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单元设计理念学习本单元,要透过缜密的思路和高超的表达技巧,感悟古代士人的形象内核,并返照当下,体悟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应有的担当。本课设计选取第15课两篇课文。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疏、书文体的功用及特征,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基础知识。2.领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方式。3.感受并学习古代先贤心怀天下、持正守道、敢于担当的胸怀与精神,培养敢于担当的价值观。4.辩证思考作者的观点,客观分析论述过程及所用论据,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作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学习活动一预习谏太宗十思疏与答司马谏议书,梳理两篇文章中的文言
2、知识并检测成果。读音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学习活动二疏通谏太宗十思疏与答司马谏议书文意,完成表格。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文章体式文章观点针对问题作者身份写作对象推测背景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魏征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劝谏的?梳理文章结构,了解行文思路。学习活动三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居安思危、积其德义)第二部分(2):分析问题(总结历史、发出警告)第三部分(3):解决问题(提出“十思”)第三部分(3):分析原因,进一步申明自己的立场。第一部分(1):提出写信的原因和目的。答司马谏议书讲的是臣道,是臣与臣之间的辩论交锋,王安石的论
3、证思路是怎样的呢?第二部分(2):驳斥指责,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第四部分(4):书信常规结束。学习活动四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思考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填写表格。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相同点(1)面对问题(2)立足点(3)表达不同点(1)论证思路(2)论证方法(3)整体表现学习活动五思考与讨论:谏太宗十思疏是作为大臣的魏征劝谏君主唐太宗的文章,却不失为一篇气势磅礴的文章,魏征运用了怎样的言说技巧?体会臣下对君主劝谏的言说技巧:语言委婉,态度诚恳。首先是多用比喻。把劝谏的道理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其次是善用排比。比如开篇连用三个排比句。再次是运用了“以宾显主”的衬托技巧。最后,态度诚恳。魏征在劝谏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君臣关系”。思考与讨论: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驳斥同僚的回信,在这篇短文中王安石用了怎样的言说技巧,既能有力地驳斥同僚,又表达自己态度坚定的?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而文中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意赅,不容置辩,干净利落。学习活动六(1)拓 展 阅 读,了 解 更 多 古 代 士 人 的 精 神 世 界。(2)为 你 推 荐 的 古 代 士 人 写 一 篇 中 肯 的 推 荐 词,1 0 0 字 以 内/人。(3)召 开“古 代 士 人 的 心 声”为 主 题 的 讨 论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