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用类文本阅读10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倾听历史的诉说胡锦涛主席访问马六甲侧记马六甲,是马来半岛历史最悠久的古城,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航程中多次驻节的地方,是马来西亚摆脱西方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的地方当地人常说:“了解了马六甲的历史,就意味着了解了马来西亚的历史。”历史的回声,伴随着马六甲海峡的涛声。11月11日下午,正在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马六甲。这里呈现着热烈的景象:高楼上悬挂着印有“热烈欢迎胡锦涛及夫人莅临马六甲”的巨大绸幅,众多马六甲市民沿途夹道欢迎。欢迎的热潮,印证了星洲日报“胡锦涛访马”专页前一天刊登的市民心声:我们希望能让胡主席感受到马六
2、甲人民的热情。胡锦涛来到双岛城岸边的马六甲海峡石碑旁,拿起望远镜眺望这片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浩渺海域。水天之际,碧波荡漾;云霞之下,艨艟巡行。胡锦涛详细询问了海峡通商、港口建设等情况。当地官员介绍,当前世界海上贸易的25%都经过马六甲海峡,日轮船穿行量超过200艘。人们兴奋地簇拥过来,争相同胡锦涛合影。两位居民捧着两只精致的瓶子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到胡锦涛面前,原来是要向中国贵宾赠送马六甲海峡的海水、沙粒标本。胡锦涛高兴地说:“感谢你们的珍贵礼物!”“我早就听说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今天到这里来确实是百闻不如一见。距今600多年前,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曾多次到过这里,现在经过这里航行
3、的中国船只越来越多。我们要把中马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继承和发扬下去。”胡锦涛在参观结束时对当地陪同人员的一席谈话,道出了中马两国人民共同的感受。棕榈婆娑,波涛细语,仿佛依然在诉说600多年前的动人故事。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用和平的方式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用合作的方式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繁荣。马六甲百姓精心为郑和建亭、塑像、修庙,用郑和的名衔为这里的山峰和水井命名,表达他们对来自远方的和平友好使者的尊崇和怀念。马六甲的中华记忆是温馨的。胡锦涛专门参观了这里的巴巴娘惹博物馆。巴巴娘惹是指15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加(马六甲)王国、满者伯夷国、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一般为男性华人与
4、当地妇女通婚所生,男性称巴巴,女性称娘惹。他们在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马来文化。这座博物馆的建筑已有113年历史,亮丽的砖瓦,木制的窗板,黑色匾额上镌刻的金色汉字,显示了鲜明的建筑特色。室内陈列的黑檀木桌椅、描绘中国风景的屏风、产自中国的瓷器、传统婚礼服饰等,既显出浓厚的中华文化渊源,也反映出文化交融的特征。胡锦涛一边参观,一边询问博物馆主人曾金礼一家几代人生活在这里的情况。他饶有兴致地从墙上的老照片中分辨出曾金礼年轻时的形象。得知他们特有的生活习俗时,胡锦涛说:“这就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主人特意向胡锦涛展示了一幅绘画作品:600多年前马六甲海峡港口的街道繁荣兴盛,郑和宝船和满
5、剌加国王乘船相依泊岸的场面栩栩如生。画作表达了两国人民对中马友好交往历史的深深感念。依依惜别,当地民众聚集在街道两旁,不停地挥动中国国旗,中国留学生们激动地高呼“祖国万岁”。胡锦涛向欢送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中国和马来西亚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这是胡锦涛在同马来西亚领导人的交谈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是体现中马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的一句话,这是中马两国人民心中常常念记的一句话。胡锦涛访问马来西亚,适值新中国同马来西亚建交35周年。这次访问增进了中马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了两国互利合作,推动了中马战略性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正如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所说,胡锦涛主席的这次访问恰逢其时。马
6、六甲的友谊诉说,贯穿中马友好的历史,也必将伴随中马友好的未来。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上海,那场初冬的花祭刘炎迅11月28日,上海市胶州路。距离那场导致58人遇难、数百个家庭离散的大火,已经半月有余。凌晨两点多,路灯散出的光芒被一圈蓝色的铁皮围墙挡在外面,火灾过后的大楼隐没在漆黑之中。 铁皮墙下,一排白菊独自静默。一尊蓝色的小佛像,用细绳子扣着,挂在墙上。 11月16日,灾难次日,这座城市里的许多男女老少,纷纷来到这里,站在烟火散尽的大楼下,捧花相祭。 他们打出横幅:上海不哭。 (一)王小塞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火灾后,他看到遇难者家属去哭泣,去拜祭,还有市民零
7、星去祭拜,去献花。他觉得自己不能作壁上观。 “头七”是个机会。按中国传统,这一天,逝者会返世,需要特别祭拜。 王小塞是上海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副总监,本是浙江台州人。但这么多年在上海打拼,落地生根,对这座城市有着新上海人的特殊眷念之情。 11月20日下午3点多,王小塞在曾杨路花鸟市场订花,同时在微博里发消息:“外地的朋友需要代送,转发注明替我送一支鲜花,我会统计后免费帮你完成心愿,如果代购一束以上,8元一束,我统一预订,让鲜花铺满整条马路。” 应者如云。(二)莫拉莫(网名),王小塞的朋友。 灾难次日,他在新闻里看到火灾现场附近一家汤包店义卖,挂出的标语是:上海不哭。他感受到了这平凡的四个字里的力
8、量。 从事广告创意的他发挥专长,和团队一起设计了一款海报:折叠成十字状的黑挽带,下方四个黑体字“上海不哭”。黑底白字,简单,肃穆。 海报出炉。他们将大样贴上网,号召网友下载打印,在头七那天,与鲜花一起,祭奠逝者。11月20日,头七前一日。他在微博里写下:“上海,你正用无声的哀悼震撼着全世界。”(三)赵睿毅,金融证券从业者,上海人。他戴着眼镜,白净,斯文,地道上海人,却是一口京腔。他说,单身的时候和一帮北方哥们儿玩乐队,落下这口音。在网络上,他有一个很嬉皮的名字:查理奥特曼。 11月20日,周六,头七前一日。他和上一年级的儿子聊天,说起胶州路的大火,儿子自然也知道。“我问他愿不愿意第二天一起去献
9、花,他说好。” 赵睿毅说:“让儿子在很多年后回忆时能记得,当年自己的家乡有这样一场灾难,并且他到了现场做了一点事情。” 20日下午3点左右,他去买花。本来只想买几百支,个人祭奠,进了花市一看,几百支花是那么小的一捧,觉得不够意思,于是决定加购。 他跟老板说要多买些,老板就问,是不是去胶州路?两人于是聊起来,越聊越激动,赵睿毅最后一张口:“给我来3000支。”单价一元的菊花,花店老板以每支8毛的价钱卖给了他。(四)曹小夏,又名石渡小夏,日籍华人,现常住上海,负责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运营。头七这天,他和乐队成员们,来到胶州路义演。 当天下午两点多,徐瑞延等从杭州过来悼念的网友,一走到胶州路口,就听到
10、了乐声。那是圣母颂。 “这声音,震撼每个人的内心。”徐瑞延说。这个乐团本来由85岁的曹鹏老先生担任指挥。不巧曹老正在新加坡,他于是委托学生童光荣来补缺。童光荣是越南人,正在上海音乐学院读研究生。为了义演,他连夜背诵乐谱;乐团成员陈怡倩,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她提前写好了祷文,演出那天,由团里嗓门最洪亮的大管演奏者周丕元现场朗诵。 这场演出即时被传到网上。看了的人都说:这才是“上海的腔调”。(五)现场,警察随处可见。他们有的穿制服,有的着便装,但耳朵上挂着统一样式的黑色耳机,很容易辨认。事后很多市民回忆,现场警察维持秩序,态度平和,“那么多人聚集,一个小火星 就能蔓延”,大家都很谨慎小心。 按照事
11、前的约定,来此献花的人们,尽量避免大声喧哗,尽量不乱丢垃圾。除了遇难者家属大哭声,更多的悼念者只是在默默流着眼泪。 有人抬着事前做好的花圈走到楼下,上面用白黄两色菊花拼成“上海不哭”四个大字, 一下子成为众人目光焦点。随后,又有人拉出数米长的横幅,接受每一个悼念者签名。 没有人来阻止。 人们看到,一些警察也眼含泪水。大家觉得:“穿不穿制服,都是上海人。” “上海不哭”小海报很快成为标志,几乎人手一张。这张海报被挂到网上后,很多人自己下载,自己打印,然后带到现场。 这让设计者莫拉莫感到“很给力”。莫拉莫后来在微博里说:“看着自己设计并制作的海报被传阅,被张贴,被纪念,感到很欣慰及感动。” 上海,这座城市珍爱每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微小却洪亮。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第45期) 5“11月28日,上海市胶州路。距离那场导致58人遇难、数百个家庭离散的大火,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