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69.72KB ,
资源ID:135371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537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文言文(7)—《杞人忧天》课内巩固及课外拓展提升练习(带答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文言文(7)—《杞人忧天》课内巩固及课外拓展提升练习(带答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docx

1、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提升(7)(一)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因往晓之 ( ) (2)若屈伸呼吸 ( ) (3)若躇步跐蹈 ( ) (4)其人舍然大喜 ( ) 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2、)(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2分) (2)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3分) 3.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杞人”担心天崩地陷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 (二)【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乙】沈屯子偕友入市,闻唱

3、书者言,“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援兵。”蹙然诵叹不已。友曳之归。日夜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从此悒悒成疾。家人劝之徘徊郊外,以纾其意。又忽见道上有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归而益忧。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刘元卿贤奕编)【注】杨文广:北宋名将。悒悒(y):闷闷不乐。纾:解除。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2 分)杨 文 广 围 困 柳 州 城 中 内 乏 粮 饷 外 阻 援 兵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1)身亡所寄( )(2)其人舍然大喜( )(3)闻唱书者言( )(4)归而益忧( )3.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4、 分)(1)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2)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 4.对于上面两则材料,人们有以下两种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呢?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4 分)A.两则材料讽刺了那些杞人忧天的人。B.两则材料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

5、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选自杞人忧天)【乙】景公梦见彗星。明日,召晏子而问焉:“寡人闻之,有彗星者必有亡国。夜者寡人梦见彗星吾欲召占梦者使占之。”晏子对曰:“君居处无节,衣服无度,不听正谏,兴事无已,赋敛无厌,使民如将不胜,万民怼怨,茀星又将见梦,奚独彗星平!”(选自晏子春秋)【注释】1怼(du):怨恨。1.用“/”标出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2分)夜 者 寡 人 梦 见 彗 星 吾 欲 召 占 梦 者 使 占 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1)因往晓之( ) (2)其人舍然大喜( )(3)兴事无已( ) (4)赋敛无厌( )3.下面加点字与“有彗

6、星者必有亡国”中的“亡”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饭疏食 B.闻之于宋君 C.其一犬坐于前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下面加点的“而”的用法与“召晏子而问焉”的“而”相同一的项是( )(3分)A.学而不思则罔 B.切问而近思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有闻而传之者 5.用现代汉语翻译画横线的句子。(4分)(1)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2)茀星又将见梦,奚独彗星乎! 6.同样是面对“因为不必要或缺乏根据的事忧虑”的人,【甲】文中的“晓之者”和【乙】文中的晏子处理的方法却不一样。试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是怎样进行劝说的。(4分) (四)【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

7、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选自列子天瑞)【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日:“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恩危耳。”(选自

8、司马光居安思危)【注】上:指唐太宗。傥:倘若。遽(i):迅速。1.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一处)诚 自 古 所 希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因往晓之( )(2)舍然大喜( )(3)病虽愈( )(4)内外治安(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2)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4.【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5.谈谈你对【甲】【乙】两文中“杞人忧天”和“居安思危”的理解。 答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提升(7)(一)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

9、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因往晓之 ( ) (2)若屈伸呼吸 ( ) (3)若躇步跐蹈 ( ) (4)其人舍然大喜 ( ) 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2分) (2)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3分) 3.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杞人”担心天崩地陷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

10、】1.(1)于是,就 (2)你 (3)踩、踏 (4)同“释”或解除、消除2.(1)另外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忧愁)而担心(忧愁)。(2分,意思对即可)(2)整天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塌陷呢?(终日,整天1分;忧,担心,担忧1分;反问句1分)3.讽刺了那种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担心发愁的人(2分);主要原因:缺乏起码常识和经验或对事物的认识不够了解不够(或不善于学习思考和探究)。(2分)(二)【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

11、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乙】沈屯子偕友入市,闻唱书者言,“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援兵。”蹙然诵叹不已。友曳之归。日夜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从此悒悒成疾。家人劝之徘徊郊外,以纾其意。又忽见道上有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归而益忧。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刘元卿贤奕编)【注】杨文广:北宋名将。悒悒(y):闷闷不乐。纾:解除。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2

12、 分)杨 文 广 围 困 柳 州 城 中 内 乏 粮 饷 外 阻 援 兵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1)身亡所寄( )(2)其人舍然大喜( )(3)闻唱书者言( )(4)归而益忧( )3.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2)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 4.对于上面两则材料,人们有以下两种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呢?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4 分)A.两则材料讽刺了那些杞人忧天的人。B.两则材料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答案】1.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援兵2.(1)无,没有;(2)同“释”,解除、消除;(3)听说;(4)更

13、3.(1)你(在地上)踩踏,整天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要担忧它会崩坏呢?(2)世上担忧过多的人就像这个人一样啊。4.同意第一种观点。甲文中杞人担忧天地会崩塌,乙文中沈屯子担忧杨文广的困境和街上行人被竹竿梢头戳到,两个人都是没有根据地担忧,属于庸人自扰。(三)【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

14、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选自杞人忧天)【乙】景公梦见彗星。明日,召晏子而问焉:“寡人闻之,有彗星者必有亡国。夜者寡人梦见彗星吾欲召占梦者使占之。”晏子对曰:“君居处无节,衣服无度,不听正谏,兴事无已,赋敛无厌,使民如将不胜,万民怼怨,茀星又将见梦,奚独彗星平!”(选自晏子春秋)【注释】1怼(du):怨恨。1.用“/”标出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2分)夜 者 寡 人 梦 见 彗 星 吾 欲 召 占 梦 者 使 占 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1)因往晓之( ) (2)其人舍然大喜( )(3)兴事无已( ) (4)赋敛无厌( )3.下面加点字与“有彗星

15、者必有亡国”中的“亡”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饭疏食 B.闻之于宋君 C.其一犬坐于前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下面加点的“而”的用法与“召晏子而问焉”的“而”相同一的项是( )(3分)A.学而不思则罔 B.切问而近思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有闻而传之者 5.用现代汉语翻译画横线的句子。(4分)(1)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2)茀星又将见梦,奚独彗星乎! 6.同样是面对“因为不必要或缺乏根据的事忧虑”的人,【甲】文中的“晓之者”和【乙】文中的晏子处理的方法却不一样。试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是怎样进行劝说的。(4分) 【答案】1.夜者/寡人梦见彗星/吾欲召占

16、梦者使占2.(1)告知,开导(2)同“释”解除、消除(3)停止(4)满足3.B4.D5.(1)你跨步、跳跃,每时每刻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地会陷下去呢?(2)茀星又将入梦,岂止彗星!6.甲文中的“晓之者”是通过解释说理的方法,让杞人打消了顾虑。乙文中的晏子则通过批评警告的方式,提醒景公真正会导致亡国的原因。【附译文】景公梦见彗星,第二天,召来晏子来询问说:“我听说,有彗星出现的国家一定会亡国。昨夜,我梦见了彗星,我想召占梦的入来占这个梦。”晏子回答说:“君王的生活起居没有节制,缝制衣服没有限度,不听正确的意见,大兴土木没完没了,征收税赋贪得无厌,役使民力好像怕使用不尽,万民怨恨不满,茀星

17、又将会出现在梦里,哪里只是彗星呢!”(四)【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选自列子天瑞)【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

18、卿辈谏争也。”魏征日:“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恩危耳。”(选自司马光居安思危)【注】上:指唐太宗。傥:倘若。遽(i):迅速。1.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一处)诚 自 古 所 希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因往晓之( )(2)舍然大喜( )(3)病虽愈( )(4)内外治安(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2)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4.【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5.谈谈你对【甲】【乙】两文中“杞人忧天”和“居安思危”的理解。 【答案】1诚/自古所希2.(1)告知,开导 (2)同“释”,解除、消除 (3)即使(4)治理安宁 3

19、.(1)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2)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4.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5.甲文中“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乙文重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尤为可贵、可喜。【附译文】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日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