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59149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近代科学兴起以来,人类见证了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成果带来的社会福祉。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有可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摧毁人类。如何让科学始终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是今天人类亟需解决的问题,科技伦理的兴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证科学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下,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

2、指向追求善的目的。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包括政策环境、研究主体、研究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等,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就会从人类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科学是探索未知的事业,其本性是喜欢自由的研究氛围。由此,人们自然会认为,不应该为科学研究附加任何的约束,所有这些约束都是研究的障碍。这种说法在社会上很有市场。其实,这是一种短见。哲学家托德莱肯曾指出:“我们对人类的有限性的焦虑,致使我们设计出更高级的不变的实在,这就是上帝、形式、道德法则。”也就是说,我们要设计出一个远离我们的完美王国,去应对我们所面对的不确定现实。道理很简单,任何时代

3、的人的认知都具有时代局性,总有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出现。如果是好的倒也无妨;如果是恶的,其影响就很难消除。而且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种可能性不是变小了,而是变大了。为此,预先设置一些高于当下实践要求的伦理规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对研究人员进行科技伦理的熏陶、规训,恰恰是引导他们追求善的有效手段,是给他们竖立向善的路标,而非设置研究的障碍。近代科学是西方的产物,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我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上存在先天的不足。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也缺少这方面的系统训练,从而导致我国科技人员对科技伦理的认识严重不足。这就

4、意味着,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投入的增加与从业人员的大幅增长,以及功利主义评价模式的形成,部分科研人员完全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约束地从事后果高度不确定的研究。再加上国人对于前沿科技成果的极度期盼,促成需求的扩张,加剧了科技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这就无形中助长了科研人员冒险的热情。因此可以说,践行负责任的研究,恰恰是中国科技界应该展现给世界的一种形象。(摘编自李侠科技伦理:没有约束的科技是危险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科学具有强大的自主发展力量,既造福了人类社会,也有可能摧毁人类社会。B.科技伦理的目的是“追求善”,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

5、科技伦理”。C.科学崇尚自由,而科技伦理既可约束这种自由,也可引导科学研究。D.人类认识的局限使未来可能出现不确定的状况,科学的发展会加大这种可能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的不足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科技伦理的重要性。B.文章指出科学研究各环节中存在伦理缝隙,有助于理解科学伦理的目标和作用。C.文章第三段采用先破后立的方式,深入论证了设置科技伦理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D.对于中国科学界科技伦理欠缺的原因,文章从历史和现状两个角度进行了剖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正是因为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科

6、技伦理才得以兴起,受到重视。B.西方文化有悠久的科技伦理传统,因此能有效避免科研中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C.中国科学界在科技伦理上先天不足,与中国在近代以前缺乏科学传统与经验有关。D.国内科研从业者大增、评价模式功利化等不良因素,增加了科研行为突破科技伦理的风险。(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大城市比中小城镇更有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首先,大城市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更低。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公共服务成本会因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摊薄,聚集在大城市中的个人、企事业单位都将因相互之间的协调而从中受益。其次,相比中小城镇,大城市土地利用率更高。根据住建部数据,

7、从整体来看,2017年我国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人均占地面积依次递减,分别为130平方米、125平方米、118平方米、113平方米、99平方米。再次,大城市控制污染的能力更强。在创造相同GDP的条件下,大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远低于中小城镇。而且,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大城市降低单位污染的成本也远低于中小城镇。最后,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和超大城市能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由于大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它们远比中小城镇更能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摘编自潘家林大城市的聚集效应与规模效应,城市发展论坛2019年1期)材料二:图表1:北京、上海、首尔、东京四城市中心

8、城区出行情况比较中心城区面积(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轨道交通出行比例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私家车出行比例上下班高峰期交通状况北京6681777423%63138.7%重度拥堵上海6641705625%68336%重度拥堵首尔6051508769%109820.9%轻度拥堵东京6271452562%270514.7%轻度拥堵图表2:全球部分都市人口总数及人口密度比较(摘编自熊柴等大城市病主因是人口分布失衡,财经2017年2月)材料三: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发展本应服务于人的需要,但是许多城市却偏离了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城市化不是楼宇化,而是家园

9、化。但是,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却只重表面工程,认为修建高楼大厦就是城市化,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许多城市出现了“千城一面”的情况。城市的功能化不是产业化。城市的功能包含生产方面的功能,即人们通常理解的产业规模化,但产业发展不是城市唯一的功能。城市是人、境、业的综合体,产城一体,人城和谐,才是城市发展的归宿。不应该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生产产品的机器,城市应是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机体。(摘编自李后强等以人为中心:城市发展的永续动力,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3月19日)材料四:“大城市病”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东京“城市病”最为严重的时期,

10、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了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为此,东京政府通过制定东京圈基本规划、实施工业控制法等举措,让大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往郊区、中小城市甚至海外,而聚集更多以研究开发型工业、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这一方面增加了地区生产总值,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东京的人口总量。另外,为减轻办公和商业活动对市中心的压力,平衡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东京还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副中心战略,让副中心和中心城区共同承担起东京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了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在建设副中心的同时,东京也很重视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修建一条环市中心铁路和众多呈放射状、向近郊或邻近城市

11、延伸的轻轨线,将各副中心串联起来,并在线路末端发展新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中心。(摘编自南丽江应对“大城市病”国外有妙招,中华建筑报2018年4月22日)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图表1可知,北京、上海两城市中心城区私家车出行比例大于轨道交通出行比例,这可能成为两地上下班高峰期重度拥堵的重要原因。B.由图表1可知,相较而言,首尔、东京两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也很大,但上下班高峰期交通状况更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更强的公共交通运力。C.在图表1的四市中,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与全市人口密度相差最大,人口分布极不均衡。D.由图表2可知,城市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关系紧密,

12、相互影响,二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均占地面积呈递减状态,大城市单位面积土地负载的人口更多,由此可见,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率越高。B.大城市因其更明显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得个人、企事业单位相互间的协调更顺畅,最终让个人与企业受益更多。C.许多城市出现的“千城一面”的问题,源于城市化过程中背离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规律的错误理念,使得人城和谐的状态受到损害。D.坚持以人为本,防止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城市病”的发生,使城市真正成为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机体。6请你站在政府的立场,结合上述材料

13、简要谈谈如何缓解“大城市病”。(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狂人日记鲁迅一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二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

14、了。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三晩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他们一一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

15、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徳”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四果然!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说,“是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

16、诊一诊。”我说:“可以!”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老头子坐着,闭了眼晴,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

17、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五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六大清早,他立在堂门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后,拦住门,格外和气的对他说:“大哥,我有话告诉你。”“你说就是。”他赶紧回过脸来,点点头。“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自吃。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是人人太平。虽然从来如此,我们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说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说,前天佃户要减租,你说过不能。”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大

18、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陈老五也气愤愤的直走进来。如何按得住我的

19、口,我偏要对这伙人说,“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七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八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节编自鲁迅狂人日记)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通过“古久先生”和“陈年流水簿子”形象所暗示的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封建传统文化。B. 狂人从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的“字缝里”看出“吃人”两个字,是他对封建礼教的实质所作的历史概括。C.小说善于运用变态的心理、荒诞的逻辑和虚

20、妄的幻觉等等准确描写和刻画“狂人”害怕被吃的独特心理。D. 结尾“狂人”喊出“救救孩子”几个字,只是因为现实中的孩子都参与了“吃人”狂人为此感到格外绝望。8. 小说中“狂人”的“狂”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9. 这是一篇日记体小说,以“日记”方式写小说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马燧,字洵美。大历中,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忠臣之兵溃而西。燧军顿荥泽,郑人震骇。忠臣将遂归,燧止

21、之,忠臣乃还收亡卒,复振。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败贼于西梁固。灵耀以锐卒八千,号“饿狼军”,燧独战破之,进至浚仪。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迁河东节度留后,进节度使。太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造铠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冲冒。器用完锐。居一年,辟广场,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建中二年,朝京师,封豳国公,还军。李怀光反河中,诏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之。于时天下蝗,兵艰食

22、,物货翔踊,中朝臣多请宥怀光者,帝未决。燧以“怀光逆计久,反覆不可信。河中近甸,舍之屈威灵,无以示天下”,乃舍军入朝,为天子自言之:“且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许之。贼将徐廷光守长春宫城。燧度长春不下,则怀光固守,久攻所伤必众,乃挺身至城下见廷光。廷光惮燧威,拜城上。燧顾其心已屈,徐曰:“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廷光再拜。燧曰:“公等朔方士,自禄山以来,功高天下,奈何弃之为族灭计?若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遂也。”未对,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廷光感泣,一军皆流涕,即率众降。燧以数骑入其城,众大呼曰:“吾等更为王人矣!”浑瑊亦自以为不及也,叹曰:“尝疑马公能窘

23、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节选自新唐书马燧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B. 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C. 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D. 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

24、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此处意思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相同。B. 迁:古代指官职的晋升、调动或贬谪。根据语境,在文中是“晋升”的意思。C.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D. 建中,年号。中国封建社会里明清皇帝一般每人只有一个年号,其他朝代皇帝有多个年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马燧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他先是独当一面,打败李灵耀率领八千“饿狼军”;后来又出奇制胜,歼灭

25、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最终平定了汴州。B. 马燧练兵有方,完成边防重任。他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招募厮役,将其训练成精锐部队;制造铠甲、战车,非常精巧实用,完备了军需,震慑了敌人。C. 马燧思虑深远,认识时局清醒。李怀光谋反,因蝗灾导致军粮匮乏,朝中大臣大多主张宽恕,他却坚决主张讨伐,并入朝进谏,主动请缨,要求平定河中。D. 马燧胆略过人,善于争取敌人。他考虑攻打李怀光难度大,亲临长春宫城下,对不敢下城的徐廷光晓以大义,待其投降之后,仅率领数骑入城,折服对方。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5分)(2) 尝

26、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注 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渤澥:渤海的古称。14下面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鸣弦暂辍弹”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B前四句写观潮盛况。钱塘潮吸引了大量的观赏者,人们纷纷来到钱塘江边,等着看江潮涌起的壮观美景。C“凛生寒”呼应着“来

27、似雪”,从观潮人的触觉感受来写,尤为奇警,使人感到江潮扑面而来,凛然生寒。D孟浩然在诗中刻画的山水形象常常与他本人的气质合而为一,本诗中“钱塘潮”的形象就与诗人淡泊洒脱的气质一致。15本诗与宋代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词,被评家誉为咏钱塘潮的“双璧”。本诗是怎样表现钱塘潮的?请结合本诗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2)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

28、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_,_”。 (5)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_”。 (6)李密陈情表中用“_,_”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连环画从它萌芽的时候起,就与文学有_。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有的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即“回回图”。这种“回回图”既使线描插图受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又增加了书籍视觉美。当20世纪20年代连环画正式诞生的时候,人民大众已经熟悉了这种绘画形式并_地接受了它。可以说,连环画是插

29、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大众的,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 ),所以连环画很快地普及开来,并逐步走向成熟。1950年至1985年是中国连环画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当时的连环画已经走出单纯少儿读物的范围,成为全民的读物。单册连环画的印量也从几万册增长到100万册,甚至300万册。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变得_,线描、素描、水墨、木刻、漫画、电影、国画、彩色等绘画技法都在连环画中出现了。连环画成了各种绘画艺术_的大舞台。人民大众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绘画艺术的熏陶。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藕断丝连 大势所趋 五花八门 尽态极妍B.不解之缘 自然而然 丰富

30、多彩 争奇斗艳C.藕断丝连 自然而然 丰富多彩 争奇斗艳D.不解之缘 大势所趋 五花八门 尽态极妍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又使线描插图受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B.这种“回回图”既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又增加了书籍视觉美。C.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又增加了线描插图被人民大众熟悉和喜爱。D.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又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B.由于还是正式诞生的时候C.由于人民大众喜爱连环画D

31、.由于插上了文学的翅膀20下面是某市草拟的通告,其中有五处语言不得体或者格式错误,请找出并修改。(5分)通 告广大市民: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相互交流,我市将于9月14日15日举办“江西省第九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暨第二届龙船调文化艺术节”。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将对沿江路滕王阁附近路段实行交通管制。请广大市民朋友合理选择出门时间和路段,服从公安民警的统一指导。给您带来的不便,还要理解与支持,凡违反本通告规定者,后果自负!2018年9月10日市政府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据媒体报道,某瓜农承包了200亩地种西瓜,经常有附近的人在瓜熟后前来偷瓜,瓜农多次

32、报警都未见效。两个女子开着三轮车来偷西瓜,偷了满满一车。瓜农在阻拦过程中与她们拉扯,一女子的膝盖擦破流血并报了警。民警协调让瓜农赔偿300元医药费,这让他十分委屈。警方回应称:某女摘了八九个西瓜,价值二十余元,因西瓜价值小,情节轻微,对偷瓜女进行了批评教育,同时考虑到其受伤,经现场调解,瓜农赔偿300元钱。此事引发广泛议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民警、瓜农或偷瓜女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郑毅”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1. 答案:B(概念理解错误。“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科技伦理”不当。

33、根据文意,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是针对人类的“有限性”而预设的完美的伦理规范,它包含了“科技伦理”,“科技伦理”是“道德法则”的一种。)2. 答案:C(无中生有。文章第三段并未论证“可操作性”。)3. 答案:C(A.归因不当。根据文章第一段,科技伦理兴起的原因是科技发展有潜在的危险,而非科技发展已经“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B.说法绝对。“因此能有效避免科研中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不当。D.曲解文意。“国内科研从业者大增”不能视为“不良因素”。)4.答案:D (解析:“二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错,以首尔、孟买两市为例,全市人口规模小于东京,但全市人口密度大于东京。)5.答案:C (解析:

34、A项,“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率越高”的结论错误;B项,材料一只说“聚集在大城市中的个人、企事业单位都将因相互之间的协调而从中受益”,并未提及“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得个人、企事业单位相互间的协调更顺畅,最终让个人与企业受益更多”;D项,“坚持以人为本”和“防止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属于胡乱衔接。)6.答案:(1)重视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公共交通运力;(2)政策引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3)出台科学合理的人口管理政策,优化城市人口分布;(4)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发展理念,推动人城和谐;(5)适时调整产业布局,防止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6)实施城市副中心战略(或:

35、构建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分化中心城市压力。7. B B项,“体现了他的世俗的一面”错,这个情节突出萧亮飞与众不同的个性,体现了萧亮飞悠闲淡泊的心境。故选B项。8. 第一问:晚年时将一把剃头刀视若珍宝,并用它来剔肉吃。擅长画菊,但所画的一幅作品沦为包纸。似乎一夜之间,画作忽然风行起来。用所画作品嘲讽无赖。第二问: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情节。评述了主人公生活独特的一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作答时要先认真审题,明确问题指向,然后再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第一问小说开篇说“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

36、生”,题干要求结合小说内容概括萧亮飞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作答时要注意分析这句话的意蕴,这句话“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含有出乎人们意料的意思,所以要筛选出在小说主人公萧亮飞身上发生的出人意料的一些事情,而小说中所写的不是出乎人们意料的事情,如喜欢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喜欢收藏字画等事情不属于答案。第二问其实问的是小说首段的作用,考生平时要了解首段的一些作用,本文首句“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独立成段,下面正文部分则是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萧亮飞身上发生的出人意料的一些事情,那么此处首段的则是开门见山,简洁明快,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情节,起到总领全文,以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作用。9. 这个情节和

37、上文“能把菊花画到这个境界的,放眼民国夷门画坛,绝没有第二个人”一句相呼应,证明当时的画坛很少有人能达到萧亮飞的画技水平。萧亮飞的画菊作品沦落为包纸,反映了世人看重虚名、轻视实际才华的现实,从一个角度体现了小说主题。与后文萧亮飞的画菊作品忽然风行的情节形成对比和反差,造成情节的跌宕起伏,增添了内容的趣味性和艺术效果。【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和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作答时要先明确情节设置的一般作用,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小说中间部分设置马三卖字画,结果又被萧亮飞发现自己的一幅寒菊图这一情节,与上文“能把菊花画到这个境界的,放眼民国夷门画坛,绝没有第二个人”以及下文“似

38、乎一夜之间,萧亮飞的画在夷门风行起来,求他作品的人在门前排起了长队”这些情节都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从而揭示了当时世人看重虚名、轻视实际才华的现实这一主题,与小说的开头“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这一内容相照应,这样的情节反差也使得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丰富了小说的内容。10. B 11. D 12. A 13. (1)李灵耀不接受任命,召引魏博,田承嗣作为援助。皇帝下诏命令马燧和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讨伐李灵耀,军队驻扎在郑地,(2)曾经怀疑马公能使田悦困窘,今天看他制服敌人,本来就有超过别人的地方,我远远比不上他啊!【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帅众二万助灵耀”的意思是

39、悦率两万兵援助李灵耀。主语是“田悦”,“帅”和“助”作谓语,“众二万”和“灵耀”分别作“帅”和“助”的宾语,因此“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其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D项。“乘胜距汴一舍而屯”意为乘胜进军到离汴州三十里处屯驻。句中的“距”在文中的意思是“距离”,“距汴一舍而屯”句意完整,其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C项。断句后,疏通语意为:这时,河阳兵是诸军中最强的,田悦率两万兵援助李灵耀,打败了永平军将领杜如江等,乘胜进军到离汴州三十里处屯驻。李忠臣会合各路军队作战失利,马燧出奇兵攻击敌军,田悦单人匹马逃走,汴州平定。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中国封建社会

40、里明清皇帝每人只有一个年号,其他朝代皇帝有多个年号”说法错误。年号自汉武帝建元年间始有,汉武帝之前的皇帝没有年号,所以“其他朝代皇帝有多个年号”不正确;一般说来,明清时期的皇帝一人只有一个年号,但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因此“明清皇帝每人只有一个年号”也不正确。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不正确。原文说的是“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可见田悦打败杜如江,并乘胜进逼汴州。所以“缺乏战斗力”的说法不成立。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第一句关键点:“拜”,接受任命;“引”,动

41、词,召引;“师次郑”,省略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军队(在)郑地驻扎;“次”,动词,驻扎。第二句关键点:“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困窘;“固”,副词,本来;“逮”,动词,达到、及、比得上;“吾不逮远矣”,翻译的时候语序要调整,可翻译为“我远远比不上他啊”。【点睛】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

42、、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

43、用“曰”而省略主语。参考译文:马燧,字洵美。大历年间,汴州将领李灵耀反叛,皇帝只求息事宁人,就授任李灵耀为汴宋节度留后。李灵耀不接受任命,招引田承嗣作为援助。皇帝下诏命令马燧和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会合讨伐李灵耀。军队驻扎在郑地,李灵耀多多张挂旗帜来进攻官军,李忠臣的军队溃败西逃。马燧军队屯驻在荥泽,郑人看到后很震惊。李忠臣将要撤回,马燧制止了他,李忠臣才回来收拾逃散的士兵,重振军威。李忠臣从汴南行进,马燧从汴北行进,在西梁固打败叛贼。李灵耀率领精兵八千人,号称“饿狼军”,马燧孤军作战打败他们,进军到浚仪。当时,河阳兵是诸军中最强的,田悦率两万兵援助李灵耀,打败了永平军将领杜如江等,乘胜进军到离汴州

44、三十里处屯驻。李忠臣会合各路军队作战失利,马燧出奇兵攻击敌军,田悦单人匹马逃走,汴州平定。调任河东节度留后,晋升节度使。太原自鲍防失败后,兵力弱小,马燧招募仆役,得到几千人,都补充为骑兵,教授他们战斗,几个月后成了精兵。制造铠甲一定按长短分三种规格,使士兵穿着合体,以便快速前进。制造战车,蒙上狻猊图案,在车后安有戟,行军时用来装运兵器,宿营时就作为营阵,遇到险阻时就用来阻挡敌军冲击。兵器锐利军需完备。过了一年,开辟广场,集中三万军队进行演练,威震北方。建中二年,入朝京师,封为豳国公,返回军中。李怀光在河中反叛,皇帝下诏任命马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伐他。当时国内发生

45、蝗灾,军队粮食短缺,物价飞涨,朝中很多大臣请求赦免李怀光,皇帝犹豫不决。马燧认为“李怀光图谋叛逆为时已久,反复无常不能信任。河中在京城附近,放过他有损国威,无法向天下交代”,于是离开军队入朝,主动向天子进言说:“如果能得到三十日粮食,足以平定河中。”皇帝同意。贼将徐廷光驻守长春宫城。马燧考虑长春攻不下,那么李怀光就会固守,长期攻城伤亡必多,于是挺身来到城下会见徐廷光。徐廷光畏惧马燧的威名,在城上拜见。马燧看见他的内心已经屈服,慢慢说道:“我从朝廷来,你可以面向西边接收诏命。”徐廷光拜了两拜。马燧说:“公等朔方将士,从安禄山以来,功高天下,为什么抛弃这些做灭族的行径呢?如果听我的话,不仅能免除灾

46、祸,还可实现富贵。”徐廷光没有回答,马燧说:“你认为我是在欺骗你吗?如今相距不过几步远,可以射死我。”解开衣服把胸膛给他看。徐廷光感动哭泣,全军都流泪,当即率领军队投降。马燧率领几个人马进入长春宫城,众人大喊道:“我们又成为朝廷的人了!”浑瑊也自认为比不上他,感叹说:“曾经怀疑马公能使田悦困窘,今天看他制服敌人,本来就有超过别人的地方,我远远比不上他啊!”16多感官结合。“百里闻雷震”“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分别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方面来表现钱塘潮声势巨大,惊心动魄。 侧面表现。通过观潮的人来侧面表现钱塘潮,写人们听潮、出观、待潮、观潮、观感,层层渲染,来表现钱塘潮的奇观。比喻。“惊涛来似

47、雪”通过比喻手法,正面描绘江潮涌来喷雪溅珠的情景,令人惊心动魄。(一条2分。答“虚实结合”酌情给分。虚是“百里闻雷震”,遥闻潮声,想象大潮的壮观;实是“惊涛来似雪”,正面写大潮的雄奇伟丽。)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赏析:“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巨大,犹如雷震,并且震动百里。首句五个字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先声夺人,很有力量。次句描述县令暂停公务前往观潮,字面上却以“鸣弦辍弹”出之,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公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三、四句写人们连骑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五、六句描绘钱塘江潮到来的壮丽景象。但诗人不是直

48、接写潮,上句以秋云迥衬托江潮远远而来,下句借浮天渤澥表现潮的浩阔,充分地表现出大潮澎湃激荡的伟力。到了“惊涛来似雪”,才正面描绘江潮涌来,喷雪溅珠,惊心动魄。但立刻又以“一坐凛生寒”收束全篇,戛然而止。“凛生寒”呼应着“来似雪”,从观潮人的触觉感受来写,尤为奇警,使读者也感到江潮扑面而来,凛然生寒。一般观潮诗往往只极力描写大潮的雄伟壮丽,而这首诗从人和潮两方面来写。写人主要写听潮,写出观,写待潮,写观潮,写观感,写出了观潮的全过程。写潮用了一虚笔一实笔:虚是“百里闻雷震”,写遥闻潮声;实是“惊涛来似雪”,正面写大潮的雄奇伟丽。(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三、语言文字运用(20

49、分)17.答案:B。不解之缘:指难以分开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自然而然: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多作谓语,或用于判断句作宾语。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五花八门: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略含贬义)。争奇斗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尽态极妍: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18答案:D。划线句中一个语病是“受所”结构混乱,可去掉“所”;另一个语病是不合逻辑,应先为“增加了书籍视觉美”,然后“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A项 “受所”结构混乱,可去掉“所”。B项不合逻辑,应先为“增加了书籍视觉美”,然后“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C项后一句动宾搭配不当。19.答案: A。A项内容上概括了连环画普及的原因,结构上能很好地承上启下。 B项“正式诞生”不能成为连环画普及的原因。C项转换了叙述的角度,没有A项更好。D项“插上了文学的翅膀”应是人民大众喜爱的原因,而不是“很快地普及开来”的直接原因。20.答案:(1)“出门”改成“出行”;(2)“指导”改成“指挥”;(3)“还要”改成“敬请”;(4)“后果自负”改成“将予以处罚”;(5)落款单位与时间位置互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