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实验班,含解析)一、单选题1.美国2002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出:“我们坚持的另一个信念是,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建立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联盟和多边机构能成倍地壮大热爱自由的国家的力量。”它反映出A. 美国谋求与苏联改善关系B. 美国坚持以意识形态划分世界C. 美国操纵联合国谋求霸权D. 美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答案】B【解析】【详解】“自由国家”反映美国意识形态观念浓厚,坚持意识形态划分世界。故答案为B项。A项苏联1991年已经解体,排除;C项美国操纵联合国谋求霸权是在二战后初期,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
2、,排除。2. 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肯尼迪说:“我们解决了人类最大的危机之一。”赫鲁晓夫说:“我们从肯尼迪那里得到了无论是美国还是它的盟国都不能入侵古巴的保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表明A. 美苏化解危机使世界避免战争威胁B. 苏联有效遏制了美国霸权主义C. 在美苏争霸中此时美方占明显优势D. 双方在解决危机中都取得胜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古巴导弹危机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边缘。从材料信息看,美苏双方都认为,危机化解是一场胜利,这说明美苏化解危机使世界避免了一场战争,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与题意不符,C、D两项与史实不符。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古巴导弹危机3.2
3、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下面对于“金砖国家”的理解,正确的是A. 巴西、印度、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B. 中国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C.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D. “金砖国家”是一个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随着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作用日益增强。故答案为B项。A项巴西、印度不是多极化中的一极,排除;C项国际竞争的加剧不一定会引发动荡,排除;D项“金砖国
4、家”不是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排除。4.“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曾经遭受过,而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独立。”周恩来当时的讲话强调的是A. 和平共处,避免猜疑B. 反殖反霸,相互支持C. 理解尊重,消除分歧D 高瞻远瞩,求同存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是1955年召开亚非国际会议。会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一方针,推动会议达成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原则,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和合作;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故选D项。其它三项不
5、符合史实,故排除ABC三项。5.尼克松在1969年1月20日就任总统,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表示:“让一切国家都知道,在本政府当政时,我们的对话线路是敞开的一个国家不管其人口多少,都不能生活在愤怒的孤独状态之中。”这说明A. 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B. 中美谋求建立正式外交关系C. 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基本消失D. 中美关系出现缓和的迹象【答案】D【解析】【详解】尼克松演说内容反映了中美关系不能再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意图使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此时中美还未谋求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排除;C项中美两国的社会性质不同,意识形态的分歧难以消除,排除。6.布尔米斯特罗夫在
6、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A. 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B. 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C. 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D. 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结合所学可知,“另一种温和的选择”是指上海合作组织互惠互利、不结盟新型国家关系的宗旨,故选B;上合组织没有提出反殖反霸的任务和宗旨,排除A;上合组织奉行不结盟原则,排除C;上合组织不仅仅是经济合作关系,还有地区安全、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
7、、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结合上海合作组织的原则和宗旨分析解答。7. 2011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有关西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根本的政治制度C. 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D. 1954年宪法最早提出在民族聚
8、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答案】A【解析】西藏是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根本政治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内蒙古自治区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建立起来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共同纲领最早提出在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8. 1989年4月行政诉讼法通过后,某报刊发表评论说“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这个制度的建立使得人民群众的权益在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有了司法救济的途径”。由材料可知,现代中国( )A. 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B. 加强了民权的法制化建设C. 民主政治进一步得到完善D. 政
9、府不再是法律的制定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由材料关键信息“1989年4月行政诉讼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及“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民主政治”,排除AC;D项本身错误,材料信息也无从体现,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法治建设及状况9.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说法,错误的是A. 会议的地点在北平B. 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歌C. 决定采用公元纪年D. 以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答案】B【解析】【详解】B项大会确定了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符合题意。
10、故答案为B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确定了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ACD三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10.巴黎公社建立后,对外发表公告宣称:“巴黎所追求的,是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有的特权,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市做出榜样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由此可以看出,巴黎公社是A. 巴黎工人建立自治政权B. 资产阶级政权C. 法国各地城市政权的合法代表D. 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答案】A【解析】【详解】“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反映了巴黎公社是巴黎工人建立的自治政权。故答案为
11、A项。B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排除;C项巴黎公社仅是巴黎政权的代表,排除;D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排除。11.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A. 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B. 使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C. 为苏俄成立创造了条件D. 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俄军在一战中的失败,导致人民对临时政府出现了信任危机,而且出现了俄军高官叛乱,统治阶级内部矛
12、盾,使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故答案为B项。A项二月革命胜利后,已经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排除;C项苏俄成立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十月革命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排除。12.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是A. 无产阶级暴力夺取政权B. 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 以夺取大城市为主要目标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答案】D【解析】【详解】俄国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的指导下、在工人阶级领导下进行的。故答案为D项。AC两项是二者的共同点,排除;B项十月革命有成熟政党的领导,排除。1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
13、;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 立法服从于政治B. 行政服从于司法C. 从人治走向法治D. 民主政体臻于完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目的是为了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行政服从于司法的主张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可见并未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故C项错误;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A。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4. 毛泽东在论联
14、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 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的信息说明国共两党创立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故D项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
15、敌后战场,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但“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是抗战防御阶段,且“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指正面战场,故B项错误;“武汉失守”反映了在抗战前期,中国军队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故C项错误。【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全面抗战开始。15.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
16、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由于小农经济出身农民阶级局限性所致,因为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故D项正确;“长歌涌入金陵”,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是失败的主观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腐朽享乐”导致内部矛盾尖锐,以致发生内讧,这是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的表现,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这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之一,故C项错误。【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6.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
17、该是A. 五四大潮的洗礼B. 上井冈山C. 长征D. 重庆谈判【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格中可以断定此事件介于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1936年西安事变两个历史名词中间的事件应该是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的长征,故C项正确;A项是1919年,排除;B项是1927年底,排除;D项是1945年8月,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点是,看目录内容,判断目录所列内容应该具有浓厚的时序性的特点。17. 1689年,(英国)“议会有意识地把王冠连同早已拟好的文件一起呈献议会还修改了国王加冕誓词,新誓词删去了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一段话,改为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上述举措A. 剥夺了
18、国王的行政权B. 维护了政党的政治自由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D. 清除了旧有的法律传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新誓词删去了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一段话,改为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中可以看出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了议会的限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所以答案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等。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A. 突出依法行政B. 对君主的制约C.
19、对权力的监控D. 强调主权在民【答案】C【解析】【详解】以英国为例,内阁权力受议会制约,议会通过对内阁不信任案时,内阁需全体辞职。君立立宪制是对王权的一种制约;两党制之下,在野党成为执政党的有力监督者,两者都体现了权力的制约这一基本精神,因此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对权力的监控,故C项符合题意;实行法治、限制君权和强调主权在民,是对权力监控的表现,故ABD不符合题意。19.思想家柏克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一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
20、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而有气概的自由。”对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分别是指A. 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B. 北美独立战争、英国议会改革C. 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D. 俄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前一种自由指的是轰轰烈烈、曲曲折折的法国大革命,后一种自由指的是充满着高贵的、充满王者之气的、没有流血冲突的宫廷政变,所以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只能分别是指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20.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
21、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官员的做法A. 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B. 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C. 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D. 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公布民事诉讼程序,使公民熟悉,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C正确;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的是公元前449年的十二铜表法,故A排除;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是公元前3世纪中叶,时间不符,故排除B;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和帝国境内自由民,不包括奴隶,因此全体居民错误,故排除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几个时间,材料中
22、“公元前304年”,联系所学,十二铜表法颁布时间公元前449年,万民法代替公民法时间是公元前3世纪中叶。21.“克利斯提尼用全新的、基于理性的体制,代替沿袭已久的颇具权威的惯例,意在用对整个城邦的忠诚替代传统的对部落和氏族的忠顺。”这里“基于理性的体制”表现在A. 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B. 设立四百人议事会C.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D. 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答案】C【解析】【详解】克里斯提尼在四百人会议的基础上设立了五百人议事会。故答案为C项。AB两项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排除;D项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排除。22.古罗马的等级制把政治权利与兵役义务紧密结合起来。第一等级的公民人数少,社会地位高,他
23、们交税最多,尽的军事义务也最多,所获政治权利也就最大。这样A.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B. 有利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C. 体现了“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的原则D. 推动了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古罗马的政治制度,题眼是“政治权利与兵役义务紧密结合”。“把政治权利与兵役义务紧密结合”即地位越高,获得权利越多,义务也就越多,说明等级高的公民也要付出最多,并不是坐享特权,这有利于缓和各个等级之间的矛盾,故A项正确。2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 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 所谓“天”就是天
24、理C. 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D. 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可以防止贵族权力争夺引起的纷争,维持贵族内部的团结和稳定,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宗法制,与分封制无关,A项错误。材料中的“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这是宗法制的相关内容,不是天理,B项错误。该制度是宗法制,强调以血缘为纽带,而不是带有神秘色彩,C项错误。24.在中央集权体制初创的秦朝,选用啬夫的是A. 太尉B. 皇帝C. 郡守、县令D. 丞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秦朝郡县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尉名义上掌管军事,一般是虚职,故A项错误;秦朝皇帝直接任免三公九卿和
25、郡守县令,故B项错误;丞相总揽六部百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故D项错误;啬夫是乡一级官吏,职掌听讼、收取赋税,因此选用啬夫的是郡守或县令。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考点定位】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25.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答案】C【解析】从北宋初期到北宋中期,御史的监察权增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也是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实际上是君主
26、专制的进一步强化。A项“相位之争”、D项“基本对等”错误,B项开始改变是是西汉武帝时。【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二、综合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美国史材料二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通过一系列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敌对政策和具体措施,终于形成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使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材料三 冷战并非只是美
27、苏之问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成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沃尔特拉非博尔冷战结束了吗?材料四 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于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
28、次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有什么新变化?(3)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随之瓦解。材料三中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据材料四,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请说明理由。(4)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答案】(1)原因:意识形态差异(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习俗差异);力量相当。 对待:实行冷战,遏制苏联(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2) 演变:两国对峙到两极格局形成 变化:两极格局开始动摇,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3) 原因: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苏联解体后,民族冲
29、突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 建立:不能。 理由:已经形成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4)启示:尊重和理解基础上,和平解决国家之间利益冲突(充分发挥联合国作用,建立世界安全机制)【解析】【详解】(1)问,“原因”,依据材料一“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概括得出:意识形态差异、力量相当等。“怎样对待对手”,依据所学知识从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遏制苏联等。(2)问,“演变”,依据材料二信息“到五十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
30、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从二次大战后到五十年代中期,国际格局从两国对峙到两极格局形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开始动摇,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3)问,“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工业国与殖民半殖民地之间的冲突对抗、民族冲突与经济问题的威胁等。二十一世纪个别大国已经不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理由”,依据所学知识从多极化趋势的角度分析。(4)问,“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在尊重和理解基础上,和平解决国家之间利益冲突角度分析。27.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
31、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材料二材料三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187
32、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出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材料四 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因此构成了“历史的终结”。(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体现了哪些原则?并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对美国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三,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一的影响。(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创新和探索是对“历史的终
33、结”的否定。【答案】(1)原则:中央集权(联邦制);分权制衡;人民主权原则(3分)积极影响: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既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又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2)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民的要求;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普鲁士的王朝战争。(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推动了德国历史的发展,跻身于强国之列;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及军国主义传统。(6分)(3)建立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等政治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6分,答出其中
34、三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此问实际上考查的是1787年宪法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其积极影响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既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又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而四分五裂的政治状态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从1864年到1871年1月18日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通过逐
35、层分析,就可以概括出答案。(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题干可知,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了:建立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等政治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及其影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德国28.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糾
36、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的才能。”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二 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19世纪中叶,清朝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和变形,这种局面为近代军阀分裂割据埋下了伏笔,但也使讲求经世致用、注重社会实际的地方督抚大员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20世纪初立宪派主导的分权立宪运动迅速开展起来,成为一股重要的整治革新力量,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化政治进程,对清王朝的覆灭起了重要作用。付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1)说
37、明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2)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权力制约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3)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政府权力演变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答案】(1)人民主权。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任人唯贤。(2)思想:法制;分权制衡。背景:防止专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影响;中世纪的相关经验。(3)演变:从传统的中央集权到近代的地方分权。影响: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加快了淸王朝的覆灭;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近代中国军阀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解析】【详解】(1)含义:依据材料“政
38、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来看,“民主”就是人民主权;特征:依据材料“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雅典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依据材料“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来看,雅典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据材料“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的才能”来看,雅典民主具有任人唯贤的特点。(2)思想:西方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对权力运行进行防范和处理说明其具有法制思想,西方国家还通过多种形式的公民权利实现对国家权力制约,表明其分权制衡的思想;背景:依据材料“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世纪经验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为了保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西方国家实行了法制、分权制衡。(3)演变:依据材料“清朝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和变形”来看,近代中国经历了从传统的中央集权到近代的地方分权的过程;影响:依据材料“这种局面为近代军阀分裂割据埋下了伏笔”来看,这种演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军阀割据的出现,依据材料“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化政治进程,对清王朝的覆灭起了重要作用”来看,这种演变还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加快了淸王朝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