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59503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A. 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 洋务运动兴起C.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列强经济侵略,我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故C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不够发达,故A不符合题意;我国自然经济是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解体的,不是洋务运动兴起,故B不符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是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环境下诞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84

2、5年,清朝福建官员奏称: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棉者,十室而九”。然而,19世纪50年代初期,物美价廉、颇为畅销的洋布却开始滞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A.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C. 洋务企业对外国经济的抵制D. 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19世纪50年代初期,物美价廉、颇为畅销的洋布却开始滞销”,这是因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顽强抵抗,B正确。实业救国思想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A 错误。洋务企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兴起不能推动19世

3、纪五十年代经济的发展,D错误。3.1872年起,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幼童赴美留学。由于留美幼童逐渐接受西方文化熏陶,清政府于1881年将留美幼童召回。纽约时报对此发表社论称:“中国不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模式否则,它将什么也得不到。”据此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 固守封建制度B. 排斥美式教育C. 缺乏领导核心D. 忽视国防建设【答案】A【解析】【详解】派遣留美幼童作为洋务运动内容之一,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召回留美幼童的原因是“留美幼童逐渐接受西方文化熏陶”,在结合纽约时报的评论,分析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固守封建制度,选项A正确;幼童赴美就说明并不排斥美式教育,选项

4、B排除;洋务运动有领导核心,选项C排除;洋务运动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学习西方加强国防力量,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了解留美幼童被召回的原因是受到西方文化熏陶,即在清政府看来西方思想与其统治思想不符,不利于维护封建统治。4.20世纪初,在“洋烟”进入中国并不断扩张直至逐渐垄断中国市场的背景下,中国的民族卷烟生产企业兴起并开始参与市场竞争。据有关史料载,当时,我国共开办了30余家卷烟厂,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办时A. 是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阶段B. 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阶段C. 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阶段D. 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阶段【答案】C【解析】【

5、详解】由材料“20世纪初”,结合所学,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办于1905年,正处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阶段,故C符合题意;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阶段大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阶段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故B不符合题意;中国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阶段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如图是民国初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出现这一现象的国际因素是A.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B.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C. 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D.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答案】A【解析】【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

6、略,这是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国际因素,故A符合题意;B是国内因素,C是表现,当时清王朝已经被推翻了,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如图所示是1920年的一则报纸广告,文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 五四运动的发生B. 中国共产党诞生C. 实业救国思潮D. 局部抗战开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内容是提倡大家都用国货,体现实业救国的思潮的影响,答案为C。五四运动是191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21年,局部抗战开始于193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D。7.1927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主

7、要原因是A.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 清政府放宽民间对办厂的限制D. 新中国对民族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答案】A【解析】【详解】1927年到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B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国际因素,故B不符合题意;C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1937年,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始投资26亿“满洲国元”。1938年又扩充至

8、50亿“满洲国元”,使得伪满洲国的生铁产量达到500万吨、钢材产量200万吨、电力260万千瓦。日本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B. 转移本土过剩的产能C. 掠夺沦陷区战略资源D. 消耗伪满政权的实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伪满洲国的生铁产量达到500万吨、钢材产量200万吨、电力260万千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通过掠夺沦陷区各种战略资源,扶持发展各项重工业,满足日本战争机器侵略中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发动更大规模侵略战争的需求。故本题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排除A项;日本经略中国东北旨在侵略掠夺,B项违背基本史实,排除;D项不符合本题题意,排除。

9、9.1937年国民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为14.71亿元,1939年增至25.78亿元。政府还从国外购得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给民营厂矿。国民政府扶持民营工矿业的主要目的是A.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 服务战时形势的需要C. 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D. 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1937年到1939年“国民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增加至25.78亿元”并且“政府还从国外购得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给民营厂矿”明显可知,政府扶持民营工商业、工矿业。联系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增加对民营工矿业的支持力度是为了满足战争对工业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

10、。A项,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材料体现的是1937年以后的贷款扶持,排除;C项,材料中增加对民族工商业的贷款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民族资本的增加,与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无关,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民政府对民营工矿业的扶持,体现不出对轻工业的扶持,完整的工业体系无从谈起,排除。10.绘画作品能反映一定时代特征。如图是画家朱宣咸在1956年创作的速写作品集体农庄喜报代表团,它主要反映了A. 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B. 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支持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答案】C【解析】【详解】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对农业进行社

11、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故C符合题意;到1952年底,经过土地改革,我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故A不符合题意;“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A. 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 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C. 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D.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从1958年开始,由于在经济工作中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和严重的自然

12、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长达三年的严重困难局面。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充实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到1965年,原定的各项调整任务均顺利完成,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此时期农业和轻工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并未反映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C选项错误,合作化运动发生于1953-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一直存在,并未被解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

13、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B.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C. 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D.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故D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是在21世纪初,故A项排除;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故B项排除;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是在十三大,故C项排除。13.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建国

14、后农村的发展变化。这些变化A.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 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C. 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发展D. 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三幅图片分别显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所学可知这三者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选项D正确;人民公社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选项A排除;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无法掌握土地经营权,因此选项B排除;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农业并未得到发展,选项C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历程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掌握。14.1981年11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提

15、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者的关系是主要方面和从属方面的关系,计划经济起主要作用,市场调节还是从属于计划”。上述结论A. 总结了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的基本经验B. 确定了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标准C. 反映了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D. 巩固了经济特区逐步对外开放的主要成果【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陈云认为“计划经济起主要作用,市场调节还是从属于计划”,结合材料给出的时间:1981年,说明当时并没有真正做到平衡市场和计划的关系,这是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故C选项正确。此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并没有全面开展,A错误;姓“资”姓“社”的标准是在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才确定,B错误

16、;材料没有提及经济特区的问题,故排除D项。【点睛】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材料中的时间是1981年,这个时期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因此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材料中体现的就是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明白这一点,很多选项都不再具有干扰性。15.19291933年,美国不少著名文化人被卷入赤贫人群。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源于A. 世界大战B. 环境恶化C. 自然灾害D. 经济大危机【答案】D【解析】由材料的时间信息可知,这一现象源于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故D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141918

1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19391945年,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和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无关,故BC错误。16.1932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罗斯福提出了一系列有别于“自由放任”的施政主张,说明他准备A. 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B. 运用政府权力干预经济发展C. 通过扩军备战促进经济复苏D. 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故B符合题意;由材料“有别于自由放任的施政主张”,说明罗斯福将不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故A不符合题意;C是有法西斯倾向的德国等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做法,故C不符合题意;面对经济危机,美国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甚至以工代赈,

18、没有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在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西方各国经济停滞,物价下跌严重;而在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经济停滞与通货胀并存。这一现象表明A. 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丧失B 世界经济体系将各国经济紧密连接C. 政府过多干预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D. 自由放任政策加剧经济领域的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对经济过多的干预是导致经济滞胀出现的主要原因,后西方各国纷纷放松对经济的干预,最终促使经济的复苏,C选项符合题意。市场的调节机制是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19、,A选项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各国经济联系密切,B选项排除。二战后,各国的经济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D选项排除。18.余粮收集制确保国家收集了大量粮食,但也导致了农业生产生产日益萎缩。特别是在1921年,国内形势已转向和平,农民却还没有看到余量收集制结束的希望,于是不满情绪便变成了绝望情绪,农民由消极对抗变成公开反抗。据此可知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该强制推行B. 余粮收集制不符合国情C. 苏俄社会主义道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D. 经济政策转变的迫切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余粮收集制最终导致农民由消极对抗变成公开反抗可知该政策必须得到转变,故选D项;该政策已经引起了农民的公开反

20、抗,所以强制推行的说法有误,故排除A项;余粮收集制符合了苏俄最初的战争环境,故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政策,并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故排除C项。19.有学者指出,苏联作为当时欧洲几乎最落后的国家,又面临资本主义的包围、特别是法西斯的侵略,值此生死存亡关头,很难有比斯大林模式更好的选择。这揭示出斯大林模式A. 深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B. 迅速壮大了苏联的工业实力C. 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目标D. 是适应战争形势的战时体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临资本主义的包围、特别是法西斯的侵略,值此生死存亡关头,很难有比斯大林模式更好的选择”揭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是面临外部严重威胁局面下

21、的最佳选择,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斯大林模式的效果,排除BC;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模式,不是战时体制,排除D。20.二战后,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提价收购鼓励农民与农场开垦荒地: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文中的他是A. 斯大林B. 勃列日涅夫C. 赫鲁晓夫D. 戈尔巴乔夫【答案】C【解析】【详解】赫鲁晓夫改革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农业,材料中“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符合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故C符合题意;斯大林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构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A不符合题意;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工业,

22、故B不符合题意;戈尔巴乔夫改革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试图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的做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的改革A. 揭露了斯大林个人崇拜,但将错误归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B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缺乏科学实验,反复折腾C. 有开创性地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D. 只进行农业改革,没有涉及工业管理体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联系史实,所谓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是指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而守墓人的含义是指他没有最终改革

23、斯大林模式,分析选项,A只体现了掘墓人的角色,B体现了守墓人的角色,D项所述不符合史实,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和工业领域都有涉及,答案为C。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掘墓人”和“守墓人”的含义,要和所学史实密切联系。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相继建立。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C.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D.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表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所以本

24、题答案选择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排除A。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的说法错误,排除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考点: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3.目前,区域集团的各种形式中,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形势十分突出。自由贸易协定,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引人注目。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数量已经达到数十个,范围遍及各大洲。这反映出自由贸易区A. 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B. 是区域集团的唯一方式C. 是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D. 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答案】D【解析】【详解】自由贸易区

25、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由材料“范围遍及各大洲”,可见自由贸易区并不限于发达国家,故A不符合题意;B中“唯一方式”太绝对,故B不符合题意;自由贸易区是区域集团化的表现,不是经济全球性国际组织,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4.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最初只是由各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举行首脑会议,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这些变化说明A. 全球经济治理引起了各国高度关注B. 经济全球化获得了迅速发展的动力C.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加强D. 政治多极化影响经济全球化【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自20

26、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举行首脑会议,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全球经济治理引起了各国高度关注,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问题,而非经济区域集团化,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格局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A。25.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A. 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B. 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C. 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D. 儒家关注人

27、事人伦而敬远鬼神【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其关注的重点在于“人”而不是神,这种封建伦理观是封建统治阶级治理社会的思想核心。所以这里的“理性”指的是儒家思想反对任何迷信即远离鬼神,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说法错误,宋明理学就是儒家吸收佛道的突出表现;B选项错误,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不讲求民主民权;C选项错误,儒家重视的是人与人类社会,而不是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第卷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遇到

28、百年不遇的大旱,水库干涸,河水断流,农田龟裂,人畜缺水。为了抗旱救灾,安徽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开荒种粮,谁种谁收。在这种政策推动下,1979年春,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秘密协议,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经营一年后,粮食不仅没有减产,反而获得空前大丰收。1979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1966-1970年产量的总和。油料产量超过合作化以来二十多年的总和。这个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公粮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囯家交了公粮,归还了历年所欠的贷款。摘编自安徽地方史材料二 改革开放胆子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29、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摘编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材料三 “今天的西藏,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70年来,西藏产业从无到有,形成了关联度强的高原生物、旅游文化、清洁能源等产业,建成了包含20多个门类的现代工业体系。”齐扎拉介绍。“如今,雪域高原换了人间。从和平解放前没有一条公路,到如今铁路、航空、公路四通八达;从仅有一座125千瓦的小水电站,到2018年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333万千瓦:粮食产量由1959年的18.29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04.

30、9万吨西藏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崭新的西藏正展现在世人面前。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全国前列。2018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477.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9年增长了191倍有信心在2020年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吴英杰展望。摘编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1)从材料一中概括安徽省小岗村生产队率先做了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92年前后,为继续“走出一条好路”党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三,如何分析改革开放对西藏经济产生的影响。【答案】(1)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

31、干经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1)由材料“1979年春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可得出安徽省小岗村生产队的做法。由材料“粮食获得空前大丰收归还了历年所欠的贷款”,可得出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2)结合所学,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材料“西藏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西藏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全国前列”,可见促进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 作为一个囯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摘

32、编自罗斯福演说材料三 目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着衰退的风险相比之下,近年来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逆势上扬,进出口贸易额快速上升。“一带一路”倡议目前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能阻止经济衰退的囯际计划。囯际社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共同商讨通过深化国际合作建立新的合作机制,来抵御经济衰退,共同走出经济危机,这也是中俄两国都希望看到的结果。摘编自对(俄罗斯)国际问题专家萨洛尼科夫的采访材料四 绵亘万里的丝绸之路,曾经成就发展与繁荣,书写和平与友谊。一带一路根植于历史,激荡于现实,奏响21世纪的伟大乐章。它推进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正在让历史重焕光彩,让梦想照亮现实;它为世界经济注

33、入新动能,创造就业与财富;它正在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分享;人类携手共筑未来,一带一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它推动中囯与世界,共生合作,共建繁荣,共享未来。摘编自第二届一带一路囯际合作高峰谂坛共筑未来(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社会具体现象有哪些。并归纳30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2)在材料二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3)根据材料三、四,归纳“一带一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注:照抄原文不分)【答案】(1)现象:股市崩溃,失业增加,工人罢工,农田荒芜。特点:范围广、破坏大。(2)这一目标不能实现,因为

34、: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3)推进全方位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详解】(1)由图片来看,分别反映了股市崩溃,失业增加,工人罢工,农田荒芜。图片反映经济危机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说明范围广。由图片反映的程度来看,可见破坏力大。(2)首先要表态不能。因为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而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3)由材料“推进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它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可得出推进全方位合作;由材料“正在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可得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由材料“人类携手共筑未来它推动中囯与世界,共生合作,共建繁荣,共享未来”,可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