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新课导入播放歌曲:七子之歌背景简介1842年: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永久割让香港岛。1860年:英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永久割让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新界),租期99年(1997.6.30到期)。割让史背景简介回归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中英两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至
2、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第二阶段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两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了22轮谈判。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作者简介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主要著作收入邓小平文选。课文背景课文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这是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同志回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谈话的记录。这篇谈话表达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完整的坚强信念及妥善解决香港
3、问题的坚定信心,是一篇光辉的历史文献。撒切尔夫人,英国政治家,1979年起连续三次出任英国首相。1984年在北京代表英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整体感知我们对香港这一历史问题的根本立场主权问题繁荣问题波动问题整体感知第一部分开篇第1段,作者开门见山,概括本次谈话的内容要点,语言简洁、态度鲜明。第二部分中间5段,分别阐明我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看法。第三部分最后1段,对英国政府提出希望和要求,并再次申明中国政府的原则和立场。理清段落层次结构分析总分总基本立场三个问题中方建议主权问题 不平等条约有效论繁荣问题 英国管辖繁荣论波动问题 香港灾难论文本探究为什么把主权问题放在首要的
4、位置上去讲?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问题,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国家主权问题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主体部分三个问题是主次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品味语言文中哪些句子明确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今天的中国政府决不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决不是李鸿章,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决不是软弱可欺的,局部搞屈辱外交,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英国政府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存有丝毫幻想,不要打错了算盘。品味语言文中哪些句子明确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中国宣布这个决策,从大的方面讲,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地结束
5、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对自己,从反面说;对英方,从正面说。香港本来是中国的领土,香港问题的实质是一清二楚的。谈到为什么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一决策,就自己这方面说,一连三个“如果”,从反面说,从“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一直说到“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讲我方,言辞不怕难听,可以最充分地表明自己铁定的立场和决心。对英方,则从正面说,说是将“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没有丝毫刺激对方的言辞。品味语言文中哪些句子明确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因为“香港”一词的概念有两种理解:可以理解整个香港地区;也可能理解成英国政府租借的新界;还可能
6、理解成香港岛,这就造成范围不明确。补充之后概念明确了,范围就明确了。品味语言文中哪些句子明确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的时间了。“可以”语气缓和,是“柔”,“但肯定不能”语气强硬,是“刚”。品味语言文中哪些句子明确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假如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另作考虑”,含义是清楚的,言辞却很委婉。“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被迫不得不”,又委婉地把责任说得非常明确。课堂练习比较下列各句中红色词的含义或用法上的差别:1.信赖、信任
7、2.商谈、磋商3.决策、政策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部出现大的波动。中国宣布整个决策,从大的方面来讲对英国是有利的。我们希望中英两国政府就此进行友好的磋商。只要我们的政策适当,走了还会回来的。课堂练习比较下列各句中红色词的含义或用法上的差别:1.信赖、信任2.商谈、磋商3.决策、政策信任是相信而敢于托付,相信并加以任用。而信赖是信任并依靠,它比信任中增加了依赖的心理倾向。商谈,口头商量。商谈,指交谈这种方式。商讨,除商量这层意思外,还有讨论的意思。磋商跟商讨相比,更强调过程的反复性。决策,这里指决定的策略和办法。政策,是指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课堂小结本文在结构上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述方式,条理清楚,脉络清晰,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显示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上举重若轻、明白晓畅面而又刚柔相济,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义正辞严的批驳,有循循善诱的开导;既言之有理,又动之以情;既坚持了坚定的原则性,又表现出充分的灵活性,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谈话技巧。课后作业任选下列一题,查找相关资料,整理成一篇介绍性的小短文:1香港的今天2世纪伟人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