正确;图甲中从O点到D点,种群数量逐渐增多,环境资源有限,种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种群数量增长的限制作用越来越明显,B

25、正确;限制渔网网目大小可使捕捞的幼年个体少,剩余鱼群的年龄结构趋于增长型,有利于鱼群数量的恢复,C正确;根据“S”形曲线,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进行中等强度的捕捞且使鱼捕捞后的数量维持在K/2 时,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因为此时增长速率最大,D错误。5(C).(多项)(2020辽宁阜新二中期末改编)为了确定某水域中鱼的养殖量,研究人员经过相关研究,得出了如图甲所示的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和如图乙所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A.图乙中E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D、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B.图甲中从O点到D点,种内竞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C

26、.限制渔网网目的大小可通过影响鱼群的年龄结构进而影响鱼群数量变化D.从B点以后的任何时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捕捞,均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答案: A; B; C解析:图乙中E点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对应图甲中的B点,图甲D点对应图乙中的F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D、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A正确;图甲中从O点到D点,种群数量逐渐增多,环境资源有限,种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种群数量增长的限制作用越来越明显,B正确;限制渔网网目大小可使捕捞的幼年个体少,剩余鱼群的年龄结构趋于增长型,有利于鱼群数量的恢复,C正确;根据“S”形曲线,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进行中等强度的捕捞且使鱼捕捞后的数量维持在K/2 时,有利于

27、该种群的持续生存,因为此时增长速率最大,D错误。归纳总结 种群研究应用的几个常考点(1)有害生物的防治在K/2 之前,且可通过增大环境阻力降低K值。(2)濒危动物的保护通过降低环境阻力增大K值,最根本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3)渔业中,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K/2 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6(A).(2020江苏淮安月考)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北点地梅5年间种群数量变化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竞争程度较1975年低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

28、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值、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答案: B 解析:1972年,北点地梅的种群密度大于1975年的种群密度,种内竞争更激烈,A错误;该植物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种群数量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即前一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后一阶段的死亡率,B正确;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采集数据后应去除误差较大的数据后再取其平均值,而不是去掉最大值、最小值后取平均值,C错误;在图示5年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呈减小趋势,不是“S”形增长,D错误。6(B).(不定项)(2020江苏淮安月考)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

29、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北点地梅5年间种群数量变化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竞争程度较1975年低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值、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答案:A; C; D解析:1972年,北点地梅的种群密度大于1975年的种群密度,种内竞争更激烈,A错误;该植物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种群数量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即前一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后一阶段的死亡率,B正确;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采集数据后应去除误差较大的数

30、据后再取其平均值,而不是去掉最大值、最小值后取平均值,C错误;在图示5年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呈减小趋势,不是“S”形增长,D错误。二、非选择题7.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外来动物侵入新的环境,由于其缺乏天敌的制约,种群迅速蔓延失控,呈现曲线X所示增长,假设A点时该动物的数量为50,之后种群数量每年增加35%,则计算5年后该动物种群数量的公式为 。(2)某濒危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Y。B点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动物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个体中未标记的有60只、标记的有20只。据此可估算该动物种群在这一环境中

31、的环境容纳量为 只,为提高环境容纳量,可通过建立 来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3)若曲线Y表示某些鱼类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若想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则捕捞后种群数量应维持在 (填“A”“B”或“C”)点,原因是 。(4)若曲线Y表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为了防止蝗灾爆发,应在B点之 (填“前”或“后”)对其进行防治,如通过 诱杀雄虫,由此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有效防止蝗灾;也可以通过 (答出两点)等措施使C点下移。答案:(1)501.355(2)800; 自然保护区 (3)B ; B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2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鱼类种群数量的迅速恢复 (4)前; 性引诱剂 ; 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减少东亚飞蝗获得食物的机会(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种群数量每年增加35%,即=1.35 ,故5年后该动物的种群数量为501.355 。(2)B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2 ,根据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得K/2=400 ,则K=800;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小环境阻力,可提高环境容纳量。(3)“S”形增长中,当种群数量为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可迅速增加。(4)对蝗灾进行防治,应在K/2 前进行,可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改变性别比例从而降低K值,也可通过增大环境阻力,如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减少东亚飞蝗获得食物的机会等方法降低K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