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基础巩固练学业水平一、二考点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1经典高考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2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切断处,刺激处,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B兴奋传导的方向是C在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D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考点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传递()3经典高考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
2、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4经典高考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5经典高考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62021百校联盟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如图是神经
3、纤维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t3膜电位变化由细胞膜对K通透性升高引起Bt2、t4时,神经细胞膜内外Na的浓度差相等Ct3时,神经细胞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Dt5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是内正外负考点三人脑的高级功能()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既是高级中枢也是低级中枢B条件反射是脊髓的高级机能C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感觉活动相关D脊蛙反射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8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提能强
4、化练学业水平三、四92021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模拟NO是一种半衰期很短(平均5s后即失活)的神经递质,它凭借其脂溶性易穿过细胞膜,迅速在细胞间扩散,不经受体介导,直接进入突触后膜细胞内,如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通过增强GC(鸟苷酸环化酶)的催化活性,打开离子通道,血管平滑肌松弛。下列关于NO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打开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Na通道B机体内没有使NO失活的特殊机制C突触前膜可实现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D突触后膜上没有NO的特异性受体102021“皖南八校”高三模拟图甲中a部位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接头(突触的一种),图乙是a部位的放大图。乙酰胆碱(Ach)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
5、起肌肉收缩。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的正负两极相连。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e处给予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图乙中的Ach与Ach受体结合后,会引起肌细胞快速吸收NaC图甲中的腓肠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刺激e会引起f的收缩D图乙中的Ach与Ach受体结合后,正常情况下会持续发挥作用11(多选)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用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
6、髓,重复实验一,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一中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实验二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C若实验前不剪除脑将观察不到蛙的屈腿反射D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完成某些反射12(多选)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13. (多选)如图表示神经递质多巴胺作用于突触
7、后膜及可卡因作用机理的示意图。多巴胺的释放,会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卡因与多巴胺竞争转运载体而使多巴胺不能从突触前膜释放B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C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被突触间隙中的酶分解而失去作用D吸食可卡因上瘾的原因是可卡因不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142021江西省南昌市高三模拟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某些脑神经元兴奋性下降。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功能下降相关。下图表示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突触的功能是
8、_。图示中细胞X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_。(2)若图中的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会导致细胞Y兴奋,写出细胞Y的膜内电位的变化_。(3)单胺氧化酶是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目前一种常用抗抑郁药。据图分析,该药物能改善抑郁症状的原因是_。152021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神经元细胞膜受到的刺激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产生动作电位,此强度称为兴奋阈值。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如果信号强度在阈值以上,则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表现为动作电位,阈值以下表现为膜振荡,类似于噪声信号,称为突触噪声。某科研团队利用8种神经元模型,模拟不同突触噪声输入,研究其对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第一组是在神
9、经元上直接给予双斜坡电流刺激,第二组是在突触噪声输入(分三类:兴奋性突触输入、抑制性突触输入、混合性突触输入)情况下再给予双斜坡电流刺激,分别记录动作电位阈值和动作电位个数变化幅度并减去对应双斜坡电流刺激的幅度得出下图结果(增量)。分析回答问题:(1)神经元细胞膜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产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2)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特点是_(填“单向传递”或“双向传递”),原因是_。(3)上述研究过程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第_组。在图甲8种不同的神经元中,兴奋的动作电位阈值变化规律并不一致,其可能的原因是_。(4)分析图乙可知,在_情况下,动作电位的个数比第一组双斜坡电流刺激
10、时要少。通过上述分析,由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课后定时检测案281解析: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只能进行单向传递,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只有反射弧结构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任何一部分被破坏,反射活动就不能进行;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必须有神经递质的参与。答案:B2解析:切断处,刺激处,处有反应,但不是反射活动,A错误;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该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是,B错误;为脊髓,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D错误。答案:C3解析: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刺激需达到一定的强度,只有当兴奋传导到轴突末梢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才能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A错误;神经
11、递质可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正确;由于突触部位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是K的外流,D错误。答案:B4解析:神经递质只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合成,存在于突触小泡内,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A、C正确;神经递质是传递兴奋的重要化学物质,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没有受刺激则不会有神经递质的释放,B错误;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能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产生兴奋或抑制,D正确。答案:B5解析:骨骼肌细胞一般有多个细胞核,A错误;神经肌肉接点类
12、似于神经突触,也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B正确;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前膜为神经末梢膜,突触后膜为肌肉细胞膜,二者表面积不同,C错误;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需要足够量的乙酰胆碱分子,D错误。答案:B6解析:t1t3过程是产生兴奋的过程,膜电位变化是细胞膜对Na通透性升高引起的,A错误;神经细胞某处受到刺激时,对Na的通透性增大,t2时Na内流,t4时神经细胞膜恢复静息电位,K外流,t2、t4时神经细胞膜内外Na浓度差不相等,B错误;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不同,膜外Na浓度高,膜内K浓度高,t3时神经细胞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C正确;t5时神经细胞膜外是正
13、电位,膜内是负电位,D错误。答案:C7解析: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而不是低级中枢;条件反射是大脑的高级调节机能;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感觉活动相关;反射都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脊蛙反射也不例外。答案:C8解析: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答案:B9解析:NO可打开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可判断打开的很可能是氯离子通道,抑制突触后膜兴奋而导致平滑肌松弛,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NO是一种半衰期很短(平均5 s后即失活)的神经递质”,则可能
14、机体内没有使NO失活的特殊机制,B正确;NO的释放实现了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它凭借其脂溶性穿过细胞膜,迅速在细胞间扩散,不经受体介导,直接进入突触后膜细胞内”,说明突触后膜上没有NO的特异性受体,其受体有可能在细胞内,D正确。答案:A10解析:由于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静息时电流表指针应指向零,产生动作电位时,局部电流先后经过右电极和左电极,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A正确;图乙中的Ach与Ach受体结合后,会传递兴奋产生动作电位,Na内流进入肌细胞,B正确;据图分析可知,腓肠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刺激e会引起f的收缩,C正确;图乙中的Ach与A
15、ch受体结合后,Ach会被降解失活,D错误。答案:D11解析:反射弧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皮肤中有感受外界刺激的感受器,实验二去除皮肤后,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B错误;屈腿反射中枢在脊髓,所以即使实验前不剪除脑也能观察到蛙的屈腿反射,C错误;根据实验一与实验三的对照可知,屈腿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的参与,D正确。答案:BC12解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故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答案:ABD13解析:可卡因是一种神经类毒品,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到突触
16、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A错误;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Na的通透性增强,B正确;由图可知多巴胺作用后不是被突触间隙中的酶分解而是经过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又不转运回突触前膜内,C错误;吸食可卡因上瘾的原因是可卡因与多巴胺竞争转运载体,阻止多巴胺回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其不断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导致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持续性兴奋,D错误。答案:ACD14解析:(1)突触的功能是在细胞之间传递兴奋,细胞X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2)细胞Y兴奋后,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膜内的电位由负变正。(3)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兴
17、奋的功能下降相关,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提高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起抗抑郁作用。答案:(1)细胞之间传递兴奋胞吐(2)膜内电位由负变正(3)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提高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提高了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功能),起抗抑郁作用15解析:(1)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故膜外的电位变化为由正变负;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Na内流。(2)兴奋在突触中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该实验目的为探究不同噪声输入对神经元兴奋的影响,故实验的
18、自变量为噪声的种类和神经元的种类。因变量为神经元的兴奋性,故实验的对照组为第一组(不施加噪音处理组);结合题干信息可推测:若信号强度在阈值以上,则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表现为动作电位,阈值以下表现为膜振荡,故图甲8种不同的神经元中,兴奋的动作电位阈值变化规律并不一致,可能是因为不同噪声处理的类型不同(有兴奋性、抑制性和混合性),而影响阈值变化。(4)据图乙分析:抑制性突触输入和混合性突触输入时动作电位的个数均比第一组双斜坡电流刺激时要少;且混合性突触输入(混有兴奋性突触输入)增量较之有所升高,原因可能是抑制性突触输入抑制了钠离子内流,使动作电位产生受阻。答案:(1)由正变负钠离子内流(2)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一不同的突触噪声输入影响阈值;不同种类神经元上膜受体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或不同种类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阈值不同)(4)抑制性突触输入和混合性突触输入抑制性突触输入抑制钠离子内流,进而影响动作电位产生;不同模式突触噪声输入可引起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用于神经元的兴奋性调节